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站位 主动作为积极发挥调控监测的职能作用
——在全省国土资源调控监测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2011-11-07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文茂林

资源导刊 2011年5期
关键词:国土资源调控政策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文茂林

提升站位 主动作为积极发挥调控监测的职能作用
——在全省国土资源调控监测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文茂林

(2011年4月19日)

同志们:

我去年8月份接管国土资源调控监测工作以来,一直在关注、思考如何开展好这项工作,感到当前有三个问题需要很好地研究解决。

第一、站位要提升,进一步强化做好调控监测工作的使命责任意识

国土资源调控监测是一项正在起步探索的新工作,也是国土资源系统中的大管理、大综合。单列两年多来,大家在这个新领域很敬业、很下力,也很清苦,写了不少材料,干了不少具体事,各项建设和工作已经有了良好开端。同时也发现,个别单位至今还没有把这项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组织不够健全,人员没有配齐,工作没完全展开;少数同志对调控监测工作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性还认识不足。现在看,除了进一步解决编制和经费保障外,更要提升认识上的站立点。

大家首先要看到,调控监测是一项关乎全局、指导全局、影响全局的工作,必须把站立点提升到战略全局上来。在国家层面,宏观调控主要是采取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干预手段,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迅速、健康发展。这个过程,就是国家依据市场经济规律,运用调节手段和调节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微观经济运行提供良性的宏观环境,使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和均衡发展的过程。

大家还要看到,国土资源参与宏观调控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大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必须把站立点提升到时代需求上来。自2003年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周期,GDP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同时也伴随着经济过热的趋势,国家综合运用土地、信贷、利率、汇率、出口退税率等多种政策手段进行调控,有力地保持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没有出现大起大落。这其中,土地政策调控作用的显现,特别引起了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温总理曾经指出:“关键是管理好土地和信贷,这是宏观调控最为关键的环节。一个土地,一个信贷,非常重要。”他还专门给国土资源部说,“你们的工作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土地一定要管严,这也是釜底抽薪的措施”。

大家更要看到,国土资源管理压力巨增、负重前行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必须把站立点提升到使命责任上来。当前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任重道远。就河南的情况看,主要是“双保”难保、用地难供、低效难治、矿产难增、违法难究,这些矛盾和困难要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工作,更多地发挥资源政策的杠杆作用。

第二、职能要尽好,努力在调控监测岗位上有所作为

调控监测工作主要干什么,具体怎么干,哪些是应该干和必须干好的,这是需要界定清晰的。如果对这方面的职能不清楚或尽不到位,那是很难有作为的,没有作为也就没有地位。从当前调控监测工作的运行看,监测做得好一些,调控还是个弱项。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虽然都在新“三定方案”中,对调控监测工作职能作了一些规定,但总体上还比较原则和笼统,实际工作中不好把握,很有必要细化、具体化。我个人认为,调控监测机构应该当好“智囊团”,成为“信息库”、“思想库”和“点子库”。具体地讲,就是要在履行“五大职能”上求作为、论绩效。

一要尽好形势监测职能。这是参与宏观调控的基础性工作,是科学制定调控政策的重要前提。目前国土资源统计指标体系不够完善,对调控决策支撑不够,影响了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的提供情况不准确、不全面、不真实,拿着不敢用;有的统计分析仅有数据统计而没有成因走向分析,说明不了问题,看了不中用。搞好形势监测不能停留在简单统计数据、到时汇总报表、常规收集资料、一般分析情况等程序上,应主要监测国土资源管理政策是否适应宏观经济发展需要,在实际中执行落实情况如何,遇到哪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准确分析预测形势走向、问题走向、发展走向,为有效调整政策、及时解决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系数。达到这个要求,必须拓展调控监测的途径,力求横向有一条线,及时沟通各部门、各处室;纵向有多个点,全方位辐射;面上有一张网,多部门、多级参与。

二要尽好服务决策职能。履行服务决策职能,首先要了解决策的基本要素,从上级要求、现实需求和群众诉求中进行推理推导,然后提出可供领导决策选择的理论依据、事实依据、政策依据、法规依据、实践依据,你提供的依据越充分,进入领导决策的把握就越大。再就是要研究政策的运用空间,既防止决策背离政策,又努力追求政策落实的规模效益,用资源政策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比如,中原经济区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被圈定为“主体功能区”,对河南至少需要研究两个层面的政策:作为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将在“十二五”期间推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GDP增速仍是未来的主要诉求,这无疑是向国家要大型工业项目、要用地供地指标的最好契机;作为粮食主产区,它又是限制开发区,保耕地是第一位的,这就可以为开展土地整治、集约节约、城乡统筹等工作,赢得更为宽松和适度的优惠政策。限制发展不等于不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就是发展,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

三要尽好改革推手职能。就是要勇于开拓,敢想敢试,积极为推进国土资源领域的各项改革给力。当前各级提意见多、反映困难大而国土部门又感到最难办的是用地指标问题,因而把跑、找、要作为唯一出路,却很少从改革上找出路。在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方面,重政府、轻市场,资源管理进入市场很难。在加强城乡统筹、实行增减挂钩中,也普遍存在着重城轻乡、增了城市减了农村、增了劣地减了优地的现象。这些问题既需要纠偏归正,更需要改革突破。要善于借势借力,把上面的政策用足用活,把别人的改革经验拿来为我所用,把小范围的改革变成大范围的改革,多轮驱动加快改革进程;必须善于运作,具体操作,最大限度地化解改革中的风险和困难,推动改革顺利前行。

四要尽好综合协调职能。调控监测工作具有综合性、全局性、统领性的特点,自身担负的任务往往靠自身是很难完成的,必须加强联系、协调各方,发挥“蓄电器”作用。当前统得不够、分得不活、控得不力的现象比较突出,各项调控政策难以形成整体有效的“合力”。部领导多次谈到,要搞好调控的统筹协调和部门联动,打好两个组合拳:一是要强化机关内部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保持政策的整体性、协调性,加强统计分析、规划计划、审批供应、监管执法等的联动,力争形成内部配合、外部协作的调控工作新格局;二是要加强与产业、区域、货币(金融)、财政、税收、证监、银监等政策的协调,建立部门间联系会商机制,通过主动沟通,打出调控“组合拳”,形成政策“合力”,真正以力量的互动、政策的整合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

五要尽好破解难题职能。我们国土资源部门一直在“两大难”中工作着,困扰的具体难题叠加出现,如何坚守耕地“闸门”、打开“富裕之门”、实现有效保护与有序开发的统一;如何摆脱一味等指标、要指标、跑指标的被动局面,持续拓展自我发展空间;如何抬高工业用地项目准入门槛,使产业集聚区真正形成高端产业集聚;这许许多多的难题,都迫切需要我们去攻关破解。

第三、制度要健全,确保调控监测工作走向规范和常态

当下调控监测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应急性和临时性的活不少,很容易陷入“出力不出活、干活难见效”的被动局面。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作保障。

一要严格统计分析制度。按照“逐级上报、同级汇交、归口管理”的原则,从严遵守国土资源相关统计管理规定,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我省国土资源专业统计管理工作。实行日常信息月报告制度、统计数据信息季报告制度,编印年度国土资源公报。搞统计最忌讳估计,最没说服力的是缺乏分析。今后特别要注意加强动态分析的力度,跟踪观变,随时对国土资源主要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和趋势预测,从数据里彰显出新情况、新特点、新变化;加强成因分析的力度,透过一个个数据变化的来龙去脉,了解年度重点工作的进程及成效,发现背后的矛盾和隐忧,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二要落实调查研究制度。调查研究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尤其要做好调控监测工作,更不能只是坐在办公室里要情况、想问题、出思路、定政策。要牢固树立务实作风,尽量减少应酬,下决心改变当前浮在上面多、沉到基层少,面上走访多、深入研究少,被动调研多、主动调研少,调研报告多、成果转化少的状况。要做到突出问题综合调研,专项问题随时调研。应注重抓好调研成果的转化,尽快在本区域内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要建立挂钩联系制度。随着中原崛起和全省各地改革发展加快,我们将迎来日新月异的变化,调控监测系统有必要设立监测联系点,采取发放监测表、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定期交流等形式,加强经常性的联系和沟通,随时掌控发展变化了的新情况,使其成为重要的信息源。同时,还可以选择一些改革示范区、先行试点区作为联系点,通过相互传递改革信息、实地查看改革行动计划、亲自参与改革实践,及时把握改革的最新动向,全程了解封闭运行中的各种风险和矛盾,不断总结推出指导面上的新经验、新做法,使联系点成为推进全局改革的重要阵地。

四要重视课题申报制度。坚持把重点研究工作课题化,重大课题项目化。据我了解,每年国土资源部门和省政府都要确定一批重大课题研究项目,大家要做好课题申报工作。在课题调研中,要善于引智借力,组织协调系统的高手强手合力攻关,与所属的农办、社科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联手合作,通过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汇智成章,确保申报的课题精品化、产业化。

猜你喜欢

国土资源调控政策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如何调控困意
政策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欢迎订阅2020年《国土资源信息化》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2016年国土资源科技成果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