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译外文影片名的概念化场景对等
——以外文影片名为人名的译本为例

2011-10-28郑厚尧

关键词:概念化命名背景

郑厚尧 姜 露

(长江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汉译外文影片名的概念化场景对等
——以外文影片名为人名的译本为例

郑厚尧 姜 露

(长江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中英文影片名的命名机制相同,大致可以认定为九种命名方式,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英文影片名侧重对主人公的凸显,而汉语影片名着重凸显事件。翻译时,为了实现源语言和目的语的概念化对等,译者不必囿于一种翻译方法,可以灵活翻译,以填补外文影片片名丢失的文化信息,并且尽量符合目的语影片名的命名规律。

影片名;概念化;场景;对等;翻译

一、理论基础:翻译对等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主张自然语言在“深层结构”上是相同的,而差异则产生于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过程中。基于生成语法理论,奈达(Nida 1964;Nida&Taber 1969)认为,翻译是把原文的表层句子转化成源语的核心句,然后把核心句转化成目的语中相似的核心句,最后再把目的语的核心句转化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

由此可见,基于生成语法理论的翻译观把语言与人类其他认知能力分割开来,即把意义视为客观的,独立于语言使用者认知之外的东西,同时,认为形式和意义是可以分离的。事实上,这种宏观上的简单化的对等翻译理念过于理想化,在许多具体的情况下难以操作,而且“形式和意义是相互依存而不可分离的”(Hilferty 2001:8)。

认知语言学则认为,意义是概念化的产物,包含语境和经验。盖兰克甚至认为语法是意象的体现,强调概念场景的某些方面会突现观察场景的某个角度,比如两个句子可能具有相同的语义内容并可以相互替换,但是由于使用了不同的语法结构,它们在意义上就会有所不同,因为它们使用了不同的意象来呈现同一个场景。所以,认知视角下的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使用目的语来重现由源语所激发的概念化场景。兰盖克 (Langacker 1986, 1987a-b,1988a,1990)将“场景”定义为概念化主体在一定语景下对特定构想物或情景所做出的识解。整篇文本则可被视为由此类场景构成的一个连贯和一致的网络,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依据一系列的意象维度来确定。意象维度是决定概念化场景或情景的参数,而概念化场景或情景是语言使用者在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所处理的一块语义内容,可大也可小,其中可涉及许多实体 (物体,情感,直觉等),形成某种时间性或无时间性的关系,包括刻画、细度、突显和视角。正是这些维度构成翻译对等的参数,而它们的具体格局将解释每一个单独的概念化(文本)独有的特点,因此,认知视角下的翻译对等是源语和目的语的概念化场景的对等。

二、影片命名的认知机制

电影作为一个具有商业性质的文化产物,只有进入市场,面向大众,才能实现传媒价值。电影名决定大众是否接受该影片的心理感知的第一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与票房直接挂钩,因此,电影名具有严格的要求。它通常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形式上,短小简洁,通俗易懂;内容上,高度概括或凸显影片的某一特征;表达上,具有信息性、美学性和娱乐性。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看,影片名的生成属于意象的一个维度,即关系性突显。关系性突显,是关系性表述结构赋予其角色的不同程度的突显。关系性表述在呈现其角色时总是不对称的。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这种不对称是一种典型的显景/背衬格局,是人类感知的一个普遍而固有的属性。人们在扫描他们的可视领域时,总会注意到场景中的某些部分比其他部分更突出。被赋予了特别显著性的成分称为显景,而场景中较少显著的成分则构成了背衬。通常,影片中的人物、事件会被认为是显景,而事件发生的处所默认为背衬。通过对电影名的分析发现,显景和背衬都可以作为影片名。

影片以声音和流动的图像呈现出一个完整且固定的意象,这种意象大致以两种形式呈现:线性式的时间顺承或倒序,处于同一时间维度上的并列拼合。

影片无论采取哪一种意象呈现形式,其命名方式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种:

第一,英雄凸显式。所谓英雄凸显式是指影片在命名时直接提取故事中的主人翁或者有代表性的事物来做片名。以此命名的影片所讲述的故事通常可以概括为“有关A的一些事”。从语法学角度看,做片名的A既可以为人名也可以为 (或者包含)其他指人名词,还可以为指物的名词。比如,英文影片“Hamlet”就是该片中的主人翁,讲述的就是“围绕Hamlet所发生的一些事”。

第二,背景凸显式。所谓背景凸显式是指影片在命名时采用故事中的背景做片名。以此命名的影片所讲述的故事可以进入“在A(上/中/里)发生一些事”。其中,A为方所名词,表达故事发生的空间;也可以是时间名词,表达故事发生的时间。比如“In Old Arizona(1929)”,Arizona是一个地名,说明该影片的故事就发生在Arizona这个地方。再比如“The LongestDay(1962)”“In the Heat of the Night(1967)”等都是以故事所发生的时间为片名。

第三,事件凸显式。所谓事件凸显式是指影片在命名时以概括化的情节为片名,可以进入“发生了A(这件事)”这种格局,其中A通常为表示行为动作的动词或者动名词。比如“Finding Neverland(2004)”这部影片讲述的是寻找梦幻岛 (这件事)。

这三种影片的命名方式可以说是最基本,同时也是最简洁的。这样命名的片名由于只凸显了故事叙事结构中的一环,因此给观众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这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悬念。不过,如果片名留给观众的悬念太多也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不同观众群体的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认知上的差异性可能直接导致他们对影片的期待不同,因而对影片的评价不一,所以,为了降低影片的评价风险,许多影片采用直白的方式来命名。我们在此把它们叫做复合式命名。所谓复合式命名就是将上述三种命名方式进行不同的组合,使片名凸显叙事结构中的多个环节,压缩观众的遐想空间。比如:

第四,英雄+事件凸显式。影片在命名时,通常将主人公和事件联系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以此命名的影片所讲述的故事通常可以进入“围绕A发生B事”,A为人名或其他指人名词,B为事件。AB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影片名。比如“Mr.Smith Goes to Washington(1939)”讲述的是“围绕史密斯发生的游华盛顿的事情”

第五,背景+事件凸显式。影片命名时,将事件所发生的背景与事件共同作为显景凸显出来。以此命名的影片所讲述的故事通常可以进入“在A (上/中/里)发生B事”,其中A,上述 (2)已做详细说明,B为事件,AB组合构成影片名。比如:“月球探秘”讲述的是在月球探秘的一些事情。

第六,英雄+背景凸显式。这种模式是指影片在命名时有时会将主人公和故事发生的背景融合在一起。“在A(上/中/里)围绕B发生的一些事”,其中A,上述 (2)已做详细说明,B为人名也可以为 (或者包含)其他指人名词,还可以为指物的名词。比如:“Fiddler on the Roof(1971)”讲述的是小提琴手在屋顶上发生的一些事情。

第七,事件+英雄凸显式。这种模式恰好和(4)相对应,电影名先点出事件,再给出主人公。比如《走出硝烟的女神》。

第八,事件+背景凸显式。这种命名模式与(5)对应,先交代事件,再点出事件发生的场所或时间。比如《你好,香港》。

第九,背景+英雄凸显式。这种命名模式与(6)对应,比如《千秋三侠》。

三、汉译片名实例分析

本文以1929-2009奥斯卡获奖影片及同年获提名奖的影片 (439部)和1-13届中国华表电影获奖影片 (363部)为封闭语料库,对影片片名的模式进行了穷尽性研究,具体情况如表一。

表1 中英文影片命名模式量化表

从表一可以看出,英文影片的命名基本上以英雄凸显式、事件凸显式和背景凸显式三种模式为主,分别占比36.0%、30.7%和17.9%。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复合式命名中A+B,B为事件凸显比例远大于B为背景凸显。中文影片的命名虽然在整体上与英文影片的命名方式相近,这一方面说明了从影片的命名方式看,不同民族的认知视角大致是相同的,但另一方面也显现出一些差异。比如,在中文影片中事件凸显式命名方式占比最高,达40.5%,英雄凸显式紧随其后,占21.8%。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英文影片中,背景凸显和事件凸显占比相当(17.9%和30.7%),而在中文影片中它们的占比差异悬殊(10.5%和40.5%)。这一事实告诉我们,中文影片的命名比之于英文影片的命名更偏好事件凸显。

以上是对中英文影片片名的统计对比分析。本文主要讨论的是英文影片的中译。为了对英译中片名认知规律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我们对439部奥斯卡获奖影片中的41部以人名命名的影片中文译本进行了穷尽性研究,研究结果如表二。

表2 41部英文影片片名与中译片名模式对照表

从表二中可以看出,英雄凸显式的英文影片名在译为中文时,英雄凸显式仍占绝大多数,但也出现了少量的“英雄+事件凸显式”、“背景+事件凸显式”和“事件凸显式”的中文翻译片名。这个统计结果告诉我们,仅就以人名命名的影片来说,从英文翻译到中文我们可以采用从英文人名到中译文人名的直接对等翻译,也可以采用非直接对等翻译。无论是直接对等还是非直接对等翻译,都是以传统句法学理论为基础的翻译。以该理论为基础的翻译观对片名翻译的解释过于笼统,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性不强,因此我们主张对英文影片片名的翻译应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即从影片命名的认知模式着眼探讨汉译片名的规律。由此我们提出汉译片名的概念化对等翻译。

所谓概念化对等翻译,就是说,在影片片名的翻译过程中,译者要遵循影片命名的认知规律。表一的统计数据告诉我们,中英文影片的命名模式无外乎“英雄凸显式,事件凸显式,背景凸显式,英雄+事件凸显式,背景+事件凸显式,英雄+背景凸显式,事件+英雄凸显式,事件+背景凸显式,背景+英雄凸显式”等九种模式。这就是说,在影片片名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只要在这九种模式框架内进行操作,都可以实现影片片名从英文到汉语的概念化对等。具体来说,如果英文影片片名是以“英雄凸显模式”命名的,比如以人名命名的片名,翻译为汉语时,完全不必囿于中文译名一种翻译方式,译者其实可以采用上述九种模式中的任何一种模式进行汉语翻译,并且由此翻译而成的汉语片名都是概念化对等的翻译。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同一个英文片名翻译为汉语时可能会出现多个片名的情况。例如,英文影片Hamlet,汉译片名有《哈姆雷特》和《王子复仇记》。从Hamlet到汉语的《哈姆雷特》都是“英雄凸显式”命名;从 Hamlet到汉语的《王子复仇记》,前者是“英雄凸显式”命名,而后者是“英雄+事件凸显式”。由此可见,从Hamlet到汉语的《王子复仇记》,虽然片名的命名模式有所不同,但是汉译片名符合中英文影片片名的命名认知模式。

那么,为什么英文里以“英雄凸显式”命名的人名影片名,翻译成汉语时采用了“英雄+事件凸显式”,“背景+事件凸显式”和“事件凸显式”等模式命名的片名,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中文影片的命名偏好于“事件凸显式”。这一点可以通过表一所列中文片名命名模式的相关数据得到证明。

其次,人名影片名由英文译为汉语时,由于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较大,英语人名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对于英语本族观众来说原本是普遍熟识并且被默认的,但是,一旦将该片名直接植入汉语,它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对中国观众来说就变成完全陌生的,甚至一无所知。因此,从英文人名片名到汉译人名片名,不太利于中国观众接受并且了解该片。例如,英文人名片名 Hamlet,在西方观众心目中, Hamlet是一个很完整的替父报仇的形象,如果把该片名直接音译为《哈姆雷特》,对于不了解西方历史或者没有读过莎士比亚剧作的中国观众来说,却变成了四个无意义的汉字。如果我们采用中国观众所熟识的“事件凸显式”来翻译该片名,即《王子复仇记》,那么中国观众可以透过中文所负载的相关文化信息对该片的内容就有了基本了解。事实上,我们也发现对于许多英文人名片名,汉译时都是采用该方式来处理的,并且这样译得的片名,不仅容易被中国观众所接受而且也比较经典。如,英文片名“Rachel,Rachel”译为《巧妇怨》,“Gandhi”译为《甘地传》,“Erin Brockovich”译为《永不妥协》,“Nicholas and Alexandra”译为《俄宫秘史》等,莫不如是。所以,从观众接受心理来说,对英文人名片名的汉译,我们更倾向于采用中国观众所熟识的“事件凸显式”来翻译。

[1]丁国旗.认知语法视角下的意象分析与翻译[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2]潘国文.汉英语言对比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匡芳涛.图形-背景的现实化[J].外国语,2003(4).

[4]司显柱.论英汉民族思维模式,语言结构及其翻译[J].外语学刊, 1999(2).

[5]萧立明.认知语言学与翻译[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5).

[6]张政.试论信息增补性翻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 (1).

[7]宁之寿.谈电影片名的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1997(1).

[8]李平.信息不对称,意义,认知与翻译研究[J].外国语,2003(2).

On the Equivalence of Conceptual Scenes in Titles of English Movies and Corresponding Chinese Versions——Take the Chinese Cersions of Titles of English Movies Namedafter People as an Example

ZHENG Hou-Yao;JIANGLu (School of Foreign L anguages,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 Hubei434023)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 equivalence of conceptual scenes in source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this thesis first explores the generative mechanism of titles of mov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on and then,summarizes nine ways of naming titles of movies, namely,hero foreground,background foreground,event foreground,hero-event foreground,background-event foreground,hero-background foreground,event-hero background,event-background foreground,background-hero foreground.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Chinese versions of titles of English movies named after people reveals the fact that instead of being confined to the corresponding hero-foreground way of translation,translators can choose any of the above nine ways to achieve the equivalence on conceptual scenes.

conceptual scenes;translation equivalence;foregrounded;background

H315.9

A

1673-1395(2011)08-0053-04

2011-07-10

郑厚尧(1957-),男,湖北仙桃人,教授,主要从事词汇学与汉外语言对比研究。

责任编辑 韩玺吾 E-mail:shekeban@163.com

猜你喜欢

概念化命名背景
汉韩空间关系表达式差别的概念化原因
风险社会的再概念化及其治理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为一条河命名——在白河源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行政法的概念化——法律保护还是规制进路
河鲀命名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