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宗教:清末民国时期汉语语境中的基督宗教”学术讲座与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1-11-20龚敏律
龚敏律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清末民国时期,伴随着中西国际关系格局的巨大变革和基督宗教在华的迅速传播,以及随之而来的西方文化、文学思潮冲击,基督教文化对当时中国士绅阶层和知识分子的文化心态、精神气质乃至文学表述方式等各个层面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和社会发展的导向力量,清末士绅阶层和民国知识分子面对日益激烈的中西文化碰撞的态度是十分复杂的,他们或因为深刻地认识到了基督宗教的异质性而顽固地捍卫中华文化的正统,或因为痛彻地感觉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弊端而呼吁以洋为师。无论是出于自觉还是不自觉的误读,他们对于西方文化和基督宗教的描述和刻画,都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国人社会集体想象中对基督教的认知和情感提供了开阔的历史和学术空间。
基督宗教在近现代汉语语境中的接受、过滤与表述,近年来是一个备受国内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者关注的话题,由于这一主题与中国基督教史、中外文化关系史、以及比较文学等研究领域的必然学科交叉关系,这些相关领域近年也推出了不少可资借鉴的成果,但总体看来,“基督教与中国文学”这一话题,国内外研究还很有限。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一方面,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文学和基督教的研究实际上都处于两个相对平行的领域,学科交叉联系还不够充分,尤其是在海外汉学、中国基督教史、中西文化关系等领域的研究中,关于基督教与中国现代文学等方面的探讨缺乏;即使在基督教与中国文学的关系探讨上,更多的注意力也集中在单个作家所受到的影响上,而对这种关系呈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基本模式和演变规律等问题,依然缺乏综合性的整体思考;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外研究基督教与中国文学的关系,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职业作家们的思想和创作上,而对清末民国时期那些对中国历史和文化转型具有重要影响的士绅和知识分子阶层对于基督教的认知和期待视野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尤其是对他们在公务余暇所书写的叙事抒情文本中对基督宗教的形塑,尚缺乏从文学角度和中西文化交流角度的深入检讨。
鉴此,在美国卢斯基金会的资助下,湖南师范大学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与美国旧金山大学利玛窦中西文化历史研究所联合举办了以“文学与宗教:清末民国时期汉语语境中的基督宗教——来自中部及边远地区知识阶层的反响”为题的国际学术交流项目。此项目旨在从中国现代知识阶层与基督教的关系中发掘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选择以中国(尤其是中部及边远地区)士绅阶层和知识分子笔下的基督教影像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学、历史、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种角度,来考察基督教文化对中国新时期文学发挥影响的途径和机制、发掘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本土宗教碰撞和交流的历史轨迹、检视西方传教士的活动对地方(尤其是中部以及边远地区)社会文化教育事业带来的影响。此项目由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会、访问学者计划等三个部分组成。经过一年多的筹备,“文学与宗教:清末民国时期汉语语境中的基督宗教——来自中部及边远地区知识阶层的反响”学术讲座和研讨会于2011年4月21日至24日在湖南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旧金山大学、耶鲁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暨南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湖北大学等学校与科研单位以及湖南省各高等院校的40余位专家参加了此次学术盛会。4月21日上午,开幕式在湖南师范大学至善楼学术讲堂举行,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谭桂林主持开幕式,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国骥出席开幕式并代表学校致欢迎辞。4月24日下午四点,此次系列学术讲座和研讨会圆满落幕。在闭幕礼上,美国旧金山大学利玛窦中西文化历史研究所所长吴小新博士做了精彩的学术总结,并且邀请四位讲座学者、学生与专家代表交流了自己的感想。大家都觉得这是一次真正融合了科学智慧与人文情怀的学术活动,对于国内有关基督宗教与中国文学这一领域的研究一定会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现将此次学术活动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智慧之光:四场学术讲座
第一场学术讲座由北京大学孟华教授主讲,题为“比较文学形象学导论:理论与实践”。讲座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她介绍了比较文学这门学科的定义及特性;其次,她介绍了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与方法论。她认为,鉴于比较文学的越界性质,比较文学形象学,并不讨论一般意义上的形象,而是专门研究在一国文学中所塑造或描述的“异国”形象。她还谈到任何一篇关于形象研究的论文,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三个主要部分:第一是产生形象的外部语境(注视者国家历史、政治、文化语境,又称为“动力线”)。在进行此一研究时,需特别注重考察我与“他者”的交流、互动关系。第二是社会总体想象物(imaginaire social),即全社会对一个异国的集体想象。讨论总体想象问题,是为了更好地定位形象塑造者,看他到底是复制,还是背离了集体想象。第三是“形象研究”。这包括对形象的文本研究(内部研究:语词、大的结构单位/等级关系、故事情节),以及对形象(作家)与社会总体想象物的关系研究(形象如何与历史、文化铰接)。这样,文本内的研究就又与外部研究相沟通、相结合了。最后,她结合形象学的理论分析了一个具体案例,即永远的圆明园——法国人眼中的“万园之园”。
福建师大社会历史学院的林金水教授作了题为“以诗纪事以诗证史:从明清士大夫赠传教士诗看基督教在华传播的历史”的演讲。林教授首先在前言中指出福建“邹鲁之滨”,文化繁荣,诗社盛兴,在福州有以曹学佺为代表的闽中诗社,其中与传教士艾儒略交游的诗社社员,都曾作诗记录下与艾儒略的友情。后来,这些诗汇编成集,以手抄稿《闽中诸公赠诗》流传下来。它是明清基督教在华传播历史的一个缩影。接着,他从《闽中诸公赠诗》的版本、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学术价值等四个方面分别加以论述;最后的余论部分,他还对赠诗从“誉教”、“护教”、“宣教”向“斥教”、“反教”、“骂教”的演变,作了深入的探讨。
香港中文大学黎子鹏博士的讲座题目是“探讨晚晴基督教小说的研究意义与方法”。他首先简要介绍本次演讲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他认为自基督新教來华至清朝覆亡(1807-1911),西方传教士与中国信徒在中国翻译及创作了一大批基督教中文小说。这批小说不仅促进了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同時在中国白话文学的演进过程中也具有一定意义,甚至可说是中国近代白话文学的先驱。他选取其中几部有代表性的小说,如《张远两友相论》(1819)、《约瑟纪略》(1852)、《正道启蒙》(1864)、《天路历程》(1865)和《引家当道》(1882)等,尝试借助敘事学和诠释学等理论对其进行研究,以探讨基督教与中国文学传统的融合、基督教与中国宗教文化的对话、基督教文学的社会功能等主题,从而考量文学的研究进路对晚清基督教研究的意义。接着,他在具体的演讲过程中,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宏富广博的历史资料和文本分别从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三个方面来分析和探讨如何研究晚清基督教小说。
耶鲁大学Chloe Starr(司马懿)教授作了“从传教士到五四:晚清民国基督教文学读与写的观念变迁”的专题演讲。她首先探讨了晚清基督文学在晚清文学史上的地位,然后着重探讨了那些取自于圣经文本的基督教思想和意象是如何在二十世纪早期进一步得到传播和深化的,又是如何散布在大量的不同类型的创作文本中使得基督宗教思想更具可读性的?她认为,五四时期的基督文学比起晚清基督文学来说,又遭遇了更大的改变。五四小说的内涵,比起晚晴基督文学来说,要更开放,更多元,更个性化,它并没有强调一个唯一的正确的诠释,也没有单单谈到道德教化的问题。此外,《圣经》在五四时期的历史、政治背景之下重新被诠释,但是中国作家只是把它作为一个工具,用这工具来看待这个世界。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不是上帝,而是中国社会实情。在二十世纪早期,把基督宗教的论述与当时的国家主义的论述联系在一起的情况比较普遍。她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了三个故事,一是许地山的《玉官》,一是鲁迅的《复仇二》,还有郭沫若的小说《双簧》与基督宗教之间的关系问题。
可以说,本次会议安排的四场学术讲座是一道亮丽的学术风景,闪烁着科学与人文、理性与感性、理论辨析与实证研究两相交融的光芒。四位专家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各自的研究专业和领域都不相同,但是他们的演讲内容都紧扣住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能够高屋建瓴地为宗教文化与文学之间的关系问题给予富有建设性意义的观点和方法。比较文学研究专家孟华教授不仅指出了本次会议与比较文学之间的亲缘关系,而且还谈到如何运用比较文学中的形象学理论观照和思考基督宗教与中国文学之间的关系问题。林金水教授是中外关系史、宗教历史的研究专家,他的专题讲座中谈到的“以诗纪事、以诗证史”的观点,其实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如何研究宗教与文学之间关系的颇为新鲜的研究视角和方法。黎子鹏作为牛津大学的博士,在晚晴基督小说研究上建树颇丰。他认为,对于晚清基督教中文书册的研究,学界以往较为重视其历史价值的发掘或义理的诠释。但是,除了历史的角度,文学的进路也应是一个考察基督教文本的重要角度。因此,他提出要从基督教文学作品的内部结构出发,注重其叙事特征的分析和诠释,尝试从一个新的视角考察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处境的相遇问题。耶鲁大学汉学家司马懿则提出要认真辨析西方文学与基督教两者对中国文学影响的差异之处,同时,也要注意《圣经》在东西方的接受、传播、阐释的不同之处,晚清基督文学与五四基督文学之间的不同之处。此外,四位学者都强调了学术研究要注重文本细读,并要善于从大量的史料中找出历史演变的轨迹,这也同样具有深刻的启示性。
二、交流与对话:学术研讨会活动
众所周知,清末民国时期中国近现代化进程,是以欧美文化的价值观念为主要的参照系。而西方文化境遇中,基督宗教是一个深广悠远的历史背景。如果我们绕开基督宗教来谈西方文化思想观念对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影响,那就等于是隔雾看花、隔靴搔痒。但是,基督宗教在中国近现代化历程中,往往又是与西方的船坚利炮,鸦片,传教士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于基督宗教一直就保持着一种复杂的感情状态。一方面,中国知识分子在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立场上,排斥、抗拒甚至误读基督宗教。另一方面,他们在具体的文学实践和人格修养上,又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吸收基督宗教的一些优秀的文化因子作为精神的养料。因而,基督宗教与近现代的中国社会的文化、历史、文学之间的遇合必定会呈现出一番色彩驳杂的画面。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中心主旨就是研究基督宗教与清末民国时期汉语语境中的文学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围绕这一思路,与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就一系列具体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地分析和探讨。
1、基督宗教与清末民国时期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王本朝教授(西南大学)指出,清末民国时期,基督教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突出地影响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构了新的知识谱,二是改变了中国文学的观念,三是形成了中国文学的新的话语方式。陈伟华副教授(湖南大学)从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小说婚外情叙事的现代嬗变这一角度来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他指出:“相对于传统的婚外情叙事,基督教文化为中国小说婚外情叙事发生现代嬗变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促使中国的婚外情故事大面积地出现了宽恕的力道,使其发生了由不宽恕到宽恕的重大变化。”吴美筠博士(香港大学)选取了五四时期的广州诗人李圣华的《和谐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和谐集》是如何受到圣经的意象和书写风格影响,呈现所谓“雅歌体”,并藉此探讨基督教及圣经文学如何通过新诗进入五四文学发展,延展衍生现代汉诗的特质。张桃洲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谈到了“五四”新诗与基督宗教的关系。他指出:“宗教对于早期新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增加了诗人想象世界的方式,使得新诗无论在题材还是主题上都有可能向某个更开阔的空间迁移。其二,局部地改变了诗人的抒情方式和言述方式,这更多地体现在句式、语调等新诗的文本形态上。”韩晗博士(武汉大学)以基督教在华传播与《灵光》、《雷雨》与《青龙潭》等剧作的文化关系为考察对象,通过研究分析后指出基督教的在华传播的‘中国化’对于中国现代话剧的‘现代性’意义生成有着较重要的促进意义。
2、基督宗教与清末民国时期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20世纪20年代发生于中国知识阶层的“非基督教运动”一直是中国研究界颇为关注的一场文化事件。这场运动的背后不仅集结了不同的政治力量、文化派别以及宗教团体,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与基督教文化之间的矛盾复杂的关系。它不仅影响了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态势和走向,同时也对于中国现代文化的生成、转型及发展发生过深远的影响。王文胜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用大量翔实的史料细致分析了非基督教运动与五四启蒙文学思潮之间复杂纠结的关系问题。她指出:“从表面现象来看,20世纪20年代的非基督教运动从起初科学主义思潮影响下非宗教思想的学术讨论到后来民族、国家政治解放的工具理性追求,它似乎是启蒙思想合乎理性的推衍,自然地构成五四启蒙运动的一部分。但是,如果进一步反思的话,中国的非基督教思想呈现出和西方启蒙运动中的宗教批判的差异,且从它的非理性因素来看它还带有一定的反启蒙性,它更多的是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救亡’这条线索上展开的内容。”杨剑龙教授(上海师范大学)《论“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基督教文化思潮》一文则指出:“在‘五四’反传统的背景中,基督教文化成为西方精神资源的一部分。基督教知识分子也深入思考基督教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甚至形成了基督教新文化运动。基督教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非基督教非宗教运动深化了基督教、宗教问题的研究,基督教文化思潮促进了人道主义在‘五四’时期的发展。”
除了从宏观的视角来探讨基督宗教与中国现代文化思潮之间的关系以外,与会学者还探讨了中国现代作家的思想价值观念、人格建构、作品风格与基督宗教之间的关系问题。哈迎飞教授(广州大学)在《基督教与中国现代作家的国家意识》一文中指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接受或受到基督教影响的作家很多,但由此摆脱国家偶像,成为坚定的自由主义者的却很少。这一点,在老舍身上尤其典型。这也反映了中国作家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基督教对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尤其是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和贡献。中国作家对于基督教的认识,存在着浅尝辄止、望文生义的现象。”王雨海教授(信阳师范学院)则分析了基督教精神与鲁迅的思想之间的内在关联问题。他认为:“鲁迅对基督教思想的了解和接受是多样化的。他在同基督教思想中的诚信、博爱、救世及忏悔等元素的碰撞交流中,逐步形成诚心、爱己、救人和自觉等鲁迅精神体系。”
3、清末民国时期知识分子文学书写中的基督教形象。从清末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的日记、自传、书信、文学作品等书写实践中寻找中国知识分子对于基督宗教的认知和理解,不失为研究宗教与文学之间关系的一个很好的切入口。此次会议中众多学者在爬梳资料、细读文本的基础之上,认真探究了中国知识分子眼中的基督教形象,为我们进一步地认知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的历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杨柳博士(香港中文大学)的《从林语堂看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播》一文认为林语堂虽然没有专门撰文评述基督教在华传播,但在他的作品中依然散布着不少他对传教事业的看法。禹玲博士(苏州大学)以林纾获教育部嘉奖的翻译小说为研究中心,谈到了林纾对于原著中基督教问题的处理,并通过这一角度来看当时中国社会对基督教的态度问题。龚敏律副教授(湖南师范大学)选择了沈从文作为标本,以一种比较文化的视野,考察一个中部省份的少数民族文化精英眼中的基督教影像,并指出沈从文眼中的基督教文化与处于汉民族文化中心地带的其他现代作家对基督教文化的体认和感受,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某种差别和不同。季玢副教授(常熟理工学院)选取范稳的《大地雅歌》为研究对象,指出:“《大地雅歌》中存在着基督宗教与藏传佛教的对话关系,同时,因为作者的天主教徒身份,使得整部作品中两者之间的对话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和立场,基督宗教的视点似乎总在支配作者的价值判断和小说的谋篇布局。”朱映占博士(云南大学)以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游记和考察文本中对西南边疆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包含当时西康省和现在的重庆市)基督宗教的描述为材料,从三个方面来谈及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眼中的西南边疆基督宗教。徐麟研究员(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谈到了《郭嵩焘日记》中的基督宗教,他认为:“郭嵩焘对于基督宗教的认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郭嵩焘出使英国之前对在华基督宗教的认识。第二阶段是郭嵩焘出使英国以后对基督宗教的认识。”叶农副教授、欧阳开方硕士(暨南大学)主要关注晚晴文人王闿运著作中有关基督教的史料,来探讨基督教在晚晴中国的发展状况。
4、清末民国时期基督宗教对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影响。有的学者从清末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出现的新的文化现象、新的文学思潮这一角度来看待基督宗教与中国的影响关系。汤哲声教授(苏州大学)以东吴大学“东吴剧社”为中心,谈到了基督教与中国教会学校的学生演剧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他指出:“中国话剧的产生与基督教与传教士的活动有着根本的联系,可以这么说,这样的表演形式就是传教士们带给中国的。事实上话剧最早是在教会学校盛行,然后再推演到社会上。”陈建明教授(四川大学)谈到了民国时期中国本土基督教出版机构及基督徒文人对于文字传教的认识,他认为:“这种认识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基督教文字事业应实现本土化。二是对文字事工重要性的认识。三是文字在宣教事业中的运用。四是面向特定人群的文字工作。”康志杰教授(湖北大学)则探讨了清末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出现的天主教楹联这一新的文化现象。他将田野考察中获取的中国内地教堂及居民建筑中的天主教楹联与文本文献相结合,探讨了天主教楹联的类别以及特点。她指出:“天主教楹联的类别分为四类。一类是教会建筑上的楹联。第二类是住宅楹联。第三类是庆典楹联。第四类是碑联。”刘丽霞副教授(济南大学)还对近代来华耶稣会士研究中国文学的情况进行大致梳理,她以明兴礼为个案研究,探讨近代来华耶稣会士在中国文学研究方面的成绩。李文健博士(南开大学)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探讨了天津青年会在1931年和1935年江淮流域两个大水灾中的赈济活动,认为他们实践了其发扬基督精神服务社会的立会宗旨,亦表现了作为负责任的社会成员的觉悟。刘家峰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在《长征的另类书写:新西兰传教士成邦庆的故事》的学术报告中介绍了新西兰传教士成邦庆的回忆录,披露了一些目前鲜为人知的传教士与中国红军的故事,为研究汉语语境中的基督宗教提供了一个非常具有启示意义的比较视角。
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严格按照国际学术惯例进行,真正实现了思想的交锋与碰撞,学术的对话与交流。在四天的学术研讨活动中,学者们对于“汉语语境中的基督宗教”这一研究课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索,同时也留下了很多的困惑以及新的挑战。此次会议留下的困惑主要有两点。一是在进行基督宗教与中国文化文学关系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往往要面对跨学科、跨语言方面的问题。此次会议上,学者们普遍地感到,在研究过程中对本学科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和发展动态的认识非常熟稔,但是对其他学科的识见则显得有些偏狭。这也造成了研究上的一种盲视现象。此外,语言问题往往也成为了学者们在研究过程中所遭遇的尴尬境地。学者们普遍认为,比较文学、比较文化都需要研究者至少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否则就难以理清一些关键问题。第二,学者们在进行学术交流和对话的过程中,认识到在进行宗教与文学关系研究时,应该注意各种问题的复杂性。但是,如何认识文化接受上的个体的复杂性,如何排除研究过程中的主题先行的感觉,如何能够结合大量的历史资料真正深入历史的内核来探究基督教对中国文化文学影响的复杂性,这些都是研究者感到相当棘手和困惑的问题。孟华教授就反复强调在研究比较文学的时候阅读原文作品的重要性。而林金水教授,黎子鹏教授、司马懿教授也多次指出历史背景与文学作品的产生的重要联系,强调学者掌握跨学科领域知识的必要性,及其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在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学者们都特别强调了在文学与宗教这一关系问题上的研究应该遵循的一些学术原则。首先,要注重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研究文学与宗教的对话,并不是研究基督神学,也不是研究基督宗教的教理、教义,教规,而是要从史料(日记、书信、散文)中来求证中国知识分子与宗教的关系,要注重各种文本的细读,在细读中寻求新的感悟和体认,也要注重从不同的文本的比较中找出差异。其次,要认真辨析一些概念,不要把研究对象泛化。在研究基督教与中国文化、文学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学者往往会把一些概念大而化之,笼统一谈。例如谈到基督教中的“忏悔”、“宽恕”等问题,只是流于表面的阐释,缺乏深层次的辨析和理解。例如谈到基督宗教的派别,不同教会大学的性质问题,以及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如果我们不细致辨析其中的差异,也会影响我们对于这种文化影响传播历史的真正理解。最后,还要注意文化接受和影响问题上的主体性意识。这种主体性意识,不仅包括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在本民族文化传统中所具有的民族主体意识,也包括独立的生命个体在自我的独特生命历程中的个人主体意识。也就是说,我们应看到,在基督文化与中国文化进行交流和影响的过程中,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一些价值观念势必会改造和融合基督教文化,使其本色化和中国化,而中国知识分子的不同性格气质、个性心理、人格特征也会影响到其对基督教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