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兴趣教学法在当代文学教学中的运用——以十七年文学为例*

2011-08-15余竹平赵清香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赵树理文学学生

余竹平,赵清香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7)

当代文学这门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但长期以来,这门课并不能够真正吸引学生,尤其是十七年文学,普遍存在老师不爱讲、学生不爱听的难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其一,从学生来讲,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从而使他们的实用意识增强,重实用、轻人文已成了普遍的现象。在他们看来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读小说,还不如多考个证来得实在。再加上课业繁重,也使他们无暇读书。另外现代大学生都没有20世纪50、60年代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在阅读时,存在“审美距离”,存在“读不进去”的现象。

其二,从教师来讲,“教师重说教、轻审美;重讲授、轻互动的传统教学模式也影响教学的效果”[1],再加上教学理论资源的变化,对十七年文学的评价不一,使教师对教学内容难以把握。

鉴于以上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改进十七年文学的教学,已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在此,笔者尝试使用兴趣法来激发学生研读作品的兴趣。

对于兴趣教学法古今中外都有论述。早在19世纪,俄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乌申斯基就主张“兴趣教学”。兴趣教学法是把兴趣作为教学的手段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的方法。从孔子“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到《吕氏春秋·诬徒》“人之情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得于其所不乐”,再到俄国谚语:“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不能强迫马喝水”,以至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都证明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必要性。

1 运用直观教学缩短审美距离

直观性原则的提出者、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Comenius)说:“可以为教师们定下一则金科玉律。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放到感官的跟前。”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这一直观的手段能够有效地缩短学生与作品的审美距离,从心理学角度讲,直观教学法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列宁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由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因此,学生学习是“感觉-思维-创造”的过程,生动、直观的教学方式是认识作家作品的必经途径。其次,从文学自身来讲,文学以形象思维为特征,那么,文学教学也应以形象思维为基础。何况在今天这个网络化、影像化的时代,学生的专注力普遍较差,因此多媒体手段的采用就势在必行,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如:化繁为简、信息量大、直观、立体、快速、形象等。通过这一手段能呈现丰富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影视资料。并作用于人的感官,使学生产生立体化、多面化的印象,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缩短了学生与作家作品的距离。此外,还可以化繁为简,如讲十七年小说概况时,小说题材繁多,内容驳杂,教材用了长达10页的篇幅描述,而借助幻灯片仅仅是几个简单的表格,便一目了然,既清晰又重点突出还便于记忆。

为了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蕴,在授课时借助一些影视剧的经典片段,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比如为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红旗谱》“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这一文化品格,特意选取旧电影《红旗谱》开头“朱老巩砸钟”的情节,此外还尽可能举一些学生喜欢的影视明星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引发学生的热情。如电视剧《青春之歌》中扮演林道静和余永泽的青年演员童蕾和谢君豪,以及在《赵树理》中扮演赵树理的李雪健都是学生喜欢的明星,从而让学生了解“红色经典”的社会影响,并指出影视剧和原著的差异,引发学生读原著的兴趣。另外还可以借助一些节目如《电影传奇》、《人物》栏目,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作家与作品、作家与时代、电影与小说之间的关系。对于诗歌和散文,经常通过音画一体、声情并茂的朗诵,使学生获得美的陶冶,引起情感共鸣,如闻捷诗歌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具有异域情调,于是通过播放张泉灵、文清、鞠萍的诗朗诵《苹果熟了》配上少数民族青年男女的舞蹈和音乐以及优美的画面,使学生对闻捷诗歌顿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同时,还尽量找到一些原始的材料,利用旧报纸、旧书刊,还原那个时代对作品的真实的评价与论争,使作品获得历史的质感,让学生感觉到那个时代是可触可摸的。然而这些都不是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深入思考作品。

2 讲透人物形象,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十七年文学中有许多优秀的长篇小说,而长篇小说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尤其是主人公的塑造,来表达作家对人生的思考。因此,讲透了主人公,也就讲透了作品的内涵。但长期以来,大家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认为十七年文学中的人物形象是扁平化、概念化、模式化,缺乏文学人物应有的丰富性。因而不屑于分析人物形象。殊不知作家在创作时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个性、气质、情感学养以至整个的人格,所以文学不仅是表现现实的人,而是在探求生命的意义,探询人的内心,是引导人“认识你自己”。所以,从这一点,文学是超越时空的,文学与人的生命是相通的。那么如何通过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首先,要打破学生对十七年文学人物的僵化认识,解读人物内涵的丰富性。在十七年文学中产生了一些扁平化的人物,但是也塑造了大量内涵丰富的人物形象,如《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就是一个性格复杂、情感丰富的人物形象,原著中,对于主人公的爱情写得是难分难解,表现出丰富的人性内容(在电视剧《青春之歌》中还有所放大),其中就展现出她作为一位女性对爱情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尤其是她在余永泽和卢嘉川之间的选择。我们不能把她与卢嘉川、江华的爱情简单理解为对光明道路的选择,其中也包含了青年异性之间的相互吸引,另外,对于同样作为精神导师看待的江华和卢嘉川,她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这可以通过作品中对两个人物的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体现出来,同时还可以结合杨沫的人生经历和这些原型的来源来探讨作家对人物的情感态度。在这其中借助学生们的兴趣点“爱情”问题,深入地分析人物形象的丰富内涵,发掘其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尤其对于英雄人物,要让学生理解这些英雄人物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从而打破对十七年人物的一个僵化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原作品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在原著中有大量的心理描写,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展示其中的经典段落。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要通过形象分析讲透人物与作家、人物与时代之间的内涵。以此为契机,深入文本,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

其二,通过人物形象分析沟通读者与人物的精神联系。有些学生不喜欢十七年时期的人物,认为他们已经过时,认为当代社会是一个英雄远去的时代。然而,时间证明,他们身上的那种崇高的品质和激情,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所亟须的。十七年文学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些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他们为了崇高的理想,出生入死、勇于探索的精神,他们的责任心和爱国情怀,并没有离我们远去,在现代这个以“拜金”、“炫富”、“颓废”为主要精神特征的大学校园里,他们的精神变得弥足珍贵。这就要求文学发挥它的情感教育和形象熏陶的功能。以形象熏陶人、以形象感染人,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和健康的人生观。完成文学的最高使命——生命的教育。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多愁善感的年龄,正在探求生命的意义、人生的目标。所以,在分析形象的时候,应联系学生的实际,打通读者与人物的情感隔膜。另外,教师在授课时,要以饱含激情的口吻讲出尊敬和爱戴,从而使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选择和情操产生敬仰之情,由敬仰而生探究人物的兴趣。如林道静就是这样一位知识女性,《青春之歌》讲的是青年知识分子林道静的成长过程,林道静出场时,与学生的年龄相仿,在追求事业和爱情的过程中,她有迷茫有彷徨也有觉醒,很符合青年人的心态。还有大家很感兴趣的爱情问题,于是在讲课的时候,联系学生的实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爱情中,你会遇到两类恋人:一类是无风险的,另一类是冒险型的,你喜欢哪一种?那么,再看一下林道静如何选择的,你如何看待林道静这个形象,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林道静在婚恋与革命道路之间的选择。引导学生阅读原著。

3 以丰厚鲜活的学养,培养学生的兴趣

当代文学由于课时有限,所以教师的讲授仍然是课堂的主要手段,那么,在讲授的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这就要求教师个人的学养。教材以稳定性为特征,而一些研究专著、研究论文中的观点不乏独到,那么,教师在授课时,要不拘泥于教材,随时把相关的学术前沿和动态、研究的热点和有争议的问题带进课堂,这些都能促进学生对十七年文学的兴趣和关注。同时,从近几年的毕业论文可以看出,学生在分析作品与人物时,重在谈感悟,理论视野狭窄,分析角度单一,甚至不会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形式上也不符合学术规范,笔者认为,要扭转这种现状,必须在授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扩充学生的学术视野,介绍多种研究的方法、分析的视角,以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艺理论和批评方法的引入,一些研究者以现代性的眼光,运用新的理论资源对十七年文学进行了重读,如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的经典再解读》对十七年小说的文本生成进行研究。如对《林海雪原》体现传统小说意味的分析,对通俗这一文学品质进入革命文学后境遇的分析;对《红旗谱》叙述中家族复仇与阶级斗争的置换,还有蓝爱国的《解构十七年》中,对《保卫延安》、《红日》等革命战争文学所体现的兵文化与兵英雄,以及对于国民素质塑造的影响的分析,都是独具慧眼的发现。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把这些观点和分析方法介绍给学生,并对这些观点做出客观的评判,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带来了思维的活跃,而且,也引起了学生对作品思考、探究的兴趣。

另外通过知识的梳理,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学现象的流变以及其内涵的丰富性。如赵树理的农村小说,属于乡土小说的范畴,而在现当代文学中,乡土文学是一个重要的文学类型,于是,笔者在讲课中试图对这一流派作整体的梳理与观照,归纳总结出现当代文学中三种乡土小说的传统:鲁迅式、沈从文式、赵树理式,分别从立场与目标、视角、美学效果三方面给予甄别与归类,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学现象,学到从宏观上理解和把握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吸引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在讲《青春之歌》、《红旗谱》时,可以把它放在西方“成长小说”的范畴中加以考察,用巴赫金的理论分析“成长小说”的概念、特征,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分析问题。打破僵化的思维模式,突破传统照本宣科的讲授方式,以知识的深广性、思维的活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师生共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师生共读,形成话语场,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十七年文学虽然存在文学与政治的胶着,但作家在宏大叙事中,必定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积累、情绪记忆、日常生活、家长里短,因此,才获得了审美性和不断被阐释的空间。比如赵树理就是这样一个富有争议的、不断被阐释的作家,由新中国成立初期被确定为方向和旗帜,到“文革”中遭到批判,再到90年代的重新关注。对其作品评价的变化,一方面反映出时代语境的变化;另一方面也表明其小说的丰富内涵。那么在讲授时,便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重新思考赵树理小说的价值与意义。实践证明课堂讨论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上当代文学课程时,笔者赞同温儒敏提出的:“让同学们尽可能地带着阅读体验和问题来上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思考。”[2]它能促使学生研读原著,培育学生对作品的感悟力和想象能力,加深对作品的认识。

然而,上好讨论课有三个前提:首先是问题要在教材的缝隙处和空白处产生;其次要寻找可讨论的、有争议的问题;第三,教师要对问题有清晰的了解,并有随机应变的对讨论的掌控能力。在讲授赵树理小说的时候,笔者让学生在读原著的基础上,搜集大量的资料,展开对作家其人其文的讨论,在讨论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笔者引入了学生喜欢的词汇“草根作家”,来描述赵树理及其小说,让学生阐述为什么说赵树理是“草根作家”,谈谈理由,以此引起学生阅读作品和检阅文献的兴趣。课堂上,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农村生活经验的学生,阐述了赵树理作品的人物和家长里短的叙事内容与意识形态的疏离,有的学生阐释了其作品的结构——民间说书传统和农民审美观的一致性,还有的学生谈到作家对人物的评价标准——善恶标准和民间评价的统一性,以及赵树理小说与传统文化,与启蒙文学的关系。通过讨论,形成对话,通过问题,带动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深入研究原著,推动学生的探究性思考。讨论的结果,以严格的论文形式体现出来,并以平时成绩记入这门课的最终成绩。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评判能力,以及论文写作的能力,同时在第一节课上就鼓励学生,在考试的时候要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只有这样才能拿高分。借此引起学生研读原著的热情,从而杜绝了以往“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这种现象的发生。

“兴趣教学法”在十七年文学教学中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使学生对原著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抛开偏见,深入研究文本,才能形成自己对文学作品独特的理解与感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进而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1]齐玉朝.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笔谈[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11).

[2]温儒敏.关于现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4,(2).

猜你喜欢

赵树理文学学生
我们需要文学
论赵树理小说的农民性
赵树理传经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赵树理传经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纪念赵树理诞辰一百一十周年
我与文学三十年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