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政府财政政策对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影响

2011-09-22孙建文

当代经济管理科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财政政策政策

孙建文

摘要:当今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与城镇家庭相比差距较大,本文对“家电下乡”政策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探讨建立刺激农村消费的财政政策长效机制的紧迫性。

关键词:财政政策;“家电下乡”政策;“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村消费市场

近年来,国际经济环境不断恶化,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世界贸易额下降12%,创下自1945年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从1998年开始,中国政府在拉动内需和消费上采取了强有力的刺激措施,但农村市场发展仍然滞后。2008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85万亿元,农村地区(县及县以下)仅为34753亿元,占全国总人口54.32%的农村居民仅消费了32.03%的社会商品,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额的比重过低,庞大的农民消费群体与相对较少的市场份额形成鲜明的反差,目前农村消费市场难以与城市消费市场和谐发展。

2008年12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搞活流通,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切入点。政府先后出台了有目的刺激农村消费的政策,包括“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这对于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城乡消费市场统筹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家电下乡”政策的绩效分析

2007年12月1日开始,山东、河南、四川三省成为首批“家电下乡”政策试点地区,在规定时间内农民购买包括彩电、冰箱(含冰柜)和手机三种补贴类家电产品,可得到产品售价13%的财政资金直接补贴。

以试点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2006年和2008年状况比较,每百户平均彩电拥有量,2008年比2006年增加,全国平均水平增加9.79台,河南增加11.29台,山东增加8.26台,山东增幅较小,是由于其彩电拥有量趋于饱和,四川增加10.33台;每百户平均手机拥有量,2008年比2006年增加,全国平均水平增加34.08部,河南增加40.35部,山东增加60.57部,四川增加35.38部;每百户平均冰箱拥有量,2008年比2006年增加,全国平均水平增加7.71台,河南增加11.57台,山东增加13.05台,四川增加14.47台。

从表1、表2和表3可以看出,试点省份农村居民家庭补贴类家电产品拥有量大幅增加,明显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实际数据说明,“家电下乡”政策已逐渐得到农民认可,带来了家电热,拉动了农村耐用品消费市场。“家电下乡”政策是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扩大内需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财政政策工具及运作机制的一项创新。

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绩效分析

2005年中国政府正式启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目标是从2005年起,力争用三年时间,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在全国农村乡村两级建立和培育出25万家具有现代水平的超市型“农家店”。逐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解决农民消费不安全、不方便及不实惠的问题,财政部配套拨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项目补贴资金。截至2009年底,农家店已达41.6万家,配送中心1467个,覆盖全国85%的县、75%的乡镇与50%的行政村。

截至2008年底,河南省累计建成合格农家店32546万家,居全国第一位。“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显著拉动了农村消费增长,确凿数据表明,从2006年开始河南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速度超过了同期城镇居民消费增速(见表4);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其他财政支农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城乡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增幅差距逐步缩小,2005年河南省城乡市场消费品零售额的增幅差距为4.89个百分点,2008年城乡市场增幅差距缩小到1.11个百分点(见表5)。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农村所需的生活用品顺利进入农村市场开辟了“绿色通道”,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提高了农民消费质量,将现代经营方式和理念引入到农村。随着农村居民保健意识的逐渐加强,其市场参与力、依赖力和选择力不断提高,对食物消费需求由温饱转向吃好,食品饮料烟酒类等也逐渐成为农村市场新宠,农村居民对生活必需品数量的扩张有相当的影响。随着“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面展开和深入,农村消费市场容量会大幅增加,将最终内生经济的增长。

三、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比较

城镇居民以家电为代表的第二次消费升级已经基本完成,开始了以汽车、住房、通讯产品为代表的第三次消费升级,而农村居民正开始进行以彩电、电冰箱、洗衣机为代表的第二次消费升级。农村居民如果不能顺利填充城镇居民第二次消费升级过程中形成的消费空间,企业生产能力会相对过剩。

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加,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153.00元,潜在购买力已经提升到一定水平,具有了购置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能力。通过城乡比较(见表6),农民家庭家用电器低保有量以及增长速度超过城镇家庭,都说明了农村巨大的家电潜在需求。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消费还相对落后,但其消费欲望强烈,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因而扩大内需,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财政政策是积极有效的。

农村居民家庭彩电和手机普及率较高,但冰箱和洗衣机普及率只有50%和30%左右,市场潜力巨大,“家电下乡”的重点应放在冰箱、洗衣机等产品上,尽快提高这类传统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程度。

四、结论和建议

(一)以上分析说明,继续为拓展农村市场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建立相应的刺激消费的财政政策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方面的中长期作用;加快供销合作社体制创新,充分发挥其在网点、资金技术与农村联系密切等优势;支持大型流通企业跨区域兼并重组,大力发展农村连锁经营,促进现代物流向农村延伸,使我国农村流通体系能够融入到城市流通体系中,降低工业品下乡成本,努力增加农村市场工业品有效供给,消除城乡消费断层。

(二)深入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加强对农家店的后续支持,在固定资产投资立项、税收、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一律给予政策倾斜,引入现代流通业态;要把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与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小城镇建设,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

(三)继续稳步实施“家电下乡”政策,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简化补贴程序,加大补贴力度;规范“家电下乡”市场,营造价格合理、质量可靠、售后服务绿色通道和农民信赖的惠农工程,“家电下乡”的重点应放在冰箱、洗衣机等千元级耐用消费品上。

(四)农村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拉动农民耐用品消费的重要条件,扭转财政支出的城市偏向,我国城市流通资源是农村的3.24倍,政府要采取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水电、交通通讯和电视信号接转等。

(五)尽快改变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非均衡发展的态势,据统计,占我国人口较大比重的农村居民家庭的社会保障,仅占全国保障费的11%。在农村实施更加积极的社会保障政策,降低农村居民的不确定预期,提高消费信心,释放农村居民的有效需求。

参考文献:

[1]赵荣: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与思考[J].《农业展望》,2009(4)。

[2]郝爱民: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对农民消费的影响[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0(5)。

[3]财政部:全国推广家电下乡政策解答[EB/OL].http://www.kinwai.com.cn.2009年4月18日。

猜你喜欢

财政政策政策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青岛政策通平台一期上线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央行不能逃避责任
基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分析经济增长的动因
萧条经济学、恶性通货膨胀和赤字研究
中国人口政策及数量变迁
正确理解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