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理论在中小学Web协作学习中的应用*
2011-10-18柏忠贤
柏忠贤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
活动理论在中小学Web协作学习中的应用*
柏忠贤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
网络教学盛行,协作学习模式被广泛引入中小学教学活动中,但目前的网络协作学习存在诸多问题。文章提出将活动理论运用于Web协作学习的设想,设计了基于活动理论的Web协作学习活动系统模型,并分析了系统的各要素。
活动理论;协作学习;Web协作学习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教学应运而生,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创设了广阔自由的环境,为中小学的传统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延了教学时空的纬度,中小学的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办学形式和师生关系等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协作学习也被广泛运用到了网络教学当中,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是协作学习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在基于网络的教学中营造民主、协作、互助的教学关系和愉悦、轻松、有趣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合作互助、共同进步。但目前国内中小学教学过程中Web协作学习的现状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我们急需引入一种有效的理论,即活动理论,以解决目前Web协作学习存在的各种问题。
一、活动理论
芬兰学者Engestrom在各学者对活动理论解释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活动理论的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认为活动由3个核心要素 (主体、客体、工具)和3个次要素(规则、分工、共同体)组成,这些要素又组成了四个子系统,分别是生产子系统、消耗子系统、交换子系统与分配子系统。[1]
图1活动理论系统结构图
二、协作学习
Web协作学习 (Web-Based 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和协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的过程。通常来讲,Web协作学习过程包括明确目标、分组、协作准备、协作进程和协作评价五个阶段。[2]
三、基于活动理论的Web协作学习活动的可行性分析
1.Web协作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选取了浙江省100名中小学开展网络教学的教师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填写问卷的形式深入了解协作学习在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次问卷调查采取无记名、网络填答式进行。共发放问卷100份,实收94份,问卷回收率94%,可以满足调查需求,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协作学习在网络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协作小组组合随意化。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有三分之二的教师常常随意或自己指定几个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或让学生随意组合成小组。
(2)协作学习任务选择泛化。在选择实施协作学习之前,超过六成的教师不会对学习任务进行认真分析,从而判断是否适合开展协作学习。
(3)协作学习分工不明确。有半数以上的教师不采用任何措施来加强组员之间的任务分工,保证每个组员能各负其责。
(4)协作学习过程组织容易失控。在调查中,当问到最难把握的因素时,大部分教师选择了对协作学习过程的组织和监控。
(5)学生学习参与程度有较大差异。有些学生没有掌握必要的协作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也缺少教师的组织和调控,整个协作学习过程由少数学生所“霸占”,或者一些学生在虚拟学习社区中被“淹没”。
通过调查分析,本研究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许多中小学教师只是简单化地将国外的Web协作学习具体方式搬来套用,并没有真正地理解、领会Web协作学习的内涵,在教学设计时并没有针对Web协作学习的基本因素进行设计,也没有考虑网络教学的实际情况。其实,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前期教学设计环节规避掉,为此,加强Web协作学习具体实践层面的研究,提供具体可依的Web协作学习活动设计方案是最为紧迫的任务。
2.基于活动理论的Web协作学习活动的优势
(1)注重共同体成员之间的联系及其社会文化背景。传统的Web协作学习教学设计模式没有充分考虑学习活动的社会文化背景,教学设计者眼中的学习者主要是作为个体单独存在的,所使用的分析工具和教学方法都是基于个体心理学的,没有把学习看成一个共同体,这种忽视学习者之间的联系、学习者所在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的教学设计方法,在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学习环境的实践过程中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从前文阐述的活动理论中,我们可以知道,活动理论正是这样一种全新的理论框架,它重视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的联系、学习者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联属性,这正符合新时期Web协作学习的特点和要求。活动理论作为 Web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的理论指导,不仅提供了一个重视网络学习共同体的Web学习环境设计的新框架,而且这个框架弥补了传统Web协作学习教学设计的不足,合乎新时代网络协作学习教学设计的需要。
(2)活动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活动理论指导的Web协作学习教学设计框架中,分析活动系统中的因素是主要部分,而这个活动系统都是围绕学习者展开的,可以说这种指导框架真正实现了“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同时,活动理论作为Web协作学习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把主体与网络环境等联系到一起,有利于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3)重视学习情境的建构。活动理论指导的Web协作学习活动强调人与学习环境的交互,重视学习情境的建构,认为学习活动与学习情境是共生共存的。因此,把活动理论运用于Web协作学习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模拟真实情境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建构。
四、活动理论在Web协作学习中的应用
1.Web协作学习活动系统的设计
图2 Web协作学习活动系统
依据活动理论的系统结构图,可以清晰地了解Web协作学习活动系统涵盖的领域,确定活动基本的要素为学习者、学习任务、学习小组、学习资源和工具、遵照一定原则形成的学习小组以及学习小组内部的分工。Web协作学习活动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Web协作学习活动系统的四个子系统。根据活动理论框架,Web协作学习活动系统应该设计为图2所示的框架。
2.Web协作学习活动系统要素分析
下面以义乌四中的义乌地域文化校本网络课程为参照,分析
Web协作学习活动系统各要素。
义乌地域文化校本网络课程学习社区是由Web3D技术开发的虚拟社区平台系统,主要包括社区首页(见图3)、在线阅读、三维展厅、视频点播、社区圈子、关于社区、个人空间、用户留言等功能模块。基于Web的功能模块有用户登录、个人空间、学习资源、社区圈子、实时授课、教学录像、学习讨论室等;基于3D的功能模块有虚拟展厅、虚拟影视厅、多人在线交流等。
根据义乌地域文化校本课程网络教学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将对Web协作学习活动系统的基本要素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Web协作学习活动系统的框架,我们可以勾画出义乌地域文化虚拟学习社区中Web协作学习活动系统的组成结构,如图4所示。
图4Web协作学习活动系统结构图
(1)学习者分析。该课程的学习者主要为年龄在15-18岁的中学生,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学习基础,心智较为成熟,具有丰富的计算机与网络知识和信息素养,求知欲较强,但Web协作学习的经验不足。他们乐于接受丰富、形象、有趣的学习资源,具备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和辨别社会现象的基本能力,但对抽象历史文化精神的理解和复杂社会现象的辨别,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文字和图片等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描述很难为中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该课程的网络教学充分体现了活动理论注重学习者社会文化背景的特点,避免了对学习者特征不够了解而带来的Web协作学习活动设计和展开的不合理。
(2)学习任务分析。该课程的学习任务主要是使学生学习义乌地域文化知识和人文精神,义乌地域文化校本课程主要包括义乌概况、我们是新义乌人、义乌人的健康观、义乌人的职业观、义乌人的学习观和成才观、义乌人的婚姻观、义乌人的家庭教育观、义乌人的休闲观、义乌人的生意观、义乌人的财富观、义乌人的精神、关注义乌的未来等12个单元,从各个方面讲述了义乌地域文化精神。学习任务难度一般,需要学生搜集大量资料和一定的信息素养。该课程学习任务的设计都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考虑了学习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已有文化知识背景。
(3)学习小组分析。该课程的学习小组是该课程学生在网上自行分组并结合教师调配形成的,其中要考虑学生的性别和已有的学习基础、学习风格等,尽量使每组成员的学习背景相似,各小组成员间、各小组间相互沟通、交流、发布、分享学习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各小组间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充分体现活动理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从而避免了协作小组分组的随意化问题。
(4)学习资源和工具分析。该课程中的学习资源主要是指教材、网络课件、网络教学平台中的网络资源等,工具主要是网络教学平台中的聊天室、讨论区、电子邮件、即时消息、在线阅读、社区圈子、电子学档、个人空间、视频点播、三维展厅、在线测试等功能模块以及计算机、网络设备等,学习资源和工具比较多样化,聊天室、讨论区、即时消息以及三维展厅中的部分功能将为Web协作学习活动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有利于Web协作学习活动的展开,提高了Web协作学习活动的效果。
(5)学习任务分工分析。该课程学习任务分工相对简单,主要是教师布置任务、组织在线协作学习,小组共同协作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小组选出一个负责人,对每个组员进行统筹分工。活动理论视角下的学习任务分工充分考虑了学习的能力范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6)学习小组的规则分析。该课程的规则主要是教师制定的各个任务主题的要求,教师还要制定相关的评价标准、奖惩制度及协作学习流程和规范,并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发布,按照学生在Web协作学习中的表现,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和奖惩,鼓励学生参与协作学习活动,给学生展示个人或者小组成果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产生比较强烈的归属感、信任感、互惠感和分享感。
活动理论框架下的Web协作学习各要素及其构成的各子系统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我们要把整个Web协作学习看成一个系统,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脱离系统而单独存在。
结束语
文章从活动理论的视角分析了Web协作学习活动,给网络教学中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教师在设计Web协作学习活动时,要充分考虑活动系统的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这样整个Web协作学习活动才会具有一定的意义,教学活动才会更有效果和效率,与此同时,网络课程的设计也必须结合教学设计相关理论知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结合各种教学方法,达到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效果,培养和提高学生在线学习、协作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
[1]项国雄,赖晓云.活动理论及其对学习环境设计的影响[J].全球教育展望,2004,(12).
[2]曾小宁.基于角色的Web协作学习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电化教育研究,2009,(3):59-66.
[3]韩斌.基于活动理论的合作学习教学设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
[4]黄荣怀.基于Web的协作学习系统模型[J].中国远程教育,2001,(5):42-47.
[5]赵建华,李克东.Web环境下协作学习系统开发的现状及趋势(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4,(2):28-36.
(编辑:王天鹏)
G426
A
1673-8454(2011)24-0036-04
本文得到浙江师范大学新苗人才计划项目《面向人文教育的虚拟社区平台系统的应用与推广》(编号:201109)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