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以广东省为例

2011-11-21周红玲

关键词:单位根格兰杰协整

周红玲

(华南理工大学 公共关系处,广东 广州 510640)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广东省多项经济指标位居全国前列,成为中国的经济大省。然而“三高一低”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难题。*“三高一低”: 指“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大教育尤其高等教育的投入,提高人口素质,成为广东省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在广东省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的重大战略背景下,*“双转移”: 是广东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两大战略的统称。研究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构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模型,运用广东省的统计数据,就高等教育对广东省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研究,以其得出真实可靠的结论。

一、 文献综述

理论上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获得广泛认可,实证研究中却因样本选取的时间跨度、计量模型和方法等不同,其结果无统一的定论。国内部分学者注意到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如姚益龙、林相立(2005)[1]选取中国、巴西、美国、日本、英国和加拿大六国数据采用极大似然法检验了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教育积极促进了经济增长,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宋华明,王荣(2005)[2]测算了1990-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现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很低,仅为0.83%,远远低于英美等发达国家。黄大乾等(2009)[3]基于广东省1996-2007年数据就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专业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进行检验,发现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专业人力资本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专业人力资本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成因;刘宇、张平(2009)基于中国2007年31省市数据运用主成份分析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刘安瑀(2009)[4]采用1997-2005数据基于Feder模型实证检验了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现高等教育扩招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扩招前。朱迎春(2009)[5]使用我国1985-2005年的数据从规模和质量两个维度运用多种计量方法考察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短期而言高等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不明显,但长期而言高等教育发展积极推动了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格兰杰成因,而高等教育发展却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成因。已有的研究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但实证研究中通常只分析了高等教育投资或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本文同时考虑这两个因素,综合分析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二、 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计量模型

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使用Cobb - Douglas 生产函数表示,为有效测度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高等教育投资从物资资本中分离,建立如下模型:

(1)

其中,Yit表示t 年i 地区的GDP;Lit表示i 地区第t 年的劳动力;Kit表示i 地区第t 年的物质资本存量(除高等教育物质资本);Kehit表示i 地区第t 年高等教育投资存量;物资资本的折旧率目前无统一的标准,不同的假定会导致计量结果的不同,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式可表达[6]:

Kt=(1-δK)Kt-1+IK(t)

(2)

Keht=(1-δkeh)Keht-1+IKeh

(3)

其中Kt-1和Keht-1分别代表前期的物质资本存量和高等教育投资存量;IK和IKeh分别表示物质资本和高等教育投资的增量;δK和δKeh分别表示物质资本和高等教育投资的折旧率。将式(1)两边除以Lit,得到:

yit=(A/L)kitkehit

(4)

其中,y代表就业人均GDP,k表示就业人均物质资本 ,keh表示就业人均高等教育资本。

则:IK=SKY=(n+g+δK)k

(5)

根据式(5),同理得到:Ikeh=SKehY=(n+g+δ)keh

高等教育通过提高人口的素质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式(4)变形,加入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变量并两边取对数得到:

lnyt=c+α1lnSKt+α2ln(Skeht)+α3lnHeh+ε(6)

式(6)为本文的计量模型,其中,α1测度了地区除高等教育外的物质资本对生产率的作用,α2和α3衡量了地区高等教育投资和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力资本对生产率的作用,如α2显著为正,意味着高等教育投资具有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如α3显著为正,意味着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力资本积极促进了经济增长。本文选取了1995至2008年广东省数据为样本。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60年统计汇编》和《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其中,Y是GDP,为消除通货膨胀,以1995年为基期进行了平减,yt是就业人均GDP。L是就业量,使用就业人数度量。Skt(=K/Yt)使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扣除高等教育)流量占当年GDP的比重测度(以1995年为基期作了平减)。Skeht(=Keh/Yt)使用高等教育投资流量占当年GDP的比重测度。Heh使用广东省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就业人数的比重测度。表1列出主要变量原始数据的描述统计量。

表1 主要经济数据的描述统计量

(二)单位根检验

为避免伪回归问题,论文首先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判断其平稳性。本文使用 LDF检验实现单位根检验,对就业人均GDP、固定资产比重、高等教育投资比重和拥有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变量分别进行ADF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检验结果显示: 广东省就业人均GDP、固定资产比重、高等教育投资比重和拥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力资本四个变量水平值的t检验左端单测p值大于10%,即四个变量接受“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数据是非平稳的;而变量的一阶差分的t检验p值均近似为0,表明一阶差分的变量高度显著地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由此,可知四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I (1)。

表2 各变量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上接受原假设。单位根检验的零假设均为存在单位根。设定的检验方式为含截距不含趋势项。

(三)协整检验

为避免直接对非平稳数据进行回归从而导致的伪回归,需对变量进行协整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结果见表3。表3显示广东省就业人均GDP、固定资产比重、高等教育投资比重和拥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力资本显著拒绝了原假设,意味着各变量之间在10%显著性水平下至少存在2个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

表3 各变量协整检验结果

注: *表明在10%显著型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模型(6)的计量估计结果如下:

GDP=19.72+0.57k+0.25Keh+1.52H

(18.00) (1.89) (1.73) (7.74)

R2=0.95

估计结果显示,高等教育投资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高等教育投资增加1%,GDP上升0.25%;高等教育人力资本积极促进了经济增长,拥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数越多,经济增长越快,拥有高等教育学历占就业人数的比重上升1%,经济增长提高1.52%。物资资本积极促进了经济增长,符合理论预期。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

接着分析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运用格兰杰对模型各变量进行因果检验(滞后2期),结果如表4所示。格兰杰因果检验显示,在10%显著性水平下,存在物资资本(除高等教育投资)对生产率的单向因果关系,即物资资本是生产率的Granger原因,再一次验证了广东省经济增长方式为高投入的粗放式。在15%显著性水平下,存在大专以上人力资本对生产率的单向因果关系,即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是生产率的Granger原因,结论与黄大乾等(2009)的研究不同,可能是由于人力资本的测度方法不一致所导致。高等教育投资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成因,然而高等教育投资是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变量的Granger成因,说明提高高等教育投资,会提升高等教育人力资本。

表4 各变量格兰杰检验结果

(五)方差分解

为进一步分析高等教育投资和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变量冲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进行方差分解,结果见表5。通过表5可以看出,高等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发生在第3和第4期,贡献率分别为18%和13.5%,之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下降趋势,而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逐步增加态势,第五期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0%左右,到第9期时高达75.6%,这再次证明了高等教育投资短期内促进了经济增长,高等教育通过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对经济增长具有长期效应。

表5 高等教育投资和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变量冲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时期S.E.GDPKEH H 1 0.009017 100.0000 0.000000 0.000000 2 0.012098 99.13629 0.022531 0.841177 3 0.013438 80.66480 17.77615 1559052 4 0.016181 76.88036 13.48893 9.630709 5 0.021610 50.80259 7.608012 41.58940 6 0.029506 29.71812 4.220511 66.06137 7 0.038927 23.18386 4.732402 72.08374 8 0.046818 19.39096 5.462316 75.14672 9 0.051744 18.63637 5.813527 75.55010 10 0.054532 20.37281 6.241947 73.38524

三、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使用1995-2008年数据,研究广东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协整检验显示广东省就业人均GDP、固定资产比重、高等教育投资比重和拥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力资本之间在10%显著性水平下至少存在2个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估计结果显示,高等教育投资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高等教育投资增加1%,GDP上升0.25%,但高等教育投资却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成因;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也积极促进了经济增长,拥有高等教育学历占就业人数的比重上升1%,经济增长提高1.52%,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成因。方差分解显示,短期而言,高等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贡献,长期而言,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冲击对经济增长贡献高达40%以上。作为经济大省的广东省应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实施人才培养战略,通过高等教育提升就业人员的素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型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益龙, 林相立. 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国际比较: 基于多变量VAR方法的经验研究 [J]. 世界经济, 2005(10): 26-32.

[2] 宋华明,王荣. 高等教育与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测算及相关分析 [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 55-58.

[3] 黄大乾,彭丽茹,高建军. 广东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4): 143-148.

[4] 刘安瑀. 谈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高校扩招前后的变化 [J]. 统计教育,2009(6): 60-64.

[5] 朱迎春,王大鹏.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9(12): 40-43.

[6] 黄苹. 中国省域R&D溢出与地区经济增长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J]. 科学学研究,2008(4): 1484-1489.

[7] Mankiw G D Romer,D Weil . 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5): 407-437.

猜你喜欢

单位根格兰杰协整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STAR模型下退势单位根检验统计量的比较
格兰杰因果关系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发展及缺陷
基于MCMC算法的贝叶斯面板单位根检验
ESTAR模型的单位根检验统计量及其功效比较
榜单
格兰杰因果关系在复杂网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