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精神继续抒写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新篇章
2011-10-21杨先农赵小波
杨先农 赵小波
[摘要]汶川大地震以后,在恢复重建中形成了灾后重建精神,这是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继续。从灾后重建过程中所呈现的新气象、新风尚、新乐章,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视角,把灾后重建精神初步概括为:“坚忍不拔,率先垂范;大爱和谐、感恩进取;我为人人,人人奉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形成的抗震救灾精神、灾后重建精神,都是宝贵的时代精神财富,对于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施,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灾后重建精神;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39(2011)02-0036-6
一、坚忍不拔。率先重范
关心生活,充当“中间人”角色,及时让板房区的适龄儿童全都回到了学校,想方设法让更多群众就业,成为受灾群众的贴心人。雅安市选派1000多名党员干部到村结对帮扶群众,帮助解决实际问题3000多个。汶川、什邡等地党员干部在自身受灾严重的情况下,积极主动交纳“特殊党费”,自发组建工作队,为受灾群众发放慰问款700余万元,解决群众燃眉之急。据统计,仅地震后的两个春节期间,全省就累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500余万户、2000余万人,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援建工作的先锋。山东省潍坊市市长助理、北川新县城建设组组长崔学选,2008年5月作为首批援建成员赴灾区一线指挥临时板房建设,此后又主动参加对口援建任务。已53岁的他不顾身体病痛,坚持与灾区人民奋战在一起,顽强地进行灾后重建工作。由于在艰苦条件下连续超负荷工作,崔学选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病倒在灾后重建的第一线。在北京市对口支援地震灾区指挥部前线分指挥部临时党委的领导下,北京援建奇迹在对口援建的什邡大地上铸就!如全长45公里广青公路一期,在北京援建者的日夜奋战下,仅用78天就通车,成为什郁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北京大道”。一个个援建先锋由此产生。为了早日完成援建任务,有的同志临到妻子第二天生孩子才赶回北京,有的同志家里老父亲病重也没能回家看一眼。“我们决不辜负首都人民的重托,决不辜负灾区人民的期待。”这成为了鞭策他们争当援建先锋的不竭动力。18个对口援建的省市,党政主要领导也无一例外赴四川灾区,和群众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援建队伍中,每个省市都有厅(局)级领导坐镇一线,还有120多名厅(局)级领导吃住在灾区。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灾后重建中,无数党组织尤显朝气蓬勃,无数党员更加意气风发!
二、大爱和谐、感恩进取
随着2008年6月18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的正式颁布,一场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灾后重建战役在四川大地上拉开了帷幕。全国18个省市开始了对四川18个重灾地区的对口援助。对口援助,是在社会主义中国政治生态环境中萌芽、发展和不断完善的一项社会主义举措,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灾区人民衷心感谢担任对口援助任务的兄弟省市,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感恩文化,洋溢着大爱和谐、感恩进取的新风尚。
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主义社会“—方有难、八方支援”文化氛围的熏陶,中国人民已经内化为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的心理品格,外化为积极伸出援手,以实际行动帮助他人的行动。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日日夜夜中,“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文化传统继续得以传承、发扬光大。这种精神,在对口援建的每一个地方都可以体会到。为了支援茂县人民尽快重建家园,山西省先后有近70003,次援建人员远离家乡,辞别亲人,无私奉献在岷江河畔的高山峡谷。为了都江堰人民早日过上新生活,来自上海市农委的援建干部施忠,为考察中药材基地,在没有路的山上整整攀爬了6个多小时;来自上海发展改革委的援建干部金国军,没有赶得上见病危父亲最后一面;7月最热的一天,薛潮总指挥率援建干部接连走了两小时,实地了解板房里没有空调的闷热生活。在广东援建的汶川,为了援建,杨宙慧毅然推迟既定的婚期,走到了恢复重建第一线;为了援建,陈序把刚满周岁的女儿送回娘家,带着女儿的照片和无尽思念奔赴灾区;为了援建,年过五旬的曹金文带着病痛之躯,在风里泥里与年轻人同样奔波;为了援建,徐兴进将一次胃出血瞒着说是小感冒,带病开展工作……如此感人的事迹,不胜枚举!援助人员把青春、热血都无私奉献给了灾区人民,更是把自己对亲人的大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灾区人民。
参与援建的兄弟省市,都把四川当成自己的家乡,把灾区人民当成自己的亲人。为了家乡,为了亲人,甘愿不辞辛劳、无私奉献,甘愿排除万难、贡献大爱。这种爱,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独有的爱;这种爱,冲破了空间的阻碍,将遥遥相隔的省市紧紧凝结在了一起;这种爱,成为了灾后重建,共创美好家园的动力。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提出:“要把北川作为山东省的一个县来重建,把北川的人民当成自己的亲人来对待。”上海市委领导同志在考察对口支援的都江堰时强调,要坚决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做灾区恢复重建的坚强后盾与可靠后方。援建人员说:“岷江黄浦江水水相连,上海都江堰心心相印。”“3800万黑龙江人会与剑阁人共同承担所遭受的灾难,剑阁县就是我们黑龙江大家庭的一员。”在援建工作对接会上,黑龙江省赴四川剑阁援建工作组组长韩冬炎说。“北川百姓一日不搬出板房,我们就住一日板房。”山东省援建北川工作指挥部总指挥徐振溪这样解释山东援建人员为何至今住在板房中。他认为,对口支援不是恩惠,而是责任和义务,全体工作人员把这里视为第二故乡,把这里的人民视为亲人,实心实意、全力以赴搞援建。
灾区人民需要什么就给什么,灾区人民需要多少就给多少。北京市确定:对口支援四川什邡市,期限暂定3年,为此将压缩政府办公经费等公用经费共10%。这次压缩公用经费工作共涉及154个部门预算单位,1130个基层预算单位。黑龙江省举全省之力全面完成对口支援任务,规范捐赠款物的使用,确保每一元钱、每一件物品都用到灾区人民身上。河南人民铆足了劲儿,争分夺秒要在3个月内为江油灾区生产安装9万套过渡安置房。天津市对口支援四川茂县,在原定支援灾区8万套活动板房的基础上又增加3万套,而且包生产、包运输、包安装;保质量、保数量、保进度。湖南在制订对口支援方案时,从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从资金、人员、技术、设备、项目等多渠道进行综合援建。江西省将采取由11个设区市与灾区结对支援的方式,分片包干、按时按责建设好受灾群众临时过渡住房。由于资金量大、时间紧迫,省财政将先行垫付建设资金,确保及时到位,随后以社会各界捐赠资金抵扣,不足部分由省财政兜底。同时,继续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和广大人民群众奉献爱心,支援灾区建设临时过渡住房。江苏省援建的8万套过渡性住房,从组
织生产、运输到四川灾区安装一条龙负责到底。在建筑单体设计上,居室南北开窗,通风优良;配备纱窗、纱门,有效抵御夏季蚊虫;无障碍设计,充分考虑残疾人的使用要求。在小区规划上,配套安排了供水点、垃圾收集点、卫生间、诊疗所、商品零售点、中小学、消防站等。山西省竭尽全力满足灾区人民的需要。当灾区急需道路交通施工力量时,山西路桥一公司300余名职工奉命出征,冒着飞石滑坡的生命危险,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深山峡谷中。当灾区急需建筑工程队伍时,山西建工集团第八公司1600名职工日夜兼程驰援茂县,挑起茂县医院、茂县高中等重大工程建设的重任。当灾区急需农房重建指导力量时,59名专业技术人员在一天时间就从雁门关外、太行山下、吕梁山上、黄河岸边汇聚省城,同赴灾区。当茂县急需医疗技术力量时,山西省共组成12支医疗援建队,分批轮流到灾区支援。
感恩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一个基本的价值观念,历来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意识行为,“啜菽饮水”、“衔环结草”、“投桃报李”、“一饭千金”……中华民族关于感恩的历史故事、箴言比比皆是。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广大干部群众主动对省外援助单位和人员做好配合服务工作,替他们分忧解难,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下,在受灾群众的自发参与下,广大干部群众开展了向解放军官兵、援建单位及人员赠送锦旗、赠送感恩卡、赠送生活用品、种植“感恩树”、开展励志教育、组织服务小分队、举办感恩文艺演出、举行座谈会和欢送会等系列感恩活动。灾区的干部群众发出倡议,要增强感恩意识,常怀感恩之心,常说感恩之话,常做感恩之事,大力弘扬灾后重建感恩文化。
灾区采取了多项措施强化感恩文化建设:坚持重大节日、重大活动举办感恩文艺演出,在灾区县、乡镇和对口援建省市树立感恩碑;建设感恩教育文化基地,进一步挖掘感恩典型,编发教育读本,用图片、数据、文字和实物展示救灾重建成果;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弥补感恩伦理缺失,深入开展感恩文化进机关、校园、企业和村庄活动,通过工会、妇联、共青团、村委会、居委会、学校学习感恩手册教材,讲感恩先进事迹,曝光不懂恩、不报恩行为,形成感恩情操,增强感恩意识,养成感恩责任;强化“创先争优”和机关效能建设,把树立感恩态度、践行感恩责任、落实感恩行动,纳入乡镇和部门年度目标考核,作为评价干部和工作内容;定期评选感恩人物、事件,长期宣传感恩文化精神。四川旅游全面复苏后,成都市政府于2009年3月以感恩为出发点向四川省外游客发放1500万张熊猫金卡,向省内游客发放500万张熊猫银卡,总量为2000万张。广元市政府对参加广元抗震救灾及灾后援建的各界人士、及在市内有关部门登记的志愿人员发放“抗震救灾感恩卡”,持卡人员可享受到“终身免费游览广元市旅游景区”。2010年“4·14”青海玉树大地震发生后,四川不顾自己的灾后重建尚紧张在进行之中,立即向其他灾区伸出救援之手,在第一时间派出由公安消防官兵、医护人员组成的救援队伍奔赴灾区。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后,成都公安、消防、民兵应急救援大队等民警官兵第一时间紧急集结,昼夜兼程赶往舟曲灾区进行救援。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九州一家”、“天下大同”等和谐文化心理深刻影响着中华儿女,为了祖国、民族、人民的幸福,无数仁人志士甘愿舍生取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现了中华民族最广博的爱。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成为了全国人民的共同价值取向,特别是在每次重大灾难出现的时候,这种文化在中华儿女身上变现得淋漓尽致。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灾后重建为大力弘扬中华感恩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使感恩的过程成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自我修养、人格自我完善的过程,成为了灾后重建的一种前进动力。大爱和谐、感恩进取这种新风尚不仅仅体现在援建省市、援建者、建设者身上,也影响和感动了每一个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
三、我为人人、人人奉献
无论是抗震救灾的第一线,还是灾后重建的每一处,都能看到一群人的身影,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当特大地震灾难降临,国家和民族需要挺身而出的时候,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奔赴灾区,志愿者的旗帜在灾区高高飘扬。志愿者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迅速投入到抢险救人、救治和辅助救治、心理调适、卫生防疫、救灾物资分发、协助维护秩序等工作中。在灾后重建阶段,志愿者们在灾区继续开展形式丰富、亲切感人的志愿服务活动,为灾区重建提供了资金、人力和智力支持,用行动诠释了“我为人人、人人奉献”的精神,给灾区重建带来了新乐章。
从广义上说,人人需要他人的帮助,人人也在帮助他人,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灾后重建中“我为人人、人人奉献”得到了进一步发扬。2008年7月共青团成都市委发起的“千人牵手万人同心——情义之夏”大型灾后重建服务行动,面向社会招募10个项目共1000名志愿者。10个服务项目包括帮灾区群众维修家电、理发、心理康复、防疫宣传、法制宣传、学习辅导、欢乐快车、文艺巡演、辅导农技和“三孤”关爱行动。招募的志愿者将前往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金堂县等5个地区的安置点服务。从2008年8月开始,香港“无国界社工”服务队长驻北川县擂鼓镇,提供持续性灾后“心灵援建”,他们中大部分是在香港有着比较丰富经验的专业社会工作者,截至2009年5月,已先后派出12队、超过300名志愿者前往四川灾区服务,主要为有需要的灾区同胞提供心理支援服务。2009年春节,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发动组织地震灾区江油籍灾后重建志愿者,在江油市当地成立了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灾后重建“爱心助孤过年”志愿者服务队,深入江油市三合敬老院、江油市京江社区,通过结对服务、陪伴服务和流动服务等方式,开展各项关爱活动,陪伴灾区“三孤”人员度过一个欢乐的春节。
大学生志愿者一直是灾后重建的主力,参与灾后重建逐渐成为了常态。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共青团中央发出紧急通知,在中部和东部19个省(市)和部分受灾省份增招1000余名抗震救灾志愿者,赴四川、甘肃、重庆地震灾区,开展为期1年的志愿服务。这些志愿者的忙碌和投入,赢得了灾区百姓和党政干部的信任和喜爱,真正缓解了灾区基层政府人员短缺问题。从2008年7,9 15日进入灾区开始,这批抗震救灾志愿者连续工作,成为一支真正不撤走、留得住的队伍。据四川团省委志工部的资料显示,2008年派遣到四川地震灾区的1000名西部计划抗震救灾专项志愿者中,有333人选择在2009年续签服务期。截至2010年2月,西部计划已累计招募派遣5921名大学生志愿者在灾区开展1年-3年的灾后重建志愿服务,覆
盖四川181个县(市、区)。
志愿者活动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实际上是体现于社会人际关系中的友爱、奉献、互助、诚信、责任、公平和公正。志愿者活动贴近时代的发展,符合志愿者的特点和愿望,为社会公众所广泛接受,从而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影响。志愿者活动广泛调动了社会成员的参与意识,从而在实践中形成道德认同。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急群众之所急,一切把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是我们党和国家一贯的工作方针,精神文明建设要和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从贴近群众生活的事情着手,让群众亲身感受和享受精神文明的成果,就会调动他们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汶川大地震”以后,抗震救灾志愿者和灾后重建志愿者们,迅速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在各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和引导下,积极有序地参与募集款物、救死扶伤、维持秩序、灾后重建等工作,为解决灾区群众存在的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国志愿者活动继往开来的一个重大事件,为促进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和典范效应。
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修养,就是把个人修养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个人的修养和“治国、平天下”联为一体。一个人不是为修身而修身,为完善自我而完善自我。修身、完善自我的目的是为报效祖国和社会,即“治国,平天下”。道德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中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总是强调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社会利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倡导“以天下为已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先公后私”、“公而忘私”,是中国志愿者行动的强大历史文化底蕴。志愿者活动彰显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爱、和谐相处,这种“我为人人、人人奉献”的理念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观念一脉相承,既继承了中华民族先人后己、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适应了新时期以人为本、尊重主体的道德诉求,又不断地吸收了国外志愿者文化的精华。灾后重建志愿者活动集中在社会公益活动方面,发挥的社会整合作用,在于补充尚不健全的社会应急、抢险、救助、保障、慈善等体系,努力调节社会矛盾、缓解社会冲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良性互动,有力彰显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理念,极大地增添了社会的和谐成分。灾后重建涌现出的许多志愿者,用实际行动抒写着“我为人人,人人奉献”,每个人不论社会分工如何,也不管个人能力大小,都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各尽所能为灾区人民服务,人人都是服务的对象,人人又都为他人服务;人人都是权利的主体,人人又都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人人都应当发扬主人翁精神,承担一份社会责任。志愿者在书写灾后重建精神的同时,将“我为人人、人人奉献”镌刻在了灾区,这是一种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而不关心报酬的奉献精神,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发挥了“担负天下兴亡”的社会责任机制,营造出一个与党和政府、解放军官兵、广大干警、灾区人民同心同德、共渡时艰、让人感动不已的中华民族巨大凝聚力的浓厚文化氛围。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切实巩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广大军民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来的昂扬精神风貌,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效。要把抗震救灾斗争培育和弘扬的好思想、好作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动教材,引导人们进一步坚定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强大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
抗震救灾以及灾后重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最生动、最鲜活的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社会主义的观念形态体系,这种体系是客观的价值关系或价值事实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人们主体观念中的反映。进行这种价值观念建构和培育的基础,就不在其观念本身,而是在于客观的价值关系或价值事实。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源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能仅仅依靠对未来社会的预见、希望和理想的支撑,更主要的是要依靠社会主义的直接实践和社会现实。人民群众只有直接和真正地从社会主义制度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利益和幸福,才会真切地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为人们所自觉遵守和奉行,引领工作才能在社会心理层面顺利展开。灾后重建精神,正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由参与灾后重建的每个人共同铸就的。灾后重建精神的形成,是长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结果,起核心主导作用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此,要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舆论强势,进一步总结、深化、提炼灾后重建精神,充分运用宣传文化的多种载体、手段和途径,特别是通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灾区文化重建的过程,深入、广泛、持久地弘扬灾后重建精神,结合灾后重建的先进事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使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感悟、所熟知、所认同、所接受,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营造强大的社会心理基础,使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施,真正从“教化”走向“内省”,从“他律”走向“自律”,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成果的生动局面。
(责任编辑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