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运:文化口水下的民生之艰

2011-10-14徐家钏

浙江经济 2011年4期
关键词:汗味国耻角马

文/徐家钏

春运:文化口水下的民生之艰

文/徐家钏

窗外还在不断传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可是已过了初八,对于上班的人来说,这年也算是过完了。稍稍平静了几天的公路、铁路又迎来了返程的客流高峰。这已成为中国交通运输史上一种特有的现象。从20世纪50年代起,“春节客运”就作为问题出现了,但那时的困难还不那么严重,到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经济发展加速,探亲流、学生流、民工流、旅游流这四股巨大的人流在每年春节前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涌动,蔚为大观,世界仅见。

近来在网上看到有些专家和官员将“春运”从文化的角度加以定位,指出“每每望着春运期间人满为患的机场、车站和排成长龙的购票队伍,我都会为年文化在中国人身上这种刻骨铭心而感动。”为此,所谓的“春运文化”引来了各方口水大战,在“文人”与“良心”、“文化”与“国耻”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里,我们暂不去管到底何为文化、何为国耻,只是希望用我们的眼睛去看看那一幕幕真实的场景:卖票窗口连夜排队的长龙、候车室飘散的汗味与方便面味混杂的异味、沉重的编织袋下佝偻的背影、车窗前奋力攀爬的身躯……只这些,就足以让我们没有心情去讨论所谓的文化。

相信看过动物世界的人都不会忘记非洲角马大迁移的情景,而对于角马来说那只是一路求生的烟尘与疲惫。

当然,用了一只文化眼来看,疲惫中就会涌现些许温暖,但却不足以我们频频用喜剧和圆满来包装。要知道,一个往家里赶路的人,一路风餐露宿,那一路的无奈与挣扎,没有这种体验的人是想象不出的。在逐渐认识到民生之重的当下,我们更应该换一个视角,从现实的处境、交通的改善、政府的策略上着手去实实在在地看待春运,解决春运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是以一种俯视异类的眼光,将所谓的人文精神强加在人们身上,因为这种所谓的文化的内核隐含着的却是令人生畏的冷漠与无知。

今年的春运即将结束,明年的春运还会来临。但返乡的人们还会是一如既往地为生存而奔,为命运所驱,偶尔不得不表现出令人伤痛的“温暖”吗?但愿所有珍视中国传统年文化的中国人不再为春运所伤。

猜你喜欢

汗味国耻角马
飞天角马
СТО ЛЕТ КИТАЙСКОГО ВУЗА
被“欺负”的小角马
汗味飘香
汗味飘香
夫妻共同的汗味
“三不像”角马
我坐在山顶抽烟
铭记国耻
勿忘国耻,听奶奶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