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班级“党建、团建、班建”三位一体管理模式探索
2011-08-15何琼
何 琼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192)
研究生班级“党建、团建、班建”三位一体管理模式探索
何 琼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192)
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简称党建)、团支部建设工作(简称团建)和班级建设工作(简称班建)一直是高校研究生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也是高校研究生管理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党建、团建、班建”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有助于加强高校研究生管理。
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团支部建设;班级建设;管理模式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学历层次,研究生的党支部建设(简称党建)、团支部建设(简称团建)和班级建设(简称班建)是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研究生数量急速膨胀,对研究生党建、团建和班建提出了新的挑战。做好研究生的管理工作,对提高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出符合国家和社会需求、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建设和谐校园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生和研究生班级的特点
研究生的管理工作对研究生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要做好研究生的管理工作,必须把握研究生和研究生班级的特点。
(一)研究生的特点
研究生一般都经历过大学几年的培养教育,甚至有的已经在社会中锤炼了几年,他们的综合素质在其原先大学班集体或者工作集体中是相对优秀的,同时也已融入了一定程度的时代特征,当今研究生群体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思想(心理)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结构的完善和人生阅历的增加,研究生思想相对成熟,政治觉悟较高,他们普遍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问题,对各种社会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竞争加剧、就业困难等现实问题的存在,再加上社会多元化和各种思潮的影响,研究生也表现出诸多的问题和困惑。突出表现为个人主义严重、集体观念淡薄,价值观更加功利化、拜金主义和物质化倾向凸显,急于求成的心理与现实困难的冲突带来的不自信等。
学习(科研)方面:相对大学生而言,研究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等都比较优越,学习更加自主灵活,知识层次较高,专业性较强,更多地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接触各个专业领域前沿研究。但是,由于硕士研究生学制短,最多的三年,最少的仅两年,一年级学习任务重,而到二年级就立即面临项目研究、发表论文、撰写毕业论文和找工作等多重压力。因此,研究生虽然科研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其进取和创新精神不足,学术情绪浮躁,学术道德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和冲击。
生活(工作)方面:研究生的年龄一般都在22~40岁之间,独立意识强,一般都不愿意再依靠家庭的资助来完成学业,其中有的已组建家庭,承担起了养家的重担。要按时完成学业,同时还要面对交往、婚恋、家庭等现实问题,生活压力普遍较大,不得不寻求合适的途径(如做兼职工作)来解决现实的生活问题。同时,研究生作为高校的“宝贝群体”,生活环境相对宽松,但是学业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导致研究生作息时间混乱、饮食不规律、缺乏体育锻炼,因此,很多研究生逐渐呈现出“体重上升而体质下降”的不健康状况。
(二)研究生班级的特点
研究生班级的组建模式一般有横向和纵向两种:横向模式按入学年份组建班级,班内成员之间在年龄、阅历和学术水平等方面差别不大,学习进程基本一致,居住也相对集中,班内人员流动性不大,优点在于便于班内成员的交流和管理,缺点在于各年级间的交流受限;纵向模式以学科点或实验室为单位,不分年级组建纵向班,突破入学时间的限制,以科研群体为核心,便于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但班内成员情况差别较大,学习进程不一,班内人员流动性较大,不利于班级凝聚力和班级文化的形成。
按成员政治面貌来分,研究生班级成员可以分为中共党员、共青团员、群众或民主党派成员,又根据《团章》第一章第一条关于“团员加入共产党以后仍保留团籍,年满二十八周岁,没有在团内担任职务,就不再保留团籍”的规定,可以得出,研究生班级的组成成员的数量关系为:中共党员人数<共青团员人数<班级成员人数。因此,研究生班级的党员、团员和成员之间形成了相应的包含关系。
研究生学习、生活、工作具有较大的分散性,从而导致研究生班集体观念淡薄,组织比较松散,集体活动开展不多,且参与率不高,班级成员交流机会少,很难形成共同的班级文化。另外,各年级之间、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差异,导致各班级之间缺乏相应的交流、沟通和相互学习,班级环境和信息相对封闭,不利于班级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改善。
二、研究生班级“党建、团建、班建”三位一体管理模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的大学生党建目标是“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实现本科学生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因此,在研究生规模化培养的条件下,大部分高校均采用了把党支部建在班上的模式。刘威、穆殿昆在《北京部分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建设现状调查及分析》一文中指出,在其调查的1055名研究生党员中,62.6%的对党支部建在班上的模式表示满意,26.5%的表示一般,不太满意的占11.2%。可见,班级党支部的模式还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这种模式便于组织、联系、沟通和管理,对班级建设也具有很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班级是研究生管理结构中的基层组织,以党支部建在班上为基础,团支部也相应地建在了班上。因此,班级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就自然地形成了党支部建设、团支部建设和班级建设三方面共建的格局。基于以上研究生和研究生班级的特点分析,笔者认为要做好研究生班级的管理工作,首先要对班级党支部、团支部和班委的职能角色定位清晰,明确分工,不能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而应形成以班级党支部建设为思想核心,以团支部建设为活动核心,并统一于以班级建设为情感核心的“三位一体”协同共建的管理模式。从而形成研究生班级“党建、团建、班建”的互动协同关系,即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党建、团建”与“班建”相互协同,共同致力于班级凝聚力的提高、班级文化的形成和班级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
(一)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
研究生党建工作和团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协调好二者的关系,发挥好二者的作用,对维护高校校园稳定,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增强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力度的加大,高校研究生党员数量及比例较以前都明显提高,很多高校研究生入学时党员的比例就已达到40~50%,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研究生班级中党员和团员数量基本各占一半,随着“党建”活动在研究生班级成员中的覆盖率越来越高,其对“团建”的带动作用也显著增强,同时良好的“团建”工作也为党支部输送了更多优秀的共青团员。如此循环,班级党支部在逐步发展壮大。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2008级研究生入学时,党员比例为40%,到2009年12月全校研究生党员比例达到了60%,毕业班级研究生党员比例高达90%以上,甚至有的达到了100%。
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出现的许多新的特点,要求研究生党建工作和团建工作更加密不可分,党支部和团支部必须在认真完成好各自职责的基础上,坚持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的工作思路,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在团结同学、调节矛盾、构建和谐校园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以和谐为目标,“党建、团建”与“班建”协同共建
在党支部和团支部建在班上的模式中,班级成为了党支部和团支部生存的土壤。因此,班级“党建”和“团建”工作作为班级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统一于班级建设工作中。党支部以思想建设为核心,对班级建设起领导和带动作用;团支部以活动建设为中心,对班级建设具有很大的辅助和推动作用;班级建设立足于服务班级同学,着力于促进班级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落脚于提高班级整体凝聚力、形成特色的班级文化。总之,研究生班级“党建、团建、班建”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核心目标即为了提高班级同学、老师(包括班主任、辅导员等)全面参与到班级建设与党团建设工作中,共同努力扩大班级情感交流圈,从而增进情谊,增强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三)“三位一体”管理主体运作模式
研究生班级的管理主体包括班委干部、党支部干部和团支部干部,服务的主体为班级全体同学,班委、党支部和团支部各项工作都必须以同学核心,秉承为同学服务的宗旨开展工作,形成“三位一体”管理主体运作模式。
根据组织原则,把党支部和团支部建在班上,有利于加强党支部、团支部和班委的合作。要开展好“三位一体”管理主体的运作模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重视党支部在三个管理主体中的核心作用,确立其领导地位。其次,要选好配强三个管理主体的核心干部,即班长、党支部书记和团支部书记。“三位一体”管理模式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三位核心干部的素质能力、责任心和协作奉献精神。再次,选配班委、党支部和团支部其他非核心干部(即委员)时,要综合考虑政治面貌、性别比例、学科专业、宿舍分布等多重因素。最后,建立健全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班委会例会制度、班委会扩大会议制度等,其中班委会扩大会议是指包括党、团支部支委在内的所有班级干部。
研究生班级“党建、团建、班建”三位一体管理模式是一个整体工程,除了加强自身三方面建设以外,还需要相应的配套管理体系加以保障。第一,学校、研究生院(研究生部)和学院要建立配套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改革完善现有的考评奖励制度,充分发挥考核奖励体系对班级建设的促进作用。第二,要建立配套的研究生干部选拔和培养制度,保证研究生党支部、团支部、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充分发挥研究生会的桥梁作用,针对横向建制的班级,因缺乏必要的纵向联系,影响了不同班级学生交流的问题,研究生会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各班班长、党团支部书记工作交流会,以加强沟通交流,这样做有利于低年级班级向高年级学习、继承和发扬其班集体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等。总之,只有同步进行各项配套政策和配套管理体系的建设,才能保证“党建、团建、班建”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最高层次的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来源。研究生班级是研究生管理结构中的基层组织,大部分高校都将党支部和团支部建在了班上。本文对研究生党建工作、团建工作和班级建设的相互关系及其三位一体的研究生班级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实践表明,这种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具有可行性、科学性和优越性。有关这种管理模式的具体运行策略方面还将进一步持续优化。
[1]李励恒.浅谈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创新思路[J].思想教育研究, 2009(12).
[2]王轶,何晓琼.新形势下工科类研究生的特点分析及班级建设探索[J].文教资料,2009(17).
[3]刘威,穆殿昆.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建设现状调查及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9(5).
[4]刘洋,李恩峰,卜丽,李树宝.高等学校加强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5]仇金.研究生党支部与班级的组织优化和实践探索[J].成功(教育,2010(1).
[6]牟晖,刘志新.研究生纵向班级管理[J].教育与职业,2008(13).
G643;G455.7
A
1673-1395(2011)08-0098-03
2011-04-20
何琼(1980-),女,湖北荆州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质量管理、教育管理研究。
责任编辑 韩玺吾 E-mail:shekeb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