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欲界仙都”的诗意栖居
——陶弘景及其茅山诗文经典审美

2011-11-20李金坤

中国文学研究 2011年3期
关键词:茅山白云

李金坤

(江苏大学人文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03)

陶弘景(456—536),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字通明,卒谥“贞白先生”。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早年服膺儒学,热中仕进。初为齐诸王侍读。他“深慕张良为人,云‘古贤无比’”。〔1〕本来“必期四十左右作尚书郎,”谁知年届36岁“方作奉朝请”,理想落空,寻思“不如早去,无自劳辱。”遂于齐永明10年(492)37岁时辞官,归隐于句容茅山,自号华阳隐居,潜心炼丹习道,直至仙逝。

茅山道学源远流长。相传距今5000余年前的高辛氏时期,即有展上公于句曲山伏龙地(今茅山镇玉晨村)修炼。先秦时,有燕国人郭四朝于玉晨观修炼;秦时,李明真人在古炼丹院(今乾元观)修炼;西汉景帝时陕西咸阳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于此修炼成仙,世称“三茅真人”。西晋时,女道人魏华存修道于茅山,世尊为茅山宗开山太师。东晋许谧、许翙父子曾在茅山修炼,与杨羲合造《上清经》,创立了茅山上清派。经过葛洪、陆修静、孙游岳、陶弘景等道学家的卓绝努力,茅山道教上清派便因此而声名远扬。笪重光《茅山志》云:“齐梁之际,知名之馆凡五十余,精舍十余,皆羽流居,宫观盛筑。”〔2〕陶弘景把自己的后半生完全托付于茅山,奉献于茅山,与茅山融为一体,“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天下篇》)在这里,他于整理研究道学经典、弘扬上清经法的同时,还开设道馆,广收门徒,率众弟子一起苦心经营茅山。其《十赉文》对此创业之艰难过程,均有真实之记录:

携手东驱,创居兹岭。脉润通水,徙石开基;登崖斫干,越垄负卉。筋力尽于登筑,气血疲于趋走。肌色憔悴,不以暴露为苦;心魂空慊,宁顾饥寒之弊。栋宇既立,载离霜暑,于时七稔,经始甫讫。

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的浓郁佛光之沐浴下,天监11年(512)左右,陶弘景又皈依佛门,并受于五大戒。尽管如此,儒、道、佛三教思想在他身上并未支离而隔裂,相反则得到了较为自然的融合。除了陶弘景为求更好炼丹而东游浙江一带的短暂几年外,他的后半生始终隐居茅山,时间长达40余年。他已深深爱上了茅山这片世外桃源式的人间“乐土”、“欲界之仙都”。他像一株“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屈原《橘颂》)的大树,牢牢扎根于他所钟爱的茅山这片土地。所以,当得其辅助而登帝位的梁武帝萧衍郑重请其出山辅政时,他便以《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下称《诏问》)而巧妙婉拒之。同时,他还画了两头牛,一头自由自在地在水草间吃草;另一头则套着金笼头,被人用绳子牵着,还用鞭子驱赶着。这是庄子以宁做“曳尾于涂中”的普通乌龟而不做“留骨而贵”的庙堂神龟之喻来回绝楚王邀请做官故事的翻版。一向对陶弘景恩礼有加的梁武帝看到这别寓深意的一诗一画,自然亦就不言而喻了。作为曾经是“竟陵八友”之一的梁武帝,他与陶弘景一样,也是一位文采斐然的酷爱自然山水者。其《净业赋》云:“少爱山水,有怀丘壑。身罹俗罗,不获遂志。”《逸民诗》亦云:“如垄生木,木有异心。如林鸣鸟,鸟有殊音。如江游鱼,鱼有浮沉。岩岩山高,湛湛水深。事迹易见,理相难寻。”于是,他也就十分理解并尊重陶弘景的选择了。不过,“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1〕在这短短30字的正史传记中,包含三条重要的信息:其一,作为梁武帝而言,凡遇国家大事方面的问题,皆来咨询一介隐士,体现了处九五之尊至高皇位者礼贤下士的若谷胸怀与不忘旧恩的“知报”传统美德;其二,作为陶弘景而言,虽然隐居深山丛林,并非不食人间烟火,整天价飘飘然,而是依然关心着国家大事,愿意为君分忧、为民谋利;其三,君王的不耻下问与臣民的出谋献策的和谐相处,体现了明君贤“相”的最佳关系,这自然是国家兴旺的理想征象。

正因为陶弘景修道而不忘儒,学佛而不忘世,所以他始终本着“立德”、“立功”、“立言”(《左传·庄公二十四年》)的利国益民之济世精神。他除编著了《真诰·登真隐诀》、《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等重要的道学著作之外,还潜心研究历算、地理、医药等自然科学,整理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完成巨著《本草经集注》7卷(此著共载药物730种。首创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分类,对本草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惜原本已佚,现有敦煌残本)。另撰有《陶氏效验方》、《补阙肘后百一方》、《药总诀》等医药研究著作。在文学方面,有《华阳陶隐居集》(即《陶弘景集》,今人王京州有《陶弘景集校注》本)。由于兵燹天灾等因素,陶弘景的著作大散佚不少,现今尚有近10种传世。总之,陶弘景的茅山栖居,无疑是诗意澄明而高雅不朽的。江总《陶贞白先生集序》评价其学术成就云:“若夫德行博敏,孔室四科,经学深长,郑门六艺,丹阳陶先生备斯矣。至若紫台青简,绿帙丹经,玉版秘文,瑶坛怪牒,靡不贯其精微,殚其旨趣。盖非常之绝伎,命世之异人焉。”〔3〕他的书法造诣甚深,常与梁武帝讨论书法,信札往来颇多。相传大字之祖《瘗鹤铭》便出自其手(关于作者究竟是谁,学界众说纷纭,尚无定论。笔者则认同作者为陶弘景,拟另文专论之)。总之,陶弘景不愧为三教兼融、文理并擅、各有所成的江左著名风流人物。

综览陶弘景一生由儒而道而佛的思想轨迹,我们不难发现,在其人生的关键时刻,皆能审时度势,把握全局,明辨是非,判断准确,然后择善而从。以超人的智慧,活出精彩的人生。“陶弘景走在了时代的前沿,当旁人为了稻粱之谋苦苦挣扎于官场中时,他全身远退,隐迹山林;当旁人望见萧衍军次石头而内怀犹豫之时,他‘亟陈图谶,贻书赞奖’(贾嵩《华阳陶隐居内传》);当旁人仍在道教的藩篱中左冲右突时,他衡论三教,甚而皈依佛门。陶弘景是标新立异的,而在标新立异的背后,则是他摆脱旧我、追求新我的超越精神。”〔4〕加上他那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卓异学问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平和心态。诸如此类,便共同成就了他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丰硕正果与审美境界。

陶弘景以茅山为家,与万物为友。茅山的春风夏雨、秋霜冬雪;茅山的山水云石、草木虫鱼,早已熟谙其心、相伴如亲。在其《陶弘景集》中留下了不少歌吟茅山奇丽风景的传世佳作,《诏问》与《答谢中书书》(下简称《答谢》)这一诗一文之二“答”,则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透过画面的云石鸟树、雾竹溪鱼,我们仿佛感受到了儒家执著追求的毅然之心,享受到了道家陶醉山水的悠然之趣,体悟到了佛家脱略世俗的超然之怀。诗文二“答”,88字;言约意丰,深衷浅貌;宏微结合,情景交融;有声有色,亦点亦面;意境清丽,令人陶醉,的确是赞美茅山的千古绝唱、万世美文!

《诏问》诗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由诗题可知,这是陶弘景回答梁武帝诏请出山的一首五言古诗。首二句直写梁武帝之诏问与诗人之答复。一个问得直接,一个答得干脆。因为君臣之间相知已久、感情融洽,彼此之间毋须拐弯抹角兜圈子。梁武帝虽然问得简明,但潜台词是:你隐居的茅山究竟有多少东西值得留念呢,充其量不就是一点优美的风景吗?总不如来朝廷做官威武风光吧?而诗人则似乎早已成竹胸有。他没有惊叹仙洞之悠久神奇,没有极赏山泉之清冽丰沛,也没有盛赞花木之绝色美景,更没有夸耀道观之非凡气象,而仅一句“岭上多白云”,就足以道尽诗人自信自足与自豪之情矣。诗人何以单单拈出个“白云”而如此为之钟情呢?这是因为,“白云”之中寓深意焉:其一,“白云”意象,它是纯洁高雅之情怀与品格的象征,与世俗的丑恶肮脏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二,“白云”意象,与神仙有关。《庄子·天地篇》云:“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帝乡,即神仙之乡。与之相关的又有“白云乡”、“白云谣”之说。旧题汉伶玄《飞燕外传》云:“是夜进合德,帝大悦,以辅属体,无所不靡,谓为温柔乡。谓嫕曰:‘吾老是乡矣,不能效武皇帝求白云乡也。’”白云谣,相传穆天子与西王母宴饮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首句为“白云在天,山陵自出”,故名白云谣。据此种种,诗人将茅山道教圣地视为神仙之地,也自在情理之中矣。其三,“白云”意象,喻指归隐之意。左思《招隐诗》云:“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故后人多以“白云”指隐居。其四,“白云”意象,象征逍遥自由的人生境界。蓝天白云,聚散无定,来去飘忽,自如悠然。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云无心以出岫”,说的就是云儿在山中自由飘忽的悠闲情景。更值得注意的是,诗人特别在“白云”前加了个形容词“多”作修饰定语,使“白云”意象的意蕴更为深厚而浓郁。由此观之,诗人那种为隐居于如此“岭上多白云”的神仙之地而倍感自豪的心情,已溢于言表。三、四两句,仍然是诗人回答的内容。诗人通过“只可”与“不堪”的鲜明对比,强调了对“多白云”、“自怡悦”的浓郁的感情色彩。至此,诗人不愿受诏出山的态度已不言而喻矣。“自怡悦”三字,自信中颇有几分诙谐、幽默与“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感,与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山中问答》)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诗20字,一问三答,核心乃“白云”意象而已,然却收到了“一以当十”以少胜多的艺术表达效果。诗人巧妙、智慧而不动声色地婉拒了君王的诏书,既未落得“诏问不答”的“轻君”之罪,又未成为“受宠若惊”的“假隐”之讥。微言大义,君臣自明,无伤大雅,互为体面。张玉谷评曰:“(全诗)只就云说,而言中有领会之神,言外有拒绝之意,答诏诗如此,人诗两高。”〔5〕《诏问》正乃答诏诗中难得之神品。

此诗以“白云”为中心,善用形象思维,吐属自然直白,立意高迈雅逸。问答谐应,叙议并用,语言清朗,音调和婉。在声律上大体符合近体诗的要求,明显受到永明体诗的影响。无论是立意、构思与选材,抑或语言与修辞,都不失为一首经典佳作。

如果说《诏问》是以“自怡悦”的“白云”作为一个点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茅山美景的挚爱之情的话,那么《答谢》就是从山中各种景物“面”上的铺叙来体现对茅山美景的深爱之意。如果说前者是一帧轻描淡写的写意画,独有朦胧美之审美效果的话,那么,后者便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工笔画,别具清晰美的审美感受。如果说前者仅仅是茅山美的一个宏观点缀,是局部答案的话,那么后者恰恰是茅山美的一个微观展示,是整体的答案。譬之于文章,前者只是一个亮丽题目,而后者才是精彩的正文。二者一诗一文,相辅相成,互为映照,共同绘成了茅山之美的千古图画,携手掀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题中谢中书,即指谢微(一作徵),字元度,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好学,善属文。仕梁期间累迁中书、鸿胪等职。陶弘景年长于谢微44岁,却卒于同年。他俩是交情至厚的忘年交。此文即为陶弘景给谢中书的回信,而此时诗人已隐居茅山40余年矣,《答谢》是远在《诏问》之后的又一篇赞美茅山之杰作。当此际,对诗人而言,茅山的完美形象早已铭刻于心焉。信中所写,自然如数家珍,一气贯注,给人以如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的审美享受。

试看《答谢》对茅山风景之描述: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晖;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全文仅68字,却凝聚着作者对茅山自然山水美景深刻的愉悦享受与丰富的审美情趣,洋溢着“只可自怡悦”的自豪感、幸福感与满足感。起笔“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二句,发端突兀,单刀直入,径切主题,振起全篇。既为全篇定下了美的基调,又自然激发起读者强烈的欣赏欲望。美字当头,怡情寓中。“古来共谈”4字,包孕深广。作者以灵动之笔高度概括出由远古至作者当下的我国喜欢“山川之美”的优良传统,验证了我国古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普遍爱美心理。《答谢》山水优美,诗中有画,犹如一部“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清平乐·会昌》)的山川名胜记录片。开头八字,是由远而近的总镜头。以下从“高峰人云”至“沉鳞竞跃”40字,则是以蒙太奇表现方式的分镜头,从不同角度与侧面全面展示茅山得天独厚的美丽形象。这是全文的主体,是精华之所在。“高峰人云,清流见底”,紧承“山川之美”而来,以“人云”与“见底”的形容夸饰,突出山高水清的特征,先声夺人,给人留下茅山峻洁脱俗的印象,体现出道教圣地的非凡之处。“两岸石壁,五色生辉”,则是一个特写镜头,凸现峡谷两岸石壁为阳光所照而生成的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可谓斑驳陆离,五彩纷呈,至为美丽。与峡谷“清澈见底”之溪水交相辉映,真是别有一番秀美在镜头。接着,仍然写茅山色彩之美。“青林翠竹,”突出了松、竹之类经霜不凋、常年青翠的坚贞形象,四季如此,恒美不变。同时也寓含着作者守山修炼、固持节操的永恒信念。以上“两岸石壁”4句,作者平移镜头,着重于色彩的静景描写,歌咏茅山“四时俱备”之美。“晓雾将歇”以下4句,作者摇转镜头,由“青林翠竹”之中猿与鸟的交相啼鸣到“清流见底”溪水里鱼儿们的争相跳跃,自上而下,侧重于声音的动景铺叙,夸耀茅山朝夕俱备之美。其中,着一“乱”字,猿鸣鸟啼之群乐境界全出矣;着一“竞”字,鱼跃清溪之欢快境界全出矣。作者驾御语言之深厚功力,于此可见一斑。作者运用各种镜头,将茅山的山川之美,从高峰清流、四时美景,到朝夕气象、动物群欢,逐层描摩,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万象谐美;如诗如画,令人陶醉。就在这“沉鳞竞跃”之画面让人兴奋欢畅之际,作者无比深情地道出了画外音:如此美丽无比的茅山啊,你“实是欲界之仙都”!“欲界之仙都”,即人间天堂也。“仙都”二字,力重千钧,情深似海;比喻形象,名副其实;韵味无限,令人神往。这是陶弘景隐居四十余年后对茅山美境最深刻的体会,最精当的评价,最由衷的褒美。“实是”二字,下得十分肯定,毫不含糊。极其自信,何等自豪!“欲界”,即人间;“仙都”,即仙境。这是不同的两个世界。而作者巧妙地在“欲界”“仙都”之间加了个“之”字,就将这两个世界自然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茅山在人间,那些道士、道人也都在人间,作者所说的“仙都”,指的是那种想通过修炼以祈臻长生不老的神仙境界。陶弘景自己虽然隐居茅山,但仍然为军国大事而尽一份“山中宰相”的“高参”职责。所以,“醉翁之意不在酒”,作者于此不是着力描写“仙都”本身,而是借助于“欲界之仙都”这个形象的比喻,来突出茅山自然山水那世外桃源般的神仙绝境。最后一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之画外音,说的是从善于发现并欣赏山水美的谢灵运以来,至今还未见谁善于发现并欣赏茅山奇妙山水美的人?言外之意,茅山如此奇妙的山水之美,直至今日才由我来发现并欣赏它。作者如此的自信与自豪,则再次强调了茅山非同寻常的山川之美!与开头遥相呼应,首尾圆融,升华了文章主题。至此,由陶弘景根据切身体验自编自导自演自拍的这部“欲界之仙都”茅山奇美山川风景名胜“记录片”,已圆满完成。从此,陶弘景的《答谢》和《诏问》一起,给茅山留下了第一张诗文并茂、千年恒美的不朽名片!

顺便提及的是,与《答谢》相类似的描写,在其15岁时创作的《寻山志》中也颇为突出。其中有云:

尔乃荆门昼掩,蓬户夜开,室迷夏草,径惑春苔,庭虚月映,琴响风哀,夕鸟依檐,暮兽争来。时复历近垄,寻远峦,坐磐石,望平原,日负嶂以共隐,月披云而出山。风下松而含曲,泉潆石而生纹,草霍霍以拂露,鹿飒飒而来群;扪虚萝以入谷,傍洪泽而比清,照石壁以端色,攀桂枝而齐贞;亟扈兰而佩蕙,及春鴃之未鸣,且含怀以屏气,待惠风而舒情。

此段文字与《答谢》一样,也是骈文,不过多了一点赋的色彩。写景方面,有山有水,有声有色,有鸟有兽,有风有月,借景抒情,语言清丽等,与《答谢》大同小异。正可见出作者对茅山一以贯之的钟爱挚情与创作风格。

仅仅68字的《答谢》之文,章法之讲究,层次之明晰,逻辑之谨严,手法之灵活,语言之清丽,描摩之尽致,颇具气顺神畅、珠圆玉润的阅读审美快感,委实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歌吟山水之千古精品,与同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堪称书札写景之双璧。在文学史上别具重要的审美价值与创作意义。

首先,它是第一篇较为全面而精彩描写茅山奇异山川风景的美文,开启先声,功不可没。

其次,《答谢》虽为骈体山水小札,但他并未受当时骈文“句法整饬、词语典雅、用事博赡、音调谐适”过多规范的约束,而是触景生情,由衷而发。采用骈散兼行之手法,十分成功地将散文的疏宕流畅之美与骈文的整饬凝练之美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自然圆畅的风格之美。加之结构巧妙,意境优美,从而便构成了一篇诗味颇浓的新式骈体文,开辟了骈文的新境界。这真是他善于求真、勇于创新的难能可贵之处。

再次,《答谢》的语言清丽、行文简畅含蓄、情真意切的创作实践,给当时充斥着繁缛浮艳、内容空虚的齐梁文坛吹进了一股清新之风。《诏问》与《答谢》相加,只有88字,但字字千钧,可圈可点,可钦可慕。一诗一文,前后辉映,茅山美神,呼之欲出。这完全是由陶弘景杰出之才华、泛爱之仁心、深切之体验与创新之意识共同酿出的一坛馨香千年的文学美酒!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云:“常言人生数纪之内,识解不能周流天壤,区区惟充恣五欲,实可耻愧。每以为得作才鬼,亦当胜于顽仙。”文学创作在陶弘景虽为余事,但他却十分珍惜时光,博学多积,重视文学创作才能的自我培养与提高,厚积薄发,“腹有诗书气自华”,因而才能创造出像《诏问》与《答谢》这样历代传诵不衰的经典作品来。他的诗文情景交融,理辞并重,风格清雅,在六朝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理当占有一定的位置,并给予新的评价。

《诏问》、《答谢》之诗文,因其本身的意蕴与艺术魅力而颇受后人的青睐。上文提及的李白《山中问答》,从题意到诗蕴均明显受到《诏问》的影响。所不同者,由于诗仙的天才创造,诗体由《诏问》的五古变成了七绝,“山中白云”意象变成了“桃花流水”;在感情色彩上,李白表现得更为诡秘而洒脱,但问答之形式与意绪则是一脉相承的。陶弘景的“山中白云”与谢灵运的“春草池塘”之优美意象一样,皆已成为文学史上的骚人墨客津津乐道、每每喜用的典故。宋代词人张炎对《诏问》之诗尤其情有独钟。其《湘月·赋云汉》云:“为问山中何所有,此意不堪持寄”,基本是《诏问》原句的移用。更有甚者,他索性把自己的词集叫作《山中白云》。可见,张炎与《诏问》之情结可谓深矣。陈与义《冬至二首》之一云:“石炉深炷火,燎乱一榻书。只可自怡悦,不堪寄张扶”,借用《诏问》句意也是甚为明显的。《诏问》诗言短意深,幽默机智,多为历代诗歌选本及鉴赏词典所选取。《答谢》山水小品文,则更受选家们的喜爱。诸如《艺文类聚》、《骈文类抄》、《六朝文絜》、《古文笔法百篇》、《南北朝文举要》及《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等类书与选本,皆一律垂青于它。其影响之深远,于此可见一斑。值得一提的是,《答谢》文中描写茅山四季与旦暮之景的行文方式,则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醉翁亭记》所采用。其云:“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也无穷也。”比照《答谢》之描写格局,颇为相似。所不同者,乃在于《答谢》语言简洁清秀,而《醉翁亭记》则骈偶雅丽耳。

一代道学大家与“山中宰相”陶弘景,不仅诗意地活在茅山峰,诗意地活在《诏问》、《答谢》的诗文中,而且还诗意地活在各种选本里,诗意地活在历代读者的心坎上。陶弘景不仅是南京的骄傲、镇江句容的骄傲,也是江苏的骄傲、中国的骄傲,乃至是世界的骄傲。贞白先生不朽,《诏问》《答谢》永辉。

〔1〕李延寿.南史·陶弘景传〔M〕.百衲本二十五史:第2册〔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1071.

〔2〕笪重光.茅山志〔M〕.光绪三年懒云草堂重刊本.

〔3〕欧阳询等.艺文类聚:卷五五〔M〕北京:中华书局,1965.

〔4〕王京州.陶弘景集校注·前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4.

〔5〕张玉榖.古诗赏析:卷二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470.

猜你喜欢

茅山白云
一品锅中尝春味
从句容的“容”到茅山的“隐士哲学”
奇趣时光
茅山肴道家菜
白云(外三首)
茅山长青 春笋滴翠
嘎嘎鱼吃了一朵白云
我喜欢白云
元版《茅山志》的作者究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