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研究
——以宁波大学体育学院为例

2011-11-20郑建岳

浙江体育科学 2011年3期
关键词:宁波大学毕业生学院

钭 娅,郑建岳

(宁波大学 体育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研究
——以宁波大学体育学院为例

钭 娅,郑建岳

(宁波大学 体育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随着1999年国家出台高校扩招政策以来,全国高校连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剧增,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而作为体育教育这样的特殊师范专业就业难度更是大,文章以宁波大学体育学院为调研参考对象,立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采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对宁波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做深入分析,探索新形势下有效地推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就业

0 前 言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和自主择业政策的推行,在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多,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大幅上升,现有体育教育专业190个,在校学生4万余名,每年毕业学生近1万名,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考验,供需不平衡现象尤为突出。对于专业性较强的体育类学生而言,就业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究其原因,客观上,“体育教师职业”相对饱和,尤其是城市学校和普通高校。主观上,“等、靠、要”的就业心理影响着不少毕业生,自身就业定位偏高束缚了学生大胆创业的手脚,总觉得“好岗位奇缺”,最终表现为就业信心不足。与其它专业毕业生比较,体育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既有共同性又有其特殊性,要搞好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就必须认真研究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期望能否与社会需求相吻合。

通过对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做深入分析,结合宁波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近几年的就业形势,探索出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下,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方向的正确选择,同时有效地推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为改善该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6-2010年宁波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部分毕业生,以及部分在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班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电子检索和资料查阅大学生就业以及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相关资料和论文,对所探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为本调查提供理论依据及方向。

1.2.2 问卷调查法。采用随机抽样,用面对面、电话、QQ、e-mail等形式对相关毕业生进行调查,向体育教育专业以毕业学生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0份,回收率95%,回收的问卷全部有效,有效率达到100%;向在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卷98份,有效率98%。

1.2.3 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软件,对各项回收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1.2.4 访谈法。对宁波大学固定实习点有关招聘方面的负责老师进行访谈,了解用人单位。

2 结果与分析

2.1宁波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2.1.1 宁波大学体育学院毕业生近五年总的就业现状。据调查了解到,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作为学院工作的一项长期的根本任务,全体教职员工分工明确,注重实效,在最近5年的毕业生就业这一工作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见表1)。

表1 2006-2010 年宁波大学体育学院的毕业生就业情况

数据显示,宁波大学体育学院近5年来体育教育这一专业的就业率保持在90%左右。在师范生就业状况如此严峻的形式下仍保持着良好的势头,在培养方案等方面受到了一致的肯定,始终认为培养方案应该面对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特点、学生未来职业与岗位就业特点,提高专业教育效益,使学生学有专长。在培养过程当中,除了不断地加强学生的体育专业课外,文化及思想教育也不放松,力图使每一位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具备“思想健康,学习优良,体育突出”的品质。为此,在校学生对学校的培养方案满意度也颇高。(见表2)

表2 体育教育在校学生对院培养方案的满意度

2.1.2 对已就业学生的工作情况调研。通过多种调查形式对已就业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的因素,深入了解体育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掌握就业新形势。

从调查结果来看宁波大学体育教育毕业生对自己工作表示能基本胜任,对目前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充满信心的,对就业发展前景还算乐观。主要是宁波大学毕业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大部分基本从事与体育相关工作(见表3)。

表3 专业知识与工作对口情况

宁波大学体育学院学生就业率势头较好,就业学生对自身工作满意,一方面使学生对自己的择业有较客观的定位,不好高骛远,不盲目追求,另外一方面也离不开学院的培养方案,学院向来提倡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强化具有本校特色的专业培养模式。学院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体育教育素养和较强创新能力,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学校体育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系统掌握学校体育教学、体育锻炼,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了解体育科研的发展趋势,培养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等。

2.1.3 毕业生用人单位情况反映。为了了解已就业毕业生工作表现情况,我院每年都对已就业学生的工作的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分为工作态度和能力两方面(见表4)。

表4 用人单位反馈信息(%)

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宁波大学体育学院培养的学生政治素质高,业务过硬,工作中吃苦耐劳,勤学好问,人际交际广泛。但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突出表现在外语和创新能力有限。用人单位强调,随着人才竞争的不断加强,体育学院培养人才不仅仅要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希望学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与训练,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评价及对我院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为我院的专业培养方向及社会对毕业生培养要求等方面提供可靠的参考。

2.1.4 在校体育教育学生就业意向调查。

2.1.4.1 高校体育教育学生就业期望呈现多样化。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任务虽然是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但从调查中发现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并没有百分之百把自己固定在教师这个职业上,就业期望呈现多样化特点。虽然体育教师仍是大部分学生的主要目标,但是企业,教练,考研,公务员等也是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选择(见表5)。

表5 在校体育教育学生就业期望类型

有些同学认为教师工资不能满足基本需求,特别是外地户口在外就业,教师工资满足基本的生活状况可以,但要买房、供车、安家很难。再者教师专业供大于求,也是一部分同学就业期望呈现多样化的原因。

2.1.4.2 高校体育教育学生就业期望受地理位置优势的吸引。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已从过去统包分配的就业模式转变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这样可以使很多毕业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喜好选择就业单位,从调查的结果中发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追求去发达城市的发展期望明显,而选择区乡村发展的学生少之又少(见表6)。正因为此追求,导致了城市资源过于饱和而基层又紧缺资源的现象。

表6 在校体育教育学生就业发展地域期望

注:大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五十万以上的城市。中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二十万以上,不满五十万的城市。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二十万的城市。

2.2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要开拓就业新领域,必须调研先行。以宁波大学为例,2006年开始,学院调研小组对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广泛的调研,重点了解“体育教师职业”范围之外就业态势,结合宁波大学体育学生的就业思想,探索学生就业的有效结合体。根据对数据和有关信息的统计整理,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体育类毕业生的就业定位和心态,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

2.2.1 清醒认识就业形势,但就业观念需要转变。近95%的同学认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形势较为严峻,工作有压力”。接近60%的学生对就业前景感到迷茫,信心不足。值得关注的是19%的学生希望“毕业离校之后保留档案,不着急继续找”,11%选择“先打工,慢慢找”,只有37%的同学愿意“降低条件,找一家单位先签”。可见“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2.2.2 岗位选择体现个性发展,与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有距离。对于工作岗位要求,70%学生认为“符合自己的兴趣,有发展空间”。而许多用人单位表示,有专业技能的同时,更看重综合素质,特别强调爱岗敬业、沟通协调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因此,体育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培训需要不断加强。

2.2.3 就业定位注重稳定职业,但与客观就业形势不合拍。绝大多数学生过于注重求职单位的所有制性质、编制和区域。绝大多数学生选择“待遇好,工作稳定”,选择“教育系统”和“考公务员”成为热点,但在千军万马争一个“理想”职位的情况下,成功率往往很低。于是,高定位使毕业生不惜成本,成为职场上的常客。

2.2.4 就业行为比较积极,但也表现很浮躁。有接近17%左右同学从大一、大二就开始考虑就业意向了,有50%以上的同学从大三开始准备如何应聘了,在毕业这一年,更多的人主动寻找就业信息,通过多途径穿梭于职场、考场,这是一个积极的心态。但是,毕业生中不乏盲目应聘、随意变更的浮躁心理,使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求职稳定性产生了疑虑。

2.2.5 全民健身热的升温,但学生创业意识较弱。对体育经纪公司、健身俱乐部的调研结果显示,近几年休闲体育、户外运动的市场升温,全民健身热带来的大众健身领域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也大大增加了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而目前调查表明,选择体育经纪公司、健身俱乐部的同学还不到10%。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虽然我院在最近5年间就业率方面取的了不俗的成绩,但是还是有部分同学未能找到自己的理想工作,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3.1.1 供需矛盾突出,供大于求。高校扩招,体育教育专业人口也增多,就目前而言高校体育教育培养的人才已远远超过社会所需求的数量。城市和县镇的体育教师已基本饱和而偏远乡村和不发达地区的教师资源依然紧缺,市场资源配置不合理。

3.1.2 就业信息不畅通,用人单位提高选材标准。学生主动获悉招聘信息的积极性不高,对最新就业政策的了解相当差,不关心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性别、户籍、工作经验等提出相当严苛的要求,对学历的要求也一高再高,限制了体育人才的流动,对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1.3 毕业生适应能力差。体育教育专业的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意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对工作依然抱着“等”的态度,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不愿献身到偏远农村,造成体育教育人才的极大浪费。

还有一部分学生专业技能强但是不够全面,只做到一专,而没有多能,适应面狭窄。

3.1.4 毕业生就业期望高。部分学生对就业期望仍过高,主要表现在高薪、假期、个人发展机会等方面。学生缺乏求职经验,部分用人单位表示有些毕业生在面试时往往表现的不够自信,容易紧张,表现不出自己实际拥有的能力。

3.2建议

3.2.1 大学生的就业培训。就业培训应始终贯穿在大学学习中,每年应定期的给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培训。等学生毕业后社会也应给未就业的体育教育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帮待业的毕业生安排进社区或吸纳到其他企业中,给予其他方面的一些专业岗位培训。

3.2.2 毕业生要全面发展,拓展学习面。由于就业压力的逐年提升,大学生的供远大于求,而作为体育教育这样的瓶颈专业更要开阔眼界,要大胆的尝试跨学科专业,拓宽就业渠道,体育生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计算机水平以及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3.2.3 毕业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就业观念的转变也很重要,不能把眼光局限在大城市,也可尝试去偏远的山区、乡村或西部支援教学,发挥自己的专长和才能,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

3.2.4 考研深造提高竞争力。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面对有关单位提高门槛,考研也是不错的选择,一来可为学生提供进一步深造的机会,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二来也可暂时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在当前社会高学历的复合型人才备受各行业人的青睐,体育教育专业亦如此。

3.2.5 高校要高度重视,加大奖励力度。高校领导应高度重视,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院学生工作的一项长期的根本任务,纳入学院重要的议事日程。要求目标细化,思路清晰,分工明确,执行有力。

制订《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办法》,在经费上给予全力支持。保证毕业生签约补贴交通和通信费,同时也加大班主任奖励力度。

3.2.6 提升就业指导的个性化服务,重点抓好特殊群体的就业工作。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断增强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抓好贫困生和受处分学生的就业工作。

3.2.7 把握新趋势,未雨绸缪抓住三个“早”。早推荐、早培训、早实践。

[1] 陈晓星.影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因素分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6).

[2] 卓杰先,蒙军,兰政.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体育教育创新型教育人才[J].教育探索,2008(5):37-38.

[3] 郭步前.培养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竞争力的研究[J].读与写杂志,2008(7):82-83.

[4] 张孟红,王军,关新枝.体育教育学生就业和社会需求现状调查分析[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11(3):61-63.

[5] 梁波,罗燕,谭忠东.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方向与就业定位探究[J].科技信息,2007(33):162.

[6] 刘尚尚,杨凤.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内江科技,2009(10):43-44.

[7] 梁冬梅.高校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对策[J].人口学刊,2009(6):52-55.

[8] 曾剑斌.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期望的调查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84-87.

[9] 樊晓.浙江省体育专业本科生就业观念分析及对策研究[J].新西部,2008(12):98-99.

[10] 刘胜,王超英,向武军, 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1):82-83.

StudyontheEmploymentofCollegeStudentsfromMajorofPhysicalEducation——taki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 Ningbo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DOU Ya,ZHENG Jian-yue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315211, China)

Along with Chinese national policy of enrollment expansion of colleges from 1999, the number of college graduates increase sharply because of countrywide colleges carrying out the policy continuously, the graduates’ employment problem is gradually striking, especially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graduates from the major of PE education is more severe. This paper takes physical education of Ningbo univers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ased on the employment of students majored in PE technical course in the society, analyzes the present state and future trend of employment on graduates from the major of PE education by taking measures of referring to documentation, questionnaire, interviewing and so on. Explore the long-term mechanism of forwarding employment work of students majored in PE technical course in the new situ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hysical education; employment

2011-03-25

钭 娅(1986-),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体育教育训练学.

1004-3624(2011)03-0101-04

G807.4

A

猜你喜欢

宁波大学毕业生学院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年选题要点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稿约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A Personal Tragedy The professionalism of Stevens
Research on College Education Based on VR Technology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