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逻辑
2011-09-25涂浩然卢丽刚
○涂浩然 卢丽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逻辑
○涂浩然 卢丽刚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而且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实践要求,以一系列新的论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范式的转变。深入探索和挖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逻辑,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
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伊始,中国共产党人就已注意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如在1919年的“问题与主义”之争中,李大钊反驳胡适对马克思主义的种种攻击时,就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能够和实际结合解决中国问题。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解决中国的问题,并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历史证明,正是以中国的“问题性研究”作为逻辑起点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辉煌。
以中国革命问题为研究起点的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息息相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就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毛泽东思想萌芽于创立中国共产党和大革命时期。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针对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包括民族的、阶级的、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的、党内的种种矛盾,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注重对中国社会实际的调查研究和革命规律的积极探索,科学地总结了革命斗争的正反两方面经验,从战略上和根本方法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和命题,率领全党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来探索中国革命的具体规律,思考和研究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列主义,它源于马列主义,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革命的论断。在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上,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历程体现在:一方面同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另一方面总结中国革命的独特经验,集中全党智慧,摆脱“走俄国人的路”的思维束缚,创造性地提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广泛发动群众,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的总结和多方面的展开而达到成熟,并最终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以社会主义建设为研究起点的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深刻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上来。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通过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伟大命题,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邓小平理论解决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就是邓小平一再提出和回答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着重要解决的是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着重要解决的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邓小平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把继承、坚持同发展、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以党的建设为研究起点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面对世纪之交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全面审视、深入剖析我国的基本国情,认真总结和借鉴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以及其他国家、政党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了艰苦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可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关于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进入新的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一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着思想僵化、信念动摇、组织涣散、作风浮漂,贪污腐败等问题。除此之外,我们党正进入整体性新老交替的重要时刻。因此,从严治党,进一步全面提高全党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队伍的素质,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所有这些,都必须紧密结合实际,来进行思考和研究,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今世界与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集中概括了我们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是指引我们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
以发展问题为研究起点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它“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既面临着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同时又面对着严峻挑战。党中央从当今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和中国当前发展阶段的具体实际出发,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对我们党长期以来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和系统概括,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即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它的理论来源是直接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思想。邓小平理论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党必须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要有新思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些宝贵思想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总概念。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实现了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的认识飞跃与理论升华。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内在逻辑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来分析,虽然理论创新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但其内在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关联性。理论之间不仅是一种理论层级的递进、与时俱进的观念发展,更是体现了历史的继承性和一致性。也正是这些共同的核心成分成就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1.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理论创新的路线图
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根本性任务,自其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为之而努力奋斗。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认为:“中国革命的终极前途不是资本主义的,而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据当时的中国性质,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中国迈入社会主义的“两步走”战略,即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尽管出现了严重的“左”倾错误,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没有脱离社会主义的轨道,更没有改变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初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都是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开展和深化的。邓小平在总结和汲取“文化大革命”历史教训时指出:“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面对国内外政治风波和经济风险考验,江泽民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和中国各族人民的正确选择。想让中国放弃社会主义,回头走资本主义道路,这是完全错误的,根本行不通的。”进入21世纪,胡锦涛进一步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已然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使中国发展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理论创新的认识论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指出,要了解“实事”,掌握“是”,就必须去“求”,即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正是把握和运用实事求是,才有毛泽东思想的创立。毛泽东在强调实事求是的同时,并没有忽略解放思想。在1958年的成都会议上,他列举了许多对立统一的例子,指出:“讲这些,是为解放思想,把思想活泼一下。脑子一固定,就很危险……要多想,不要死背经典著作,而要开动脑筋,使思想活泼起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智慧和理论勇气,重新恢复并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明确指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将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机融合,并把它看成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再次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可以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让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永放真理光芒的法宝,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自身不断发展完善的必然要求。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理论创新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以其鲜明的科学性指导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不同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为不同的理论形态,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再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当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这一发展过程极大地影响了国际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的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就在于它善于从时代高度分析、考察、总结问题,提出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时代任务,并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特点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自身,使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
毛泽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解决了在中国进行什么样式的革命、怎样革命的问题,建立了新中国。然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在借鉴“苏联模式”之后,提出了要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进行了“第二次结合”的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受到“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下而未能完成“第二次结合”的任务。
面对“文化大革命”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造成的巨大灾难,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经验教训,再次提出“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的任务。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确立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全面审视国际国内复杂形势,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除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党的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国际环境的大变化、大调整、大发展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认真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思路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的构架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进一步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表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有机结合,我们的事业才能发展,才能前进;反之,就将受到挫折,产生失误甚至失败。
4.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理论创新的立足点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最终奋斗目标决定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民万岁”是毛泽东思想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精华。主要体现在:首先是群众路线。毛泽东总结党的群众路线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仅将群众路线上升到理论的哲学高度,而且在实践中将其作为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其次是人民主体论。毛泽东强调广大人民群众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因而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所以,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建立人民共和国,让人民翻身做主人,让人民来监督政府,从而使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就是以人为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的有机统一,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主义。邓小平认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快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因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汲取智慧和力量最深的源泉。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谓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无论是发展先进生产力还是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共同富裕。而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共进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逻辑特性
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90年发展历程,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的动态过程,并将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推进,继续回答新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同时,不断应对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不仅需要立足国内,还需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具有实践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的逻辑特性。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实践性
众所周知,从认识论角度,理论不是建立在理论之上,而是建立在不断变化的实践以及经验-历史的研究之上,也就是说,理论最终源于实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之下形成的。因此,我们不仅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将这些文本的深层内涵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而不是一味地将理论去套实际,过去是如此,现在和将来也必须这样做。一方面,通过在实践中运用实证主义的方法,重点研究当代中国的实际问题,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为中心,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科学的思考和总结。另一方面,着眼于运用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发展的实践,将探索出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观点、新论断再次指导更高层次的发展实践,同时将理论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所以,只有正确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才具有生命力,才能永葆活力。这也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使命所在。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动态性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着更高层次的迈进,改革开放的力度和广度向宽领域纵深发展,在应对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时,首要之需是在理论上进行突破。中国共产党人需在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实践经验,并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同时反过来再次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运用、检验。经过如此反复实践和总结的过程,才能提炼出真正指导新阶段发展的新论断。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改革开放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改革攻坚突破面临着许多挑战,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能力也是一大考验。较为突出的问题有: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人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劳动就业和社保体制有待完善等等。此外,除了这些社会发展问题,党内的自身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习气仍然突出,消极腐败现象较为严重。再加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要解决这些外在挑战和潜在风险,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尤其是理论建设。针对这些新的实践要求,分析新的实践特征,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实现新的理论飞跃,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备,更能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从而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清正廉洁、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开放性
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早期形成过程来看,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一个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观点时,往往需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去寻找理论支撑。从一定时期和范围来看,这是不可避免的过程,也是必须经历的阶段。但如果长此以往,将使研究思路无法跳出仅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本作简单叙述和通俗解释的怪圈,最终失去了对理论深层内涵的理解,更丧失了对理论的大胆探索、钻研和揭示。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是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时融合时代特征和社会实践的产物。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再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虽然它们各自有其具体内涵,但都是在具体实践基础上,立足国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论成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是僵化的理论体系,而是开放式的。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在这个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能是孤立的,必须在与其他国家的来往和交流中,充分吸取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不管是哪种社会制度的文明成果,只要是积极的、进步的,都可以学习和运用。不仅是在经济领域,政治和文化领域也是如此。这有助于在比较鉴别中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进行充分而深刻的认识。因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仅应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更主要的是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同时,还应向非马克思主义文本开放,让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充分吸取外部养料。这既有利于拓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也符合时代精神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需要。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因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远没有结束,也不会结束。它将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地发展下去。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因此,中国的实践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领域不仅立足于中国的发展问题,同时其研究视野也将环视全球。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光芒必将照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责任编辑 陶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