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报告
2011-11-20廖文茂
廖文茂
2010年2月13日,农历己丑年除夕,胡锦涛总书记来到龙岩考察福建土楼永定景区客家土楼旅游发展态势时说:“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希望一定要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胡锦涛总书记的嘱托,犹如春潮滚动,让土楼人家心潮澎湃,推动了永定旅游蓬勃发展。春节前夕,笔者有感于永定旅游蓬勃发展的态势,故地重游,感慨良多……
洪坑:福建最美丽的乡村——锦上添花
洪坑——2007年喜摘“福建最美丽的乡村”桂冠,我记忆之中不知来了多少次,套用现代时髦的一个词汇——叫做N次吧!当我第N次来到洪坑时,我发现洪坑更美了,锦上添花了。第一印象,是脚下的游步道,全部重新铺设,两边用石条镶嵌,中心用石板铺设,看去整饬井然,不惜工本。从游步道延伸到两侧巷道,也用河卵石铺设,小石条镶边。第二印象,石拱桥的栏杆,全部换上了石栏杆,看去整齐统一。洪坑地貌就是一条坑,金丰河从洪坑村境穿过,沿河两岸,土楼星罗棋布。连接两岸人家的,大部分是石拱桥,共有9座大小桥梁。像村头桥、月娥桥、万年桥、溪背桥、水尾桥、万基桥能通汽车的大型石拱桥,都用石碑刻上桥名,涂上金粉,看去耳目一新。第三印象,屋面维修,修旧如旧,古色古香。像奎聚楼、福裕楼、光裕楼,由于年代久远,已出现白蚁蛀蚀青砖隔墙开裂等隐患,根据专家建议,聘请专职师傅对伤损部分进行修缮。
“闽西八大干——永定咸菜干——”
“客家绿色美食——永定麦芽糖——”
走在洪坑的门前屋后,随处可听见洪坑大嫂的吆喝声,那种一半客家话夹杂一半普通话的叫卖声。我跟一个正向我吆喝叫卖的洪坑大嫂打招呼:“哇,洪坑大嫂,你的客家普通话越喊越标准了!”洪坑大嫂见我是本地人,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如今的洪坑大嫂,嘴巴是越练越甜了,见多识广,再高贵的官员,再富有的老板,再大牌的明星,统统都见过,所以一点不生分。前一段时间,我陪张静芳女士看土楼,刚到振成楼门坪,一个手拿相机的洪坑大嫂尾随着一路叫来:“美女,照张相纪念!美女,照张相纪念!”张静芳女士被缠得没法,只好照了一张相。
我来到林氏家庙。据耄耋老翁林灯瑞介绍说,林氏家庙是洪坑林氏六世祖永嵩公所建,迄今500多年历史。现存的林氏家庙,是民国12年维修的。当时洪坑烟刀业兴盛,村民富庶,林氏家庙的维修显得大气。外大门、内大门、厅门、厅柱、走廊、沿道等都选用石材,精雕细刻。门坪、池塘、水沟、台阶,一律用鹅卵石铺砌得整整齐齐。尤为难得的是,林氏家庙有两方墨宝真迹,称得上国宝。一方是黎元洪题写的真迹,雕刻在内大门的门额上,共12字“民国十二年林氏家庙黎元洪”。是年,复任民国大总统的黎元洪题写给林逊之的真迹有两方,另一方“承基衍庆”——即振成楼大厅正墙上的便是。林氏家庙另一方墨宝是陈宝琛题写的楹联:“忠孝能存天地纪,山川长毓子孙贤。”落款为“闽县陈宝琛”。陈宝琛何许人也?陈宝琛是福州人,曾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授读就是老师,也就是说陈宝琛做过皇帝的老师。陈家累代簪缨,为榕城望族,曾祖父陈若霖官至刑部尚书。陈宝琛兄弟6人,3人进士,3人举人,人称“兄弟六科甲”。陈宝琛曾闲居福州25年,热心教育事业,著名作家冰心曾就读于他创办的福建女子师范学校……林氏家庙,有这两方墨宝真迹,文化气息与底蕴就大为不同了,岂是一般乡村祠堂可比耶?
洪坑林氏家庙门坪原立有16根石旗杆,是洪坑村历代林氏精英的符号记载,可惜毁于“文革”时期。最近洪坑村民理事会对石旗杆进行恢复,新立8杆,计24杆。新古董记载旧信息,这些石旗杆,透露出中国乡村祠堂累毁累建的深层密码。祠堂是中国民间文化的载体,既是凝聚村庄族群之桥梁,也是连接海外华裔包括台湾同胞的纽带。我曾听到游客赞叹:洪坑真贵气!洪坑是福地!石旗杆是贵气福地的折射——
清赏戴蓝翎四品衔奉政大夫林如玉——光绪九年癸月仲冬立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四期毕业生林贤将军——民国廿五年立
民国政府二等嘉禾章参议院参议林鸿超——民国廿五立
湖坑:全力打造永定“窗口”
我跟湖坑算是有缘分的。30年前,一张派遣证把我派往湖坑中学任教。当时,我不知道湖坑何处,问一个从事道班工作的熟人:“湖坑山不山?”熟人也许是“见山不是山”了,说:“不山!不山!从大溪进去,一马平川!”之后,我碰到当时尚未嫁我为妻的她,一听我分配到湖坑,背后大笑说:“廖文茂去湖坑做山大王啦!”后来,我一脚踏进湖坑地盘,感觉没有我想象的山,从大溪进去,真的是一马平川。有两条小溪流向湖坑,一条是金丰河的主流,从洪坑村流来;一条是金丰河的支流,从南溪片流来。这两条小溪在湖坑集镇交汇,所以湖坑的“坑面”就比较大,有点“湖面”的味道了,故名“湖坑”。这条金丰河流经大溪后,又与另一条支流交汇,河流就显得更大了,这个乡镇取名“大溪”。这条金丰河继续流下去,又与从初溪流来的另一条支流交汇,溪面又更大了,这个乡镇就叫“下洋”。如今,这条金丰河的沿岸,都是世界名楼分布的地区,如:承启楼、福裕楼、振成楼、衍香楼、振福楼、集庆楼等等,都是“世遗土楼”。想当年,我的高陂老乡吴高勋早我一年分配到湖坑兽医站,我们经常一起泡茶。后来,我们先后离开了湖坑镇,到了县城工作,只要一碰到,吴高勋逢人就说:“这是我的坑友。”吴高勋的老邻居班福添,对“坑友”一词感到莫名其妙。我们便给他解释说:“坑是湖坑的坑,友是朋友的友。我们在湖坑工作时认识,所以,我们彼此都是‘坑友’!”班福添听了哈哈大笑!没想到,十多年后的今天,班福添也来到湖坑镇担任党委书记,我反而成了他的“远房坑友”了……
湖坑——多么令人回味的地方!
湖坑——多么让人自豪的地方!
我对湖坑是有感受的,关于湖坑的变化,我是有发言权的。张维锐,现任湖坑中学校长。30年前,我们曾经是同事。关于土楼的开发,关于湖坑的变化,我还专程去找他聊。我说,20世纪90年代,土楼刚刚开发,光投入,没有收益,湖坑就有人嚷嚷:“要把土楼炸掉!”张维锐笑了,说,是有这么个说法。当时,由于接待任务太重,镇政府,镇下属单位,一些学校,也包括湖坑中学,需要接待的客人太多,招架不住。现在旅游收益高了,湖坑的名气大了,客人多,反过来说明接待单位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要争取个项目争取个资金也容易得多。
是呀,湖坑的名气大了,人气旺了,地皮也值钱了,听说店面升值很快,以前五六万的店面,现在要五六十万了!为此,我专门找湖坑村书记李日亮了解。李日亮默认地点头,他以湖坑水面市场为例说,32平方米的店面,1996年的成交价是2.8万,到2010年已经升值到9万多,现在还再看涨。李日亮说,以前湖坑的饭店,都是赴圩的本湖坑人吃,消费水平低。现在的湖坑饭店,都是外地游客来消费,消费水平攀升很快。现有饭店,大大小小几十家,几乎天天爆满,碰上黄金周,如果没有预订,根本吃不上饭。由于旅游发展,饭店多起来,当导游的当导游,做小工的做小工,解决了很多人就业,大家都感到挣钱更容易了。这些都是土楼开发带来的实惠,是胡锦涛总书记带给湖坑的福音。
胡锦涛总书记考察客家土楼旅游发展态势后,永定各项旅游设施建设明显加快步伐。其中旅游公路项目,计划投入4.52亿元,高标准打造四条总长65公里的环景区旅游公路,全部按照二级公路标准建设,建成后将把高北土楼王景区、湖坑洪坑景区和土楼沟景区、下洋初溪古村落景区连成一体。目前,有两条12米宽的旅游公路呈“人”字型地从湖坑集镇边缘分岔穿过。一条沿金丰河通往洪坑村以及高北承启楼,一条沿金丰河支流通往南溪片土楼沟。如果把这个“人”字型的两个脚跟横向连接起来,就刚好把湖坑集镇包裹成一块三角区域。这条横线,就是刚刚动工修建的湖坑大道。站在这条尚未贯通的湖坑大道路基上,笔者亲身感受到一股振奋人心的气魄。
湖坑,早已名声在外。1999年,被评为福建省首届历史文化名镇。2009年,被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村镇创建先进单位。2010年,被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但是,湖坑的集镇建设,与它的名声还没有完全对应。如今,城市规划建设,主张“显山露水,亲近自然”。湖坑是山区,没有高楼大厦遮挡,“显山”是自然的,不再需要人力整治。但“露水”呢?班福添书记说,计划沿溪流两岸开辟两条沿河路,把湖坑集镇水面整治出来,旗帜鲜明地“露露水”。这段水面很有特点,河床是裸露的石板,两岸是天然的石壁,河中有天然的巨石,可以通过“潭叠潭,瀑叠瀑”的形式,开辟“九潭叠瀑”景观,再现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记》意象,不失为大胆而新颖的创意……
土楼的春天
沈庆城先后当过团县委书记、信访局长、旅游局长、畜牧水产局长、文体局长,是一个职业局长,我一向把他列为我的“非文友”。但是,自从沈庆城写了一首歌词《土楼的春天》后,我又把他列为我的“文友之一”了。沈庆城创作的《土楼的春天》,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土楼为背景,由饶荣发谱曲,于文华演唱。于文华凭借《纤夫的爱》风靡大半个中国,多次光临土楼,唱过好几首土楼歌曲,对永定也比较熟悉,此次演绎她异常投入,歌曲抒情动听,并且含蓄地预言“土楼旅游迎来了春天”这一主题。于是,我便借用这首歌曲,作为我的文章结尾:“古老的土楼哎,记住了你的嘱托。善良的客家哟,回应着你的期待。在这和谐温暖的阳光下,春天和希望正在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