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动式大学英语教学
2011-11-01杨振龙
杨振龙
(龙岩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龙岩364000)
浅谈互动式大学英语教学
杨振龙
(龙岩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龙岩364000)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互动的语言活动。互动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课堂互动也有利于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本文简要分析了互动式英语教学的研究背景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互动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互动
一、引言
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语言教学是一种双向或多向的言语交流活动。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语言进行有效地交际。大学生在中学阶段通过系统地学习已基本掌握了语法等相关的语言理论知识,而大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方面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过程者变成主动的求知过程,即从被动的课堂语言参与者变为主动的生活言语交际者。英语教学的互动过程是教育学相互结合的辩证统一,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又互为客体。课堂互动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言语交流。[1]通过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能够使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系统地掌握课本上的语言知识要点,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互动式教学是一个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区别于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模式。即从教师灌输式的学习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式学习。从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向以探索﹑发现﹑协作,创新为主的素质教育模式。[2]在互动式教学的过程中,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应该有足够的思维空间,把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与自身兴趣相结合,充分发挥其主观能互动性,提高语言交际能力。互动式教学法有利于为学生创造利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二、研究背景
依照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体制,所有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毕业前至少有8年时间是将英语作为必修课程在学习。对于大部分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其学习英语的目的较为单一,即以通过相关考试为最终目的。通过中学和大学阶段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应试能力,但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语言进行有效的交际。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即使是考试成绩较好的学生往往也不愿主动开口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即我们常说的学生学会的是哑巴英语。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课堂上过于强调了老师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始终是在被动地学习,只有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学生与老师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以英语为媒介的的交流互动,才能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提高学生的语言使用技能。
综上所述,要想保证英语课堂教学顺利而有效地展开,就应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堂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一)互动式教学的定义
互动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本质特征。[3]互动的载体是人,离开了互动,人们便失去了交流的对象和交际的意义。外语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使用该语言进行有效地交际,而互动式教学正是通过课堂以及课外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以目的语为媒介而进行的有效的言语交流。这也是语言教学的本质与核心。
交际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语言互动使语言参与者学会在不同的语境下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从而让交际双方消除相互理解的障碍。[4]互动式教学就是充分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意识,主动将外语作为其日常交际的有效手段。互动式教学即通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或学生间的课堂讨论,增加学生的语言知识储备,解决学生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从不会说转变为想要说和想说对。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互动式教学是语言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其重要性在母语学习及二语学习过程均有所体现。儿童学习语言是从幼年时期呀呀学语地模仿大人说话开始的。通过儿童与成人之间的互动对话,儿童逐渐形成了各自独有的说话方式以及其语言思维模式。当孩子学会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时,他们往往会使用其特有的语言思维定势,比如当自己的愿望无法得到满足时他们会以自己的哭声再次向父母提出自己的请求,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做的结果是父母会最大限度地满足其愿望。孩子的哭声不仅仅是孩子撒娇或受到伤害后的行为表现,也是其身上特有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而这种语言正是在父母与子女长期的语言互动过程中产生的。
Hatch曾强调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人与人之间的言语交流互动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5]互动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参与性”,它通过强调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调动了双方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有利于实现教学双赢。[6]外语学习的过程也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一个信息交换的过程,信息交换的参与者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教师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体现其知识掌握程度,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外交流又能体现出其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这样的教学即是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具体的教学过程如图1。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则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即强调了课堂信息的输出过程而忽略了信息的接收和消化过程。具体的教学过程如图2。
图1 :互动式教学模式
图2 :传统教学模式
语言互动与语言理解密不可分。Varonis指出,语言互动有利于语言输出的理解,而语言输出的理解过程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7]
(三)研究意义
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的是教师的讲授,对学生的‘学’关注很少。科学的教学方法应改变教学理念,注重‘教’学相长。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钱学森曾经说过:“现在的学生对知识没有兴趣,老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到什么程度,这样的教育是不行的。”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在接受香港记者采访时也曾说过:“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能够将知识用于解决问题,我们希望培养卓越的、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学生。”语言的学习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而学生仅仅靠在课堂上听老师讲几个单词和几篇课文是远远不能够满足学习的需要的,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求知意识,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共建参与,变知道为知识。而互动式教学正是达到这一目的有效手段之一。
三、互动式教学的手段及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作用
语言能力不只是记忆的能力,也不仅是知识的获得,真正的外语习得应该是一种新的语言习惯的建立。[8]互动式英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用英语进行思维,也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而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应用技能。作者通过教学实践,将互动式英语教学的过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具体的教学步骤如图3。
图3 :互动式教学步骤
互动式教学的第一步即通过课堂上教师的讲授与记忆让学生在听中学,比如老师在黑板上列出本课的主要知识要点,包括本要将要学习的重要词汇和短语以及语法知识等,让学生记好课堂笔记以便于课后整理和复习。第二步是从听中学到看中学的过程,即从教师的讲授与记忆转变为学生的操作与理解,这一过程紧密依托于将要学习的书本知识。第三步是培养学生自主灵活应用语言的能力,即通过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学习将其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验性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使用技能。最后,根据语境等交际条件的需要创造出具体的语言场景,即将语言知识情景化从而满足交际需要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通过知识的情景化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创新,从而形成知识的概念化,例如学生在忘记某一单词或短语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其它意思相近的近义词或短语表达相同的意思,这样可以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在大脑中学习记忆课本中的语言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通过互动式英语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以愉悦的心情主动参与其中,从而达到熟记所学语言要点和学会灵活运用的目的。笔者长期从事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也曾通过互动式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成效。例如在讲授《大学英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董亚芬)第三册 unit 3 Why I Teach这一章节时,未就文章本身而对学生提出任何问题,而是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之上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换位思考,在课堂上本着主动自愿原则要求学生站在讲台之上,就老师在黑板上所写题目(If I Were a Teacher?…)展开具体论述,题目后的省略号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和发挥的空间,学生既可以就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展开论述,也可以就做一名教师的目的等议题展开讨论,从而加强课堂教学互动。教师此时通过角色互换也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生之间展开对话,从而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多媒体教学现已成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手段,而丰富的网络资源更是为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比如教师在课堂学习结束后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得出结论。为了避免学生的紧张或厌学情绪,可以不必要求学生当堂作答或以书面形式上交,可以充分借助借助NetMeeting,Internet Phone,Email, Chat Room,BBS,QQ共享等信息资源让同学之间相互交换意见和看法再通过网络手段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以及学习当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或某一题目的讨论结果传达给老师,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老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的薄弱环节,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互动式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多维互动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互动也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互动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在更为宽松的学习环境下,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和交际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实现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
[1]何荔.多元互动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角色作用的转变[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81-483.
[2]于晶.浅谈大学英语精读课中的互动式教学[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55.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Powney,J.Interviewing in Educational Research[M].London:RKP,1987.
[5]Hatch,E.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Rowley,MA:Newbury House,1978.
[6]Long,M.H.Input interac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1981.259-278.
[7]Varonis.The Impact of Foreign Experts,Methodology and Materials on English Language Study[J].Applied Linguistics,1985,(6):171.
[8]丁言仁.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外语学习[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