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建构教学模式在卫生士官教育中的应用实践
2011-10-25宋丽英王江雁张宇辉王希军
宋丽英,王江雁,张宇辉,王希军
(白求恩军医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81)
主题建构教学模式在卫生士官教育中的应用实践
宋丽英,王江雁,张宇辉,王希军
(白求恩军医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81)
根据卫生士官教育特点,采用主题建构教学模式,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知识、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适于在卫生士官教育中广泛推广应用。
主题建构教学模式;卫生士官;建构主义
经过多年卫生士官教育实践,我们总结出卫生士官教育特点。(1)教育性质特殊。卫生士官教育是普通医学教育与军事医学教育相结合、专业技术教育与军事教育相结合的军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2)培养方向特殊。卫生士官教育的培养方向是基层部队,所以必须根据基层部队卫生机构保障任务、工作重点、体制编制、诊疗条件、驻地环境、管理教育等的特殊性,实施教育行为。(3)人才类型特殊。卫生士官教育培养的是“技军复合、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卫生技术人才,其特点是卫勤保障跨专业、战勤保障跨领域,所以必须按照其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组织教育训练。
针对以上特点,我们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着眼基层部队卫勤保障人才需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结构模型。对专业基础课程,以掌握知识为基础,培养能力为核心,提高素质为目标,通过教学方法将教师、学生、学习资料等有机结合,确保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形成符合卫生士官教育特点的教学模式——主题建构教学模式。
1 主题建构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人际间的协作而获得的[1]。主题建构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确立学习主题,以学生认知水平为前提设计问题线索,学生在问题线索引导下,通过协作学习,实现主题知识的意义建构。这种模式协调了“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的关系,教师的“教”是引导、鼓励和协助的过程,学生的“学”是不断地积极建构自身的过程。
主题建构教学模式包含4个环节:案例导入、进入主题→问题线索、引导探索→互动交流、协作学习→归纳总结、建构主题(见图1)。
图1 主题建构模式
导入新课是教学的第一步,用案例巧妙导入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启迪思维、明确学习目的、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等[2]。实施主题建构教学模式的关键是如何设计问题线索。问题线索设计得当,整个教学过程就会环环相扣、自然流畅,使师生之间有效互动;问题线索设计不当,学生就无法与教师交流互动,难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是否与教师互动交流,是否产生思维共鸣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具体标准。实现有效互动的原动力在于教师的引导策略,所以二、三环节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是实现课堂教学的主体活动。经过课堂学习,学生已形成初步的知识框架,但仍需通过归纳小结使学生将知识内化,并通过练习检测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最终实现主题知识的意义建构。
2 应用实践
在营区医学专业卫生士官医用化学教学中运用主题建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良好。教学过程中,分3个层次设计问题线索:知识认同、知识扩展、知识迁移,每个层次又包含若干小问题。以“羧酸”为例加以说明,见表1。
表1 羧酸3个层次问题设计
3 实践体会
3.1 分析学生基础,体现针对性
主题建构教学模式把学生现有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他们在原有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1]。因此,必须分析学生学习基础,从学生现有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针对性地设计问题线索,引导其主动探索、发现,实现主题知识的意义建构。在学习“羧酸”前,学生已学习了具有羟基的醇和酚及具有羰基的醛和酮,并认识到官能团决定同一类物质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学习羧酸,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羧酸结构、命名和性质。如先从乙醇的官能团——羟基、丙酮的官能团——羰基入手,把羰基和羟基直接相连,组合成羧基,引出羧酸的官能团,再由学生归纳羧酸的定义和通式。再如比较羧基在碳链中的位置,提示与以前所学的醛位置相似,所以系统命名法与醛也相似,自然而然地由醛的命名迁移到羧酸的命名。
3.2 围绕教学目标,体现层次性
围绕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线索,整体上按内容层次划分,再按知识认同、知识扩展、知识迁移3个层次逐渐展开。如有机化合物从结构、命名、性质方面以知识认同、知识扩展、知识迁移3个层次进行设计。清晰的层次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发展思维,易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
3.3 促进师生交流,体现启发性
保罗·弗莱雷(P·Freire)指出:“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3]讲授式教学法只需条理清楚地讲授内容即可,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主题建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思维调动和活动参与,所以创设积极、和谐的教学环境,促进师生交流是关键。只有教师深入发掘教学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和价值,立足学生的认知水平,考虑学生的发展需要,才能设计出启发性问题线索,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促进学生思考,在师生交流中营造互动和谐的课堂气氛。
3.4 实现意义建构,体现应用性
主题建构教学模式以学生意义建构为目的,而实现意义建构的关键是知识迁移目标的达成,因此,在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实际,使学生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和应用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既可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在为基层部队培养“一专多能”的“通用型”人才的卫生士官教育中,实施主题建构教学模式,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知识、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符合卫生士官教育特点,也适于在职业技术教育中推广应用。但该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围绕课程标准,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层次性的问题线索,创设积极、活跃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专业知识,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学习,熟悉基层部队实际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卫生士官教育迈上新的台阶。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M].第2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杨承印.化学教学设计与技能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陈瑞生.学生发展:课堂教学的终极追求[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12):57~58.
G424.1
B
1671-1246(2011)13-00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