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渠道的力量

2011-10-20吴晓

中国商论 2011年4期
关键词:家乐福毛利代理商

吴晓/文

聚焦渠道的力量

吴晓/文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如是写道。对于家乐福而言,在中国零售市场的十年同样经历了这样冰与火的洗礼。这家零售企业过去是整个行业的标杆企业,曾有“零售教父”美称,它的商业模式一度也非常成功:通过银行贷款、向供货商转嫁成本收取“进场费”以及延期回款实现盈利。家乐福把这种模式做到了极致,也在中国本土的零售市场实现了突飞猛进式的发展,有业内人士指出,家乐福收取的进场费占到它总盈利的50%以上。然而,问题随之而来,家乐福与康师傅、中粮集团、九三油脂等生产商先后因费用问题发生的纠纷,家乐福、沃尔玛19家店因价格欺诈被罚950万元……供应链危机四伏,消费者对于价格欺诈亦感到“很受伤”。

如果从传统意义上而言,零售商的收入来源应该是购销的差价,而不是“进场费”等非零售业务,毕竟,商业的基础是服务。不仅仅是家乐福,在中国,许多连锁企业的盈利模式是建立在营业外收入之上的,也有许多企业是依靠延长对供货商支付货款的账期来发展,这种盈利模式一旦被“滥用”,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没有好处。为此,由中国经营报和中国供应

商联盟联合主办的“渠道的力量——2011新零供关系圆桌会议”将问题的焦点聚集于此。

可以说,零售企业是该到了未雨绸缪的时候了。面对新的局势,面对不断兴起的新渠道,零供关系将走向何方?

存在即是合理

罗俊(华普超市副总裁)

在商言商,传统的经营模式十多年以前也有,现在也有,而且这样的模式能够生存,存在即是合理,所以,我认可这样的模式,并觉得没有必要改变。

现代通道,市场的销售价格,零售商是没有权利定的,零售行业只能够按照市场已有的价格制订自己的销售价格。而真正价格是市场决定的,市场决定了售价,零售商的进价也取决于供应商的价格政绩,所以进价和售价之间的差额非常小。

十几年来,因为从外资企业引进来的天天低价、天天平价,如何优惠,怎么促销,最后中国的市场就形成了节省的习惯,省得越多,买得越多,这种理念深入民心,所以零售商有了前台毛利,就是从供应商那里进货的进价和售价的差额不到10%,我看了公开报道家乐福的数据是百分之九点几,华普不到百分之九,在这样一个前台售价很低的情况下,它远远不能够使零售业盈利,不盈利就不能够发展,就不能够扩大。

外资企业到中国来以后的习惯做法,就是在上游想办法,要发扬自己的资源,就是顾客资源和卖场货架陈列的资源,向上游供应商进行毛利增加,但是这个毛利怎么增加?就是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其产品销售提供最大的优化,让它的销售得到很大的提升,让它的市场份额得到很大提升,让它的品牌知名度得到很大提升,这样就可以有另外的费用收入。

实际上这个模式发展下来是不要成本的,很多的时候,供应商不可能给A零售商一个定价,又给B零售商一个定价,因为他要维护市场的平均价格,在此之外供应商还有开拓市场的投入,有促销的投入。这个投入可以极大地提升它的销售,提升它的市场份额,这个投入也是有回报的,回报如果合理的话,那么这个投入是值得的。这应该是我们连锁零售能够迅速地在全市场、在全国范围或者在某省的全省范围推出供应商的品牌,让老百姓一夜之间都了解这个品牌,所以为了获得这方面的能力,一方面零售商拼命地扩大规模,你有100万还是1000万的营业面积,有多少营业额,多少客流量,这个也是一个资源,利用这种资源进行盈利,实践证明也是很积极的。

成立组织抵制收费

樊晓军(中国代理商联合会主任)

中国代理商协会,可以说为中国零售业的发展做出了一点贡献,这几年我们在全国各地发展了60多个城市,为解决零供矛盾,挽回损失做出了一些贡献。零售店的规范能走到今天,是和代理商、经销商自己的崛起和努力分不开的。

对于零售商来说,毛利是他自己的,他们是靠差价赚钱的。而我做了20多年的代理商,代理的是大品牌——宝洁,而零售终端的费用一直没有停止过,逐步逐步收,这个就是经营的问题。所以规范零售店,其实是为零售商们好,因为他们太强势了,他们占的是主导市场,乱收费会愈演愈烈,最终爆发零供之间的战争。

打个比方,宝洁有三个问题,一个是不结账,一个是乱收费,一个是零团费,作为经销商是弱势群体,而超市、便利店、购物中心都是非常强势的终端。今天研究零供矛盾,不单单是超市问题,而且这种问题必须要宽泛地研究。

解决的办法只有立规、立会、立法。为什么山西的代理商联盟做得这么好,就是因为有很多机制,最近我一直在干这个事,包括欧亚,还有乐天玛特。如果没能解决问题,很容易被零售商瓦解掉。立规的前提是政府做了很多工作。当代理商有了竞争力,再去和超市谈的时候,就容易一些了。

立会就更重要了,我们在4月份就要开自己的行业组织成立大会,北京市政府领导非常支持,几次表态。要想有作为,必须形成自己的行业,这一点是非常有效的。

最后就是立法,厂商关系、零供关系,一定要有自己的法律,国外都有法律,如果不通过法律,零团费永远取消不了,总之,如果没有组织,单体是很难和超级终端对抗的。

降低通道费用的三个指标

梅晨(永辉超市北京区食品采购总监)

如果想降低厂商的通道费用,零售商要从其中三个指标来操作。第一,零售商到底要挣多少净利润;第二,营运成本是否可以控制在比较低的百分比;第三,商品是否可以创造一个比较正常的毛利点。

目前超市运营成本远远高于十多年前,那时候的大卖场,地板就是大水泥地,运营成本很低,没有电梯,现在哪家门店没有电梯?大多数卖场的装修都是很大的投入。还有库存订货成本、损耗成本,等等。实际上我们控制营运成本的空间要在订货技术、库存管理、损耗控制上下功夫。人工成本省不了,固定资产成本省不了,我们需要尽量提升我们的技术水准,来降低营运成本。

从零售商角度来说,为了降低乱收费,我们尽量提升技术水准,如永辉在人才利用、订货技术、库存管理、损耗控制上下了不少功夫。

品类管理技术的应用也会最大限度地降低通道费用,有效提升零售商内部管理,从而改善零供关系。零售商有一个“二八”原则,20%的敏感商品占零售商总销售额的80%。因为顾客可以对80%的商品的价格不了解,但是他一定了解20%的商品价格是什么。他为什么来这个超市,是因为20%的敏感性商品便宜,但关键是你要知道他要买什么。和供应商一样,为了提高销量,零售商也要合理调整商品结构,这就是品类管理。

另外,为了增加利润空间,我们希望直接与生产商进行合作,减少中间代理商的利润成本,同时我们也要做自有商品,最大限度地降低进货成本,提升商品前台毛利额。

总之,要想理解零供之间存在的矛盾,首先作为强势的零售商要规范好自己的行为,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营运成本,并且利用品类管理技术,合理达至商品前台毛利,这样也能使后台产生毛利,即通道费用的收取在一个合适的平衡点上。

要肯花时间磨合探讨

荐家强(北京华都肉鸡公司副总经理)

在谈供应商和零售商的时候,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首先要把合作放进去,很多人也谈,我们是共赢的,互信的,但是我们真的互信了吗?

采购在谈判的时候,“涨声”此起彼伏,互相交流彼此涨价幅度,实际这种沟通很必要,但是事实上我们能在一起谈这个问题的机会很少,不管是年前还是年后,包括年中,很难有这种机会。打一个比方,玉米价格都在上涨,跟国际行情直接挂钩,抛开这个东西不谈,涨价的预期非常明显,粮食涨价和肉的成本,比例是2:1,而猪肉是6:1,因为6斤的玉米才能转化成1斤的肉,这样的比例在供应商的身上是翻倍的。

还有一个是人工成本,生鲜拼的就是人力,今年的人工成本大概是每人2200元/月,而且一些熟练的工种最高拿4000元/月,因为今年春节后人工流动非常非常大,一个班组能回来80%,但是有一些只有40%-50%,远远低于我们的需求,这些都直接影响供求关系。

做促销的时候,供货商的要求很低,把税抛掉只要不倒挂就可以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毛利非常低,上涨两三毛钱,我们就赔钱了,再加上波动就造成了一些产品容易缺口,即使在供给平衡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加太多利润,因为薄利多销一直是我们的销售路线。

这些年,我们的销量一直没有上去,作为供应商应该反思,行业本身有问题,厂家竞争也比较激烈,最终导致了业绩的下滑。

这都是我们的难处,如果没有和零售商们坐下来谈,这些问题就不能得到零售终端的理解和支持,所以只要肯花时间进行磨合探讨,才能找到最终解决办法。

圆桌语录

●“我们每人应该到同仁堂去,领一颗清心丸,吃下去,清清我们的心。”

——中国商业联合会零供调解平台副主任姚文

华在谈到零供关系时说,不管是供应商还是零售商,都应该自己好好反省一下。

●“春秋战国的历史告诉我们,供应商是不可能联合的。”

——由于供应商各自掌握的资源并不平衡,北京天福号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方飞跃觉得,供应商不可能把资源拿来与他人共享。

●“在中国特色的经济环境下,要温柔地霸权。”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解永军认为,从目前的零售商业务模式来看,费用该收还得收,但是怎么样收呢?要更加规范、更加柔和地去收。

●“我们收费项目最多的时候将近30多种,今天只剩下不到6种。”

——物美集团副总裁许少川谈到观察员机制的作用,他称这种机制大大促进了零供双方的沟通,减少了潜在的摩擦。

●“通道费用并不是中国的特例。”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杨青松指出,在美国和英国也有通道费用,但如何处理由费用产生的矛盾才是关键。

猜你喜欢

家乐福毛利代理商
本地人
滴水藏海
新时代音响代理商的挑战与机遇
外资零售业:陷入“亏损”泥沼
V2G代理商调频服务经济效益评估
家乐福网上商城进京
家乐福浙江再关门店
为什么说代理商网络对于成功至关重要?
浅析家乐福配送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