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
2011-09-22宁雪燕
宁雪燕
摘要:基于新疆地区干旱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本文从自然因素、人口因素、经济结构因素、政府因素四个方面分析了制约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然后提出充分利用新疆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的潜在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对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疆;可持续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理论,通俗地讲,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理论。该理论包括三个基本内涵:(1)满足需要,尤其是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强调通过将人口控制在适度规模,使之既满足发展对劳动力的需要,又不对需求产生压力,来实现经济长期、稳定、高效的增长。(2)消除极限。在满足当代人或后代人的需要时,资源与生态环境有一个供养和承载能力的极限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通过尽可能地节约利用资源,经济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来不断发现和扩充非再生资源的数量,不断提高可再生资源的生产力。(3)平等共事。即要求各代人之间和同代人之间实现资源的平等与公平分配、良好生态环境的平等与公平共享。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应该通过建立与之相适宜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强调社会公正和公众参与。
二、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新疆位于中国西北边疆,面积为166.4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6,新疆的地形轮廓呈现“三山夹两盆地”的地形特色,以天山山脉为中轴,把新疆分为北疆和南疆两个自然条件有明显差异的部分,吐鲁番、哈密一带称东疆。新疆地处北温带干旱荒漠地区,生态环境恶劣而脆弱,制约着新疆农业乃至整个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国家和自治区对新疆的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项目、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给予资金投入和支持,但是,在开发过程中,由于技术、资金等的问题,不可避免的破坏了生态环境。比如:国家在新疆投资建设企业,但是工业生产中排放的“三废”污染着环境。由于技术不发达,不能把污染程度降到最低。还有一些自身的问题:新疆以绿洲农业为主,农民以家庭为单位从事传统农业,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有些地区的农牧民为了谋求经济的快速发展,过度放牧和乱砍滥伐向森林草地要耕地,这必将导致森林草地的面积减少,如果不采取措施,将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严重等不良后果。由于农业今后发展受到资源,生态环境以及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从长远来看,实现新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三、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自然因素
1.水资源紧缺,制约着农业的规模化发展
新疆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属于内陆干旱荒漠区,气候干燥,年降水量165.6毫米,新疆水资源量约占全国的3%,其中大小河流570多条,地表水资源量903.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554.1亿立方米,冰川储量2.13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50%,有“固定水库”之称。但是,新疆深居亚欧大陆腹地,气候干燥,水资源受季节因素影响,时空分布不均衡,地表水蒸发量大,多数地方水资源不足。有限的水资源制约了新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农业的规模化生产,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2.新疆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新疆是我国典型的内陆干旱地区,占全国干旱面积70%左右,荒漠化土地占全疆的54.54%,绿洲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5%,具有典型的绿洲生态的特点。受高寒、干旱以及水土流失等因素的影响,新疆自然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不稳定性、累加性以及遭受破坏以后的不可逆转性,使得新疆的自然生态环境对新疆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十分有限,如果不采取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将不利于新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口因素
改革开放后,人口增长呈上升趋势且人口总体素质不高
根据1964年的第二次人口普查,新疆的总人口有727.01万人,改革开放后,由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平均医疗水平有所提高,使得人口的死亡率降低,从而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升高,新疆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在升高,1982年进行第三次人口普查,新疆总人口上升为1308.15万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到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新疆总人口上升为1515.69万人。西部大开发后,新疆的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吸引了一些外来人口来新疆从商,打工,有的甚至在新疆安家落户了,也增加了新疆的人口,在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中,新疆总人口增至1845.95万人。根据2010年新疆统计年鉴,截止2009年底,新疆总人口增至2158.63万,少数民族总人口1316.9433万,少数民族占全疆总人口的61%;汉族841.6867万,占39%。新疆相对于内地,教育水平落后,加上师资力量有限以及一些贫困家庭的“学习无用”的落后观念,使得青少年接受教育的程度不高,有许多学生初中毕业就结束了教育,掌握高科技的人才就更少了。如表1所示近五年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人数:
由表1可见,总体来看,居民的文化水平都在不断提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逐年增加,但是受小学教育的人数占大部分,整体素质不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了,只有人口素质的普遍提高,才能更好的发展经济,开发新的农业技术,解决农业发展中的难题。比如:中国水稻科学家袁隆平利用转基因的科技,培养出了“杂交水稻”,不但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而且促进了农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经济结构因素:新疆产业结构不合理
新疆地广人稀,矿产资源丰富,解放前,新疆经济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新疆一直都是从事传统农业,工业相对内地比较落后。新疆三次产业发展极不平衡,产业结构效益低下。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下,存在大量劳动力冗员;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较高,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呈缓慢上升趋势。产业结构层次低、结构效益较差,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调整。三次产业次序由1978年的“二、一、三”转变为2009年的“二、三、一”的格局,2008年新疆生产总值是4183.21亿元,2009年,新疆实现生产总值(GDP)4277.05亿元,比上年增长2.2%,连续保持增长的趋势。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59.74亿元,增长9.9%;第二产业增加值1929.59亿元,减少6.8%;第三产业增加值1587.72亿元,增长11.7%。人均生产总值19942元,增长0.7%。随着新疆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产业结构演变表现为以农业为主向工业化不断转化的过程,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化和高级化。但与全国相比,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仍未实现代表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的“三、二、一”产业结构。
(四)政府因素
1.政府有关部门对环境和生态的监督管理不够
改革开放前,新疆经济发展水平低,科学技术较为落后,生态环境脆弱,不合理的乱砍滥伐,向森林草地要耕地,必然会导致生态和发展产生矛盾。当时政府部门为了解决人们的基本生活,一心求发展,因此对这种现象监管不够严。在这种“只求发展”而破坏环境的方式下,土地沙漠化问题逐渐突出,春秋季节沙尘暴频频出现后,这是破坏生态导致的严重后果。在政府监管不严情况下,人们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最大限度的开荒,最终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2.针对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法制不健全
改革开放前,国家对于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法制不健全,有的人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就钻法律的空隙,继续乱砍滥伐,破坏森林草地,扩大耕地面积,从而忽视了环境保护。现行的环境资源立法中存在部分立法空白、配套法规制定不及时、其他环境管理手段缺乏法律依据,部分环境资源领域立法尚有缺失。如在土壤污染防治、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排污权交易、气候变化控制、外来入侵物种防治等领域存在立法空白。许多环境资源相关法律出台后,配套法规和规章不能及时出台,一些已出台的重要配套法规不能适应当前法律的要求,未能及时修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施。中国环境资源法律、法规、规章、条例大都产生在上世纪80、90年代,已明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明确提出,环境保护是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确定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环境保护战略。当前,我国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围绕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对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社会经济发展等关键性问题的立法研究,开展重点领域环境资源立法。
四、促进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1.发展节水农业
由于新疆属于典型的灌溉型农业区,水资源短缺,发展农业离不开水。为了缓解农业用水矛盾,新疆多年来一直开展以农业高效节水为核心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2009年,阿克苏地区将新增5000万元水费全部纳入高效节水建设专项资金。昌吉州财政拨付700万元,各县(市)财政累计配套3873万元用于节水建设,这些都使新疆高效节水农业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快车道,农业高效节水面积超千万亩。新疆农业的节水改革,不仅节约了农业用水,而且有利于新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扩大生态林果业的种植面积
基于新疆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必须要倡导“退耕还林还草”,大力植树种草,修建绿洲防护林。近年来,新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年提高,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实现了粮食生产“区内平衡,略有结余”的战略目标。特色林果业已形成规模,截止到2009年,总面积突破1300万亩,林果品产量近412万吨。其中南疆环塔里木盆地已形成1000万亩林果生产基地,有的是在现有农田建园或间作的,有的是在戈壁,荒滩或沙漠边缘定植建园的,但都呈现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的良好态势。比如,克州阿图什北面北坡的万亩防护林、经济林,南面的生态林和万亩葡萄园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善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随着特色林果业的大力发展,自治区12个地州市、82个县市已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全疆6000多万亩耕地中的95%受到了林网的庇护,45个县市在基本达到农田林网化的基础上实现了平原绿化。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1.03%提高到2009年的2.94%,初步形成了以大型防风基干林、天然荒漠林为主体,多林种、多带式,乔、灌、草、网、片、带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为新疆农牧业连年丰收提供了生态保障。
3.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掌握人口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等方面的准确信息,对于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控制新疆人口的过快增长,各地州应该严格执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各县乡政府要积极做好“少生优生”的宣传工作。同时,做好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政府尤其是要扶持贫困家庭的子女接受教育,从而提高各地的人口素质。在现有人口数量的基础上,加大人才开发力度,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培养技术性人才,提高农业的技术含量。比如:推广滴灌技术、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等,有利于新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人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制定并实施《人才规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这要求政府要把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对《人才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纲要首次提出“人才优先”,“以用为本”的新理念和核心内容,把“人才优先”放到与自主创新同等重要位置,这充分表明国家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新疆也应紧紧抓住这次机会,做好新疆的人才规划工作,为新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开发、使用好各类农业技术人才。
4.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新疆的三次产业均保持快速发展。要加快第一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的技术含量,面对市场需求,要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生产反季节农产品。例如:塔城地区和吐鲁番地区生产的反季节蔬菜在新疆市场很受欢迎,塔城地区的巴克图口岸是专门出口蔬菜的口岸,截止2009年10月,出口蔬菜达到19401吨,占全疆蔬菜出口量的52%以上。同时,随着新疆经济发展进程加快,与农业紧密相联系的农业观光旅游,农产品采摘休闲旅游等新的旅游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了,各地的农家乐旅游更是红红火火,这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推动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事物,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政府应积极扶持大力发展。
5.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政策扶持体系
针对新疆生态日益恶化的现状,政府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新疆生态环境。首先,应大力宣传生态恶化对人类发展的不良恶果,引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其次,政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发展节水农业。比如,政府采取以将代补、先干后补等激励机制,鼓励农民实施高效节水。再者,政府对节水农业给予资金支持。2009年,新疆自治区财政先后拨付1.8亿元补助资金和4214万元资金用于高效节水建设贷款贴息,今后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最后,政府部门为农民提供进行高效节水技术的免费培训。
6.国家应尽快完善资源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
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明确提出,环境保护是现代
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并且国家不断完善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随后,国家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把可持续发展原则全面贯彻到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在新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坚决贯彻中央政府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力度把发展人工生态与保护自然生态紧密结合起来,把中长期保护与解决当前重大环境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在2010年国家实行的援疆计划中,对新疆资源开采实行了资源税改革,把新疆做为资源税改革的首个试点地区。根据中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新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新疆资源税改革于2010年6月1日正式启动,涉及原油和天然气,二者的资源税将由从量计价改为从价计征,税率均为5%。新疆资源税改革的先行根据中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新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新疆资源税改革于2010年6月1日正式启动,涉及原油和天然气,二者的资源税将由从量计价改为从价计征,税率均为5%。启动,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这说明我国越来越重视节能环保,减少碳排放,今后还需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工作,已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注释:
①摘自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地图集编纂委员会[Z].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2009.
②摘自1979——2010年《新疆统计年鉴》等相关资料
③摘自新疆日报,节水改革——农业高效节水面积超千万亩,进入全国前列[J].2009年12月16日
④摘自新疆日报,我区林果业发展报道之十[J].2009年12月14日
⑤摘自新疆日报,我区林果业发展报道之十[J].2009年12月14日
⑥摘自经济日报,把握我国基本国情,促进可持续发展[J].2009年12月19日4版
⑦摘自乌鲁木齐晚报,中国十年后人才达1.8亿[J].2010年6月9日9版
⑧摘自新疆日报,塔城蔬菜出口占全疆“半壁江山”[J].2009年12月10日
⑨摘自新疆日报,节水改革——农业高效节水面积超千万亩,进入全国前列[J].2009年12月16日
参考文献:
[1]司正家,马海霞,姚维.等.新疆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
[2]李再江,汤一溉.等.天山北坡经济带发展问题研究策[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3]新疆年鉴编委会.2009年新疆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4]http://www.chinalawedu.com/new/21602—21676-/2010—1—21—ji51543045171121010221000.shtml
[5]http://www.sina.com.cn中国资源税改革迈出实际步伐新疆首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