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思考

2011-10-20高文

中国商论 2011年4期
关键词:开放度比重服务业

高文/文

关于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思考

高文/文

服务贸易是指服务产品作为商品进行交易,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经济行为。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源于服务产业的实力。现今,我国第一产业的比重在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处于主要地位,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但比重仍然较小。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持续发展要依赖于第三产业的服务支持,因此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成为制约第一、第二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瓶颈”。另外,就GDP产业构成百分比来看,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远远地落后于许多发达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一般为60%~80%,中等收入国家平均达到50%左右,而我国仅为GDP的1/3。所以,发展服务业已成当务之急。

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分析

一般评价一国的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有如下六个指标:

1.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指一国的某一产业的商品进出口差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

公式为:TC=(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取值范围为[-1,1]。其值越接近于1表明比较优势越大,国际竞争力就越强。

2.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i国在j产业或产品上的比较优势可以由j产业或产品在i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当期世界贸易中该产业或产品占世界贸易总额之比“显示”出来。如果RCA大于1则说明i国j商品具有“显示”比较优势,RCA小于1则说明没有“显示”比较优势,或者是“显示”了比较劣势。

3.国际市场占有率,指一国某产业或产品的出口总额占世界市场出口总额的比率,在综合考虑该国整体规模和实力的基础上,可以表明该国该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4.通过服务贸易总额与一国GDP的比重,表示服务贸易对一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大小。

5.服务贸易总额与进出口总额之比,表示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

6.服务贸易的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差,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一国服务贸易的国际比较优势。

根据以上指标,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从TC指数来看,该指数一直为负,相较于欧盟的0.8左右,美国的0.12左右,差距较大;从RCA指数来看,该指数一直徘徊在0.5左右,这表明我国服务贸易整体上处于比较劣势,竞争力较弱。另外,服务贸易的市场占有率较低,其占我国GDP的比重较小,在进出口额中的比重远远小于货物贸易,并且在我国进出口贸易长期顺差的前提下,服务贸易却是长期逆差,大大削弱了货物贸易所带来的顺差。这些指标都显示出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其劣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六大方面:

1.开放度低。目前我国服务业对外资的开放度为6%~7%,已经超过我们加入WTO时的承诺,但仍远低于西方国家近几年10%的服务贸易的开放度。如1999年,法国、意大利、韩国、英国的开放度就已经分别达到了10.6%、11.3%、11.9%和12.0%。这一点可以很明显地从下面的表1(根据国际贸易学者豪克曼提出的方法,对各国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度进行计算,各国得分数)中看出来。

表1 各国服务业开放度的国际比较

另外,由政府严格管制的服务业,如保险、金融、民航、电信和铁路等行业的主要企业拥有一定的影响市场的能力,其他的一些领域,像城市交通、住房、医疗等,则比较重视在社会福利方面的作用。这些政策会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整个行业缺乏活力,难以得到较快的发展,同时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2.内部结构不合理。目前,世界服务结构朝着知识、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与科技和以高科技为手段的服务贸易在世界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上升。2004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中,运输和旅游占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19.3%和 41.2%,其他商业服务出口(包括金融、保险、电信、计算机、信息等现代服务贸易)仅占39.4%。而同期,全球的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以及其他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的贸易占整个服务贸易额的一半。

3.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在服务贸易方面的立法主要问题有:已有的规定主要表现为各职能部门的规章和内部文件,不符合国际运作惯例,立法层次低;相关法律有缺失,以及一些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性,不同的法规之间存在矛盾、相互冲突的现象等。这些均对形成一个较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有不利的影响。

4.人力资本缺乏。我国服务业方面的人员多为仅具备一般文化素质或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以上岗的人员,这些人对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专业知识扎实、较高的技术和管理才能等,不能够很好地适应。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方面的差距,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人才方面的差距。

5.政府的鼓励支持措施未跟上。政府对于相关的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等建设未跟上,缺乏鼓励和支持政策。

6.对于服务贸易的重视程度不够。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对于服务贸易的认识不够深入,重心仍在货物贸易上。

以上六大劣势造成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弱小的现状。

建议

针对我国服务贸易中的弊病,现对症下药,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扩大服务贸易的整体开放度。当然,应当结合我国国情来确定各个服务行业的开放顺序,开放的程度、保留程度等,如可以分为禁止开放、有限制开放和鼓励开放三种类型,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区别对待。但是,对外开放是一种战略,不能动摇的,只有引入外部市场的竞争,在世界市场的大环境下进行锻炼才能变得更加强大。

2.优化服务产业的产业结构。对于传统的服务业,应当用现代的经营方式去管理和运营,不断提高其运营效率和技术水平,保持我国在该领域的竞争优势。对于技术型、知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服务业,应健全服务贸易的创新机制,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其在服务贸易中的比重。应注重文化、中医、教育等服务业的发展。

3.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这里应注意坚持三项原则:一是维护国家主权原则;二是与国际接轨原则,即与相关的国际法规、国际惯例的统一性,尽量与国际接轨,减少矛盾和冲突。按照GAIT(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S(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尽快完善服务贸易的法律规章,建立不同层次、内容齐备且相互协调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作为规范国际服务贸易行为的依据;三是坚持发展中国家原则,充分利用GATS给予发展中国家在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方面的优惠,不作超出我国现有开放能力的承诺。

4.重视服务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培训更多高层次的国际服务贸易的复合型人才。建立服务贸易的培训机构,进行短期培训;提供更加优越的条件吸引国外人才;并且制定实施鼓励政策和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防止智力外流。

5.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应建立以中国驻外大使馆经商参处、地方商务主管部门为主体,境内境外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服务贸易支持网络。由驻外经商参处帮助国内优势企业建立海外分支机构和营销体系,沟通国际市场信息。特办、地方商务主管部门主动与境外经商参处进行联系,为国内的服务贸易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服务。另外,政府还应积极进行基础设施、商业设施、配套设施的建设,出台相关的扶持鼓励政策。

6.做好服务贸易的统计工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保证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

7.另外,还应提高对服务贸易的重视程度,真正地认识到服务贸易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企业作为主体积极响应,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使服务贸易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通过践行各个措施,形成合力,从而全面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开放度比重服务业
中国服务业开新局
服务业开放度视角下中国攀升全球价值链研究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研发团队创新开放度、吸收能力与团队创新绩效——基于环渤海地区装备制造企业的实证分析
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
关于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