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在经济价值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1-11-22王江松
王江松
劳动在经济价值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
王江松
本文试图通过对经济学上诸种价值理论之间的争论的简要评述,重新核定劳动在经济价值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经济学价值理论的三种思路
经济学价值理论有三种基本思路:供给价值论、需求价值论、供需均衡价值论。
1.供给价值论
供给价值论,也可以称之为生产要素价值论,大体上相当于哲学上从客体、客观角度规定价值的理论。由于人们对于经济价值形成过程起作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强调不同,供给价值论又可以分为自然资源价值论、资本与投资价值论、科学技术价值论、管理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在19世纪,科学技术和管理还没有被当做独立的生产要素提出来,生产要素价值论内部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土地、资本、劳动三要素共同决定价值论和劳动决定价值论之间。亚当·斯密的体系内已经包含了两者之间的矛盾,在他之后,李嘉图和马克思发展了劳动价值论,而萨伊、托伦斯、詹姆斯·穆勒、凯里、巴师夏等人发展了要素价值论。到了20世纪,熊彼特、奈特等一大批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都把管理或“企业家才能”当成重要的乃至起决定作用的生产要素,而哈贝马斯等人则把科学技术看作是第一生产力。
2.需求价值论
需求价值论,也可称之为效用价值论,大体上相当于哲学上从主体、主观角度规定价值的理论。由于人们对需求和效用的理解不同,这派理论又可分为同质需求论和客观效用论与异质需求论和主观效用论。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西斯蒙第最早明确地表述了他的效用价值论,用以补充劳动价值论:“人一生下来,就给世界带来要满足他生活的一切需要和希望得到某些幸福的愿望,以及使他能够满足这些需要和愿望的劳动技能或本领。劳动能力——是他财富的源泉,而愿望和需要则为利用这些财富指明了方向。”西斯蒙第所说的需要,是指人作为“消费实体”一生下来就具有的生理需要,而个人需要的总和就是社会需要。满足这种社会需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决定的,即由“全社会的需要和足以满足这种需要的劳动量之间的比例”决定的。在萨伊看来,物品的效用是物品价值的基础,当人们承认某东西有价值时,所根据的总是它的有用性。对萨伊来说,决定价值的效用是商品本身所固有的。与西斯蒙第和萨伊不同,边际效用学派则主张异质需求论和主观效用论,因为人与人的需要是不同的,他们满足需要时的主观感受是不同的。门格尔说:“所谓价值,就是一种财货或一种财货的一定量,在我们意识到我们对于它的支配、关系于我们欲望的满足时,对我们所获得的意义。”庞巴维克则直截了当地把价值归结为主观价值即人们对物品的主观评价,只有一个人主观上认为商品对他有用处时,这样的商品才具有价值。那么,效用的大小或价值量的高低由什么决定呢?由它的边际效用量来决定。在不断增加消费时,物品的效用是递减的,最后增加的那个单位所具有的最低的效用就是边际效用;边际效用决定该种商品的价值量。
3.供需均衡价值论
供需均衡价值论试图消除上述两种价值论的片面性而提出一种较为全面的价值论,大体上相当于哲学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角度规定价值的理论。第一个进行这种尝试的就是萨伊。首先,他认为满足需要的效用是价值的基础,没有效用的物品是没有价值的;第二,效用是由劳动、资本和自然三个生产要素共同创造出来的,没有资本的帮助和各种自然力量的作用,劳动无论怎样巧妙和聪明,也不可能创造出价值;第三,价值决定于产生效用的生产费用,因为要获得生产效用的劳动、资本和土地,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即生产费用,于是产品的全部价值又分解为工资、利息、地租三种收入;第四,价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因为没有需要固然不可能有效用和价值,没有生产要素和生产费用也不可能有效用和价值,双方都不能单方面决定价值,于是只有供给与需求双方的相互关系才能决定价值。或者可以反过来推论,既然供求关系直接决定了价格,而价格又是测量价值和效用的尺度,那么供求关系也就决定了价值和效用。到了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边际效用论和边际价值论取得长足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了第二次综合,用边际效用和生产费用分别说明需求和供给,认为边际效用决定需求,生产费用决定供给,而两者之间的均衡决定价值。马歇尔的供求均衡价值论奠定了整个20世纪西方经济学价值理论的基础。
以上三类价值理论的关系可以图示如下:
二、经济价值的多种来源
经济价值具有多种来源,是各种相关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就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没有消费产品就没有意义而言,需要乃是价值形成的起点和价值实现的终点。不过,对于价值的形成、生产和创造过程本身而言,需要及其满足已经内化为生产的动机和目的,因此我们只要把影响生产过程及其结果的诸种因素一一列举出来就可以了。
1.自然资源
土地等自然资源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价值的重要来源,尤其是稀缺的自然资源。人类生产和劳动并不能从无到有地创造出使用价值,而只是改变自然物的存在形态,使之由人类不能直接消费的自在之物变成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为我之物。因为自然资源具有使用价值,所以也具有交换价值。从前,阳光、空气、水,作为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非常充裕,以至人们无需付费就能获得,但正因为人类以为这些资源是无限供给的,就掠夺性和破坏性地利用这些资源,结果导致对这些资源的污染,所以现在洁净的空气和水开始成为稀缺之物了,为了获得它们,人们不得不以个人支出和公共支出的方式付费。可以设想,如果全球气温持续升高,自然的阳光也必须经过人工处理才能为人类所享用。许多不可再生的资源眼看就会被开掘完,它们的价格会越来越昂贵。为了重建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的生态平衡,人类正在投入巨额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所有这些都强烈要求我们把自然资源看作是价值和财富的宝贵来源。
如何计量自然资源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一个具体的经济学问题。在理论上,我们可以设定某种“自然资源的平均稀缺程度或平均丰裕程度”作为参考标准,而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自然资源的价格大体上已经反映了自然资源的价值量。
2.资本与投资
资本与投资是比自然资源更重要的生产要素和价值来源。如果人类永远停留在用最粗陋的工具改造自然界的简单再生产阶段,资本与投资活动的确不会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如果扩大再生产是人类必然的选择,那就必须把一部分生产劳动成果转化为资本,以便为更大规模的生产提供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这种把剩余产品转化为资本的活动就叫做投资经营活动。最初,这种活动是由原始社会所有成员集体进行的,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它逐渐转化为一种由少数人专门从事的活动。应该说,资本与投资活动并不是到了资本主义时代才有的,严格地说,从人类历史开端,它们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在很长历史时期内,它们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其他的力量,如自然界的力量、血缘和宗法力量、暴力和政治力量、简单再生产的惯性力量、宗教和道德等意识形态力量压倒了资本和投资活动的力量,直到近代,它们才成为一种主导的经济和社会力量,才产生了一个叫做资本主义的社会。与其他许多人类活动不同,资本与投资活动不是一种保值活动而是一种增值活动,不是指向过去而是指向未来,不是瓜分现成的财富而是创造新的财富。它们具有强烈的开拓性、扩张性、超越性和创造性。设想一下,一个人自己积累或继承了一笔钱,不是把它们用于消费而是用于投资(把这笔钱转变为资本),用它们购买自然资源、生产工具等生产条件并雇佣劳动者进行生产,他当然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繁荣昌盛正有赖于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这样的投资者。
3.劳动活动
劳动是比资本与投资更重要的生产要素和价值来源。在社会或人与人的关系层面上,是资本与投资活动把其他生产要素组织和连接在一起,但在技术或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上,却是劳动把其他生产要素组织和连接在一起。没有投资者的资本和投资活动,劳动者还可以在简单和原始水平上进行生产,但没有劳动,就完全不可能进行生产,或者说投资者不得不把自己变成劳动者进行小规模的简单生产,从而使资本和投资活动失去意义。劳动就像一团永恒的活火,又像一个沸腾的熔炉,陶铸万物,把所有生产要素组合成为一种新的产品和使用价值。资本是死的,投资活动并不直接与自然界打交道,并不直接创造使用价值,只有劳动,才具有直接创造物质资料的功能。
劳动的价值量由马克思所提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也就是用“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来衡量。本文反对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商品价值量的唯一计量标准,并不否认它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实际上,马克思所设定的“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正好包括前述自然资源条件、资本和投资活动以及后面还要提到的科学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在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可以而且必须把它们抽象掉,但这不意味着要把它们从整个价值形成和创造过程中抽象掉,就像计算其他生产要素的价值量时可以而且必须把劳动要素抽象掉(置入括号或隐为背景或设为条件),但决不可以把它从整个价值形成和创造过程中抽象掉一样。
4.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最初并不是独立的生产要素,而只是劳动的智力方面,或者虽然在物质生产领域之外得到独立的发展,却并没有进入物质生产领域而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工业文明的出现意味着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直接的生产力,正像马克思所说的,机器大工业简直就是科学技术的物化。当然,说科学技术是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并不是说人类所有的科学技术成果都已经变成了生产要素,而只是指已经并正在进入物质生产领域的科学技术变成了强大的生产力,不包括那些暂时不能进入物质生产领域的科学技术成果。一般而言,科学技术通过三种方式转化为生产力:发现和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发明和制造新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
可以用“科学技术的平均发展程度”来评价和计量这一生产要素对价值形成和创造的贡献。
5.管理
管理原来也不是独立的生产要素,而蕴涵在投资活动和劳动活动之中。进行比较简单和小规模投资活动的投资者和资本家本身就是管理者,以自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独立劳动者本身也是管理者。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了资本与劳动、投资活动与劳动活动的大规模的结合,简单的管理已经不够了,一种专业的管理活动和一个职业的管理阶层应运而生。管理活动具有双重属性和双重职能:一方面,要代表资本家和投资者的利益,保障资本的增值和利润的最大化,另一方面,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劳动者的利益,保障劳动者收入的增加和其他劳动、经济权益的实现。这两种职能日益结合为一种职能:实现劳资合作。如果说20世纪上半叶以泰罗制为代表的管理,尽管也宣称追求劳资合作,但实际上主要代表资方的话,那么二战以后管理的主流就日益转向人性化的即追求公正、雇员发言权和参与权的方向,劳资合作和双赢日益成为管理的主题。伟大的管理者或企业家一定是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所有生产要素的潜能并使之达到高度融合状态的人,而绝不是资本意志的简单执行者或单方面的劳工利益代表。
同样,可以用“管理的平均发展程度”来评价和计量这一生产要素对价值形成和创造的贡献。
三、劳动在经济价值形成和创造过程中的优先地位
本文反对把劳动当做唯一的价值来源。把任何一种生产要素夸大为绝对的价值决定力量,都犯了一元论和本质主义的错误,都不能够解释丰富的价值现象,而且都会得出极端的社会政治结论。但是,本文也反对资产阶级经济学把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等同视之甚至贬低劳动要素的做法,而坚决认为在上述五种生产要素中,劳动具有相对优先的地位和特殊重要的作用。
1.自然资源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转化为价值
虽然对于整个人类的存在和发展而言,自然界具有本体论上绝对优先的地位,但就价值的形成和产生而言,自然资源却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转化为对人有用的价值。当然,某些自然资源如阳光、空气和水,对人具有直接的生理学价值,但在这些对动物也同样适用的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乃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所以,从人类学的角度看,事情的顺序就倒过来了:只有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基础上,阳光、空气和水这些一般的自然条件才对人有价值,比如,不吃饭光喝水是没有用的,不穿衣并住在比较温暖的房子里,冬日的阳光和空气对人也是无价值的。众所周知,吃穿住所需的物质资料都是人改造自然的结果或通过劳动从自然资源转化而来的价值。
2.资本和投资活动、科学技术和管理等人为的生产要素都是从劳动中分化出来的
从发生学的角度看,资本是积累起来的劳动,而投资活动最初是劳动的一个方面,后来才分化出去成为一种专门的经济活动。同样,科学技术活动和管理活动最初也是在劳动过程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后来才分化出去成为专门的职业活动。要是没有劳动这一原始的基础,后来的社会分工是不可能的。
3.只有活劳动才是唯一把所有生产要素熔铸为物质财富的直接生产过程
有了自然资源、资本和投资活动、科学技术、管理这些生产要素,并不等于就能得到产品及其使用价值,进而得到相应的交换价值。只有把所有这些生产要素与一个更为关键的生产要素即劳动相结合,才能形成现实的物质资料生产。只有把这些要素投入到活劳动的熊熊烈火之中,才能够锻造出、建构出、制造出人类所需要的物质财富。这个论证还可以倒过来进行:我们在五种基本的生产要素中,首先去掉专门的管理活动,当然生产效率会降低、生产规模会缩小,但生产还可以继续进行下去;进而我们又去掉专门的科学技术活动,生产水平会降低,产品质量会下降,但生产还可以继续进行下去;进而我们又去掉专门的资本和投资活动,整个生产的确会倒退到原始社会的状态,但生产仍然会继续进行下去。在所有非自然的生产要素中,只有活劳动及其直接拥有的生产工具(最直接的生产工具就是双手)是最后的、不能再简化的要素。
由以上三点可知,只有活劳动及其直接制造和使用的工具才是联结、填平、打通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鸿沟的绝对中介,才是维持人类生存的最深层的基础。人们平常可能会忽视劳动的这种特殊地位和作用,但一旦抽掉劳动这块基石,整个人类社会大厦就会轰然倒地。
强调劳动的这种优先地位,并不是要贬低其他生产要素和社会力量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而是要提醒人们饮水思源,对劳动和劳动者抱有足够的尊重和敬意。人们常常说,往上数三代,几乎所有的城里人原来都是农民。我们把这句话做一点引申:往上数二百代,所有的人都是劳动者。今天有那么多不必从事直接物质资料生产而占据较高经济、政治和文化地位的人,全都要感谢人类劳动的恩赐,全都要感谢那些默默无闻的劳动者所做出的牺牲和贡献。
强调劳动的优先地位,也不是要让每一个劳动者都取得比其他社会成员(投资者、经营者、管理者、知识分子、政府官员等等)更高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地位。迄今为止,劳动者仍然是人数最多的社会群体,因此,就算这个群体作为整体拥有最大份额的社会财富(在发达国家,劳动收入已经占到国民收入的75%以上),分摊到每个人头上,其人均财富占有量仍然是最低的;而人数不多的其他社会群体,就算作为一个整体只占有社会总财富中较少的一块,其人均占有量仍然是较高的。但是,只要财富的分配是遵守公正原则即按贡献分配利益的原则,这种经济上的差距就是合理的。此外,一个公正的社会制度还要保证社会的上层结构向所有的劳动者开放,让劳动者能够上升到更高的社会地位,而让身处上层结构却不称职的人到基层去老老实实地做一名合格的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