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洋文化在防城港市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11-11-04

大众科技 2011年4期
关键词:防城港市防城港组团

刘 雨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0)

海洋文化在防城港市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刘 雨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0)

文章通过对防城港海洋文化的解读,指出了防城港现有的旅游产品中文化韵味不足或者没有利用到位等若干问题;通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和旅游文化的接触形式和接触心理,阐释了海洋文化在海洋旅游产品中应用的必要性,对防城港旅游产品的设计提出了具体建议。

海洋文化;旅游产品;防城港;滨海旅游

海洋文化是人类在认识和征服海洋的漫长岁月里所积淀的对海洋、潮汐、岛礁、风浪、海流、滩涂、海洋生物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与海洋有密切关系的宗教信仰、精神生活、文化艺术和神话传说。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有较大的差异性。这种文化差异性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防城港位于气候温暖的中底纬度地区,拥有结构多样、层次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和悠久厚重的海洋文化。科学运用防城港的海洋文化优势,开发丰富多彩的滨海旅游产品,有利于突显防城港市滨海旅游的特色,提高旅游经济效益。

(一)防城港海洋文化解读

1.海洋民俗文化风情独特,具有垄断优势

防城港京岛是我国唯一的京族聚居地,至今在语言、生活习俗、生产方式等方面保持本民族的特点,民族风情独特,开发潜力巨大。

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哈节”,是京族群众最隆重的民间传统节日。“哈节”源远流长,具有质朴自然,风情浓郁的风格。独弦琴是京族特有的民族乐器,它音色委婉动人,音域宽广,表现力丰富,主要流传在防城港市,在我国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独弦琴演奏艺术”已被列为广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已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海洋历史文化遗存丰富,边海文化别具一格

沿边沿海的防城港是一个文化底蕴极其厚重的城市。文物古迹与历史人物比比皆是。如民国时期的两广总督陈济堂,邓小平同志曾经评价他:“治粤8年,确有建树。”

在防城港,除了国家正规设立的国家一、二类口岸外,还有多个热闹非凡的边民贸易互市点。这些手提肩扛的“国际贸易”,其年贸易总额一直排在广西的首位,进出境人数仅次深圳的罗湖、珠海的拱北。正由于这些积少成多、由小变大的边境贸易,她像一座无形的桥梁,像一条绚丽的彩带,把防城港人与世界经济紧紧地连在一起。

(二)防城港市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1.开发现状

防城港市正以“十个一”旅游文化品牌为重点,以《梦幻·北部湾》为核心,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十个一”即一首防城港之歌、一台原创舞台戏、一部电影和一部宣传推介片、一幕大型海上实景演出《梦幻·北部湾》、一个少数民族节京族哈节、一个传统文化节海上国际龙舟节、一个大型海洋生物馆、一批较高档次和水准的特色旅游景区景点及旅游产品、一批配套完善的文化及旅游设施、一套综合反映防城港市情况的丛书。“十个一”旅游及文化品牌项目建设立足于提升品位、丰富内涵、彰显特色,以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和文化精品建设为基础,以打造国际滨海旅游胜地和形成防城港特色文化为切入点,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旅游、文化资源的前提下,突出新时代防城港精神的提炼与升华、京族独特民族风情展示、滨海休闲度假等三个重点方向。

2.存在问题

(1)旅游产品体验性不够,旅游资源开发层次低。防城港市“十个一旅游文化品牌”下的旅游产品,例如防城港之歌、梦幻北部湾等,主要是以观看和宣传的功能为主,很少考虑到游客到实地旅游玩什么、怎么玩。也就是在旅游项目上没有重视体验性项目的设置与新型旅游项目的开发与创意设计,在旅游资源开发和创新上不够,使得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层次较低,高质量的旅游资源亟待开发。下一步防城港市在“十个一文化品牌”的基础上应该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深度解读与开发,结合具体的产品与项目,使旅游资源进一步转化为产业优势,打造具有较强吸引力和较高知名度的拳头旅游产品。

(2)旅游产品主题不突出,滨海旅游氛围不明显。目前防城港各大景点之间缺乏连贯性,缺少一条主线将其串联起来使海洋文化一气呵成。景区主题分散或者是无主题,不能给游客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此外,滨海度假城市的氛围不明显,没有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将“海洋文化”物化。

(3)历史文化遗存挖掘不够,旅游产品开发滞后。防城港市湛蓝的大海和粗细均匀的海沙经过大海的神功妙笔构筑了众多的天然海滩:玉石滩、白浪滩、金滩、海滩之大可以日纳数十万游客,但是没有与海洋文化结合起来,海洋文化旅游得不到体现。人文景观中,位于北仑河口竹山村大清国一号界碑,并没有显示出作为人文景观的特别之处,游客体会不到国界的庄严感,也没有相对应的主题公园或者项目来提升边海文化这一主题。位于月亮湾附近的潭蓬村和潭西村之间的潭蓬古运河,现只遗留下潭蓬水库一段,反映远古历史的贝丘遗址,也只是几个土丘而已,这几处人文景观都无法展现出防城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

(三)海洋文化在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1.不同于内陆的海洋旅游产品

旅游者的每次出行都是不同文化的一次交流过程,中国文化中由于“桃花源”等传统的陆地文化哲学思想的影响。对海洋文化的认识一直不够深刻。近几年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和对外开放脚步加快。使更多人将目光放到了海洋旅游资源这一块。海洋旅游产品打破了中国人将海洋作为“陆地天限”的习惯心理。使得游客从体验“黄色文明”过渡到体验“蓝色文明”。并从饮食,住宿,交通等各个方面带来了旅游产品的巨大改变。

2.主观构建的抽象旅游产品

旅游者在出发前总是会事先构想即将到达的目的地是怎样的新奇、刺激、令人向往。旅游者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去主观癔想那个异域或是下个驿站。而旅游企业的生产者则充分传达目的地的形象。对于内陆的游客来说,对海洋的幻想和自己期待的那种文化形象也许多数来源于电视剧中的浪漫场景或者是童话故事里关于海洋的描述。比如海的颜色:深蓝,像矢车菊一样的蓝。海洋城市一定有椰树。有柔软沙滩还有吊床躺椅等这些已经在游客心中形成代表性的符号。而旅游企业也大量制造这样的旅游产品。通过媒体像潜在旅游者灌输并让他们期待和憧憬这样一种美好的旅游体验。如果他们有了兴趣一定会关注这样的抽象而有代表性的旅游产品。

3.剧场化的旅游产品

社会互动研究中有个重要理论叫“拟剧论”,源于社会学家戈夫曼(1988)极富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按照戈夫曼的观点,社会犹如一个剧场和舞台,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一个表演者而他人成为我们的观众。由此联想到旅游世界的话,我们发现旅游目的地成为一个又前台和后台的“旅游剧场”。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借助旅游产品,演出一幕舞台剧。而旅游者作为观众的同时也处于“被别人看”的境地。比如夏日海滩上的游客既在体验当地的海洋文化,同时又是当地海洋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中应该充分体现游客的参与性。并以可观看可赏玩的“旅游剧场”形式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防城港现有的旅游产品“梦幻防城港”就是一个很好很成功的例子。

4.展示文化的具象旅游产品

如果不以剧场来比喻一个旅游目的地,旅游过程中游客仍然能够发现客观存在的具有代表性的人和物,这些组成了当地的旅游文化。在设计具有海洋文化的旅游产品时不能忘了使文化成为具体的、可以触摸的、物理存在的人和物。给旅游者以直观的旅游印象。过目不忘的景物和亲生体验的快感共同构成他们这次愉快的旅程。

图1 海洋文化在旅游产品设计中的意义

(四)防城港市旅游产品具体开发对策

1.树立一个统一的产品主题 “乐活海湾”——LOHAS-B

“乐活”,即乐活生活、洛哈斯主义,是西方传来的新兴生活形态,由音译 LOHAS(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而来,意为以健康、文化、环保、时尚的形态生活,强调“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乐活海湾”概念正是基于这一趋势,通过挖掘海洋民俗文化、海洋历史文化、海洋港口文化、海洋休闲文化等元素,依托休闲业态的载体,接轨国际全新的生活形态,打造一种动感、健康、时尚、环保的揽海生活方式和旅游消费形态。

图2 “乐活海湾”主题概念解析

2.打造六大产品系列

图3 乐活海洋旅游产品构成

(1)“乐活湿地”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乐活红树林”科普旅游产品。依托防城港的红树林资源,开发红树林展厅、红树林观赏和种植红树林等多样旅游项目。

(2)“乐活滨海”休闲度假产品。开展沙滩排球赛、欣赏沙雕作品、乘坐热气球感受不一样的游览方式;利用滨海天然的气候资源与海水资源,开辟日光浴场,还可进行海水SPA、海藻疗法、海泥疗法、海边瑜伽等项目;

(3)“乐活海洋”体育娱乐产品。在滨海湿地的宽广海域开展帆船、帆板、摩托艇、水上摩托车、滑水、水上托曳伞、皮划艇等海上极限运动,策划海上勇敢者旅游产品例如冲浪、驭海、搏浪等。

(4)“乐活港口”产业观光产品。依托防城港万吨级泊位群及20万吨级码头,大力开发港口文化,依托企沙工业园的钢铁项目和红沙核电基地配合东湾生态红树林,结合游线开发生态工业观光和体验旅游产品。

(5)“乐活渔家”民俗体验产品。在防城港滨海湿地地区,开发“吃渔家饭、睡渔家床、享渔家乐”的渔家小筑旅游产品。创办垂钓俱乐部,配备垂钓教练和全部垂钓装备,定期举办垂钓擂台,吸引垂钓爱好者与垂钓初学者前来开展钓鱼活动。

(6)“乐活东兴”滨海跨国产品。依托中越交界的现有景区,开展中越边境一日游;根据旅游市场的成熟情况进一步开展观光游览、异国风情体验、豪华游轮环游北部湾海上之旅等。

3.开发四大功能组团

图4 主题环线与四大功能组团

(1)“西湾-渔万岛”——城市休闲组团。以城市的内海湾——西湾及相邻的港口码头渔万岛为组团范围,以体现海洋城市休闲文化和港口文化为组团目标打造城市休闲组团。

(2)“东湾-企沙半岛”——产业观光组团。以西湾连通的东湾和防城港工业基地企沙半岛为组团范围,以体现海洋生态工业文化为组团目标打造产业观光组团。

(3)“珍珠湾-江山半岛”——滨海度假组团。以浪漫珍珠湾和高端旅游休闲基地江山半岛为组团范围,以体现海洋高端休闲文化、海洋体育文化为组团目标打造滨海度假组团。

(4)“东兴-京岛”——边海风情组团。以东兴边海贸易区和京岛民俗风情区为组团范围,以体现历史文化、边城文化、商贸文化、民俗文化为组团目标打造边海风情组团。

防城港作为世界上最大水体的海洋以及其附近的滨海地区,尤其是气候温暖的中底纬度地区,阳光、海水、沙滩成了最受欢迎的旅游资源,防城港市在这方面的资源优势得天独厚,拥有结构多样、层次丰富的滨海资源。海洋文化旅游产品的推出对于丰富防城港旅游的文化内涵、优化旅游结构和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巩固滨海旅游的前提下,树立海洋文化旅游的主题形象,形成区域性国际滨海旅游胜地,搭建中越边境跨国旅游主要通道和中国面向东盟国家的旅游桥梁。这一产品开发新格局,将为防城港旅游的腾飞插上一对坚实有力的翅膀。

[1]苏勇军.关于宁波海洋旅游产品开发的思考.2009.3.

[2]郑培迎.我国滨海旅游业的海洋文化开发[J].海岸工程,1999,18(3).

[3]曲金良.海洋旅游文化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9.

[4]古小松.防城港建设新兴旅游城市的可能性[J].东南亚纵横,1998,3.

[5]吴郭泉,唐善茂.防城港市滨海旅游开发研究[J].经济地理,2004,5(3).

F592.99

A

1008-1151(2011)04-0210-02

2011-01-11

刘雨,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2009级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防城港市防城港组团
防城港供电局:多措并举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影响防城港市沿海地区母乳喂养相关因素分析
防城港市2016—2021年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快递阿姨”组团送快递
喜欢组团捕猎的恐爪龙
重型高架移动铜精矿石漏斗应用设计
初遇防城港海味珍馐
兵器组团“打雪仗”
组团给石界老前辈拜年去!
防城港市安全生产四项指标“三降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