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关于日常生活品的再设计

2011-10-14刘希玺西南林业大学云南昆明6504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昆明650

大众文艺 2011年9期
关键词:直人生活用品陌生化

颜 开 刘希玺 (.西南林业大学 云南昆明 6504;.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昆明 650)

探讨关于日常生活品的再设计

颜 开1刘希玺2(1.西南林业大学 云南昆明 650224;2.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昆明 650221)

通过对日常生活品特点的剖析,提出将生活品陌生化后寻找行为共性思维方法,对生活品的进行再设计,从而找到创新的突破点,以此为基础达到打开市场的作用,并论述了生活品再设计的可行性及意义。

生活品;再设计;创新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日常生活用品就伴随我们走过了几千年,经过时间的沉淀,实践的筛选,形成了一个成熟的设计群,成为了社会共同认知的物品。也正因为此,所以很多人对于每天都要接触的日常生活用品过于熟悉,而忽略了其实它们是被精心设计过的。

因此,在人类社会中,我们才会对日常生活用品,有一种潜意识的认知,方便了日常生活品的流通,我们不会因为地域环境的改变而对其产生陌生感;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将这种认知不自觉地带入设计中去。比如,偶尔的朋友、家庭聚会,可能会出现因为人数过多而导致喝水的杯子不够用,这时,大家自然会联想到另一个容器,如碗之类用来代替杯子,成为水的载体,而此时,我们就模糊了杯子、碗的概念与区别,从而对杯子进行了一次再设计。

生活品的再设计是一个几乎所有设计师都感兴趣的话题,设计生活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在重新设计我们的生活,一个小的改动,或许就会对某个人群形成一个新的规则,但同时生活品却是一个短时间无法超越并取得成果的设计对象,时间带来的行为沉淀过程是不能被超越的。想要找到生活品设计的创新突破口,就需要我们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来审视它们,通过科学的方法(如心理学、行为学、人机工程学等)来分析,最后达到设计出更成熟适用的产品。

图1 .日常生活用品在设计步骤分析图

一、陌生化我们共有的认知

对于消费者来说,已经习惯了常见的生活用品的使用,这样导致了消费者对生活用品的需求呈现出含糊性、内隐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就算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不好的操作,消费者往往不会将原因归咎于这些生活品的设计方面,所以消费者通常很难明确地提出甚至感知到自己应该有更好的更舒适的需求。

对于设计师来说,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概念往往会禁锢我们的思维,要推出新设计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将我们熟悉的概念、认知陌生化,而这里指的陌生化并不是说要让我们创造出新的事物或则新的使用规则,而是要从新的角度来考虑我们以往的不被人察觉的设计,使“旧”的概念能够容下“新”的元素,要做到这点,并非易事。事实上,对于过去的设计经典,利用新的技术元素加以整合,是当前市场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条件。

2000年4月,日本设计师原研哉策划了一个叫“RE-DESIGN——二十一世纪日常生活用品再设计”的展览,在这个展览中,他收集了三十二名来自日本设计师针对日常生活用品的重新设计的提案。11年后,我们再重视这些设计提案,仍然可以获益良多。在这场展览中,很多熟悉的生活品变得新鲜,让我们惊叹于原来设计还可以是这样的同时,引起了我们对生活品的重新思考、定位。纵观这些提案,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设计并不是没有根据,天马行空的随意设计,而是一种理性化、科学性地对生活品进行了分析,在保持其原有的形态、功能等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思考。在原研哉看来,设计师应该重新审视周遭的设计,以最平易近人的方式来探讨设计的本质和内涵。从无到有自然是一种创造,但将已知的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种创造。

图2 面出薰设计的火柴

图2 是面出薰设计的火柴,火柴是常见的日用品,干树枝也是我们熟悉的自然物,用干树枝做成的火柴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种“陌生”的设计,从这个设计中体现出了一种自然的回归感,即火与木之间存在着一种相生的关系,也正是基于我们这样的认知,才没有使我们对它产生距离感。

二、寻找行为之间的共性

人的很多行为都是下意识的,人自身意识不到也不能察觉这些行为。注意生活中的细节,并有意识地观察人的行为,是我们进行生活品再设计的一个必要环节。在进行观察之前,我们要先明白什么是下意识(subconscious),即是指是人心理活动的一种特性或形式,指不清楚、不明确的模糊意识,亦即某一时刻不处于意识之上或意识活动的中心,但却影响着意识活动进行的心理过程。[1]这和前文提及的用户对生活品的隐性需求有着极高的相似度,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日本的设计师深泽直人,缜密、细致地探索下意识领域并以这个领域为主要设计对象,是他的设计风格,并造成了一定影响。

图3.深泽直人设计的茶包

图4.深泽直人设计的沙锤式调味罐

图3 是深泽直人设计的茶包。对于红茶的包装,几乎是约定俗成要包装成茶包的形式,深泽直人通过对茶包外包装的颜色设定,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可以用来对比茶水颜色的参照物,使消费者可以通过这种颜色的对比来,判断适合自己口味的泡茶时间。这时茶叶的外包装,就被赋予了另一种用途。

图4是深泽直人设计的沙锤式调味罐,沙锤是音乐中打节拍的一种乐器,需要我们晃动手腕来发出声音;做饭时,佐料的添加同样也需要晃动手腕的,这两个行为的重合性,被深泽直人提取出来,加以变通,于是就有了沙锤式的调味罐,这使常见的调味罐变得趣味化,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上面的设计实例的分析,借鉴深泽直人这一设计观念,以下意识行为为突破口,寻找不同行为之间的共性,来达到设计的目的。在这几个产品的过程中,设计师对人非理性化的下意识思维巧妙地加以利用,并借其对外在环境零散信息的整合,促成了一种以行为演绎的逻辑,让看似没有关系的行为动作变得相互联系,使新的产品出现在消费者的面前时,除了有新颖感外,却又那么熟悉,产品的功能借着人下意识的行为得以实现,也会给消费者带来享受“无障碍”操作一件新产品的惬意。

三、生活品在设计中的时代性

虽然生活品已经是一个经过时间慢设计过的成熟设计群,科技的发展仍然给生活品的设计、制作带来了冲击,生活于21世纪的我们,一方面有着日积月累的生活经验及丰富的文化底蕴,这是我们设计的源泉;另一方面,科技的迅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机器带来的批量化大生产使设计逐渐面向了大众化,同时也来了无差异产品,引发了消费者的审美疲劳,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附加条件也逐渐增加。毫无疑问,需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就需要在传统与科技、大众与个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满足消费的需求,同时也要符合企业生产的原则。在笔者看来,寻找这个平衡点,就需要设计师对生活品的再设计,从现有设计中汲取养分,顺应材料变化和生产工艺进步,往往能成为最适应商业生态平衡的成功设计典范,而产品核心技术的优化组合,带来的产品创新,往往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从而达到丰富市场、打开市场的目的。2008年,Alessi公司选择推广的Bolitore壶,就是将理查德•萨普在1932年开发Bolitore壶,进行了旧物再设计,改变了Bolitore壶的材质,获得了当年的凯撒设计奖。

图5 .Bolitore壶

四、结论

生活品是一个与我们接触最多的产品,在产品门类极其丰富的今天,产品的创新,是企业占领市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生活品的再设计,正是为了解决创新而提出来的设计观,本文中的再设计是基于已有的、成熟的设计群,提取可用的经典元素、整合了新技术、新的设计观,以打开“市场”为目标,着眼于消费者对生活品的使用感受,探讨如何寻求生活再设计的突破口,实现人与物之间关系的改善和协调。

[1]车文博主编.《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长春.2001.

[2](美)唐纳德•A•诺曼.情感化设计[ 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美)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梅琼译.中信出版社,北京,2003.

[4](日)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朱锷译.山东人民出版社,济南.2006.

颜开(1984--),女,重庆市人,西南林业大学,交通机械与土木工程学院。

刘希玺(1986--),女,四川绵阳人,云南财经大学,现代设计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直人生活用品陌生化
创意生活用品
教学新思维
大嘴猜猜猜
创意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
曰常性·传奇性·陌生化——电影《白毛女》的受众研究
浅议J.K.罗琳作品的陌生化艺术
趣味产品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