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构建
2011-10-23张丽萍
张丽萍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商贸旅游系,湖南 长沙 410004)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构建
张丽萍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商贸旅游系,湖南 长沙 410004)
随着酒店业的迅速发展,酒店的人才需求日益重视人才的质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将成为酒店人才需求的重点。而高职教育的优势正在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应根据酒店工作过程,从酒店工作岗位来设计相应的学习领域,培养既具有酒店各项基本操作技能,又具有酒店经营管理能力和高级服务能力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酒店管理;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工作过程
传统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都是以专业学科为本位组织专业教学内容,其理论性有余,而实践性不足;教学内容更多的是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过于理想化,既脱离生产实践,又脱离学生实际(超出了学生基础与实际接受能力),造成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厌学情绪严重。“学习领域”是德国目前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一场革命,它以就业为导向,以工作过程情境教学和教学项目为核心,体现了职教特色,也符合学生特点,值得我们借鉴。对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来说,可以采用“学习领域课程”来构建课程体系,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依托,以核心技术能力培养为中心,按工作任务的系统化原则建立课程体系,设置培养职业能力的学习领域课程。
一、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
(一)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专业教学单元,它是从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常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学习领域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课程模式,是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内容载体”,是一种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综合课程。通过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可建立学生当前的学习内容与未来工作世界的直接联系。
(二)工作过程
学习领域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学习过程具有工作过程的整体性”。工作过程是工作人员在工作场所利用工作资源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的一系列活动,它是对人的职业行动这一复杂系统进行科学分析的工具。要完成工作就必须具备相应的工作过程知识,即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及娴熟的操作技能。因此,要想让学生获得从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检查到评价反馈这一整个解决专业问题的全过程知识,就应该根据专业所面向职业工作的工作过程来确定学习领域,设计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确定培养目标
当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普遍采用的是以知识学习为核心,从“书中学”,即先学习文化基础课再学习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与专业理论课),最后是专业实践课。这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理论学习,学习效果不佳。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强调以职业活动为核心,培养能力为本位,明确提出“做中学”的基本策略。因此,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确定培养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丰富知识、提高技能,加强修养,实现职业教育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二)以职业分析为导向,组织专业学习内容
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是以职业分析为导向组织专业内容。通过职业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构成一种职业的主要活动内容,明确地分辨出支撑该职业的知识与技能。因此,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构建课程结构应以就业为导向,将行业分析、工作分析和工作任务分析结合在一起,同时兼顾工作过程分析、生涯发展和教学设计,围绕支撑该职业的知识和技能来确定专业学习内容。
(三)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确定学习领域
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是一个职业的具体工作领域,它是工作过程结构完整的综合性任务,反映了该职业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典型的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实践,一个职业通常包含多个典型工作任务。赵志群博士认为:一般情况下,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就是职业院校的一门学习领域课程①。因此构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是以该专业所面向的酒店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来确定的学习领域。
(四)以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为依据,排列课程序列
著名学者德莱福斯(S.Dreyfus)等的研究发现:人的职业成长不是简单的“从不知道到知道”的知识学习和积累,而是“从完成简单工作任务到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能力发展过程。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包含至少10-20个学习领域,这些学习领域具有一定的逻辑先后顺序,只有学习序列设计合理,才能把学生从较低发展阶段有序、有效地带入到更高的发展阶段。因此,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依照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来排列课程序列。
(五)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毕业生职业道德水准的高低是衡量一所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条件。如果学生在校不能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培养目标就难以实现。要使学生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修养,获得更加宽广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并为其终身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准备,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应以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给学生提供与他们以往完全不同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发展潜力。
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构建的流程
构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是以酒店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为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智慧的养成。以具体工作过程为载体设计学习领域,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科学的构建本专业课程体系,本课题组特邀请从事酒店行业的专家和从事高校酒店专业教学的教师组建了专家指导委员会,并完成了本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构建。具体如下:
(一)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从职业岗位分析出发,首先根据市场调查确定专业适用职业岗位群,然后再分析职业岗位群必须具备的职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基础职业能力,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领域相适应的文化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现代酒店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服务技能,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工作的基本能力,能较快适应现代酒店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确定学生的职业目标
根据酒店的实际职业活动,我们将酒店工作岗位群分为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康乐服务与管理、营销服务与管理、酒店财务管理、物资采购与储存、保安服务与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九大岗位群。结合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旅游酒店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深入省内外各大酒店对人才需求岗位的调查研究及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跟踪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将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确定为前厅服务与管理岗位、客房服务与管理岗位、餐饮服务与管理岗位、康乐服务与管理岗位、营销服务与管理岗位等五个岗位群。并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将专业学生的职业目标确定为每一岗位群中的初、中级职位。(三)分析酒店职业活动,确定学习领域名称酒店的职业活动中典型的工作任务决定了学习领域的名称和主要学习内容,学习领域应从职业活动中“找”出来。酒店的主要职业活动有:客房住宿、前台接待、餐饮、娱乐、商务、财务、采购、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根据酒店主要职业活动中的典型工作任务,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素质要求,初步确定以下学习领域: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大学语文、计算机应用、应用英语、酒店服务基础、酒店管理基础、职业规划、公关与礼仪、专业应用外语、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康乐服务与管理、酒吧服务与管理、会展管理、酒店财务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营销管理、酒店综合服务能力。
(四)细分学习领域,确定相应学习内容
每一个学习领域对应的是酒店管理中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要完成这个工作任务,需要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支撑,这些知识和技能就是每个学习领域中具体的学习内容。按照学习领域涉及的内容及与专业技能之间的关系,我们将学习领域归纳为四大领域,即通用知识学习领域、职业基础学习领域、职业技术学习领域和综合职业能力学习领域。并对每一学习领域进行进一步细分,确定了如下相应的学习内容(见下表)。
酒店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表
在学习领域具体学习内容的学习中,按照学生主要就业岗位中初、中级职位所必须的知识、技能来组建教学学材。
(五)分析各学习领域的逻辑关系,合理排序
课程体系构建的最后一步就是确定各学习领域学习的先后顺序。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分析各学习领域之间的先后逻辑关系,根据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基本按照先通用知识、后职业基础知识、再职业技术知识的顺序,考虑酒店服务与管理的层级进阶因素,对各学习领域进行合理排序,最终确定酒店管理专业的学习领域课程序列。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课题“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长环院通[2009]29号)
张丽萍,女,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改、旅游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
G712
A
1674-7747(2011)02-0012-03
[责任编辑 秦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