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木偶戏舞台的结构变迁

2011-11-16封涛

剧影月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木偶戏布景木偶

■封涛

早期的木偶戏班,其流动区域多以广大农村为主,当时一无交通工具,二无演出场所,一般在农村家前屋后的广场搭台演出。传统的木偶表演,舞台一般用六根三米高左右的木立柱、外加几根木条、挖坑搭建成九平方米左右的方形或长方形的简易舞台。上面盖有棚布,在舞台前方和左右侧1.7米高处置帷幕遮挡操纵演员,舞台后方有照壁墙,一般绘制财神或寿星等人物画;照壁的两侧为“出将”和“入相”,供木偶上下场,照壁画的下边是文武场伴奏的地方,操纵演员边表演边配唱。

在当时飘忽不定、频繁多变的环境下,农忙时停下来耕作,闲时再组织演出,无所谓置景,基本上是一桌二椅的“舞台美术”概念。这种状况,大致持续至上世纪50年代初。

扬州木偶戏在经历了漫长的流散演出中,逐步从农村乡镇向县城和大城市推进。如上世纪50年代,进入湖北省武汉市民众乐园、安徽省芜湖市大花园游乐场;60年代进入上海大世界剧场演出。为了不断提高演出质量,使木偶戏能在城市立脚,又因受姊妹艺术舞台美术的影响,木偶艺人们认识到综合艺术的重要性,开始对舞台美术有所重视和改进。从原来的一桌二椅披上绣金线桌帷、椅帔到着手装饰舞台,制作简单景片,添置简易的灯光设备,力求增强演出效果。如在武汉市民众乐园演出期间,请乐园的画师帮助绘制各种不同环境气氛的软景,其中有客堂、公堂、街道、花园、荒郊、森林、野外山石;从原来的一桌二椅发展为“百搭布景”(即任何戏里都可选用的软景)。“百搭布景”放在木偶舞台天幕区,根据不同剧目剧情的需要,配搭一幅幅有关的布景进行演出。“百搭布景”虽谈不上景物的准确性和生活时空的真实性,但毕竟增加了一定的观赏性。舞台最初的照明,是用农村的铜勺,里面装上食用油,放上灯草或棉花条,扎在舞台前后立柱的地方,用火点亮即可演出了,到民国后期改用汽油灯照明。

自进入城市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扬州木偶戏的舞台美术受到进一步的重视,灯光器材也有了改进,开始有了聚光灯、吊灯,大多数还是自己动手制作的灯箱,里面装有200W、300W的白炽散光灯泡,基本上有了面光、顶光、天幕光。但音响器材较简陋,一个15瓦的电子管扩大器,一只高音喇叭。话筒是用一只六寸的扬声器材加一只小型变压器,再用白色纱布包好吊在舞台的上方,这就是当时的全部扩音设备。

由于木偶戏具有“以人弄偶”的特殊表现形式,操纵木偶的演员,必需用幕布遮挡起来,在幕后演出,这就决定了木偶戏舞台具有特殊的结构。一般的木偶舞台,是遮挡操纵演员,分隔表演区与观众的设施,也是增加木偶表演的神秘感和艺术魅力的必要措施。

演木偶戏是在台上搭台,木偶舞台的设置至关重要。由于木偶戏演出频繁,流动性大,有的剧场受舞台条件的限制,给木偶演出装台往往造成许多不便和困难。在上世纪60年代,剧团加工制作了一个在当时比较讲究的木结构舞台,以后又不断加以改造,增设了面光、顶光、柱光、耳光、追光和大幕。上世纪70年代,在木结构的基础上不断改进,重新设计制造了一个钢管式框架舞台,并在舞台前区增加高、低两道档片,这样既扩展了表演区又增加了视觉上的层次感。七十年代初,为晋京参加全国木偶戏汇演,设计研究利用新型材料制作了一个更加合理更加轻便的铝合金流动舞台。为使新型舞台更加适合现代演出的需要,重新设置了外面光、外追光、外侧光、外脚光、幕内加强了顶光、逆光、侧光、成像灯、电脑灯的应用,灯光器材的更新,音响设备的更换,组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镜框式结构的木偶戏舞台,使木偶戏舞台美术的主体景和浮雕景片得以有效应用,进一步适应了木偶剧的演出,增强了综合艺术效果。

猜你喜欢

木偶戏布景木偶
传统戏剧——木偶戏
木偶戏
小木偶找智慧
艺林辨踪——浅析越剧布景的特色
谈舞台布景技术的作用
木偶的眼泪(一)
天凉了下来
木偶戏
木偶复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