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中学生武术课程学习态度与兴趣选择的调查研究
——以温州市为个案

2011-11-20周义义

浙江体育科学 2011年3期
关键词:武术中学问卷

周义义

(温州大学 体育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浙江省中学生武术课程学习态度与兴趣选择的调查研究
——以温州市为个案

周义义

(温州大学 体育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温州市中学生对武术课教学的态度与行为方式进行研究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政策引导;提高体育教师的技术水平及相关武术理论知识;加强中学武术教材建设等相应对策,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武术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中学;武术课教学;对策

0 前 言

武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而且还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本身富含着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积极向上、谦逊礼貌等民族精神。通过对武术的学习可以较为直观地触摸中华民族的精神,可以增强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1]。

从笔者了解的一些信息来看,温州市中学武术课教学的开展并不是很好。如何将武术课更好地在温州这样一个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城市的中学体育课中开展起来,在使学生掌握武术运动技能的同时,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通过武术教学传递给温州的中学生,是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正是出于如此的目的,本课题从中找寻温州市中学武术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症结,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期为武术课在温州市中学得到更好地开展提供较为可行的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温州市23所中学中的1 320名在校中学生及相关家长为研究对象,共对体育教师发放问卷160份,回收102份,其中有效问卷96份,回收率为63.8%,有效回收率为60.0%。对学生发放问卷1 600份,回收1379份,其中有效问卷1 320份,回收率为86.2%,有效回收率为82.5%。对学生家长发放问卷1 200份,回收878份,其中有效问卷767份,回收率为73.2%,有效回收率为63.9%。调查对象分布在初中的七~九年级,高中的十~十二年级,各年级的具体人数详见(表1)。

从调查的数据来看,男女生的调查人数基本上相当,是符合性别比例的。从年龄来看,正好处于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接受新鲜事物的重要时期。

表1 学生简况 (n=1 320)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网上检索和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中学武术教学研究,学校武术发展研究的文献。

1.2.2 问卷调查法。在查阅文献资料以及对温州市中学武术课的现实状况进行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合并本课题需要进行研究的内容,根据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及应注意的问题,编制三套问卷,分别是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将这三套问卷以及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合并成专家问卷,检验问卷的效度。经专家认定,这三份问卷的内容可以全面、客观地反映本课题要进行研究的内容,专家自然情况见表2,专家问卷见附录。

表2 专家自然情况 (n=10)

采用裂半法对三套问卷的封闭式问题进行信度检验,其中,教师问卷的信度R=0.89,学生问卷的信度R=0.88,学生家长问卷的信度R=0.89。

这些诗句看似时序颠倒、时空错乱,毫无逻辑所言,其实这些都饱含着诗人的特殊情感。诗歌中的时空的转换、倒置、错乱绝不意味着真实时间逻辑上的混乱,而是一种蕴藉的表达方式,中国古代诗歌对于时空的安排其实是很值得现代人借鉴的。

2 结果与分析

2.1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调查分析

武术课与其他体育课相比较,学生更喜欢哪一个呢?从学生的选择结果可知,22.6%的学生选择喜欢武术课,25.1%的学生喜欢其他体育课,44.6%的学生既喜欢武术课又喜欢其他体育课,而有7.7%的学生根本就不喜欢体育课。由此看来,有67.2%的学生喜欢上武术课,这个数字是值得我们高兴的。当然,这里不能排除学生由于受一些武打影视作品的影响,武术在他们的心目中已刻上一种能够飞檐走壁、上天入地式的烙印,索性按照自己的意志对武术课产生了喜欢的想法,因为,有一大部分学生没有上过武术课,对体育课堂中的武术内容还没有亲身的感悟。

相对于其他体育项目来讲,武术究竟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如何?为此,我们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列出了15个比较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具体有,足球、篮球、田径、排球、体操、武术 (套路和散打)、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戏、游泳、轮滑、拳击、跆拳道、健美操。从学生的选择中可以知道,学生喜欢的排在前七位的体育项目有篮球、羽毛球、游戏、游泳、乒乓球、跆拳道和足球。其中,男学生比女学生更喜欢的项目是足球和篮球,而女学生比男学生更喜欢羽毛球和游泳。就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来看,武术排在第八位,有19.4%的学生,即接近1/5的学生喜欢武术。由此看来,武术不是学生非常喜欢的项目,但也不是学生最不喜欢的项目。学生的选择低于武术的有排球、田径、体操、网球、轮滑、拳击和健美操,这五个项目的选择率在17.2%~6.2%之间。

2.2学生喜欢的武术内容调查分析

学生喜欢哪些武术内容,超过50%的体育教师凭借教学的实践或经验认为,拳术和散打是学生喜欢的武术内容,而器械项目则略为逊色。

喜欢体育老师教的内容的学生是因为:自己本身就喜欢武术,觉得武术有趣;认为武术可以强身健体,可以陶冶情操;上散打课使人感到很潇洒、很帅;学习武术感觉有点像电影里的武术可以实用。不喜欢老师教的武术的内容的学生是因为:老师教的内容太单调、太难、无聊,不像电视上的武术有刺激;只学套路,在实践中没有模拟实战,感觉用不上。我们又进一步对学生喜欢武术的程度进行了调查,即:请上过武术课的学生回答“对武术课学前与学后的感受”,结果有12.8%的学生在学习武术后,还想继续参加武术运动,11.9%的学生不能确定以后是否还会继续参与武术运动,而决定以后放弃参与武术运动的学生占6.4%。如此看来,武术课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喜欢,也没有达到所有的学生都不喜欢的程度,从学生的选择情况来看,可以说是平分秋色,即喜欢和不喜欢老师课堂上教的武术内容的学生比例相当。可能其他体育项目也是一样,总会有学生喜欢,也一定会有学生不喜欢,只是各个体育项目受学生喜欢和不喜欢的比例不同。但我们也深知,武术课堂上体育教师教的武术内容确实有些枯燥,加上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不足,导致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教的武术内容也是可以理解的[2]。

学生究竟喜欢什么样的武术内容呢?我们对此也进行了调查。为了能较为全面反映武术的内容,我们设计了三道问题,分别从武术的运动形式、功能以及由学生填写喜欢学习的具体武术内容三个方面着手。从武术的套路和搏斗两种运动形式来看,有44.6%的学生喜欢套路运动,55.4%的学生喜欢搏斗运动。从武术的功能来看,喜欢比赛性武术内容的占7.1%,喜欢实用性武术内容的有51.4%,倾向于健身性和娱乐性武术内容的分别占21.9%和19.7%。总体来看,喜欢搏斗、实用性武术内容的学生多于喜欢套路、比赛性、健身性和娱乐性武术内容的学生。为了进一步明确学生选择的武术内容是否存在性别之间的差异,我们又按性别对男、女同学喜欢的武术内容进行了统计,结果,喜欢套路运动的男、女生分别占全体学生的48.5%和51.5%,喜欢搏斗运动的男、女生分别有363人和362人,分别占全体学生的50.1%和49.9%。喜欢比赛性武术内容的男同学和女同学分别占总体的78.7%和27.3%,喜欢实用性武术内容的男同学比女同学多10%,喜欢健身性和娱乐性武术内容的女同学分别比男同学多15.2%和39.6%,从中可以看出,男学生比女学生喜欢实用性、比赛性的武术内容,而女学生比男学生更倾向于健身性和娱乐性的武术内容。这一结果为我们在选择中学武术课的教学内容时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参考。

接受调查的学生对 “如果你喜欢学习武术,那么,你想学习什么样的武术”这一问题的回答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从武术功能的角度,比较宏观;一类从武术内容的角度,比较具体。从武术功能的角度来看,学生们并不满足于武术的单一功能,而是倾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功能统一于一体的武术。在此,将同学们的回答列举如下,从实用性武术来看是:既能防身并且动作柔和、缓慢的;既能防身又能健身的;既能防身又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既能防身又简单易学的;既实用又优雅美观的;既能防身又具备健身娱乐性的;既能防身又有趣的;集实用与观赏于一体的;能保护人但又不会对人造成伤害的武术。

从学生填写的所喜欢的武术可以看出,武术的技击本质是根植于学生内心深处的,而武术的健身功能在学生的心目中也是不可抹杀的。而从学生的回答中,也有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一面,那就是,学生喜欢的部分武术内容来自于对武术进行了艺术加工的武侠小说及武打影视作品。在这里,我们要正视武侠小说及武打影视作品中的武术给现实中的武术带来的双重影响,既让很多学生对武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又使得学生对现实中的武术产生根本不是什么真正的武术的印象,而影响了对武术的学习兴趣。此外,从学生想学的武术内容中也可以看出,学生对武术所包括的具体内容还是比较模糊的,他们认为,能“打”的全都是武术,所以把自己喜欢的跆拳道、合气道、空手道、截拳道、柔道等统统写出来。上述所反映出来的问题,都是我们应给予重点思考的。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 学生对武术的了解多来源于影视作品等。通过调查显示学生对于武术的了解的渠道主要来源于影视作品、小说、网络等,这就造成了学生对武术的认识与实际学习存在较大差距。影响了学生对武术的客观认识和价值取向。

3.1.2 学生比较喜欢武术中的搏击项目。调查中学生比较喜欢武术内容中的搏击对抗性项目,这也体现了学生追求健身与实用相结合的武术学习兴趣,因此改革相关教学内容已成为必然趋势。

3.1.3 现有的武术教学无法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学生不喜欢武术课的主要原因是武术课已经不能满足青少年追求时尚的心理要求,武术项目周期性长,不及主打时尚包装和简洁易学特点的跆拳道和空手道等域外武技的冲击。这已是影响学生武术课程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

3.2建议

在中学武术课教学开展的对策方面,我们认为加强政策引导是重中之重。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3.2.1 下发指导性文件,中考中加入武术项目。下发指导性文件,即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中学下达指导性文件,明确提出“中学体育课上要开展武术教学[3]”。如果武术能够被列入中考的体育加试中,并且能够列为必考项目,那么,我们就无需再提体育师资的武术技术水平,学生是否感兴趣,武术内容的枯燥乏味等对武术课开展不利的种种因素,武术在中学的初中阶段的开展一定大有转机。

3.2.2 考虑武术的本质及发展。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4]。武术运动无论采取何种表现形式,技击的本质永远是武术的核心,是无论如何都不能丢弃的。如何将武术中反映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对习武者进行传授,实现现代转型;面对现代中学体育教育中的丰富多彩的运动项目,武术如何争得一席之地;如何将武术的段位制与学校武术接轨等[5]。

3.2.3 加强中学武术教材建设,突出武术本质“淡化套路、突出实用、强调方法”是武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6]。现有教材基本上都着重于套路教学,教材内容过于陈旧、缺乏新意。所以,编制适应时代发展主题,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武术教材是十分必要的。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运动无论采取何种表现形式,技击的本质永远是武术的核心,是无论如何都不能丢弃的。

3.2.4 武术内容的设置要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相契合。中学武术面对的是朝气蓬勃、极富活力的青少年人群。生活在现代社会的青少年比以往任何时代的青少年都有更多的方式来了解他们想知道的事物。他们喜欢猎奇、喜欢接受新鲜事物,而对于枯燥、乏味、呆板的事物则相对比较冷淡。从家长的方面来看,他们之所以支持自己的子女学习武术,更多的也是出于武术可以用来健身和防身的角度,以及武术中所富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1]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347,395.

[2] 田芳兵.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2):130-13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15-65.

[5] 洪浩.武术段位制引入中小学教学必要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7):115-118.

[6] 陈琳,王智慧,陈盈. 学校武术教学内容及思想的演进与启示[J].体育与科学,2010,31(5):30-34.

InvestigationandResearchontheLearningAttitudeandInterestOptionofWushuTeachinginMiddleSchoolsofZhejiangProvince——taking Wenzhou city for an example

ZHOU Yi-yi

(Sports College,Wenzhou University,Wenzhou 325035,China)

Literature consultation,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were mainly applied to study and investigate the attitude and behavior of Wushu teaching in Wenzhou middle schools. Based on these,put forward some measures.Strengthen the guidance of policy.Improve the skill and the related theory knowled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on Wushu.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textbook of middle school to provide the theory reference for further perfection of Wushu Teaching.

middle school;Wushu teaching;counter measure

2011年温州文化研究工程社科规划课题(Wyk11068)

2011-02-18

周义义(1976-),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武术教学,体育教育训练学.

1004-3624(2011)03-0125-03

G852

A

猜你喜欢

武术中学问卷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问卷网
武术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问卷大调查
诸暨市学勉中学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