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力推“六个加快”

2011-10-14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陈仲朝

浙江经济 2011年4期
关键词:转型建设发展

文/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陈仲朝

力推“六个加快”

文/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陈仲朝

展望未来五年,服务业将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自主创新能力将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动力

“ 十一五”时期是杭州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过去五年,杭州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945.82亿元,年均增长12.4%。城市功能明显增强,“钱塘江时代”拉开帷幕,杭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转型升级实现突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05年的44.2%提高到2010年的48.7%,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社会民生持续改善,2010年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03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186元,年均分别增长12.6%和11.5%。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等三大约束性指标完成“十一五”确定的目标。

展望未来五年,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将处于转型发展的战略关键期。经济结构加速转型升级,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动力。城乡区域一体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形态呈现新趋势。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要以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加快“一基地四中心”建设,加快服务业高水平发展。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推进十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省级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工业高端化发展。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的应用,培育大型农业龙头企业集团,引导农业高效化发展。

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加快城乡区域统筹发展。要优化发展主城区,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提升主城区科技创新、金融商务、文化创意、国际交流的辐射带动作用。重点发展三大副城,完善三大副城的城市功能和产业功能,缩小与主城的差距。加快发展六大组团,提升组团公共服务能力和基础设施水平,提升承接人口和产业转移的能力。积极发展中心镇、小城市,大力推进中心镇扩权强镇改革,加快十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加快建设学习型城市,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构建终身教育和全民学习服务体系。

以“破七难”为突破口,积极推动“富民强市”。要继续推进以“破七难”为重点的民生实事项目,积极实施惠民为民十大工程,集中力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实现“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着重做好主城区交通拥堵综合治理、保障性住房建设、创建充分就业城市、稳定物价水平等“促民生”工作。

以低碳城市试点为主载体,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要继续深入实施“环境立市”战略,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加强生态建设,积极实施生态建设十大工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污染物减排力度,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壮大低碳产业,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促进人们衣、食、住、行、用向低碳模式转变。

以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主抓手,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以要素保障改革为重点,率先建立充满活力的创业创新体制。

五年看头年,必须按照“破难促调、创新开局”的总要求,加快实施“六个加快”总战略

“ 映日荷花别样红”。经过“十一五”长足发展和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宁波已经站在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的历史新起点。面向未来,宁波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提出了加快打造国际强港、加快构筑现代都市、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加快创建智慧城市、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加快提升生活品质“六个加快”总战略。五年看头年,要实现“十二五”宏伟蓝图,必须按照“破难促调、创新开局”的总要求,加快实施“六个加快”总战略,认真谋划、积极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确保实现“十二五”开门红。

突出战略规划抓分解落实。一是准确把握“六个加快”战略以转型促发展的内涵和实质,加快产业、港口、城市等方面的战略调整和布局,更加强调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和稳定性,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品质和内生性。二是尽早制定“六个加快”五年行动纲领和年度工作方案,建立推进机构,完善推进机制。由12个部门牵头,针对每一个“加快”,明确时间表和路径图,确定责任人、年度任务和目标,确保每一个“加快”都能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三是加强上下联动和部门、区域联动,扎实抓好贯彻落实。围绕核心指标,明确基数,完善统计,强化协调,形成上下对接的规划指标体系。围绕目标方向和主要任务,做好支撑项目的研究谋划,形成充足的项目储备。同时建立动态评估和督察考核机制,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考核”。

突出核心平台抓搭建运作。围绕“六个加快”,搭建发展平台,强化具体抓手。结构调整方面:继续实施九大产业振兴行动计划,依托重大项目,建设一批重点产业基地,发展补链型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编制完成专项规划和政策意见。推进建设20家服务业产业基地和10大城市综合体,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启动“1235文化产业工程”,努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城市化提升方面:加紧完成“中提升”功能区块开发,强化南翼象山港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北翼余慈统筹各项规划的实施,抓好卫星城形态和功能建设,高水平推进杭州湾新区、梅山保税港区两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建设,扎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空间拓展方面:积极打造海洋经济强市,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三位一体”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加快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建设,强化浙江港口联盟和国际港口合作。

突出重大项目抓会战攻坚。围绕重大基础设施、重大城市功能区块、重大产业、重大民生保障四大领域,按照“策划生成一批、前期推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加快实施一批”的要求,坚持谋划和落实两手抓,扎实推进会战攻坚。既着眼长远,加快推进前期谋划,完成100个重大项目报批,形成700个以上“十二五”重大项目储备和8000亿元以上投资储备;又着眼当前,实现40个项目新开工,加快40个续建项目进度,完成投资500亿元,完成重点工程投资800亿元;更要突出产业转型,各县(市)区和杭州湾新区滚动谋划生成20亿元以上产业大项目3-5个,各管委会滚动谋划生成20亿元以上产业大项目2-3个,形成投资持续增长、转型扎实推进的良性局面。

突出体制机制抓改革创新。一是完善转型升级的新机制。推进省对外开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全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重点完善融入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体制机制,健全海洋经济、开放平台和港航物流的发展机制,深化促进有利于总部经济和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完善城乡统筹的新机制。全面推进7个卫星城市试点,制定出台全面推进中心镇改革发展的政策意见,加快推进农房“两改”。三是完善民生改善的新机制。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升级统筹和保险关系跨省际转移接续工作。建立完善创业培训、小额贷款、创业指导、后续服务等创业就业“一条龙”服务机制。完成医改三年阶段性目标任务。四是完善优化服务的新机制。结合机构改革,完善职能归并和批管分离的运作机制,编制实施七个试点行业联合审批标准。

猜你喜欢

转型建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