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陕北秧歌体育文化变迁研究
2011-11-17杜学工
杜学工
[摘要]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延安时期新秧歌运动下,陕北秧歌的传承与变迁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在延安时期社会变迁推动下,陕北秧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具有先进的时代性、表现出稳定的文化性、功能整体性,结构的建立、形式的常态化的体育文化特征。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陕北秧歌 传承 嬗变
前言
在上世纪30年代,延安的新秧歌在陕北黄土地上呈现出繁荣之势,并因此而迅速发展。延安新秧歌运动在抗战时期的繁盛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政治、区域性等因素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新秧歌运动使秧歌这一陕北特色的文化随社会变迁得以创新与发展。陕北秧歌有着体育文化的要素,分析这一运动的形成及其内含的文艺形态转型, 对研究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变迁都有着理论指导和实践的意义。
陕北秧歌变迁时代背景
1.陕北地域特征
陕北属于高原沟壑型地貌、开阔地少、居住地依山而建,分布散乱、交通不便,极大地制约着人们的社会交往。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恶劣、农耕生产与放牧相结合的繁重劳作方式,使人们对美好生活有着更深的热爱和强烈的企盼。那些通过身体的活動带来的心理愉悦,成为良好的途径,秧歌活动便是深得人们喜爱的一项活动。由于陕北曾是多民族地区,各民族所处的环境、社会历史条件、基本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不同,因而所表现出形式也就多有不同。陕北秧歌也因为地域的不同在活动形式上有很大的差别,如有洛川老秧歌、延川大秧歌、黄陵老秧歌、绥德秧歌等。人们通过秧歌身体活动寻求愉悦自我的最直接途径。人们在寻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对物质以外的精神生活也同样有着渴望与追求。
2.陕北的秧歌文化
陕北秧歌带有一定的保守性,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秧歌体育的发展和创新。秧歌同其他民间民俗体育一样都来源于生活,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就是由于它有着浓厚的娱乐性和趣味性。秧歌体育的内容丰富生动,形式活泼多样,参与广泛的社会特点,并集锻炼、休闲、娱乐、趣味于一体,使秧歌体育文化除了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外,还可以自由娱乐,尽享其中的快乐。秧歌,这种起源于先民庆祝丰收时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的舞蹈,在今天还普遍流行,并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主要原因与它的健身价值、表演性、艺术性是分不开的,同样又能表达今天劳动人民的幸福美满心情的缘故;人们在参加或观赏民俗体育活动时,从民俗体育的内涵中体验了美的情绪,人们通过感官把这些富有情趣的民俗体育活动的声、色、形、象诸要素结合而构成了形式优美的审美价值,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陕北秧歌舞的动态是“扭”。扭时,以腰为轴,腰是动作的启动点。一般为一拍子扭动一次,清晰地呈现出人的身体在扭动中的曲线美。其动作是腰在承上启下时自然散发出的一种“扭”的动律,给人以视觉美享受。
3.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推动了陕北秧歌的发展
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同延安文艺家座谈时发表了重大而有深远影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它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指导解放区文艺发展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在当时的解放区、国统区和沦陷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毛泽东指出:“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毛泽东的演讲表明当时中共领导人强烈地希望发挥文学意识形态的凝聚、整合和认同的功能,达到发动大众投身革命、服务革命的目的。对于创作中的继承性问题,毛泽东强调,“对于封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旧形式,我们是并不拒绝利用的,但这些旧形式到了我们手里,给了改造,加进了新内容,也就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了”。
4.新秧歌文化运动
1942年5月30日,毛泽东在鲁迅艺术文学院的报告中指出:“陕北的民间艺术很丰富,要到群众中去采集,去挖掘,要向群众学习。”毛泽东的“讲话”和报告,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实际生活,为人民群众服务,指出了一条广阔的道路。广大文艺工作者开始寻求为工农兵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陕北秧歌则是最先引起重视的。
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以后,遵循文艺大众化的方针,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于次年年初借鉴传统秧歌的表演形式成功创演秧歌剧《兄妹开荒》,随即在延安及其他解放区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秧歌运动”。
1944年10月,在延安召开了秧歌座谈会,交流、总结了秧歌运动的经验,推动了新秧歌的创作。毛泽东同志对秧歌运动热情关怀和积极支持,他指示:“在艺术工作方面,不但要有话剧,而且要有秦腔和秧歌。”毛泽东同志还和农村的秧歌队员合影,以示鼓励,这样,秧歌运动更广泛更深入地向前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新秧歌在陕甘宁边区等14个解放区形成蓬蓬勃勃的运动,当时秧歌队有949个之多。
陕北秧歌新的体育文化性特征
1.先进的时代性
秧歌文化是经过长期流变积累下来的黄土高原社会发展与实践的精神成果。延安时期社会发展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集聚了当时中国社会优秀人才和先进思想的动力。秧歌从旧的传承实践中寻求到了新的具有先进文化元素的发展契机与平台。对于陕北秧歌而言,其传统性一直延续着自然流放、循规蹈矩的方式,从形式与内容以及社会价值中,始终保留与同步于农耕社会发展的轨迹与途径。新秧歌运动后,主体于优势文化对处于民间偏弱地位的陕北秧歌的认同,使处于大众视野外的秧歌进入到了主流文化之中,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文化传播平台,对促进当时的社会文化,起到宣传的重要作用。而其自身也实践了社会的价值,满足了文化变异的过程,这种变异是必然的,同时也是积极的、先进的,是符合文化发展规律与指向的。
“今年春节,在延安的几十队秧歌宣传队中,人数最多、规模最大、阵容最华丽的,是延安市民秧歌队。……这个秧歌队人数将近四百,演员又很复杂,有工匠、有店员,有本地人、有山西人、有河南人等等。……他们抛弃了那老一套的秧歌的旧内容,而表演了新的生活,这是老百姓自己来改进民间秧歌的先声,而一切又全是由他们自己的创意,搞出来的。”延安的闹秧歌,成了宣扬党的政策,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重要的文艺活动形式。
2.形成了稳定的文化性
秧歌有着深层的核心价值,是其稳定不变的部分,是其自身维系和特殊性的重要依托。当陕北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到来其外围环境的变化,延伸为外来文化要素与其产生新的融合,在保持其核心结构的同时,形成了与外来元素黏合最终顺利地被该种文化认可和接纳,从而在相互融合的基础上产生并表现出新的文化特征。旧秧歌文化中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原有成分而被淘汰,新的因子经过选择与考量表现出稳定性的一面。秧歌文化发展的稳定性通过在发展过程中对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体现出来,成为了一种带有更大内涵的文化活动。
“此次秧歌检阅的结果,可以证明:在毛主席新的文艺方向的光辉昭示下,革命文艺和广大群众逐渐密切结合起来。……经西北局领导与发动,各机关、团体、学校遂纷纷成立业余秧歌队,据不完全统计,现延安市已经有三十余队,参加演出的人数约在两千以上。”
3.成为具有整体性结构的文化
陕北秧歌在不同空间维度内发生、形成的众多类型的地域秧歌文化共同形成了陕北秧歌文化的有机整体。
“秧歌本是农民固有的一种艺术,农村条件之下的产物。新的秧歌从形式上看是旧秧歌的继续和发展,但在实质上已是和旧的秧歌完全不同的东西了。现在秧歌虽仍然是农民的艺术,仍然是农村条件下的产物,但却是解放了的,而且开始集体化了的新的条件下的产物;我们要保持农民的特色,但却是新的农民的特色。新的秧歌必须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群众对于新的秧歌已经有了他们自己的看法。他们不是只把它当作简单的娱乐来接受,而且当作一种自己的生活和斗争的表现。”
4.形式的常态化
陕北秧歌的发展是在以节令活动为特定固有形式表演为主题的活动,但历史赋予的时代感使其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改变了其时间空间的制约机制,变得更加宽大和广博,以一种更加平和与自然的形式表现与传达出来,以常态而体现自然。
“文化提高,过年时少买迷信品,妇女也参加闹秧歌。……同时封建意识束缚也随着减轻,如过去的旧秧歌,不仅多低级趣味,而且没有真正的女角出场。但在今年过年时,有好多女孩子出来闹秧歌。”
延安的闹秧歌,成了一个群众性的运动,秧歌队之多,规模之大,是只有在丰衣足食的边区才能看到的。所有的秧歌,都是能正确宣扬党的政策,对于群众的影响之大,超过了过去所有的文艺活动,极大地推动了陕北秧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立波.秧歌的艺术性[N].解放日报,1944-2-6.
[2]禾乃英.延安市民的秧歌队[N].解放日报,1944-3-17.
[3]清涧春节机关秧歌队[N].解放日报,1944-2-2.
[4]周杨.表现新的群众时代——看了春节秧歌以后[N].解放日报,1944-3-21.
[5]鹿县群众文化提高,过年时少买迷信品,妇女也参加闹秧歌[N].解放日报,1944-4-5.
[6]王辅民,崔增强,黄来云.“秧歌课”和“伙食报”[N].解放日报,1944-8-7.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体育学院 陕西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