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及性理论及“这”、“那”篇章不对称研究

2011-09-24杨玉玲

河南社会科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回指所指指代

杨玉玲

(首都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学院,北京 100089)

可及性理论及“这”、“那”篇章不对称研究

杨玉玲

(首都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学院,北京 100089)

采用实证性研究的方法,在大规模统计真实语料(1.645亿字)①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这”、“那”系词语的篇章不对称现象。这种篇章不对称现象主要表现为新旧信息的对立、时空距离远近的对立、现实与虚拟的对立、定指与不定指的对立、熟悉度高低的对立。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可及性理论对这种明显的不对称性进行了分析,认为“这”是高可及性指示词语,“那”是低可及性指示词语。

指示代词;这/那;篇章不对称;认知;可及性

一、前言

“这”、“那”系词语在语义上呈理想对称状态,因而它们的使用频率应大致相当,出现的环境也应对称,但据统计并非如此。首先,从总的使用频率上看,“这”系词语远远高于“那”系词语,二者使用频率之比是5.6∶1;其次,从篇章用法上来看,二者也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现象:“这”系词语主要用于回指,占其全部用例的94.5%,而“那”系词语主要用于外指,占其全部用例的45%(如表1)。

表1“这”、“那”系词语总的篇章用法对照表

从篇章用法的角度来看,在同一种篇章用法中,“这”、“那”系词语所占的比例也相差很远。如27%的外指是用“这”系词语,73%用“那”系词语;回指用法更是明显(如表2)。

表2 同一篇章用法中“这”、“那”系词语所占比例对照表

对此不对称现象,学者们做出了不同解释。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另一种解释,即“这”系词语的可及性高,而“那”系词语的可及性低,这决定了它们在篇章中的一系列不对称。

二、“这”、“那”系词语的篇章不对称

“这”、“那”系词语的篇章不对称主要表现为七个对立。即:新旧信息的对立、空间距离远近的对立、时间距离远近的对立、定指和不定指的对立、现实和虚拟的对立、熟悉度高低的对立、心理距离远近(好恶)的对立。这几个对立可以用可及性高低来统一说明其延伸关系。下面我们先分别说明这七个对立,然后再说明其延伸关系。

(一)新旧信息的对立

新旧信息的对立即和上文相关程度高低的对立。上文提及的对象,和上文的相关程度很高,表现为旧信息;相反,上文没提及突然引进篇章的对象和上文的相关程度很低,表现为新信息。旧信息通常用“这”系词语来指称;新信息通常用“那”系词语来指称。

“新旧信息的对立”在篇章中表现最突出,适用面最广。“这”系词语主要用于回指上文出现过的旧信息,这种用法占其全部用例的94%强;而“那”系词语主要用于把一个新信息第一次引入篇章,这种用法占其全部用例的45%强。如:

(1)我们应该把近代史上那种因经济落后而饱受欺凌、备受耻辱以至造成中国人低人一等的意识统统抛掉。

(2)过去我们因为经济落后而饱受欺凌、备受耻辱,甚至有人认为中国人低人一等,现在我们要把这种观念彻底改变过来。

同样是历史上的某种意识,时空距离同样远,但如是在上文出现过的旧信息,则用“这+名”回指,如是从篇章外直接引进篇章的新信息则用“那+名”。

(二)空间距离远近的对立

表示空间距离的远近恐怕是语言中指示代词最基本最原始的意义。传统的语法研究也一直用空间距离远近的对立来说明“这”、“那”系词语的不同。大量语料证明,空间距离远近的对立确实普遍存在于“这”、“那”系词语的各对对应词中。如:

(3)张忠义操着爽脆的“京片子”,烂熟于胸地向我们指指点点:这是生化厂,那是橡胶厂。

(4)后来笔者同泌冲管理区的一位干部谈起此事,他笑道:“这里这么多工厂,哪里找不到工作?”

(5)夜幕降临,现代都市万家灯火,与银河星光交相辉映,而飞行跑道旁的灯光是那么微弱。

(6)“你可能是累了,那你就先在这儿休息一会儿,等休息好了,请你坐到那边去,好吗?”

“这+X”和“那+X”分别与人称代词一起构成同位复指时最能体现“空间距离远近的对立”。徐丹指出:“‘这/那’和前面的人称代词构成同位关系,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后只能用‘这’,不能用‘那’,‘这/那’和前面的人称代词构成同位关系……第三人称后能用‘那’也能用‘这’。”[1]如:

(7)他这人,给人的印象特怪,有时严厉得几乎不近人情,有时却……

徐丹指出的“‘这’往往与动词‘来’搭配,‘那’往往与动词‘去’搭配”[1]也是空间距离远近对立的体现。如:

(8)其次大邱庄的企业发展还有人才上的优势,大邱庄这些年除了从全国各地招聘了一大批专家教授和工程技术人员来这里工作外……

(9)她说:“我去过美国的迪斯尼乐园,那儿的缆车非常高也非常快。”

空间距离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容易把近的对象推远,也不容易把远的对象拉近,所以空间距离远近的对立一般不能打破,否则语义就会发生变化或语法上就会出现问题。

(三)时间距离远近的对立

人类语言都可以从空间领域向其他领域投射,而且最容易投射到时间领域。投射到时间领域后本来指代空间距离近的“这”就用来指代时间距离近的对象,而指代空间距离远的“那”就用来指代时间距离远的对象。这在每一对“这/那”系词语的对立中都有体现。如:

(10)潘平当时心里直嘀咕:这么晚了,会有人在车站接送吗?

(11)目前,她已变得骨瘦如柴,那个风华正茂、美艳如花的阿惠已经彻底消失了。

时间距离远近的对立最明显地体现在“这时(候)”和“那时(候)”的使用上,“这时(候)”用来指现在和“描述”中的过去(即把过去当做现在来写),而“那时(候)”用来指将来和“讲述”中的过去(即把过去就当做过去来写)。无论是真正的现在还是用以描写过去的现在,时间距离都很近,而无论是将来还是真正的过去,时间距离都很远。如:

(12)你这时候说这话还有什么用?(现在)

(13)孩子们无所顾忌,朝着火头勇扑过去。这时,骤然刮起一阵邪风,引燃了栏沟内的杂草落叶,火封住了沟口。(“描述”中的过去,时间距离近)

(14)在未来5年的时间里,如果75%的人愿意捐献器官,那时再谈是否接纳“退出机制”也许更适合。(将来)

(15)我和陈师第一次相识,是1948年的开封,那时我15岁。(“讲述”中的过去,时间距离远)

时间距离远近的对立也不能轻易互换。如上例中的“这”都不能换成“那”。

(四)定指和不定指的对立

每一个对象都表现出不同的显著度,所以需要不同的指示词语来对它进行编码。用什么指示词语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是该对象的定指性。定指性成分常用“这”系词语进行编码,不定指性成分常用“那”系词语进行编码。所谓“定指成分”是指说话人认为听话人可以明白无误地判断出这些名词所指的对象。所谓“不定指成分”是指听话人无法根据任何语言信息或非语言信息把它们与其他同类事物区别开来,说话人是把它们作为对听话人来说是陌生的事物引进话语的。虽然单个“这”和“那”都能回指上文名词性成分,但“这”主要回指定指成分,而“那”主要回指不定指成分。如:

(16)二是企业自身的职能和社会职能要划分开,如社会保障、教育、就业等,这不是企业的职能,应由社会去管。

(17)翻阅众多的材料,记者发现一个重大秘密,那就是“钢二班”从1964年6月11日至今的30年间……

这一对立只是一种倾向性很强的规律,并不是绝对不可互换。

(五)现实和虚拟的对立

现实和虚拟是认知语言学里的两个对立的概念,是对事件的现实性的一种认知评价。所谓“现实”,就是表达事实、客观存在的事物、行为、性状或变化等;而“虚拟”则相反,表达多半不是事实,而是假设或主观愿望的事件、行为、性质等。现实和虚拟这两种对立现象在语言中也有一些反映。现实中的对象比虚拟中的对象在显著度或可及性上要高。这最明显地体现在单个“这”和“那”回指上文陈述时的对立上。“这”回指现实性的陈述,而“那”回指虚拟性的陈述。如:

(18)这些地方电站都不同程度地与国家大电网产生着矛盾和摩擦,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

(19)如果特区的理论工作把这一项工作做好了,那就是特区社科研究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大贡献……

现实和虚拟的对立其实仍是空间、时间距离远近的延伸。现实的对象即在我们身边,而虚拟的对象空间、时间距离自然远。这一对立也不能轻易互换。

(六)熟悉度高低的对立

言语交际要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共同参与方可完成,所以篇章中每引进一个对象,说话人必须把听话人考虑在内,必须对该对象的可识别度的高低进行判断,即必须对听话人是否熟悉该对象进行判断。如是陌生的不易识别的对象,其熟悉度就低;相反,如是人所共知的易于识别的对象,其熟悉度就高。对熟悉度低的对象要用“这”系词语来指称,而如果熟悉度高的对象被直接从篇章外突然拉进篇章,然后匆匆消失如昙花一现,即上文无相关说明下文也不会被继续关注,和上下文的相关程度几乎等于零,对这种对象就要用“那”系词语来指称。这一对立在“这么”、“那么”和“这样”、“那样”的句内回指中表现最为明显。如:

(20)在现在这个社会,能做到像张海燕这么敬业真是不容易。

(21)极移的范围很小,虽则只有篮球场那么大,但它对地球经纬度的精度却有不小的影响。

(22)我的两个女儿,一个叫爱平,一个叫爱军,是为感谢邓小平的好政策,感谢部队培养出了像钟部长这样的好干部。

(23)即使是对与人类遗传关系极近的动物,比如猩猩、猴子等也很少有兄弟一样的感觉,更不可能像对待兄弟那样对待它们。

上述例句中“篮球场的大小”、“对待兄弟的方式”都是人所共知的高熟悉度的对象,所以其属性可用“那么”或“那样”直接引进篇章;而上例中的“张海燕”和“钟部长”都是不易识别的低熟悉度的对象,要在上文交代受话人才能明白,对其属性的指称当然要用“这么”或“这样”。

熟悉度高低的对立在“这+X”和“那+X”的预指中表现也非常突出。“这+X”预指的内容对受话人来说是全新的、陌生的、熟悉度低的内容;而“那+X”预指的内容对受话人来说并不是全新的,以前可能接触过或在久远的上文接触过。如:

(24)上海一位文友曾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变了。

(25)难道真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月亮圆吗?

例24中“这样一句话”预指“你变了”,对受话人来说是完全陌生的,熟悉度很低;而例25中的“那样”预指“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月亮圆”,对受话人来说熟悉度比较高。

(七)心理距离远近的对立

讨论“这”和“那”系词语的使用,不能仅以实际的空间、时间和篇章距离为尺度,还必须引入心理距离这一概念。正如吕叔湘所指出的,“近指和远指的分别,基本上是空间的,但往往只是心理的”[2]。心理距离和实际的时间、空间、篇章距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决定语言使用者在选择远近指示词时所作出的取舍。亲近美好的、喜欢的事物或现象,疏远丑恶的、讨厌的事物或现象是人之常情,“亲近”、“疏远”和“亲贤臣,远小人”都是这种心理的表现。对美好事物人们倾向于持肯定的态度,所以心理距离近;而对丑恶的事物人们倾向于持否定的态度,所以心理距离远。心理距离远近的对立在所有“这”、“那”系词语的选择中都有体现。如:

看你那德行!

看你那样子,蓬头垢面的,还去赴宴!

句中“你”的形象就在眼前,时空距离自然很近,但说话人讨厌“你”的样子,对此持否定的态度,即心理距离远,所以本应该用近指的“这”,都用了远指的“那”。

(26)在“十年浩劫”中……他写道:“天运随元化,砥砺奋精忠。心宽天地阔,脚稳眼光明。”就是这样一种达观自信的精神,使他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这样”和“那样”虽然都可以用于回指,但“这样”用于回指说话人所希望实现的情况,而“那样”用于回指说话人所不希望发生的情况。希望实现自然心切,心理距离自然近,所以用近指“这样”;不希望发生,避而远之,心理距离远,所以用远指的“那样”。

(八)七种对立的延伸关系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人类的空间经验是个体成长中较早获得的基本经验,因此空间方位感知能力是一种最基本的能力。人们通常借助于从这类基本经验中得到的基本概念去理解情绪感觉等较为抽象的状况,这就是所谓的方位隐喻。我们认为空间距离意义上的远近作为“这”、“那”的根本对立,可作为一个根本出发点来统一解释“这”、“那”系词语的种种对立。即这七种对立中最基本最原始最核心的对立是空间距离远近的对立。其他几个对立都是在空间距离远近对立的基础上逐步延伸出来的。其延伸关系可图示如下:

我们知道,隐喻过程是在不同认知领域中建立联系,而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连接是基于一种相似性。由空间域到时间域等其他几个抽象领域也存在一种相似性,否则就无法实现投射。这些投射都是在同一源域即空间域的基础上在可及性高低这一相似性的牵动下完成的。“可及性”是一个心理语言学概念,指说话人或听话人从记忆系统中提取一个语言单位或记忆单位的难易程度。不同形式的指称词语实际上标示了所指实体的心理表征在大脑记忆结构中的可及性。空间距离近,可及性就高;而空间距离远,可及性就低。

时间概念是以空间概念为基础建构起来的,这已经成为共识。空间领域投射到时间领域后本来指代空间距离近的“这”就用来指代时间距离近的对象,而指代空间距离远的“那”就用来指代时间距离远的对象,表现为“时间距离远近的对立”。“现实和虚拟的对立”是其进一步抽象的结果。现实即在我们身边,时间距离自然近,而虚拟尚未实现,时间距离当然远。故回指现实中的情况用“这”,而回指虚拟中的情况用“那”。连词“那”是由回指虚拟情况的“那”进一步演化而来。以上三个演化过程是逐步进行的,是有时间先后的,所以呈线性排列。由“空间远近的对立”到“时间远近的对立”是方位隐喻,而由“时间距离远近的对立”到“现实和虚拟的对立”是在时间的牵动下进一步演化,由“现实和虚拟的对立”到“连词(那)”则是在逻辑关系的牵动下的进一步演化。

从“空间距离远近的对立”到“定指和不定指的对立”、“熟悉度高低的对立”都是在可及性的牵动下进行的。定指对象的显著度或可及性高,而不定指对象的显著度或可及性低。故前者用“这”指代,后者用“那”指代。为了让受话人明白低熟悉度的对象,必须在上下文进行交代,而高熟悉度的对象则可以直接进入篇章。所以对低熟悉度对象的理解只须从短时记忆中提取,而对高熟悉度对象的理解是从百科知识中提取的。这样,熟悉度低的对象在可及性上反而高,而熟悉度高的对象在可及性上反而低。这在王义娜构建的“可及性语境假设”中也得到了证实:

语篇语境(临时记忆)>知识语境(长时记忆)[3]

即从临时记忆(语篇语境)提取低熟悉度的对象在可及性上要高于从长时记忆(知识语境)中提取高熟悉度的对象。故前者用可及性高的“这”系词语,后者用可及性低的“那”系词语。

由“空间距离远近的对立”到“新旧信息的对立”之间的桥梁也是可及性。上文出现过的对象即旧信息在受话人认知领域里可及性高,而从篇章外突然拉进篇章的对象即新信息在受话人的认知领域里可及性低。故本来指空间距离近的“这”系词语就可用来指上文出现过的旧信息,而本来指空间距离远的“那”系词语就可用来指新信息。

人们总是看重和追求好的一面,摒弃坏的一面,即所谓的“亲近”、“疏远”,有学者称之为“乐观假说”(Pollyanna Hypthesis),故从“空间距离远近的对立”自然延伸到“心理距离远近的对立”。易表现‘相关性’。”[4]我们说话总是要尽量保持连续性,而“这”系词语是我们保持话题连续性的偏爱手段。所以“这”系词语的回指频率极高。大量语料证明这一结论是正确的。“这”系词语极高的回指率就决定了“这”系语词在实际篇章中的出现频率要远远高于“那”系词语,即回指使用频率的极大差别是造成“这”、“那”系词语在篇章中严重不对称的根本原因。虽然“这”、“那”系词语最根本的对立是空间距离远近的对立,但在篇章中表现最明显的是新旧信息的对立。图示如下:

三、对“这”、“那”系词语不对称的解释

大量语料告诉我们,“这”、“那”系词语在篇章中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现象,即前者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后者。我们认为,造成“这”、“那”系词语在篇章中不对称的原因是语用因素,归根结底是认知上的原因。人类的认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这”系词语在认知上的可及性高于“那”系词语。上文也已证明了“这”要比“那”的可及性高,即从记忆系统中提取“这”系词语要比“那”系词语更容易一些。因为可及性高的“这”系词语的所指在信息处理中容易储存和提取,其主流用法是回指,人们在篇章中见到“这”系词语通常只需到短时记忆中去搜索其所指;而可及性较低的“那”系词语的主流用法是从篇章外拉进一个新信息,人们在篇章中见到“那”系词语通常要到百科知识中去搜索其所指。相比较而言,前者更容易一些,人们当然是避难就易,更多地选择“这”系词语来增强篇章的连贯性。

方梅指出:“‘这’具有较强的言谈连贯功能,比‘那’更容

总之,“这”系词语是高可及性指示词语,可激活储存在短时记忆中刚刚读过的语篇片段的对象中,使它成为“注意焦点”,或者说把它的所指推到前台以引起受话人的注意。而“那”系词语是低可及性指示词语,可把自己的所指推出“注意焦点”,使之成为当前“注意焦点”的背景,从而创造新的焦点,进而为话语的展开服务。“这”系词语用于所指不仅在记忆中存在,而且存在于短时记忆之中,即表示其所指至少在短时记忆中被激活过;“那”系词语只用于说话人有理由认为受话人熟悉所指或所指在记忆中存在过的心理表征的情况。

我们认为指示词语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工具,是引导受话人注意力的工具,而不仅仅指示所指对象和说话人之间空间距离的远近。如果说话人急于让受话人注意某一所指对象,他会选择高可及性指示词语,相反,如果说话人并不需要把受话人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一对象上来,他则选择低可及性指示词语。

注释:

①清华语料czjs.exe是2002年清华大学孙茂松先生牵头整理并开发的一个开放性语料,共计约1.645亿字,主要是报刊语言。本文所引用的例句如无特别说明均源自其中的1994年《中国百家报刊精选》,共计5900万字,文中不再一一注明。

[1]徐丹.浅谈这/那的不对称性[J].中学语文,1988,(2):128—130.

[2]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M].北京:学林出版社,1984.

[3]王义娜.话语指称的认知构建与心理空间的可及性[J].外国语,2003,(5):35—42.

[4]方梅.指示词“这”和“那”在北京话中的语法化[J].中国语文,2002,(4):343—355.

责任编辑宋淑芳

(E-mail:hnskssf@163.com)

H04

A

1007-905X(2011)02-0201-04

2010-12-10

杨玉玲(1972— ),女,河南商丘人,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回指所指指代
奥卡姆和布列丹对指代划分的比较
汉译英小说本族语—非本族语译者人称回指对比研究
——以《红楼梦》译本为例
The Ways of Leading a Healthy Life
遗忘者
论《群音类选》的编选类分及其官腔类所指
正义概念的所指霸权和能指反抗
基于深度学习的维吾尔语名词短语指代消解
火柴迷宫
包含复杂限定语的回指关系浅议
自然语言中的指代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