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口服降糖药物处方分析
2011-10-17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2407李维莉
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2407)李维莉
1 资料与方法
统计长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0年1~12月份门诊处方,对含有口服降糖药物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类口服降糖药物出现的频率、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处方所占的比例。
2 用药情况
2.1 各类口服降糖药物在处方中出现的频次及频率 见附表1。
2.2 口服降糖药物单用情况 见附表2。
2.3 联合用药情况 见附表3。
附表1 各类口服降糖药物在处方中出现的频次及频率
附表2 口服降糖药物单用情况
附表3 联合用药情况
3 讨论
3.1 糖尿病患者中90%以上为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其中大多数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物[1]。应用时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药物,2型糖尿病临床常用口服降糖药物主要有双胍类、磺酰脲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2]和中药制剂。
3.2 口服降糖药物的作用特点 双胍类降糖药物半衰期短,可增加内源性胰岛素的敏感性,加强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抑制肝脏糖异生,减少肝脏葡萄糖输出,减少肠道葡萄糖吸收;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3]。本类降糖药物对血糖正常者无降糖作用,适用于饮食控制效果不佳,体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人;磺酰脲类主要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而起降糖作用,该类药物不适用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格列吡嗪适合老年患者,格列喹酮适用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及老年患者。格列本脲属于长效的磺酰脲类降糖药物,其降糖作用快而强,药物半衰期长,易引起低血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能竞争性抑制葡萄糖苷酶,降低多糖及蔗糖分解,减少并延缓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浓度。
3.3 由附表1可以看出,双胍类、磺酰脲类药物是本中心治疗糖尿病的一线药物。双胍类药物的应用稳居第一,与二甲双胍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治疗DM的药物的观点相吻合。在多年的临床药学工作中发现本中心二、三代磺酰脲类药物的应用呈上升趋势,这是由于其克服了第一代服用量大,副作用多的缺点。在应用磺酰脲类药物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健康状态、年龄以及相关疾病等具体情况选择药物。
3.4 此次调查表明,单一用药比例为53.40%,其中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应用远大于二甲双胍片,原因在于肠溶片避免胃酸损耗,可增加二甲双胍的吸收量从而增强其疗效减少对胃肠刺激。临床观察表明二甲双胍肠溶片疗效肯定,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因此在临床中被广泛使用;格列吡嗪片在应用中位居第二,其不同剂型应用比例有所差别,分散片与普通片的应用无明显差别,而控释片的应用比较少,可能与控释片价格比较高有关。格列本脲在临床应用中呈下降态势,因为在磺酰脲类降糖药物中引起低血糖最多的是格列本脲。阿卡波糖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应用仅次于双胍类和格列吡嗪,主要适用于餐后高血糖病人,单独应用亦可。
3.5 在治疗2型糖尿病时,如果单服一种药物不能使血糖降至正常水平,就要考虑联合用药,临床中常见的联合用药方案是:磺酰脲类+双胍类、磺酰脲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4]。通过附表3可以看出本中心门诊处方中联合使用降糖药物方案与最佳的联合用药方案是吻合的。双胍类+磺酰脲类联用是本中心降糖药物联合用药的首选,根据其不同的作用机制,不仅能使血糖达标,还可以相互抵消药物的不良反应。磺酰脲类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联用有利于更好的控制餐后血糖。在使用中成药治疗糖尿病时一般采用具有滋肾养阴、益气生津的药物(消渴丸、玉泉丸、六味地黄等),但是很少单独应用,多与双胍类、磺酰脲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联合应用。两例重复用药处方(迪沙片+消渴丸;格列苯脲+消渴丸)。消渴丸成分中含有格列本脲,再与迪沙片、格列苯脲联用,不但没有协同作用,反而增加不良反应,应避免此种联合用药。
通过对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口服降糖药物处方的统计分析,了解了本中心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医师的用药习惯,绝大多数处方符合用药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