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在熔焊原理及金属材料焊接课程中的实施*

2011-11-11周慧琳于汇泳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熔焊金属材料系统化

周慧琳,于汇泳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材料工程系,河南 新乡 453000)

为了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的焊接技术人才,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学到尽可能多的专业知识,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更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更强的操作能力,从而适应社会的需求,就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基于此,我们把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引入到熔焊原理及金属材料焊接课程中。

1 熔焊原理及金属材料焊接课程的教学现状

熔焊原理及金属材料焊接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讲授焊接冶金学原理及各种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其中金属材料焊接部分要求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讲授金属材料焊接部分时,传统教学模式实行的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开的模式,这种模式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理论教学上,但由于学生层次与教学时间的局限,理论不能讲透彻,所以此教学模式比较死板、枯燥。即使有实训,但和理论有脱节,学生缺乏理论与具体工程实践联系方面的充分训练与感受,所以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的开发与实施

工作过程系统化是在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情况下的一个具体课程模式。工作过程——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而获得的工作成果当中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这里关系到三件事情:输入工作任务,输出工作成果,中间是一个完整过程。课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就是按照工作过程重新序化课程内容,而不是按照学科知识来排序的一个突破。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主要应构建:以工作过程所需知识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以情景教学为典型的行动导向教学方式,以真实职业情景为代表的教学环境等三部分[1]。

2.1 课程模式的设计

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课程模式,以真实工作环境、真实工作任务等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把真实工作任务转化为课程的学习项目,分析每个学习项目的具体学习内容及特点,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开发的起点不是知识,而是职业的需求,因此我们从工作岗位或岗位群的要求出发,在学习情境设计中遵循了教书六步法——咨询、决策、计划、实践、检查、评价,即你给谁做、做什么、产品是什么、在什么地方做、用什么来做、怎么做六个要素,在实施过程中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都是切入点[2]。

以16MnR材料在压力容器的焊接为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见图1。

2.2 教学内容的优化

在教学中,将中、高级机械焊工等职业资格标准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基于对企业的走访和对毕业生回访以及兄弟院校的经验,结合我校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的自身特点编写了高职高专用教材《焊接冶金学及金属材料焊接》。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如下改革:

1)在焊接冶金学部分本着“理论知识够用为度”的原则,舍弃不必要的复杂计算,减少与下篇联系不紧密的深奥理论,紧紧抓住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这一主线。

2)在金属材料焊接部分紧密结合工程实际,以应用为主,突出应用和工程实践。

3)为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每章讲授前,穿插讲一些专业小常识;并且结合实际内容,适时列举工程实例;在章后设置综合练习题供学生实际操作训练用。

图1 基于工作过程化的课程开发实例

2.3 教学方法的优化

当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后,高职高专所接受的学生更多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人,这样的学生一般是排斥符号的。21世纪的教育不仅仅是满足社会需求,承载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更承载着满足个性需求的重任,是培养具有另类智力特点又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青少年的成才的教育。因此,高职教育应该是以过程知识为主,以成熟性的知识为辅的教育;或者说以经验的策略为主,以事实概念理解论证的知识为辅;以怎样做和怎样做更好的知识为主。熔焊原理及金属材料焊接这门课程既有焊接基础理论,又包括金属材料焊接的相关知识。其中金属材料焊接部分是为培养学生制定焊接工艺的能力服务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讲授时,组织学生到真实工作环境(企业)或模拟真实工作环境(实训中心),按真实工作任务进行教学,使学生对典型材料的焊接工艺过程有直观认识,同时又加深对焊接冶金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2.4 教学过程的实施

成熟性的知识是讲“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写成几百本专著、几千本教材存放在图书馆里的书架上。高职高专教育应该更关注的是过程性的知识。过程性的知识也包括两类:一类是所谓的经验知识——怎样做的知识;一类是所谓的策略知识——怎样做更好的知识。我们教学不是把图书馆里书架上存放的那些显性的符号搬过来给学生。我们强调的是在学习中如何通过运用符号使学生获得经验、获得策略。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过程实施实例如下:

1)根据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设置学习情境。

2)对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学生根据学习要求提前查阅与本次学习情境主题相关的资料,并预习本次学习情境所需要的新知识点。

3)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任务。学生自主学习包括获取资料的能力、利用资料的能力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主要讲解学习情境里的知识要点及工厂的实际操作要领。

4)现场讨论,学生小结。由学生针对工作任务情况提出自己的见解,针对有关未弄清楚的内容进行讨论或向教师询问。

5)教师总结,效果讲评。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情况进行总结、评价,答疑解惑。

6)学生的考核。课程考核主要以学习过程考核为主,贯穿情境教学的全过程,并将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技能的考核有机结合,实现考核的全面化和过程化,由不同工作任务累积的加权评价构成该学生学习成绩,减少学生“一考定终身”的压力,使考核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和教学反馈作用[3]。

基于工作过程化的教学过程实施见下图2。

图2 基于工作过程化的教学过程的实施

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完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手段立体化、一体化,教学场所由普通教室转向兼有理论教学、小组讨论、实验验证和实际操作的实训场地。利用焊接专业“2+1”教学体系的优势,将实验放在企业真实的焊接现场完成,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

3 结束语

X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本着基础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知识加强针对性,以岗位实用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为主的原则,本文讨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在熔焊原理及金属材料焊接课程中的实施情况,构建了以实用为宗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力求课程质量和教学质量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1]张德君.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的开发与研究[J].职业教育,2010(123):44-45.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高安芹,牟伟.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高专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9(18):71-72.

猜你喜欢

熔焊金属材料系统化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铝及铝合金熔焊通用焊接工艺规范探析
把握考查角度 学好金属材料
熔焊
负载型纳米金属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为金属材料披上“防护衣”——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研究
沈阳宇金属材料研究所
电视栏目系统化包装与宣传
焊接接头组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