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工艺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下专业课程设置探索
2011-10-30张卫芳
葛 丰,桂 勤,张卫芳
(惠州卫生学校,广东 惠州 516002)
口腔工艺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下专业课程设置探索
(惠州卫生学校,广东 惠州 516002)
课程设置;口腔工艺专业;校企合作
为探索口腔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我校结合专业特点,通过与义齿加工企业联合办学,将三段式教学模式变为“1.5+1.5”教学模式,即1.5年文化基础及专业基础课,1.5年专业课(企业上课及实习),其中第二个1.5年边实践边学习,把实践时间分阶段穿插在理论教学中,更好地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再循环。通过与义齿加工企业联合办学,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实践环节等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改革。
1 口腔工艺专业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前,我国并没有培养口腔技师的专门学校,只是少数院校举办过短期口腔技术员训练班。严格意义上的职业教育于20世纪80年代末才兴起,而口腔工艺专业作为医学职业教育的一部分在90年代后期才出现,我国牙科技工教学还停留在较低水平,缺乏健全的继续教育和职业执照管理体系。目前从业的牙科技工普遍缺乏正规、系统的教育培训。
在教学环节上,口腔医学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口腔工艺专业学生操作技能培养要在理论指导下反复训练,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适应能力等实际工作能力。目前口腔修复专业教育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课程设置三多一少,即课程总数多,公共基础课程多,医学基础课程多,修复工艺专业课程少。而国外学校专业课程设置与我国迥然不同,如日齿科技工士学校共设置14门课程,主要是技工专业课程。(2)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等问题,教学计划偏重理论。(3)教学经费不足。多数学校教学经费投入少,没有完善的实验室,实验器材缺乏,学生在校期间的各项基本训练不够,动手能力不强。(4)师资匮乏。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肩负着传授知识、技能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任。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教学质量的优劣。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师资匮乏,尤其是高水平实习指导教师。(5)没有固定的实习基地。目前我国修复工艺专业的中专、大专仍采用三段式教学模式,即第一年讲授基础课,第二年上专业课,第三年组织实习。大多数学校没有固定的实习基地,学生只能分散到各口腔门诊部、义齿制作中心实习。由于没有专职实习指导教师,加之受设备和条件限制,学生得不到全面、系统的训练。因而实习效果很不理想。通过毕业生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在工作中存在实际操作能力差问题,究其原因是在校学习期间,理论与实践课程安排不合理,实践机会少。因此,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至关重要,课程设置是实践性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1,2]。
表1 校企合作前后专业课程设置及课时分配比较
2 校企合作前后专业课程设置比较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合作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加大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力度,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针对目前口腔工艺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以满足社会口腔工艺专业人才需求,强化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我校建立了校企合作教学实践基地,将校企双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发挥义齿加工中心的实践教学功能和学校的理论教学优势,加强了学生技能操作训练,解决了企业人才缺乏问题。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了校企互动、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共同发展、合作双赢的办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校对学生专业课程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课程突显了实用性、超前性和针对性(见表1)。
通过课程改革,增加了牙科技工概论、模型技术等课程,加大了专业课程比例,对部分课程课时数进行了调整,如疾病学基础、美术与雕塑基础、口腔正畸工艺技术,让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有更深理解;部分课程进行了调整,如将口腔解剖生理学调整为牙体解剖学,生理学基础调整为口腔生理学。同时,增加了实践课学时数,如牙体解剖学、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通过课程调整,使学生很好地掌握牙的解剖学形态和雕塑义齿的实践技能,为从事义齿制作打下坚实基础。另外,通过课程调整,保证了学生有足够时间进行专业学习及技能操作。避免了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和知识灌输现象,而加强了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以利于学生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3]。
3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经验和思考
通过口腔工艺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初步实践,使得课程设置更切合实际,为学生整体素质提高打下良好基础。当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和大纲,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真正实现“去冗存精”。
口腔工艺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下专业课程设置仅仅是教学改革的一部分,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中职学校教师大多是从高校直接分配而来,专业水平高,理论知识丰富,但知识应用能力不强,实际操作水平不高,必然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实施,学校创建实习基地,为广大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进行实践,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提供了条件和机会,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口腔工艺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下专业课程设置涉及许多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如学校课程设置、教师配比,企业配合,实习基地建设等。同时,要进行同步评估,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可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教育性、产业性的双重功能,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习条件和难得的锻炼机会,增强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操作技能水平,系统掌握口腔工艺基本理论,并具有独立操作修复器械、制作义齿及选择与利用口腔修复材料的能力,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王英明.高职口腔工艺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22~24.
[2]姬海莲,郑磊.培养与企业“零距离无缝对接”口腔医学技术应用型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8:31~32.
[3]李耀峰,李恒让.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口腔工艺技术人才[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1):5~7.
G423.02
B
1671-1246(2011)01-01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