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上善若水的辩论

2011-10-21舒兴堂

中华文化论坛 2011年2期
关键词:罪过上善若水老子

舒兴堂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里老子指出了水的上善特性: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处众人不愿处的低下而心甘情愿,这样的品德接近于道。老子认为最完善的人格,应具有水的这种品德。并要人们以水的品格来表现自己,做一个思想品德高尚的人。

水不仅像老子说的有“上善”的品德,而且对世间万物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但有人认为:老子说的“上善若水”不够正确,有片面性。他们说:“水不仅有善的一面,还有恶的一面”,“水既有利于万物,也有害于万物”。有关水性善恶的诸多观点,试作驳论如下:

论点之一:孔子曾经说过“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种“既可载舟,亦可覆舟”的说法,不是正说明,水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吗?

笔者认为:上面所说水可覆舟,不能因此而说水有恶的一面。首先我们分析覆舟的原因,不外有这几个方面:一是舟载的物超过了舟的负荷;二是舟的构造质量有问题;三是舟的构件陈旧腐蚀,因此造成破裂;四是驾驭舟的技术出问题;五是其它物体对舟的破坏;六是大风大浪,舟不能抗御。这些问题,主要是舟的自身因素造成覆舟,其次是外来因素造成覆舟,都不是水的因素造成覆舟,当然就不能说覆舟是水有恶的一面。再从孔子所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本意来看,实际上他是以此告诫统治者,要他们善政善治,把“民惟邦本”作为执政的指导思想,做到勤政爱民,清廉自正,使民富国强,国泰民安。这样才会得到群众的拥护。否则,暴虐无道,昏庸腐败,骄奢淫佚,使民不聊生,就会引起群众的反对。这种覆舟行为,不能说明是群众的恶。因此覆舟之说,不能理解为水有恶的一面。

论点之二:那年的海啸,毁了那么多房屋,死了那么多人,造成那么大的损失,这不是水作恶的罪行吗?

笔者认为:海啸的发生,不是水自身要啸,而是地震造成的,不是水有意要跑到海岸上去作恶,而是地震将水震动到海岸上去,那才淹没了房屋、淹没了人群,这怎能说是水的罪过呢?比如地震造成房屋垮塌,埋没了那么多人,这能说是房屋的罪过吗?当然不能,实际上房屋是地震的受害者,不发生地震,房屋是不会自行垮塌的。地震发生造成海啸,当然水也是地震的受害者,怎能把海啸这个坏事,说成是水的罪过呢?

论点之三:全国各地每年都有不少地区发生洪涝灾害,许多良田被冲毁,许多房屋被冲垮,许多人畜被冲走,造成社会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难道这不是水的危害吗?

笔者认为:每年各地发生不少洪涝灾害是事实,但不能就此说是这种灾害是水危害了万物。试问全国同样一些地区,同样的大雨,同样的大水。为什么没有造成洪涝灾害呢?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些没有受灾的地方,水利工程好,有抗御洪水的能力。历史上原来成都平原连年洪水泛滥,秦朝末年,蜀太守李冰父子,带领群众修筑了都江堰后,成都平原基本上没有发生过大的洪涝灾害,而且农业生产旱涝保收,成为全国最富饶的地区之一。反过来再看那些洪涝灾害多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没有或者有很少防洪防涝的水利设施,有的地方虽然有一些,但年久失修,河道淤塞,河堤垮塌,水利工程遭到破坏,或者修的质量有问题,造成决堤垮坝,再就是有些地方由于森林过度采伐,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大量水土流失,这样造成的洪涝灾害,当然不能归罪于水。也不能说水有危害万物的一面。水要流动,水往低处流,这是水的本性,如果你没有为它创造积蓄和流动的条件,或者积蓄和流动的地方遭到破坏,造成水的乱流,因而发生洪涝灾害,这当然不能说是水的恶性,也不能把危害万物的罪过归在水的头上。人类面对水流的自然之性应该是因势利导,兴修水利,修筑防洪防涝工程,以保证水的有序流动。

论点之四:水性柔弱,缺少刚强,这能说是水的品质优良吗?

笔者认为:水虽然是柔弱之物,但它柔中有刚,弱中有强。这不是水的不好品质,正是水的优良特性。睿智的老子,用他奇特的思维解答了这个问题。老子在七十八章中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其意是: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但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它,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它。在本章他又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其意是: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多少人能去实行。水没有一定的形态,但善于变化,它的强健,它的力量,都在它千变万化、恒久执着中发挥出来,而能最后取得胜利。我们从具体事实来看:中国有句成语“水滴石穿”。你看屋檐下的点滴雨水,日复一日,就能把—块坚石滴穿,这不是柔可以胜刚吗?中国还有句成语“海纳百川”。山间一条小小溪流,力量很弱,但许多条溪流汇集到大江大河后,就能发出无穷的力量,它可以运载万吨货轮,它可以转动数千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它可以将山间巨大的坚石搬运到下游,并把它碎成小石或细砂,它可以把亿万吨泥砂搬运到人海处,堆积成富饶的三角洲。条条大江大河流入大海后,大海水的浩瀚,大海水的气势,大海水的威猛,大海水的力量,尽显无遗。这种浩瀚,这种气势谁能比得上,这种威猛,这种力量谁能胜过它,这能说水只有柔弱而无刚强吗?,当然不能。

“道生水,水生万物”,水是生命之源。世间上的一切生物都是在水的滋养下生长,一切生命都离不开水的哺育,离开了水,人类就不能生存。水不仅哺育了万物,还美化了大自然,美化了人间。世间上最美的风景区,大部分是以水为形态形成的,如人间仙境九寨沟,人间天堂杭州西湖,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等;世间最美的图画,有很大部分是以水为原形画出来的,如洞庭风细、万里长江、黄河等;世间最美的音乐和诗歌,有许多是以水为内容写出来的,如高山流水、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等。

“智者乐水”。老子偏爱水,在他的著作中,多处提到水,并把水的品格提到仅次于“道”的高度来看。水不仅有“利物”、“不争”、“居下”的特性,还有:水无形、无色、无味,晶莹透明。能净化万物,能与万物相容;水在流动的时候,随形而行,永不停息;水流向深谷时,不耻低微,从容落下;水在平川时,意态安详,含而不露;水无所不至,随意流转;水的本性,永远保持,没有任何力量能改变它。水的这些特性。正是和道的特性有共同之处,因此老子说“上善若水”,水的特性,最接近于“道”。

(责任编辑苏宁)

猜你喜欢

罪过上善若水老子
不会被打败
打嗝
《上善若水》教案
上善若水(之三)
行止
漫画
做人如水
智者老子
寻找老子【三】
滥用职权罪主观罪过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