APP下载

从“以人为本”角度看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选择

2011-12-07张光忠郑军红杜芸芸

体育教育学刊 2011年1期
关键词:竞技以人为本运动员

张光忠,郑军红,杜芸芸

(武汉体育学院 体育工程与信息技术系,湖北 武汉 430079)

从“以人为本”角度看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选择

张光忠,郑军红,杜芸芸

(武汉体育学院 体育工程与信息技术系,湖北 武汉 430079)

依据马斯洛对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从“以人为本”入手,提出了人即是“运动员”、“观众”两大人群的划分,并在新的形式下即体育大国地位的确立与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国有制办竞技转向多渠道、多途径发展竞技体育事业,解决好运动员的“文化”与“就业”两大症结。“创建和谐社会”与“科学的发展观”必须优先搞好群众体育,这是当前形势下发展竞技体育的前提与基础。

竞技体育;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AbstractWith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study,comparison and experience summery,the paper divides people into two groups of athletes and audience according to Maslow’s theory of need levels and people-oriented view and propos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of the athletes under the new national situation.The public sport should have the priority and should be the precondition and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etitive sport.

Key wordscompetitive sport;people-oriented;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uthor’s addressSport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pt.,Wuhan Sports Univ.,Wuhan 430079,China

随着我国体育大国地位的确立及后工业社会所表现出的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我国的竞技体育的发展将面临着新的选择与挑战,其影响将是深远和全方位的,竞技体育除了她的观赏性与娱乐性外,更为重要的是她同时作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渗透于我们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领域,并体现出前所未有的普遍、持久、深刻的基础性价值存在,以至于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的态度与质量。为了认清竞技体育对人所产生的影响,以期健康地、科学快速成长,本文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入手,解析未来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有待于解决的观念与问题。

“以人为本”在后奥运时代竞技体育中的表现

以人为本的体育观是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对体育与人的关系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属于人的认识范畴。作为人的一种认识活动,她主要强调的是人的体育就是人的发育与培养。体育是人自身实现生存,享受发展需要的一种积极方式,体现了人的自然与社会的属性的和谐统一。进入到后奥运时代,“以人为本”是一种体现竞技体育本质的发展模式,也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特征。此时期的“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以运动员为本、以极为广大的竞技体育的“爱好者”为本。只有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在体育运动中尊重、爱护运动员,尊重热爱广大的观众(体育爱好者),一切从运动员的发展和观众的需要出发,以运动员和观众的利益为目标和归宿。

当前我国实施竞技体育运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群众体育投入的不足

体现在方方面面,如在我国主要省份对高校近十几万人的生理、生化指标的追踪测试表明,她们整体的身体形态较优、但身体机能较低、身体素质潜藏着下降危机。大学生体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

依据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马斯洛对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七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自我实现有两方面涵义,即完整而丰满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征的实现。马斯洛是一位人本主义者,他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注重了社会正常人的需要,具有普遍意义,从而揭示了人类需要产生的客观规律,为我们准确地把握运动员的个人需求提供了理论支撑。

2.2 做到“以人为本”首当其冲的就是管理体制问题

我国发展现代竞技运动实施的是以国家为主导的行政手段,为突出竞技运动政治价值,政府以各级体委管理竞技运动,采用高度集权式的封闭运作方式进行竞技运动人才的海选和训练,形成了自成体系的专门化的垄断体制,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在经济不够发达并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快的发展,为振兴中华精神,对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崛起产生了巨大影响。但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为国争光”是体育的束缚,是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将竞技体育作为一种产业,鼓励社会或企业投资办队,而不能再采取完全由国家财政支撑,必须采用多渠道、多途径,运用市场规律发展竞技体育事业,从而保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2.3 运动员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根据马斯洛对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与运动员自身带有普遍性不足极为相关主要体现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求知的需要,二是生理与安全上的需要,这是运动员在目前的状况下存在的两大症结。首先是大量的青少年(各省、市、地区少体校或国家队队员)的九年的义务教育(求知的需要)得不到执行。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有其自己的主要特征:其一是国家强制性,即国家颁布法律,为保证义务教育法律制度的实行,任何阻碍或者破坏义务教育实施的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其二是普及性,即全体适龄儿童、青少年,除依法律、法规规定办理缓学或免学手续的以外,都必须入学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其三是公共性,义务教育事业是由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参与的全民受益的公共事业,国家代表社会对义务教育的实施进行统一的部署和监督管理。国家依法强制适龄儿童、青少年必须接受的一定年限的义务教育,这一阶段的教育为适龄儿童、少年将来继续受教育及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及文化知识的基础,即可达到初中毕业的文化程度。但有多项数据说明,仅市级青少年体校上课学时占国家规定学时数的1/3弱,还不是更高级的专业运动队,训练时间占用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规定时间,背离了现代社会对人的文化最基本的要求,严重影响了运动员发展与成长。

2.4 运动员压力大

由于文化的缺陷,限制了运动员智慧的挖掘,不尽完善的运动训练体制是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的土壤,计划经济体制下退役运动员的就业模式使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缺乏基本的适应社会生存能力,计划经济体制下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和两者的目标冲突是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的制度原因。一些获得奖牌的运动员少数上大学深造,或在国内、国外担当教练,但是获得奖牌运动员毕竟是极少数,多数运动员没有获得奖牌,也为训练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退役后运动员有漫长的路要走,运动员还要工作30多年或更多。运动员伤病和退役后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没有良好的知识、技能、运动员后半生将是非常艰难的。运动员安全与保险制度的不完善,竞技运动训练中,运动员伤病是不可避免的,然而现在我国运动员体育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国家对运动员保险不够普及,我国还有大部分伤病员和退役运动员得不到保障。

结束语

通常意义上讲,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来追求健康和精神自由、快乐;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增强人类自身机能在缓解人类精神世界的痛苦方面将会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回顾现代体育不难发现,在特定的背景下,体育的功能主要关注于民族和国家的影响与地位,竞技体育得到全社会的追捧,这无疑对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毕竟竞技体育是精英体育,只有普通群众的广泛参与体育才有可能全面发挥它的作用。我们应从传统的“以物为本位”的发展转向“以人为本位”的发展,这种发展观的实质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各种潜能的发挥。促进人的个性的丰满,促进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健全发展为追求的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实践,不仅给体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对这一时期体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事业要为和谐社会提供全面发展的人的基础这就要求体育事业必须真正实施“以人为本”,以人对体育的基本需求为根本,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把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体育发展的目的。

[1]皮埃尔·德·顾拜旦.奥林匹克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邓春林,张新萍,王力军.中国竞技体育的外部性及其内部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9):13-17.

[3]徐本力.21世纪中国竞技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4]陈淑奇.论竞技体育发展中“生命道德精神”的培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22):49-52.

[5]陈佳佳,樊临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26(5):28-30.

[6]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张岱年.中国观念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

[8]孟凡涛,王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回顾展望[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26(2):28-31.

(2010-08-23收稿)

Choices of Chinese competitive spor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people-oriented view

ZHANG Guang-zhong,ZHEN Jun-hong,DU Yun-yun

G80-05

A

1672-268X(2010)01-0034-02

猜你喜欢

竞技以人为本运动员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花与竞技少女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