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兴花鼓的传承与创新
——兼论其在丰富社区群众文化生活中之作用

2011-11-16朱凤

剧影月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泰兴花鼓民间舞蹈

■朱凤

泰兴花鼓的传承与创新
——兼论其在丰富社区群众文化生活中之作用

■朱凤

“泰兴花鼓”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一种颇具泰兴地方特色且较为成熟的民间舞蹈,在泰兴及周边地区广为流传,是该地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为“泰兴花鼓”第七代传人,我在学习继承“泰兴花鼓”的过程中,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深感该舞蹈无论是动作设计和音乐创作都具有非常浓郁的泰兴地域文化特点,它是泰兴地区人民喜庆、欢乐、健身的主要形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欢乐、喜庆的艺术特色,也深受泰兴人民群众的喜爱。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迅猛发展,人民过上了富足安康的生活,随着人民物质文明程度和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正在迅速提高。如何用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能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文化活动占领群众文化主阵地,是摆在我们群文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笔者长期从事群众文艺的编导培训工作,思考得最多的是如何用丰富多彩的各类文艺活动,特别是如何通过对“泰兴花鼓”的挖掘整理、传承中寻求创新,使其在社区群众文化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泰兴花鼓”的历史与艺术特点

泰兴是位于苏中的一座文化历史名城,“泰兴花鼓”是发源于泰兴乡间的一种民间舞蹈,因其可以“日以继夜”地表演,故又名“夜灯火”,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几经传承于清朝末年成为一种成熟的民间舞蹈,1956年至1957年,由泰兴文化馆工作人员深入乡间挖掘整理出的泰兴花鼓舞蹈,于1961年先后参加地区、省、全国业余文艺汇演,1977年又在省专业歌舞调演中获奖。由前线歌舞团创作并在全国获奖的《丰收舞》就是根据泰兴花鼓中“颠三步”构思而成,八十年代荣获全国舞蹈大赛金奖的舞蹈《担鲜藕》也是根据泰兴花鼓中的“颠三步”和“喜鹊登梅”演变而成,可见“泰兴花鼓”这一民间舞蹈的艺术价值之高,影响力之大。

泰兴花鼓的曲调共三个,即:“花鼓调”、“跨金索”、“倒花篮”,具有浓郁的苏北民间小调韵味。

泰兴花鼓的唱词,均用泰兴方言演唱,主要为祝愿性质的内容,如祝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寿年丰等,也可根据需要即兴添加一些幽默俏皮的内容。“泰兴花鼓”的舞步和动作幅度大而又灵活、风趣,有“颠三步”、“喜鹊登梅步”、“玉兔科目步”、“四方步”、“小跑步”等,而“颠三步”和“喜鹊登梅步”极为独特,是其他民间舞蹈中没有的。

“泰兴花鼓”热烈、欢快,喜庆色彩浓厚,可单独表演舞蹈,也可边跳边唱,无论是舞蹈本身还是曲调、唱词均有完整圆熟的结构,风格独特,自成一体,极具地方特色。通常由6人表演,也可由2人、4人、8人、12人表演,但以“六人花鼓”最为完美。表演时均男女各半,道具以红灯、莲湘、竹板、镗锣为主。

二.社区群众文艺活动的现状

笔者身处有着30万人口的泰兴城区,辖区内有19个社区居委会、18个行政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观念的转变,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人数和主体结构不断得到扩大和发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经常活跃在城市广场、居民小区、街头巷尾,已逐步成为人民群众休闲、娱乐、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在工作实践中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且不容忽视。

一是资金匮乏。社区文艺团队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加上社区经济力量薄弱,无力资助,制约了文艺团队的发展。二是内容单一,质量不高。由于没有专业的创作人员和指导老师,社区文艺团队虽然也经常组织活动和参加演出,但内容都局限在跳跳简单的健身舞和“三步”、“四步”舞,作为有着较深文化底蕴的泰兴城,文艺演出也好,文艺活动也好,没有一个彰显泰兴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和内容,显然不能与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文化需要相匹配,也直接影响着参与者和观赏者的兴趣与活力。

三是社区文艺队伍年龄偏大,人员老化,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三.“泰兴花鼓”走进社区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一方水土养育着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孕育出一方乡土文化,让“泰兴花鼓”走进社区,融合到社区文艺活动中去,有着合理的必然性,也是繁荣社区文化的必要条件。

一是就“泰兴花鼓”而言,她是一个早已成熟的民间舞蹈,泰兴人民对她并不陌生且有着较深的文化情绪和较强心理接纳能力。

二是就“泰兴花鼓”的艺术特色而言,只要稍加创新,简化一些动作,社区群众肯定会乐于接受这种既可健身,又能表演的舞蹈。

三是泰兴社区群众文艺现在没有一个主打文艺品牌,社区文化需要一个品牌文艺节目来支撑社区文艺,时代呼唤着“泰兴花鼓”这个泰兴百姓自己的优秀文艺走进社区。

无用讳言,“泰兴花鼓”一旦真正走进社区,融入社区文艺,必将会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促进社区文化品位的提升。

四.如何传承“泰兴花鼓”,在创新中发挥其作为群众文艺有效载体作用的几点建议

群众文艺活动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织部分和载体,而群众文艺的内容又直接影响着群众文艺活动的开展和质量,只有在群众文艺活动中,通过创新,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才能真正起到吸引人、感染人的作用,作为泰兴花鼓这一民间舞蹈,如何发挥其有效载体作用,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各级领导重视,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要把丰富发展群众文化生活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落到工作实处,要鼓励文化工作者投身于对“泰兴花鼓”的挖掘、整理、创作中去,为他们提供平台,制定好奖励政策,做好后勤保障,营造出一个健康有利积极向上的创作环境和文化氛围。

2、勇于创新,进一步彰显“泰兴花鼓”的地方特色,提升其在泰兴群众文艺中的影响力。

从由泰州市海陵区文化馆张萍老师根据“泰兴花鼓”改编而成的《泰兴健身花鼓》迅即风靡泰州大街小巷,并获得省“五星工程奖”评比铜奖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在传承“泰兴花鼓”中寻求创新,大有可为,如何使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泰兴花鼓”,关键是要能在“泰兴花鼓”上推陈出新,既让群众喜闻乐见,又让所有爱好者都跳得起来,这样才能进一步彰显“泰兴花鼓”的地方特色,扩大其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3.致力推广,真正提升“泰兴花鼓”在文艺活动中的规模和社会效应。

泰兴健身花鼓既可健身,也可以表演具有极大的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更具有适应群众审美价值和推广价值,既是舞蹈化了的健身操,又是健身操化了的“泰兴花鼓”,要充分发挥各类组织和群众文艺骨干的带头作用,组织开展业务培训,真正把这套在“泰兴花鼓”基础传承创新的文体艺术形式迅速在社区群众中加以推广,使之成为泰兴城区群众文艺活动的主旋律和主课题,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泰兴花鼓”这朵孕育在泰兴大地上的奇葩,成为今天我市发展群众文艺活动的有效载体,为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泰兴花鼓民间舞蹈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泰兴砖雕:方寸之间见大美
结合流行元素提升民间舞蹈教学效果
泰兴城市健身舞蹈的开展与推广分析
基于地域文化的民间舞蹈艺术传承发展策略
清代沉船“泰兴”号百件青花瓷将入藏中海博
探访“东方芭蕾”颍上花鼓灯“老带新”接力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翼城花鼓的保护
王企仁:创新不断的花鼓传承人
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