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推进“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的策略
——以乐清市部分城镇中小学为例

2011-10-25

运动 2011年16期
关键词:乐清大课间课间

石 峻

(浙江省乐清育英学校,浙江 温州 325600)

有效推进“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的策略
——以乐清市部分城镇中小学为例

石 峻

(浙江省乐清育英学校,浙江 温州 325600)

以实验为依据,立足乐清市部分城镇中小学校,从城镇中小学开展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的现状出发,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有效推进“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全程监控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实验前后的变化,探索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的管理体系、组织形式、内容、方法等实施策略,研讨有效推进“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以期通过系统的研究,探索出适合城镇中小学开展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的新模式及活动的综合评价体系,总结适合城镇中小学开展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形式、内容及推进策略。

城镇中小学;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健康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了使实验具有代表性,特选择乐清地区东西片区能代表乐清市城镇中小学课间现状的15所高中、初中、小学作为实验学校,另设9所对比学校(高中、初中、小学各3所)。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法 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大课间活动项目,确定与之相适应的活动模式,对其进行全程跟踪研究。

1.2.2 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相结合,调查研究部分城镇中小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体育教师及学生,以使研究材料更加丰富,结论更加可靠。1.2.3 经验总结法 通过对实验教师及学生在参与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经验进行筛选、提炼和理论概括,使之上升为具有更普遍的指导意义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理论,总结研究成果,寻找新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模式操作程序。

1.2.4 行动研究法 采用边实践边实施边研究边完善的研究方法,对研究目标、内容、过程与方法的进行具体设计;将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实践研究与学校的教研紧密结合,通过全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体验、反思、再体验、再反思,不断深化研究,及时总结经验,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动整个实验工作的开展。

2 研究过程及策略

2.1 建立完整管理体系,增强大课间活动的“保障力”

学校把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建立系统的领导机构和责任制度。学校由分管校长亲自挂帅,成立由政教(学生)处、学生会或少先大队部、年级组、体育组、班主任和班级体育委员等人员组成的管理体系。其管理体系如图1。

2.2 创新多样组织模式,保障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力”

2.2.1 “集体活动与自主选择”相结合模式 一方面,本模式不仅要求全校学生继续做好全国统一的广播体操,还要求体育组专门为各年级编排活动内容,如虹桥实验中学大课间活动布局为,先统一进行跑操练习和广播体操,然后分年级练习,7年级为自编武术健身操,8、9年级为自编搏击操;另一方面,每个年级的学生在不同的时段有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如乐清中学的大课间活动就是采用这种形式,活动项目主要有羽毛球、跳绳、踢毽子等,学生既可以以单人练习,也可以分组练习或团体练习,还可以运用比赛的形式,满足了学生个体差异所形成的不同兴趣要求。

2.2.2 “自助餐式”分组分项活动模式

其中:Dxj为生境退化指数;R为威胁因子数目;Yr为威胁因子栅格数;Wr为威胁因子权重,表征对生境类型相对破坏力的大小,值在0-1之间;ry为单个栅格对应的威胁因子个数;βx为生境类型栅格可达性,值在0-1之间;Sjr为地类j对来自威胁因子r的敏感性大小,值在0-1之间,越接近1越敏感;irxy为栅格y的威胁因子值ry对生境栅格x的威胁水平,分为线性和指数两种作用:

为避免学生因连续参与一个项目而感到乏味,有的实验学校大课间活动采用的是“自助餐式”分组分项活动模式,即学校把学生的团体项目根据不同年级按照两周一个轮回进行交叉安排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进行自主选择。此外,根据人数多、场地小的实际情况,还把学生的活动时间安排在上午、下午两个时段进行,并在必要时段安排部分班级轮空。

图1 管理体系

2.2.3 “一主多选”的活动模式 “一主多选”的活动形式注重的是学生活动兴趣的培养以及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与交往能力的提高,具体操作程序分准备阶段、“一主”部分、“多选”部分、整理放松4个阶段。在准备阶段,根据内容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活动,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活动小组,为活动作好铺垫;在“一主”部分,各班在学校指定场地范围内集体练习,如做韵律操、武术操、健身操等,也可以采用小组形式活动身体各关节部位,为下阶段活动作准备,同时达到愉悦身心、激发其对活动的兴趣;在“多选”部分,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校提供各项活动器材,让学生自由组队、自由选择内容,进行自我活动。“一主多选”活动形式很好地解决了学生活动兴趣与活动内容之间的矛盾,充分调动了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给他们创造了一个展示自己特长的舞台,这种形式非常适合初中、高中学生,如乐清二中、乐清外国语学校、大荆镇一中、南塘镇中等学校便是采用这种活动形式。

2.3 丰富充实活动内容,增加大课间活动的“生命力”

2.3.1 民间活动:让大课间充满古典情怀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及民族文化内涵,是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的重要素材性资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把一些适合活动需要的内容直接引入利用,如踢毽子、打陀螺、跳房子、滚铁环等活动项目;对一些基本适合活动需要的内容改编后可以再运用,如跳竹竿等;把民间传统项目引入大课间成为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目前除上述民族民间项目在大课间活动中被高频率使用,如跳长绳、跳长绳、拔河、斗鸡、跳皮筋、丢手绢、老鹰捉小鸡、舞龙、扭秧歌等活动广泛应用于大课间活动中,这些项目不仅具有较高的娱乐性,更具有很好的锻炼价值。

2.3.2 新兴活动:让大课间洋溢时尚气息 新兴运动项目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体育观念及需要的变化而出现或“热门”起来的活动项目或方法,容易被学生们所接受、所喜爱。选择时我们注意时代性,贴近学生生活及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如流行和时尚的集体舞、街舞、独轮车、滑板、攀岩、短式网球、定向运动、健美操、韵律操、阳光伙伴等竞技和休闲运动项目都可以引进大课间作为活动资源。例如,育英学校、实验小学、柳市六小、虹桥中学就把校园集体舞融入到大课间活动中,乐清外国语学校把轮滑作为小学大课间活动的主要活动项目,乐清二中、三中把学生喜爱的健美操、街舞作为大课间活动的自选内容,这些新兴活动走进大课间极大地丰富了大课间活动内容,增添了大课间活动的时尚气息。

2.3.3 创新活动:让大课间展现智慧火花 大课间体育活动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调整,以永葆其生命力,如体育游戏可根据时序的变化,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主题,围绕主题开展游戏活动,把学生喜欢的游戏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大课间活动中,让学生始终对游戏活动充满新鲜感;如跳绳可以单人跳、双人跳、花样跳、跑着跳、跳长绳等;踢毽子可以单脚踢、双脚踢、花样踢、双人踢,可以计时,也可以计数等,从组织形式、活动内容、音乐选择等方面不断创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活动质量。也可以对现有运动项目技战术进行简化、规则简化、降低标准或难度、改变场地器材要求等。

2.4 合理使用场地器材,提高大课间活动的“利用力”

2.4.1 按班级划分活动区域 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活动场地有限,为了保证大课间活动更加井然有序地进行,大部分学校采用的是按班级划分活动区域,这样既能充分利用运动场地同时又能充分利用学校的边角空地。这样按班级划分活动区域一般遵照就近原则来划分,如实验小学2008年度大课间场地安排就是安排班级活动内容划分,大大提高了大课间活动效果。

2.4.3 按活动项目规划场地 根据每学期或学年的活动内容,在安排时,尽量把相同项目按年级分开,避免场地交叉使用,如1、2年级为立定跳远,由于这个项目对膝、踝关节有一定的冲击,应安排在草坪或跑道上进行;3、4年级为踢毽,由于这个项目对天气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可以安排在教学楼之间的空地上进行,以减小风力的影响;5、6年级为50米跑,可以安排在跑道内和平胶的场地上进行。这样既减少了相互的干扰,又避免了拥挤现象的发生,保证了大课间体育活动能够安全、有序地进行。

2.4.4 按场地规划活动项目 一些班级数少、人数少,场地资源较好的城镇学校,可以采用按场地规划活动项目的办法,即根据本校场地情况因地制宜,优化大课间活动内容,选择一些与场地配套的活动项目让学生自选,如在田径场地可以安排接力跑、袋鼠跳等项目,在排球场地可以安排排球对传、对垫项目,在篮球场地可以安排篮球投篮等项目,这样充分利用了学校场地资源,也极大地丰富了大课间活动。例如,南塘镇中、柳市六小便是按场地规划大课间活动项目,这种方式不仅充分利用了学校的场地资源,更重要的是采用这种方式非常便于大课间的组织与管理。

2.5 拓展学生活动空间,发挥大课间活动的“吸引力”

2.5.1 创建快乐游戏乐园 “游戏乐园”是小学低年级和多数女生乐于参与的活动。在活动开展中,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指导和帮助学生开展各种体育游戏,使学生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参与锻炼、掌握技能。为了保障学校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真正做到“处处有健身设施,随时能快乐活动”,如柳市镇六小就是充分利用所有边角空地,因地制宜地设置了多种新颖有趣的快乐游戏乐园,如“独木桥”“站桩”“攀岩墙”等,使学生的活动空间得到扩展、活动设施得到补充与完善。

2.5.2 充分利用学校的体育馆 乐清二中有一个大型体育馆,学校对体育馆进行了充分利用,并把它作为公共活动区域的一部分。学校把体育馆的一楼设置为乒乓球场地,里面摆放了几十张乒乓球台,把二楼设置为健美操活动场地和羽毛球活动场地,在大课间活动时,体育馆往往是利用率最高的地方。

2.5.3 “装饰”学生的活动空间 为了使学生活动起来更加方便、有序,学校在一些空地上根据空地的形状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因地制宜地在上面用油漆绘画出许多图案。其中,有些是“跳房子”用的图案,有些是拔河用的图案,有些是踢毽子用的图案。

2.5.4 合理利用校外活动空间 自然地、物的利用是大课间活动空间开发的又一重要内容,大部分乡镇学校座落在城镇偏远的地带,周边有极其丰富的自然地、物资源,如田野、山坡、河流、树木、草坪、海涂等,因此只要我们领导、教师更新观念,大课间活动中注意安全,完全可以走出校园,走进自然,享受阳光,充分开发利用这些丰富的自然地、物,一定会解决我们许多城镇学校因场地、器材资源缺乏而影响我们大课间活动开展的实际困难,开辟一个学生喜爱的良好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的环境。

2.6 开劈专题特色活动,提高大课间活动的“生机力”

乐清市开展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多年以来,许多学校逐步完善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活动形式。如乐清外国语学校“青春律动”大课间活动、实验小学及乐清中学开展的“挑战极限校园吉尼斯”大课间活动、乐清二中开展“谁与争锋”大课间特色活动。在25 ~ 35分钟的时间内,活动从整体上纵向分成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自主活动;第二部分是规定内容的活动;第三部分是队列队形练习并返回。在横向上,学校打破了以班级、年级为单位的活动方式。

2.7 发挥评价积极作用,推动大课间活动的“助推力”

如果说完善的管理体系是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得以实现的保障机制,那么科学的评价体系则是这种保障机制发挥的助推器。评价小组主要由学校政教处或学生处、少先大队部成员组成,在开展评价活动之前由政教处或学生处、少先大队部协同体育组对评价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以便他们能更准确、公正、公平地参与评价。

班级评价的内容框架主要包括“班主任”“学生的参与面”“活动质量”“自主活动形式与创新”等几个方面。评价以量化积分的形式由少先大队部组织考评和统计,并把周考评统计结果反到年级组,由年级组根据积分实施具体的考评细则,做到每周一公布,每月一总结。班级每月的积分纳入学校组织的年级文明班级考核,班主任积分纳入学期优秀辅导员评选考核,并在学期结束时分别进行表彰与奖励。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城镇中小学学生形态、机能和素质的发展与提高。

变传统的课间操形式为丰富多彩的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不仅是必需的,也是可行的。有效推进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是丰富与改进城镇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途径之一;有效推进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是一种学校课程与校本研究;有效推进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是一种生活;有效推进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是一种校园文化与德育培养。

3.2 建 议

有效推进中小学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内容要结合实际,进行整合、拓展、延伸。有效推进中小学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要有创造性;有效推进中小学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是新课改的一部分,可以丰富其内涵;安全意识必须贯穿整个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中;有效推进中小学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要制度化,并与德育联系起来。

[1] 刘淑芳.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学校体育,2005(2):52.

[2] 张晓虹.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构建新的课间操模式[J].中国学校体育,2003(1):50.

[3] 廖华.挖掘整合课程资源,构建多元活动模式[J].体育教学,2009(2).

[4] 黄显良.中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J].体育教学,2008(5):56.

[5] 唐雪梅.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积木化”与组编原则[J].中国学校体育,2008(11):50.

G807.0

A

1674-151X(2011)12-006-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1.12.003

投稿日期:2011-07-06

石峻(1969 ~),中教高级,本科。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乐清大课间课间
夜渡
《初心往事——乐清革命故事选》出版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解析初中体育大课间的开展策略
农村中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问题与对策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如何培养中学生对体育“大课间”的重视和兴趣
“美丽乐清”全国摄影大展入围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