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博物馆馆藏鎏金神兽纹铜镜
2011-10-09王连根
文/王连根
泰州博物馆馆藏鎏金神兽纹铜镜
文/王连根
铜镜在人们心目中,既是日常生活照容的器具,又是“刻画之精巧,文字之精奇,辞旨之温雅”的工艺美术品,深受大家的喜爱。2010年11月8日,我们应邀赴泰州市博物馆,参加该馆藏明代古尸科学保护防腐问题的研讨。离别时,汪维寅馆长赠送一本由泰州市文物局编著的《泰州馆藏珍品》精美画册给笔者。回沪后,翻开画册,在第216页载录一面东汉“鎏金神兽纹铜镜”,颇有特色,引起我的兴趣爱好。多年来,我热衷于收藏和研究古代铜镜,而对这面技艺高超的东汉神兽镜,尚属首见,感到特别惊奇。
此镜圆形,直径14.3厘米,缘厚0.5厘米,青铜质,锈色严重,经处理后,纹饰清晰。1958年由江都县出土,馆藏至今。镜面微凸,镜背饰神人神兽画像,高浮雕,工艺精湛。镜背中央大扁圆形钮,钮周连珠状钮座。钮穿孔左右两侧,分别为西王母和东王公(有胡须)。钮下坐三位神人,中间是伯牙奏琴,旁有两人聆听,右侧垂首神者是钟子期。钮上两位神人相对而坐,谈古论今,栩栩如生。在西王母和东王公身旁有青龙、白虎、天禄和辟邪四神兽守护。
此镜的惊奇之点:一是大扁圆形钮上有阴线刻花纹,很特殊。笔者查阅《上海博物馆藏铜镜精品》等图录,均未见记载。现仅见南朝的鎏金九子神兽镜钮上有相似的刻花纹。阴线刻花是当时铸上去,还是后人所刻,有待考证。二是神人神兽的外周是一圈铭文带,铭文铸在十二个长方形枚上,铭文为“金口镜,服者公侯,其师寿命长”。东汉镜都为方形枚多见,每枚上常铸四字,而此镜呈长方形枚,尽铸一字,确属稀少。三是在十二个长方形枚间另铸十二个半圆形枚,相间排列,每个半圆枚上铸人、狮、龙、鸟等头像,通常东汉镜半圆形枚上为光背或铸简单的云纹,特别是铸头像之类图案,很奇特。四是在铭文带外圈的边缘带再饰龙凤走兽图案。五是边缘数圈菱形的几何纹,呈深浅的浮雕状。六是镜体鎏过金,因年代久远,鎏金大部已脱落。
优美精巧,朴实而平易的铜镜,历朝历代被皇家、官府、博物馆、美术馆、考古研究所、文博单位以及私家所珍藏。近年来,随着铜镜收藏逐渐兴起,江苏泰州市博物馆也不例外,他们从泰州地区古墓考古发掘出土及当地城镇农村中收集到较多古代铜镜,为考古研究提供实物资料。
根据此镜独突图案和文字特点及粗犷的铸造工艺,应是东汉晚期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神兽镜类。东汉时期新兴的富有代表性神兽镜和画像镜,它是以神人神兽(瑞兽)等作为表现的主要对象,在东汉中期以后开始出现并逐渐流行。特别是神兽纹镜,在长江流域和南方比较盛行,反映了此时南方铸镜业的蓬勃发展。泰州地区出土的此镜方可佐证。所以,泰州市博物馆考古工作者将此镜定为国家二级文物,是科学的论断。■
编辑:陈畅鸣 charmingch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