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花争艳待春晖——第七届江苏省音乐舞蹈节综述

2011-10-11毛小菁

剧影月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音乐舞蹈音乐艺术

毛小菁

第七届音乐舞蹈节全省共有12个艺术院团、4个艺术院校的169个作品参赛,经评委会认真评选,共有84个作品进入决赛,其中大型舞剧和音乐剧4台,大型交响乐和民族器乐作品6首。省文化厅艺术处经过周密部署、精心策划,于12月8日至19日先后组织专家评委赴连云港、盐城、苏州、无锡、常州、南京等地对入围作品进行了现场评审,共评出剧(节)目奖、创作奖、表演奖、指挥奖、舞美灯光设计奖等23个奖项,共有90多名演员获奖,发现和选拔了一批优秀的艺术作品和人才。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纵观本届音乐舞蹈节,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概括起来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乡情浓郁,江苏特色。本次参赛作品均为近年新创的剧(节)目,作品在取材上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大型作品更多钟情于江苏的人文历史。无锡的民族舞剧《秀娘》、苏州的舞剧《桃花坞》、盐城的地方风情主题歌舞《我家在水边》、南京的民族交响组曲《金陵风韵》等,都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和浓郁的地域特色。《秀娘》取材于最具地方特色的元素——苏州刺绣,表现了一代刺绣大师对自由的向往、对命运的抗争和对艺术的孜孜追求,用现代的艺术手法展示了东方刺绣的无限魅力。《桃花坞》则以苏州的历史人文为载体,从当代人的视角出发,透过600余年的时空讲述古今两对恋人的情感故事、人生起伏,既折射出剧中人物对人生对命运的思考,更透露出对苏州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张扬。《我家在水边》以歌舞、杂技、器乐、地方戏等多种艺术形式,从不同角度反映黄海岸边劳动人民的生活,尽情展示了黄海湿地的无限风光。《美丽新世界》以恐龙城主题文化为载体,打响了旅游文化的创意品牌。《金陵风韵》则是反映南京本土风情的原创大型民族器乐组曲,它以南京山水城林作为乐曲的主体脉络,用“龙蟠虎踞”、“烟雨楼台”、“桨声灯影”、“天降雨花”和“大江东去”等八个乐曲章节,逐一体现南京最具特色的山水城林之美,既具江南风韵,又具王者之气。而在另外一些音乐作品中,对民间音乐的加工整合既保持着一种敬意和尊重,也多了一种朴实和真诚,南通的《吕四渔号之二——滩涂剪影》就是一次成功的有益尝试。

二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本届音乐舞蹈节参赛项目包括声乐、舞蹈、器乐等,其中器乐作品包含有交响乐、管弦乐、民族室内乐、独奏、协奏等多种表现形式。作品的内容较为广泛,舞蹈《人与海》(扬州)用浪漫的艺术手法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馓子乐》(徐州) 取材于民间生活,表现了质朴的民风民俗;《觉·别书》(常州) 表现了革命者的忠贞爱情和为革命献身的大无畏精神;《意·江南》(南京师范大学)用独特的手法,表现了江南柔美婉约的景致。音乐作品中古筝独奏《墨语》、《凌波吟》,民族管弦乐《书台畅想曲》、交响序曲《青山颂》、二胡协奏曲《六月雪》、歌曲《霸王吟》、《莫愁听雨》等获奖作品,以不同的艺术风格、不同的表现技巧,展现了创作者们的同一生命形态——拥抱生活与同样的艺术追求——创新。在本届音乐舞蹈节中,当代现实题材的作品较多,尤其是舞蹈作品,它们大多出自年轻舞蹈编导之手,从创作的角度讲,近距离地表现当代生活,需要发掘,也需要发现,更需要发挥。

三是领导重视,各方协力。本届音乐舞蹈节,各市文化主管部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与关注,苏南苏北地区奉献给我们的一台台原创大型剧目和精心准备的小型作品,足以让我们对音乐舞蹈事业的发展充满信心。从无锡的《秀娘》、苏州的《桃花坞》、盐城的《水边是我家》、连云港市女子民乐团的民乐演奏专场等剧(节)目中,不但体现出各地区音乐舞蹈的艺术实力和发展前景,更体现出当地文化部门领导者和艺术家们的胸怀和目光,理想和追求。作为江苏演出团体龙头的省演艺集团,在改革和演出的双重压力下,为本届音舞节提供了一台风格多样、精彩纷呈的专场音乐会,奉献了一批以琵琶协奏曲《游子吟》、二胡与乐队《苏北叙事曲》、小提琴协奏曲《青年协奏曲》等为代表的优秀节目,让人们看到了其得天独厚的潜力和优势。在本届音乐舞蹈节上,虽然有些作品在创作上还有可供挖掘和提高的空间,但是各地政府均努力以引进全国一流的艺术人才、树立精品意识、提高团队战斗力、凝聚力为目的,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为艺术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此次音乐舞蹈节中艺术院校师生们的表现也令人耳目一新。舞蹈《聆墨》(南艺)、《意·江南》(南师大)、《运河之恋》(江南大学)、《花帽少女》(省戏校)以及一批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演唱节目为我们带来一股清新的校园风。在一些作品中,青年艺术家们也许还没有考虑得很成熟,也许还没有足够的经验、足够的条件支持他们的艺术想象,但我们仍然要为他们澎湃的激情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鼓掌喝彩!

本届音舞节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同时,我们又不能不看到,江苏音乐舞蹈事业的发展水平与江苏经济大省、文化强省的地位还有一定距离。音乐舞蹈艺术如何发展也有待我们在前进中不断思考与探索。一方面,我省还缺乏震撼人心、令人激动不已、拍案叫绝的大作品和顶尖的艺术人才,一些表现当代生活的作品缺乏生活感受,舞蹈语言缺少生活常识,艺术构思不够独特,很多作品仍然处在描摩生活的层面上,缺少神采飞扬的艺术想象,缺少厚重凝炼的艺术概括,音乐舞蹈创作往往因为文化积累的缺乏,艺术准备的不足,人文情怀的疲软,生命体验的单薄等原因,尚不能向更高的目标发起有力的冲击。另一方面,我们还应看到,在市场经济和体制调整的大背景下,许多院团疲于养命、疏于养艺,不能进入艺术生存发展的良性循环,一些院团漂泊于大大小小的晚会之中,游离于真正的艺术之外,这种现状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音乐舞蹈人才的培养更是需要青年演员沉下心来,刻苦地学习,敬业地磨练,潜心地钻研,上下求索,大胆创新,才能在“山重水复”中追寻到“柳暗花明”。我们相信,伴随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伴随着又一个文化春天的到来,江苏音乐舞蹈的花季将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将催生出更多的音舞精品乃至经典力作,不断发展和繁荣江苏文化事业的“百花园”。

猜你喜欢

音乐舞蹈音乐艺术
纸的艺术
民乐改编在音乐舞蹈基训课中的应用
音乐舞蹈即兴教学分析
从艺术欣赏角度初探成都永陵
仪式 音乐 舞蹈
音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