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正式组织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对策
2011-09-22天津科技大学
□ 天津科技大学 高 燕 缠 菁
基于非正式组织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对策
□ 天津科技大学 高 燕 缠 菁
自1993年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以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人数、规模都在不断增大,同时,大学生志愿者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但制约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本文将在非正式组织相关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从非正式组织的角度提出改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相应对策。
大学生;志愿服务;非正式组织;发展对策
20世纪3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通过对美国西方电气公司进行的“霍桑试验”第二阶段研究,将企业的经营结构分为“技术组织”和“人的组织”,而“人的组织”又分为“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从而奠定了研究非正式组织的基础。笔者认为,将非正式组织的相关理论引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中,对解决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非正式组织的相关理论
1.非正式组织的概念
非正式组织是组织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由于怀有共同的社会认知而形成的非正式团体。著名的霍桑试验研究认为,非正式组织是工作环境里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对组织运行的各个层面产生影响。参与该实验的梅奥由此提出了非正式群体的概念,认为在正式的组织中,存在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组织,这种组织有自己的特殊规范,对人们的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同时,加强了内部的协作关系。非正式组织所具有的信息交流职能,既维持了正式组织的凝聚力,维护个人人格自尊心,也是正式组织的运行所必需的。然而,非正式组织有时也会与正式组织的目标产生冲突,会对正式组织的工作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非正式组织在很多方面与传统的正式组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具体差异详见表1所示。
2.非正式组织的类型
非正式组织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大学生中的非正式组织是鉴于大学生们共同的爱好、兴趣、志向、特长以及其他共同因素,在感情和友谊的维系下自发形成的小群体,该群体处于学校、院系、党团组织、学生会等正式群体之外。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不仅种类繁多,形式各异,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笔者认为,大体可以分为以下的五个类型:
表1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群体特征的差异比较
学术型,以满足成员对知识的需求为基础,以提高学术水平和实际能力为共同目标而形成的。
信仰型,以成员间的理想、信念、志向的相同为基础而建立的。
友谊型,以长期的深厚情感或长期的睦邻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
娱乐型,以成员兴趣、爱好共同为基础,为满足大学生精神生活需要而建立的。
利益型,以成员间某种一致利益为基础而形成的。
就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而言,应该属于信仰型非正式组织。
二、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
从1994年开始,每年暑假都有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奔赴全国农村、工矿企业和受灾地区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次年起,大学生志愿者又开展了社区援助行动。从1998年开始,每年又有来自全国各所大学的免试研究生志愿参加的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
自1993年底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以来,大学生志愿者以富有朝气,乐于奉献,善于协作,勇于实践等显著特点,成为了中国志愿服务队伍中的生力军。大学生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也被赋予了深远的意义,对大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在此期间,10万赛会志愿者、40万城市志愿者、100万社会志愿者和20万拉拉队志愿者参与了志愿服务,而他们当中的大学生志愿者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2.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仍存在的问题
尽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也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和认可,但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忽视志愿精神培养
许多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在管理其成员的过程中,不太注重志愿精神的培养和凝聚,而一味地重视参加活动的数量和影响范围,从而使组织管理失去了“灵魂”。一个先进的志愿组织,应该理顺志愿者、志愿服务、志愿精神,即载体、方法、灵魂之间的关系。若志愿精神未被长期重视和培养,那么大学生志愿服务也难以长久地延续下去,大学生步入社会后将对志愿服务和志愿精神产生错误的认识,从而影响了整个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2)管理机制不健全,服务层次不高
完备的管理机制是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制度保证。然而,许多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没有确立完备的组织结构、工作制度、管理方法等,使组织队伍分散,效率低下,缺乏凝聚力,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尤其在新成员招募时,缺乏科学的考核环节,使志愿服务组织日益膨胀,尽管在开始阶段志愿者志愿服务的积极性高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积极性逐步锐减。另外,志愿者服务组织在开展工作中,往往容易跟着感觉走,缺乏明确的工作规划制度,使得许多志愿服务工作流于形式,缺乏活力。还有一些活动任务显得过于单一,缺乏新鲜感,也没有真正体现出大学生的素质和专业技能,使服务活动无法向更高层次发展。此外,有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者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不强,致使服务达不到预期效果。
(3)组织领导者的能力有待提高,条件设施尚待改善
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隶属于学校团委,采用普通社团管理模式,并没有考虑到其宗旨与特殊性。在选拔负责人时,未能做到全面考核,使得许多组织管理依赖于决策者的个人能力,进而造成具体工作连续性、稳定性不强。
三、基于非正式组织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对策
1.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
要通过完善严密的组织结构和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组织内部还要定期评估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绩效,防止制度执行走样或由于管理者个人的行为而导致组织控制力下降,以便有效防止形成认知相同型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内部管理的影响。
为了更有效地安排协调和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制度,使志愿服务更加规范。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志愿者登记注册制度,进行统一管理;其次,应根据志愿者的专业特长和兴趣志向进行分类,并把各类专业服务队伍有机地组织和整合起来,使志愿者服务向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再次,应完善志愿者的培训制度,定期对志愿者进行技术、理念培训,切实保证志愿者服务质量。此外,还应建立志愿者活动情况反馈制度,对活动的时间、地点、形式、内容、工作分工及活动结果进行记录,以便对志愿服务的情况进行必要的监督考核与评价。最后,还要加强对志愿服务者的素质培养,引导志愿服务者重视专业能力的提升,从而进一步提高志愿服务水平。
2.树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引导组织成员努力实现志愿服务的目标
非正式组织中的领导人是非正式组织中的关键核心人物,他集中体现了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和志趣。他们往往凭借自身的才识、阅历和个人魅力在非正式组织中有很高的威望和影响力,其实际影响力甚至远远超过那些正式组织中任命的管理者,他们以自身的思想和行动直接影响着非正式组织的思想和行为。因而,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求该组织的领导者与其成员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平等、信任、理解、热情的态度,在组织中实现关怀与帮助相结合,鼓励与教育相结合,充分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组织的引领作用。
在通常情况下,非正式组织中并非仅有一个负责人,而是有几个负责人分别在不同领域内发挥非正式组织的领导作用。为此,作为学校的行政领导应该在注重发挥好关键负责人作用的同时,善于调动其他负责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利于志愿服务整体目标的实现。
3.倡导积极健康的志愿服务组织文化
非正式组织研究的成果表明: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之间的冲突,本质上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是正式组织文化与非正式组织的亚文化之间的冲突,因此,管理者要学会用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加以引导。从长远来看,要想使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真正协调一致,需要通过大力推进积极健康的组织文化,来影响、引导和改变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使之与正式组织的目标协调一致,进而形成健康的组织文化,促进志愿服务组织成员树立正确的志愿精神。
就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而言,可以采用培养团队协作型文化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精神。因为团队协作型的志愿组织文化,可以加强组织内成员之间高度信任的人际关系,促使成员形成共同的志愿服务目标和价值观念,增强组织成员的认同感、归属感,使得整个组织的凝聚力增加。此外,还要加强大学生志愿者的道德建设,用道德的力量和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志愿者的服务行为,深化组织成员的互信与合作机制。
[1]王名.组织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98-100.
[2]徐碧琳.组织行为与非正式组织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38-79.
[3]高贤峰,李永春.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1997:99-102.
[4]徐剑.寇富安.高校青年志愿者之现状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7(2):35-37.
[5]刘珊,风笑天.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类型及问题[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15-17.
G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