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厦门市高校武术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2011-11-01赵少聪

关键词:厦门市职称学历

赵少聪,陈 亮

(厦门理工学院 体育部,厦门 360000)

厦门市高校武术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赵少聪,陈 亮

(厦门理工学院 体育部,厦门 360000)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厦门市本科院校武术教师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当前厦门市高校武术教师整体学历较高、年龄结构合理、专业技能水平好,但高职称教师比例偏低,教师科研水平不高等问题制约着武术教师自身发展,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为提高高校武术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厦门市;高校武术教师;现状

1 .研究目的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项目的代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随着全民健身的不断发展,武术以其独特的健身价值,在全民健身当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根基,高校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终身体育”思想的最后阶段,因此高校武术的发展对普及终身体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武术教师队伍的状况直接影响高校武术的教学质量。因此对高校武术教师队伍况状展开调查研究,分析厦门市高校武术教师队伍当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高校武术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厦门市四所本科院校厦门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武术选项课的教师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期刊上关于高校体育选项课、高校武术教师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依照课题拟定具体调查指标,2010年10月~2011年1月对4所高校24位担任武术课选项课的教师发放问卷,回收问卷24份,经核查,有效问卷24份,有效回收率100%。

2.2.3 逻辑法

对获得的相关材料和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运用逻辑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认真的比较、归纳、分析与综合,以阐明和总结本课题的研究观点。

3 .结果与分析

3.1 教师学历、职称

表1 :厦门市高校武术教师学历、职称一览表

学历教育是以学科体系或专业为基础的,有学制要求的,通过院校培养人才的教育活动[1]。学历一方面反映了受教育的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知识和能力水平。近年来,厦门市高等院校在招聘体育教师时,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从过去的本科,到现在的硕士和博士等。另外,学校对教师学历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教师也感到了提升学历的重要性,大多数青年教师都通过自身的努力,积极提升学历,因此现在的厦门市高校高学历的武术教师占较高比例。从表1中看出,厦门市高校武术教师中具备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50%,而且许多本科学历年轻的教师也在通过不同的途径,不断提升自身的学历和学位。这些高学历的武术教师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思维方式较活跃,而且精力充沛,能够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在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与户外游戏当中,应该做到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并把教育融入到游戏当中,这是在进行幼儿教育时,应该明确的基本原则。在进行实际考察时发现,成都市幼儿园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会以游戏为主要的活动内容,进行游戏活动时没有明确练习身体的动作与身体素质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一些民办幼儿园中由于自身的认识比较狭隘,导致教师没有把握好幼儿在不同时期应该进行不同体育教育方面的认识,进而达不到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

“职称”是反映人的学术、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及工作成就的标志。从表1中看出,目前厦门市高校武术教师具有助教职称的有7人,占29.2%;具有讲师职称的有8人,占33.3%;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有5人,占20.8%;具有教授职称的有4人,占16.7%。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中级含中级以下职称教师人数占的比例较大,究其原因是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大量扩招,学生数急剧上升,为了适应教学要求,近几年高校招聘体育教师的人数明显增加,而所招聘的新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刚刚毕业,造成教师队伍的年轻化,导致厦门市中级及中级以下职称高校武术教师占的比例较大。

3.2 教师年龄结构与教学年限

表2 :教师年龄和教学年限一览表

武术教学是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活动,不仅需要教师示范高难度的动作,而且要求花费很长的时间来实践体会和总结经验,我国人才学研究者认为,人才创造最佳年龄一般来讲在30~50岁[2]。表2显示,厦门市高校武术教师30岁以下占25%,30~40岁占41.7%,40~50岁教师占20.8%,50岁以上教师占12.5%。厦门市高校30~50岁武术教师占的比例将近62.5%。由此看来,厦门市高校武术教师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

厦门市高校武术教师执教5年以下的占16.7%,执教5~ 10年的教师占37.5%,执教10~15年的教师占20.8%,执教15年以上的占25%。教学年限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厦门市高校武术教师中83.3%的教师至少有执教5年以上的经验,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武术的要领。

3.3 科研能力

表3 :2008.1~2010.12年武术教师发表学术论文一览表

科研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帮助教师不断吸收新知识,创造新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处理教材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另外通过科研活动能够培养教师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这些品质能够帮助教师认真细致地收集相关素材,整合知识、消化知识,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准确把握,使教学更具科学性、计划性和逻辑性[3]。根据调查,2008~2010年,厦门市高校武术教师共发表29篇学术论文,其中核心刊物4篇,本科学报13篇,一般刊物12篇,以上论文内容涉及武术的有22篇,占75.9%。厦门市高校武术教师在发表学术刊物最高级别的调查中,只有1人曾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有13人在本科学报上发表过学术论文,有3人曾在一般刊物上发表,有7位教师3年间未发表文章。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厦门市高校武术教师整体科研水平低,发表文章的数量偏少,在高级别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的教师很少。出现以上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当前高校科研与职称评定挂钩,由于教师的科研意识薄弱,很多教师只会在临近申报职称前期,集中发表学术论文,而职称晋升成功后,常常出现科研的低谷期,发表论文的数量锐减,特别是评上教授的教师,职称已定型,学校没有规定科研任务的情况下很少发表论文;第二,目前厦门市高校武术教师中低职称教师占的比例较大,他们刚刚从大学毕业,教学和训练任务较重,科研处于起步阶段,科研能力不强,科研水平不高;第三,厦门市高校武术教师中有一部分是专业运动员出身,他们的理论水平相对较低,造成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课题的研究较少。

3.4 教学工作量

表4 :2010~2011学年武术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一览表

3.5 业务水平与培训情况

根据调查,厦门市高校武术教师全部是武术专业出身,能胜任目前的武术教学工作,对学生的调查当中也发现有95%以上的学生认可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但武术项目在不断发展,有87.5%的武术教师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求,具有较强烈的参加武术培训和学习的愿望,但是遗憾的是这些有参加武术学习和培训愿望的武术教师真正出去培训的机会很少,据调查,近3年,只有15位老师接受过一次以上的培训,而且几乎都是在本市参加的培训,在对培训内容的调查中发现70%以上的教师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合适自己的培训内容,这主要原因有目前针对高校武术教师所办的武术教师培训班非常少;各个高校教学内容没有统一,培训的内容也很难符合所有教师的要求;各个学校经费有限,教师出去培训的机会也受到一定的制约。

3.6 对当前工作的满意度

表5 :教师对当前工作满意程度

表5显示,虽然大多教师都是在超额完成工作量,但是大部分的教师对当前的工作的满意度高,主要原因是教师的职业本能和对工作的热爱,以及他们对长期从事的武术的教学工作充满责任感和高度的热情。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厦门市高校武术教师的整体学历较高,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50%;但低职称教师占的比例较大;教师的科研意识差,整体科研水平低。

4.1.2 厦门市高校武术教师的整体专业技能水平好,多数教师渴望能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学习,但由于经费有限和培训班不多,所以获得培训机会的教师很少。

4.1.3 近几年高校扩招,造成师生比失调,而且学生对武术课的热情,选择武术选项课的学生多,厦门市高校多数的武术教师工作量超荷。

4.2 建议

4.2.1 学校应鼓励青年教师提高自身学历,尽可能为有提高学历意向的教师提供条件。

4.2.2 应该成立一个科研团队,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高职称的教授学校应该给一定科研工作量,发挥教授的作用,帮助低职称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学术负责人也可以根据情况,适当给老师布置科研任务,并定期检查反馈。

4.2.3 有关部门要多组织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应加强业务交流和培训,学校应该为参加培训的老师提供各种支持,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先让合适的骨干教师参加培训,让骨干教师培训其他没有参加培训的教师来节省经费。

4.2.4 学校应根据情况适当扩大对武术教师的招聘,特别是适当引进高职称教师,力求师生比例在一个合理范围,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保证教师有充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加武术教学研究和科研活动,另外要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发挥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注:本文系厦门市科技计划指导性项目,项目编号:3502Z20089056;厦门理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项目编号:JG200829)

[1]王虹.缓解培训与学历教育矛盾的设想与对策[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33-37.

[2]鞠波.山东省中学骨干体育教师的现状及培训模式研究[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02.

[3]郑忠波,李明伟,刘菁.高校体育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分析与思考[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92-96.

[4]黑建敏.高校教师教学工作量标准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 (8):59-62.

猜你喜欢

厦门市职称学历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组织祭扫活动 缅怀革命先烈
2015年厦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老区情难忘——记厦门市老促会原会长张振福
知识无力感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
近20年厦门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