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脂与人体健康*
2011-11-11任永安
任永安
(河南省温县第一高级中学,河南 焦作 454850)
近年来,食用油脂在人们饮食中的比重明显增加了。譬如许多上班族把饮食摊上的油条加豆浆作为主要早餐、把油炸方便面和奶油面包作为必备品,儿童们喜欢吃巧克力、冰淇淋之类的食品,高级宾馆用色拉油来凉拌冷菜,有的开始用浅度氢化的植物油来煎炸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每天摄入到人体内的食用油脂不断增加,食用油脂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就越来越密切了,了解和认识二者的关系已迫在眉睫[1]。
1 油脂是人体重要的热量来源之一
油脂是人类食品三大主要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之一,包括植物油、陆地动物脂肪与海产油,其中植物种子油是主要油脂[2]。经小肠消化吸收的脂肪,很大一部分进入肝脏,肝脏是脂肪进行代谢最重要的场所。一部分脂肪转变为磷脂,进入血液,分配到各器官与组织。另一部分脂肪进行以β—氧化为主的一系列变化。在正常状况下,产生乙酰—辅酶A,其中一部分用于生物体内合成脂肪酸,另一部分转变为乙酸,最后氧化成CO2与H2O,供给了热量。在这个过程中,有β—羟基丁酸产生,β—羟基丁酸脱水即成乙酰乙酸,乙酰乙酸再脱羧成丙酮。β—羟基丁酸、乙酰乙酸、丙酮统称为酮体,肝脏内的酮体输送到血液,由血液分配到其他部分——肾脏、心脏、脑、肌肉,再氧化成CO2与H2O。
脂肪在人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了很高的热量。每克脂肪可产生9.5千卡的热量,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高出一倍,这些热量是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鱼、肉、蛋、奶、蔬菜、谷物、果品等食物都含有脂肪,但在通常食用的情况下,不能满足人对油脂的需要,还要加一些食油供烹调佐食。发达国家每人每年消耗各种食油达20公斤,可能多一些,但吃油过少对健康不利,因为人体各部分都需要一定数量的脂肪来新陈代谢。
2 脂肪酸是人体健康的必备条件
早在1929年,Burr观察到用无脂肪的饲料喂养的鼠,发生以下综合性症状:皮肤起鳞,尾巴坏死,生长缓慢,肾脏退化,生育能力衰退。以后发现,脱脂甜乳喂婴儿,产生湿疹,血清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若在营养物中给以适当的油脂,可以治愈这类症状。在治疗过程中起作用于的是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这项科学研究表明:尽管人体能从摄取的碳水化合物中合成一部分脂肪酸,但不能合成所需要的全部脂肪酸。进一步研究得知,只有植物合成的亚油酸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却不能生物合成必需脂肪酸,其他两种多烯酸,均可由亚油酸在人体内合成。各类油脂的脂肪酸含量详见表1[3]。必需脂肪酸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细胞膜正常的生理功能
细胞膜上的磷脂,以双层的状态存在,细胞膜控制着电子传递,控制养料进入细胞与细胞内的废物排出,生理作用极为重要[4]。要保持膜的流动性,脂肪酸必须有一定程度的不饱和性,以适应体内的黏度和具有必要的表面活性,只有顺式双键才有生理作用。因顺式双键两头的碳链不在一条直线上,呈折转过来的形状,这种形状能把外界的营养物包进来,由膜的外界输入膜内,而不需要的废料分子自膜内被折转着送出去。如果磷脂分子中缺少相当数量的多烯酸存在,就不能保持细胞膜的正常生理功能,生物膜呈现膨胀变大的病态。
2)合成前列腺素和凝血噁烷
花生四烯酸可生物合成前列腺素PGE、PGF、PGD以及合成凝血噁烷。前列腺素是一组激素,其生理作用很多,如刺激子宫来滑肌,尤其在产卵期抑制脂肪的脂解和血小板的凝结。前列腺素首先自男子精液中发现,因此而得名,以后又在哺乳动物的肺、脑、胰等器官中发现。凝血噁烷出现在豚的肺、脑、人的血小板、马的血小板的微粒体。
3)减轻或消除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由胆甾醇聚集在动脉管壁所造成的。科学家认为:食物中脂肪的饱和酸、一烯酸与多烯酸之比,以1:1:1为宜,饱和脂肪酸超过多,则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若食用含较多必需脂肪酸的油脂食物,血浆中胆固醇含量下降,粥样硬化症状可减轻或消除。最近中国营养学会推出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第四条:要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其原因就是动物脂肪中含饱和酸相当高,不利于人体健康;植物种子油和海产油脂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人体健康[4]。
?
3 防止油脂劣变是保证人体健康的重要环节
油脂在储存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气味通常称为“回臭”和“酸败臭”等。油脂在极短时间内因氧化分解产生的气味称为“回臭”。当氧化到相当程度,至较多氧化产物分解成低分子的醛、酮、酸等挥发性强的物质,它们所具有的刺激性气味即称“酸败臭”,此时油的营养价值已大大降低了。
许多人都有喜欢吃煎炸食品,但要注意食用油的煎炸次数,反复煎熬的油不宜食用。这是因为食用油经过多次重复的加热后,油中的维生素A、胡萝卜素、维生素E遭到破坏,同时高温时油脂的氧化速率增大,脂肪酸受到破坏,而且油还会发生环化和聚合反应,如丙烯酸之类的有毒物质,能使肝脏功能受损,部分有机物焦化后还会成为致癌物质,这些都有害于人体健康,所以要尽量减少煎炸次数。
油脂的劣变不仅产生各种异臭味及色泽,而且产生毒性,直接影响我们的健康。为避免油脂劣变,家庭保存油脂时可采取一定的措施,如避光、避热,容器密封性好、干燥、不用金属容器储存等。
4 结语
总之,油脂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它不仅是人体重要的热量来源之一,而且含有人体不能生物合成而必需的脂肪酸。只要我们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同时采取措施防止油脂劣变、确保油脂品质,就一定能拥有健康的体魄投入到学习工作中。
[1]毛俊,毛礼钟.食用油脂与健康[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1996,(04):39-42.
[2]杜淑琴,邬全喜.浅谈食用油脂中的脂肪酸[J].才智,2010,(25):160
[3]许才康,孙华,马红梅.食用油脂的组分及其产品的优化[J].浙江农业科学,2001,(05):259-260.
[4]黄光华,陈惠岷,陈光耀.食用调和油脂肪酸组成分析[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1999,(0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