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残疾人事业与残疾人体育的互动发展
——透视残疾人观的嬗变

2011-09-30李璟寒董进霞

体育科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残疾人体育运动体育

李璟寒,董进霞

中国残疾人事业与残疾人体育的互动发展
——透视残疾人观的嬗变

李璟寒,董进霞

1 中国残疾人事业与残疾人体育的现状

2006年4月1日,我国开始了第2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根据调查数据推算,全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 29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①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5年末全国人口数,推算出本次调查我国总人口数为130 948万人。。如此巨大的一个特殊群体,值得全社会给予特殊的关注。

前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邓朴方在总结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时,要求全社会“坚持和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树立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尊重残疾人的尊严和权利,倡导和谐友爱、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

“人道主义”的核心内容是重视人的价值,视每个人的自由、平等、幸福为最高价值;对己以合理的保护和提高,对人施之以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中国的残疾人事业的根本主旨就是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这与人道主义的核心内容不谋而合。

残疾人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部分,由于他们身心的某些缺陷,不仅给本人参与正常社会活动带来不便和障碍,成为一个难于跟上社会前进步伐的有特殊困难和需求的,但不是单纯同类的社会群体;他们与其所生存的社会环境中的各个方面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发生关联,相应地会给社会带来经济、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就业、立法、医疗康复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的影响,成为直接影响社会正常秩序、受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应该增强残疾人事业意识,积极为残疾人创造平等参与社会活动和分享社会文明成果的条件,这既是残疾人及其亲属的迫切要求和愿望,更是国家和全体社会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奚从清,1992)。因此,需要各学科的学者都来关心残疾人问题、研究残疾人问题,用理论的发展来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北京100871

残疾人体育作为残疾人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就得到了不断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残疾人体育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发展,并逐渐走向了规模化、制度化的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举办,更是推动了我国残疾人体育以及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新北京、新奥运”的口号,为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赋予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政府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观,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日益得到重视,残疾人的体育参与问题也在其基本生存问题得到解决之后被提上议事日程。

然而,目前对残疾人体育的理论研究多局限于残疾人体育的目的、功能、价值、作用等,低水平重复的现象比较严重。只有少数学者的研究涉及残疾人体育参与对心理的影响,残疾人体育的价值以及运动员的社会适应问题。从文化学、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残疾人体育的比较少,对于残疾人体育参与的机会问题,残疾人体育参与权利问题基本无人涉足。

笔者认为,现有的大多数研究都将残疾人体育孤立地作为研究对象,而忽略了其与社会资源、社会文化、残疾人事业等之间的密切联系,缺乏系统而又让人信服的分析。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以批判理论作为指导,分析残疾人事业与残疾人体育的相互作用机制,探索在两者的发展过程中残疾人观的嬗变,残疾人观对两者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以及两者的发展对于残疾人观的普及带来的影响。

2 残疾人观:体育与社会互动的切入点

2.1 体育、社会与文化

关于体育、社会与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许多相关的论述。社会学的批判理论在研究体育方面的问题时关注什么才算社会的体育运动,现有的体育运动如何以特定的方式加以定义和组织,体育运动又如何与社会的发展变化过程相联系。

批判理论认为,体育运动是社会建构,它与社会和权利关系相联系。体育运动是再造或者改变地位结构的场所。体育运动是文化实践,既可以是压抑的,也可以是解放的;既是控制的,也是给予力量的。批判理论揭示社会关系如何影响社会中的体育运动形式,寻找替代性的体育运动形式,以代表更多人的利益,并使先前缺乏代表的人群可以作为社会公民更有意义地参与其中(杰·科克利,2003)。除了关心现实社会中的体育运动是怎样变迁而来外,他们还关心体育运动如何影响人们形成观念和导向的过程,而这些导向和观念是人们用来解释他们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的。他们想要知道,体育运动如何以及什么时候才能促进人们对社会世界的认识和解释方式发生变化。但是批判理论的局限在于,其各种理论形式都不能提供一个明确的规则,以便确定体育运动什么时候再造着主导的社会关系形式,什么时候它又抵制和改变社会关系。

杰·科克利在论述体育与社会文化时谈到:在世界上许多社会中,体育运动已成为社会和文化框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由于体育运动与社会中的文化意识形态紧密相连,因而这也是把它作为社会现象来研究的一个适宜的理由。文化意识形态由一系列带有普遍性的视角和观念组成,人们以此从社会世界中寻求意义,在这个社会世界中为自己定位,并依据它们来判定什么是重要的或不重要的,以及决定在这个社会世界上什么是正确的和自然的。可以说,文化意识形态是了解特定社会中人们生活方式的内在逻辑的一个窗口。但是,文化意识形态从来不是“一劳永逸的”,人们不断地对它提出疑问,极力为之争斗。他们挑战他人的文化逻辑,甚至通过改变深层的感受和广泛接受的观点和观念,来对此提出挑战。

2.2 残疾人与社会

奚从清在论及残疾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时谈到,从残疾人和社会的互动中来说,残疾人和社会是一个复杂的互动过程。在这个复杂的互动过程中,社会以什么具体的条件、方法与途径来影响、塑造并指导着残疾人的行为,并制约着残疾人的自我选择、自我表现和自我评价,而残疾人又以什么具体的条件、方法与途径来参与社会生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是有规律可循的。不言而喻,揭示残疾人和社会相互作用及其发展的具体规律,这正是残疾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与残疾人的互动及其作用主要表现在:1)社会引导作用;2)社会感召作用;3)社会化作用;4)社会物质基础的作用。而残疾人与社会的互动及其作用则主要表现在:1)创造作用;2)激励作用。残疾人社会学只有研究残疾人与社会这两个互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才能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即理论框架。而残疾人的体育领域,则可以看作这样一个残疾人与社会互动的缩影(奚从清,1992)。

身体社会学的理论认为,物质性身体被赋予了物质性之外的意义,成为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表达空间,人的身体不只是物质身体,还是社会身体、政治身体、伦理身体,身体被重新符码化。也就是说,人的身体被赋予了社会性的意义,而这“社会性”是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中,因此,对身体的理解也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残疾人的身体同样不例外,作为一种具有“社会性”的事物,其被赋予了物质性以外的丰富含义,当然也包括文化意识形态(即残疾人观)。

2.3 批判理论的局限性与解决方案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体育活动不仅仅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展示自我、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机会与途径,而且,残疾人运动员在国内、外赛场上取得了骄人佳绩,尤其扩大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激发了爱国热情,振奋了民族精神,为更多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奠定了基础。所以,残疾人体育运动既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桥梁,同时,也是新时期推进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的动力。批判理论对体育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向我们揭示了体育与社会的双向建构性,现实向我们所展示的也的确如此。

按照批判理论可以设想残疾人事业与残疾人体育的互动情况: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以法规、政策、组织的变动(实则不同人群权力的变动)等形式来影响、塑造并改变着处于残疾人体育领域中人们的行为,而人们通过自我选择、自我表现等途径来参与社会生活,影响着残疾人体育的发展;残疾人体育的发展与进步,影响着人们形成观念和导向的过程,而这些导向和观念是人们用来解释他们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的,导向与观念的转变会引起有关残疾人权力问题的新的斗争与谈判,所以,又会反过来对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在分析体育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时,批判理论虽然强调把体育置身于社会的文化背景下来研究,并承认体育对人们形成观念的重要影响,但是,它过于关注权力与利益方面的因素,而模糊了文化观念因素。前面提到批判理论的局限在于不能确定体育运动什么时候再造主导的社会关系形式,什么时候它又抵制和改变社会关系。批判理论专注于不同人群的权力大小与受益多少的比较,但是,关于权力问题的斗争是永不停止的,受益平等是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的,而在体育运动中只能当各群体达到一个受益均衡的局面,才可以说它是巩固与再造着社会主导关系的。因此,对权力的分析不可能让我们知道体育运动何时对社会关系产生何种作用。这时,结合杰·科克利所提到的文化意识形态这一变量便有了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在体育领域中的文化观念与整个社会中的文化观念并不总是一致且同步的,比如,体育领域中人们对待女性的体育参与的态度与社会中人们对待女性的社会参与的态度并不总是相同的,这时,产生了体育性别观与社会性别观的分化,对体育领域中的性别观与现实社会中的性别观进行区分便具备了其必要性。

体育作为整个社会的一个特殊领域,具有其鲜明的特点,即在体育领域存在着各种社会现象、社会文化观念的缩影,而这些现象与文化观念在体育领域的表现却也会呈现出与在其他领域所不一致的地方。这种不一致导致了体育领域的斗争与改革,并进一步波及到社会的其他领域。因此,如果能对这种观念上的不一致进行总结与观察,那么,就为我们克服批判理论的局限性提供了可能。当体育文化观念与社会文化观念一致的时候,我们就说,体育运动强化着社会主导的关系形式;当体育文化观念与社会文化观念表现出矛盾或者是斗争的时候,便拉开了体育运动抵制和改变社会关系的序幕;当体育运动对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达到一定程度,即社会文化观念与体育文化观念趋于一致时,体育运动便又回复到强化再造社会关系形式的状态;文化观念的转变在社会与体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推动与催化的作用。

研究残疾人事业与残疾人体育的互动发展,为我们观察这种“不一致”提供了机会,体育领域是残疾人与社会互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们不同时期对于残疾人“身体”的不同看法(残疾人观),影响着残疾人的“社会性”以及其社会地位的变化。在残疾人事业与残疾人体育的互动过程中,残疾人观的嬗变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影响着残疾人相关法规、政策的制定,而体育运动作为残疾人的“身体实践”的重要方面与社会建构的产物,自然也随着残疾人观的变化而将自己置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在社会领域与体育领域中,残疾人观的转换不一定总是同时进行的,会出现时间上的差异性,那么,在同一时段上,就有可能出现两个领域内残疾人观的不一致(暂且分别命名为社会残疾人观与体育残疾人观)。对残疾人事业与残疾人体育互动发展过程的研究,就可以帮助我们找出这种不一致,验证前面的假设,以求完善体育与社会互动机制模型,并进一步探讨社会文化观念对于促进社会与体育发展的重要作用。

3 残疾人事业与残疾人体育的发展历史回顾

3.1 1949年以前——民间性质的自生自灭

残疾人问题,是人类社会的固有问题。从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漫长岁月中,残疾人始终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被认为是“残废人”,是家庭和社会的包袱。从根本上说,这种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是当时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状况下的必然结果。在一个依靠体力劳动来维持生存的社会中,健壮的体魄是最有价值的“资本”,残疾人由于其缺陷或特定方面的劣势而不可能成为这场竞争中的胜者,并由此被认为是无能的、是废人,被当成了家庭和社会的累赘,被排斥在主流的社会生活之外。

在我国也曾有一些团体和个人成立了针对残疾人的收容所、养育院以及治疗残疾人的慈善机构,属于民间性质。19世纪初,由于西方传教士的渗入和在我国的传教活动,在沿海地区也曾出现了星星点点的慈善机构,其中包括个别盲校。到20世纪40年代前后,中国出现了受美国津贴的“中国盲民福利会”,其间,民间也自发组织过“中华聋哑协会”,由于得不到政府的支持,不久便夭折了。总之,新中国成立之前,残疾人处于自生自灭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残疾人体育并不是一片空白。虽然没有全国性或跨地域性的残疾人体育活动出现,但是却可以在很多地方志里面查阅到相关的资料:比如《哈尔滨市志体育志》中记载,1939年,哈尔滨市道外区私立聋哑学校,平素开展踢毽、跳绳及体操类体育活动;1942年10月3日,在本校体育场举行小型田径及游戏类运动会。这些小规模的残疾人体育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但是,残疾人却以体育活动的形式宣告对社会参与的开始,使人们将目光投向他们。

3.2 1949—1978年——雨后春笋般地平稳起步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残疾人也由沿街乞讨、流离失所转由政府收养、救济。1953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中国盲人福利会,由当时的内务部长谢觉哉兼任主任委员;1956年12月,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成立了中国聋哑人福利会,主任委员由当时任中国人民救济总会秘书长的伍云甫担任。"两会"团结合作,协助政府开展生产自救、特殊教育、康复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工作。20世纪50年代中期,残疾人福利工厂、伤残人福利院、荣军疗养院、精神病院等相继出现。1960年5月召开全国盲人聋哑人第一届代表会议,将前述两会合并,成立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而后,至1965年,在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373个地、市、县逐步建起地方协会和基层组织,活跃了各地盲聋哑协会的工作,密切了政府与广大残疾人群众的联系。到1965年,全国盲校、聋哑学校在校学生由新中国成立前的2 000人增至23 000余人,增长10倍。汉语盲文和聋人手语工作开始建立,中国盲文工作者黄乃参照路易·布莱尔盲文体系,设计了汉语盲文方案,经教育部批准在全国推行。盲人按摩医疗、盲人聋哑人康复工作、残疾人文艺体育工作也陆续起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伊始,人民政府就非常重视全民体育运动,提出了建设新民主主义时期体育运动的方针、政策和要求。1949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体育工作者代表大会,会议提出:“我们必须开展推动一个广泛的体育运动,使之从学校发展到工厂、到郊区,从城市发展到农村,从知识青年发展到劳动群众中去。”这样,特殊学校、福利工厂、荣军疗养院等单位的残疾人体育活动逐步开展起来。据统计,到1959年 9月,全国盲童和聋哑人学校从1949年前的41所发展到297所。在这些学校里开设了体育课,开展了课外体育活动,鼓励广大肢残人、盲人、聋人、弱智人坚持体育锻炼。在政府的引导下,这些体育活动不但增强了残疾人的体质,也鼓舞了他们的生产热情。

1957年我国举办了有史以来首届青年盲人田径运动会、聋人田径、游泳运动会,有上千人参加选拔赛,活跃了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1958年选派盲人运动员参加了国际盲人田径运动通讯比赛,当时盲人的个别项目已接近国际水平。随着这项赛事的举行,我国各地以盲校为中心的盲人体育活动迅速开展起来。为了深入推动盲人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教育部和中国盲人福利会经常举办盲人体育教师培训班。

1958年,为适应当时体育活动“大跃进”的新形势,中国聋哑人福利会和中国聋人体育协会筹备委员会,向聋人地方组织发布了“关于建立各级聋人体育协会的通知”。各地聋人组织接到这一通知后,在当地党和民政部门的领导下,与体委协作,积极开展了聋人体育运动。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有十九个省(市)成立了聋人体育协会,并进一步开展聋人体育运动会。1959年,举行了全国聋人篮球赛,它推动了全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

3.3 1979—1986年——组织资源支持下的繁荣

1978年,随着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贯彻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经济、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国家对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1978年,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恢复活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盲人聋哑人协会及其下属组织也相继恢复工作;1982年全国人大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首次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1984年3月,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1986年7月,联合国“残疾人十年”(1983~1992)中国组织委员会成立。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全国性的残疾人体育比赛逐步增多,也开始参加区域性和国际性的残疾人体育赛事。1983年,在天津举办了伤残人体育邀请赛,来自全国的13个省(市)的盲人和截肢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与此同时,国家体委、民政部、劳动人事部等九个部委召开了全国伤残人体育工作者和运动员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国伤残人体育协会,并发出了《关于积极地、有计划地开展伤残人体育活动的通知》。

这一时期,残疾人体育运动不但迅速发展,还逐渐走上了多元化发展的道路,棋类、网球、滑雪、走钢丝等新兴体育运动也走向了残疾人群体。这一系列的可喜变化主要得益于诸多组织资源与制度性活动的确立与出现:1985年中国智残人体育协会成立,并于同年成为国际特奥会会员;1986年,中国聋人体育协会成立,并于1988年加入国际聋人体育组织(CISS);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体委、民政部、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联合发出文件,于1984年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了第一届伤残人运动会,此后,形成了该赛事每四年举行一次的制度。

3.4 1987年至今——法律制度保障与全面国际化

1987年4月,进行了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政府对全国残疾人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掌握了较为全面和翔实的数据,为制定残疾人工作的方针、政策提供了依据。1988年,为适应发展的需要,在原聋哑协会和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合并的基础上,经过改革,成立了全国各类残疾人的统一组织——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两年时间内,残疾人联合会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省辖市、县、区乡(镇)建立了地方分会和基层组织。为广泛开展残疾人社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198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一九八八年— —一九九二年)》。1990年,我国颁布实施了有史以来第一部旨在保障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合法权益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此法律的“实施办法”,为开展残疾人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标志着我国残疾人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步入21世纪后,不论是从建立和谐社会的初衷出发,还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四处单独提到了残疾人工作;不论是在2008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出台,还是2008年6月人大常委会批准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这些都是从政府和制度层面给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近年来,中国在残疾人与社会融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建设托养服务机构,对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开展托养服务和就业训练,使这一部分最为困难的残疾人能够通过劳动得到康复,甚至回归社会实现就业,现在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0%以上。

国际社会残疾人事业的蓬勃发展也对我国残疾人事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联合国颁布的一系列纲领性文件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尤为明显。这些文件主要包括:1969年颁布的《禁止一切无视残疾人的社会条例的决议》,1975年颁布的《残疾人权利宣言》,1982年颁布的《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1993年颁布的《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等等。联合国大会宣布1981年为“国际残疾人年”,该大会一致通过的《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和我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国际劳工大会关于《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都要求会员国必须通过立法,为达到各项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建立必要的法律基础和权威。

这一时期残疾人体育事业的繁荣从1988年国务院批准在北京举办第六届“远南”运动会开始。1994年,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残疾人代表团出席了运动会。这届运动会的成功举办,在海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意义已远远超过了体育本身。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于1993年签发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会务会议纪要》,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与国家体委于1993年签发了《关于理顺中国残疾人体协工作关系,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体育工作的磋商纪要》。根据这两个纪要的决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成立了体育处,切实保障残疾人体育事业的良好发展。残疾人“九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完善地方各级、各类残疾人体育组织,加强管理、分类指导”的要求后,中国残疾人体育协会调整充实了成员,理顺了组织网络与关系体系,并进一步确立了运动员的选拔、培训、奖励与就业政策,加大对残疾人教练员、裁判员、分级师和各级体育工作者的培训。

残疾人体育事业在近年取得的重大突破有:从1987年开始,中国相继组团参加了世界夏季特奥运动会与世界冬季特奥运动会,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国聋人体育比赛得到企业赞助支持;1989年开始,参加历届世界聋人运动会及亚太聋人运动会;从1984年开始,我国相继加入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IPC)、国际盲人体育联合会(ISOD)等国家八大体育组织;从1984年开始,我国组团参加国际残奥会,并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国际残疾人体育组织的管理和裁判工作中去;2004年中国弱智人体育协会更名为中国特奥会,全国逐步建立健全了特奥工作体系;2007年世界夏季特奥运动会在上海隆重举办。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2008年北京残奥会是我国举办的首届大型残疾人运动会,来自147个国家和地区的4 000多名残疾人运动员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刷新了279项残疾人世界纪录和339项残奥会纪录。北京残奥会的理念是“超越、融合、共享”,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残疾人运动员在各个赛场生动地诠释了这一理念,而北京残奥会的无障碍标准、人性化服务等组织工作使这一理念得到了很好的实践。残奥会从体育竞技的角度上来说,是给全世界残疾人运动员提供了一个竞技大舞台,但它从世界政治的角度来说,则是给残奥会举办国创造了一个多方面展现国力与民族魅力的大舞台。通过这个舞台,中国可以向世人展示改革开放的经济成就,展示政治凝聚力与民族向心力,更可以展示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与人权状况。

4 互动分析:残疾人观差异带来的挑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残疾人事业与残疾人体育的发展经历了以下过程:

4.1 “从中央到地方,再波及全国”的阶段

中国盲人福利会与中国聋哑人福利会的成立是残疾人事业起步的前提与重要保证;在这“两会”的带领与指导下,各省(市)逐步建立起基层组织与地方协会,盲校、聋哑学校、福利工厂等造福残疾人的福利性机构也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地发展壮大;残疾人体育运动就以这些地方小型机构作为依托,首先以各自为政的形式存在着。随着盲校、福利工厂等在全国范围内数量的增加,体育活动波及的范围也逐步增长,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得到了开展;体育活动自身的特性使得残疾人热情高涨,体育活动成为了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由此,全国性的残疾人体育竞赛也顺理成章地开展起来;大规模的体育竞赛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发挥了宣传和感召的作用,使得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怀,使得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关注并帮助残疾人,拉近了残疾人与社会的距离。体育活动在发展残疾人事业的过程中发挥了“先头阵地”的作用,让社会的目光聚焦在残疾人身上,让人们感受到他们的生活热情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推动残疾人事业的队伍中来。

这一时期残疾人的境遇已有了很大转机,社会以福利与救助的形式给予残疾人帮助和支持,但在社会上却还没有形成对残疾人的正确认识,人们对残疾人抱持着“同情”和“怜悯”的态度,更多地把残疾人事业看成是慈善事业。在一定程度上,残疾人仍然是社会中的“边缘人群”(冬雪,2005)。可见,由于观念的限制,这一时期残疾人对于社会生活的参与是很少的。

这一时期,对人们看待残疾人的观念影响最大的体育活动是1959年举行的全国聋人篮球赛,它不但推动了全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而且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普遍感受到了政府对他们的关怀,从而进一步密切了政府和残疾人群体的关系,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全国性比赛项目的广泛开展,使得社会各界与残疾人的关系密切了;残疾人运动员在国内、国际比赛中表现出了较高的竞技水平和精神面貌,赢得了人们对他们的支持与理解。这种前所未有的受关注程度表明,残疾人在体育领域并不“边缘”。

4.2 “以系统的组织资源为依托,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在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鼓舞下,以各种方式参加劳动生产的残疾人显著增多,由1978年的数千人猛增至几十万人。与此同时,残疾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显著增强,并开始追求“平等”(冬雪,2005)。在《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指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尊重人,关心人,特别要注意保护儿童,尊重妇女,尊重烈军属和荣誉军人,关心帮助鳏寡孤独和残疾人。”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大力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如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恢复活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联合国“残疾人十年”中国组织委员会成立。在各大机构的努力下,残疾人体育事业也发展迅速,全国性的比赛逐渐增多,这样就需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来从事协调与管理。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伤残人体育协会、中国智残人体育协会与中国聋人体育协会先后成立,制度性的残疾人体育赛事应运而生。每四年举行一次的全国伤残人运动会便是一个。残疾人通过体育比赛和社会生活的参与,向大众展示了他们追求平等与共享的愿望;社会各界通过观看残疾人的比赛和表演,即加强了对残疾人的关心和帮助的愿望,更加深了对残疾人的“认知”和理解(贾勇,2006)。可见,在体育领域内,残疾人观又实现了新的转变,人们由“支持”的态度转向了对残疾人的需求的“理解”。

4.3 “加强国际交流,充分展示风采”

在联合国大会的倡导下,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为开展残疾人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在国际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相继加入国际八大残疾人体育组织、广泛并具有连续性地参加国际性体育竞赛、派遣人员从事国际残疾人体育组织中的管理工作。在我国残疾人事业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残疾人有了更大的舞台。随着国际赛场上的捷报频传,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向全世界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在振奋民族精神的同时也在残疾人群体中掀起了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潮;体育竞赛这一平台使得中国残疾人实现了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而他们拼搏与付出的精神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残疾人在参与体育竞赛中取得的巨大成功,不但使其社会地位有了显著的提升,而且,在无形中为残疾人事业的进一步开展赢得更多的支持。

随着对残疾人的认识逐步深化,我国在接受联合国《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的同时,也引进了“平等·参与·共享”的思想。198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1988—1992年)》。纲要中明确指出“残疾人事业的宗旨和目标是: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使残疾人在事实上成为社会平等的一员,享有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履行公民义务,共享由于劳动和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物质文化成果”(冬雪,2005)。社会为残疾人提供优越条件来源于对残疾人需求的深入理解:达到温饱水平不是残疾人的生活目标,他们也要求全面地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生价值。

这一时期我国的残疾人体育逐步走向国际化,在国际重大体育比赛中展示了自己的风采,获得了优异成绩,振奋了民族精神,赢得了国际赞誉。由我国举办的第六届远南运动会提出了“平等参与友谊进步”、“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共享文明成果共创美好未来”的口号,将“平等·参与·共享”的思想展示得淋漓尽致。而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融合”的理念进一步得到加强,健全人志愿者和残疾人运动员的真诚相助是心灵间的交汇融合,观众与选手在赛场上的激情碰撞是精神上的共鸣融合,社会对残奥会和残疾人事业的理解更是残疾人群体与全社会的广泛融合。

在体育领域,残疾人已成为了生活的主人,在参与生活的同时,开始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可以说,这一时期是我国残疾人事业取得重大发展的时期,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体育、扶贫、法律服务、无障碍环境、用品用具服务等多个领域都得到了保障,社会对待残疾人的态度已经走上了“平等·参与·共享”的道路,并逐渐接受“超越·融合·共享”的北京残奥会精神,残疾人观在社会各个领域逐渐统一起来。

4.4 对各阶段残疾人观的特点的总结

由表1中可以看到,在残疾人事业与残疾人体育互动的前两个阶段,社会残疾人观与体育残疾人观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这时残疾人体育对社会关系发起了质疑与挑战。在第一个阶段,残疾人运动员通过体育比赛展现出自己的风采,为自己赢得了社会的支持,改变了残疾人群体在社会生活中“边缘化”的状态,受到了社会的更多关注,这是残疾人通过体育参与对社会关系形式发起的第一次挑战;在第二个阶段,全国性的体育活动密切了社会各界与残疾人的联系,人们开始理解残疾人的文化需求,而不仅仅是从物质上提供保障,在体育领域,残疾人能得到更多的精神上的满足,这是体育残疾人观的重大突破,也使得人们开始考虑残疾人的更多需求,促进了残疾人对社会生活的全面参与;在第三阶段,受国际社会的影响,我国引进了“平等·参与·共享”的残疾人观,再加上综合国力的保证,残疾人事业取得了全面发展,社会残疾人观与体育残疾人观逐步实现了统一;在此基础上,在“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导下,北京奥运会所倡导的“超越·融合·共享”通过家门口体育盛会的展现,进一步深入人心。

表1 残疾人观在不同阶段的变化特征一览表

这一“新残疾人观”的出现促使我国的残疾人事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它认为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残疾人有人的尊严和权利,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他们同样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全社会都应当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保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有赖于社会的帮助,也取决于自身的素质和奋斗。

5 总结

1.体育实际上扮演了一个文化观念交锋阵地的角色,体育活动不断地对人们的文化观念发起冲击。体育活动,特别是大型赛事能够给残疾人提供一个向社会、向世界展示自我的舞台。由此,残疾人的生活态度、精神面貌得以展现,人们对待残疾人的态度逐渐得到改变;对于残疾人自身来说,残疾人能够通过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去实现社会化,实现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

2.将文化观念因素引入批判理论对社会与体育之间关系的分析是对社会与体育的互动机制的有效补充。它让我们更清楚的看到体育对于影响人们的观念与导向的形成,以及进一步影响社会关系的作用。文化因素的引入,对于解决批判理论的局限性,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不过于强调权力与利益方面的因素;在体育领域中的文化观念与整个社会中的文化观念并不总是一致且同步的,通过对观念一致性的研究,可以进而透视体育与社会的互动机制。

3.体育文化观念与社会文化观念的一致程度决定了体育对社会的影响方式。社会残疾人观与体育残疾人观的不一致,向原有的社会关系发出了挑战,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革与发展;当一种残疾人观在社会与体育领域达成了共识,社会活动与体育活动便都倾向于强化这种观念。

[1]丁启文.中国残疾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35-100.

[2]耿琳.人道主义与中国残疾人事业[J].中国残疾人,2005,(5):22-23.

[3]耿琳.和谐社会中的残疾人体育事业[J].中国残疾人,2006,(10):40-41.

[4]贾勇.中国残疾人体育发展概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10-200.

[5]杰·科克利.体育社会学—议题与争议(第六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1-15.

[6]罗勇.我国残疾人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10):37-39.

[7]林清和.略论新残疾人观[J].杭州大学学报,1993,23(2):30-34.

[8]谭丽清.我国残疾人体育运动发展历程的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5,44(12):24-25.

[9]吴雷芬.残疾人事业彰显我国人权的进步——访邓朴方[J].人权,2004,(3):2-7.

[10]奚从清.残疾人社会学:对象—任务—功能[J].社会学研究,1992,(6):105-109.

[11]张军献.近二十年我国残疾人体育研究述评[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2):104-108.

[12]张应斌.残疾人与中国早期文化[J].广东社会科学,1999,(1):139-144.

[13]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编.中国残疾人事业年鉴:1949—1993[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12-300.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Disabled Sport and the Disabled People Cause

LI Jing-han,DONG Jin-xia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残疾人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作为残疾人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残疾人体育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发展,并逐渐走向了规模化、制度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了解残疾人体育与残疾人事业的互动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与进步以及推动残疾人体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回顾了我国残疾人事业与残疾人体育发展的历史,从社会学角度出发,以批判理论作为指导,引入残疾人观这一文化观念来分析残疾人事业与残疾人体育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残疾人观对促进残疾人事业与残疾人体育发展的重要作用。

残疾人事业;残疾人体育;残疾人观;中国

Since the founding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especially after the policy of economic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as introduced,China’s cause of the disabled has developed rapidly.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cause,sport for the disabled has progressed significantly and enter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stage with certain scale and being institutionalized.To examin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port for the disabled and cause of the disabled in general is of significance.Through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this paper traces back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ause of the disabled in general and sport for the disabled.From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and guided by the critical theories,the cultural idea-view on the disabled-was introduced to analyze the mechanism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ause of the disabled and sport for the disabled and the part that the view on the disabled plays in promoting the cause of the disabled and sport for the disabled.

sport f or the disabled;cause of the disabled;view on the disabled

G80-05

A

1000-677X(2011)02-0019-07

2010-11-03;

2011-01-30

李璟寒(1986-),男,四川人,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与文化 ,E-mail:jovikew@gmail.com;董进霞 (1962-),女 ,湖南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体育与文化、妇女体育,E-mail:jinxia_dong@pku.edu.c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猜你喜欢

残疾人体育运动体育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我们的“体育梦”
呆呆和朵朵(13)
我骄傲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