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测诊断胃癌36例分析
2011-09-19李玉芹
李玉芹
(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县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苏连云港222100)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以往诊断方法除临床症状、体征、化验外,主要依靠X射线钡餐造影和胃镜检查观察胃腔的形态及向腔内生长的癌变组织。而对胃壁层次结构的破坏、浸润深度的判断,向腔外生长的肿瘤及胃外有无转移的判定是X射线、胃镜检查的不足。B超对胃癌检出率日趋增高,且对判断胃癌的浸润深度及范围已被临床所认可。随着彩超高分辨率的提高及检查经验的积累,对进展期胃癌的诊断正确率已达97%以上[1]。
1 资料与方法
36例胃癌均为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门诊病例,因上腹部不适、消瘦等原因或健康体检怀疑胃癌,经进一步检查并手术病理证实,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37~69岁。所用仪器为HP-IP,探头频率2.5~5.0 Hz(凸阵),5.0~10.0 Hz(线阵)。患者禁食禁水8小时以上,取仰卧位,依次检查贲门、胃底、胃体、胃窦及幽门。对可疑病变者饮水500~800 ml进一步检查。
2 结果
图1 胃癌超声声像图特征 a:肿块型;b:局限溃疡型;c:浸润溃疡型;d:浸润型
36例胃癌中超声诊断与病理检查符合35例,假阳性1例。其中贲门癌5例,胃底贲门癌6例,胃体癌3例,胃窦癌16例,同时累及胃底、胃体、胃窦2例,胃外生长型3例。声像图特征:①肿块型(BorrmannⅠ型)10例,声像图表现为局限性低回声肿块,向胃内凸起,表面凹凸不平,病变一般侵及黏膜层、黏膜下层及肌层,胃壁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胃壁外周结构完整,胃蠕动在病变部位中止。彩色多普勒检查可见基底部有血流信号,可测到动脉流速曲线,见图1a。②局限溃疡型(BorrmannⅡ型)6例,声像图显示溃疡较大,边缘隆起明显,呈河堤状,其底部呈低回声,胃壁界限较清,胃壁结构基本完整,病变部位胃蠕动缓慢,见图1b。③浸润溃疡型(BorrmannⅢ型)7例,基底范围较大,可见较明显的溃疡向胃腔内隆起,呈火山口状,基底呈低回声,胃壁结构不清,与周围脏器界限不清,病变部位胃蠕动消失,见图1c。④浸润型(BorrmannⅣ型)12例,胃壁呈低回声弥漫不规则增厚,胃壁厚度均>1.0 cm,胃壁各层结构消失,病变累及范围较小时局部胃壁增厚,向腔内隆起。空腹胃腔断面显示增厚的胃壁如弯月状,呈“半月征”,若累及全胃时则整个胃壁增厚,僵硬,胃腔狭窄呈革袋胃,病变部位胃蠕动消失,见图1d。
3 讨论
近年来,CT、核磁共振、超声都开展了胃癌的检查,随着实时超声分辨力的提高和检查方法的改进,对胃癌的无创性检查、诊断成为可能,并且日趋成熟,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满意效果。超声对胃癌诊断的开展,已经成为胃镜、X射线胃钡餐造影简便而可靠的互补检查方法[2]。胃癌的主要生物学行为之一是在胃壁内水平方向浸润生长,表现为胃壁黏膜面正常或基本正常,癌在黏膜下层扩散。这种肿瘤生物学特征导致胃癌大体边缘与实际边缘的差距,由于超声能清晰显示胃壁的层次结构[3],因此在判定胃癌浸润范围时,能准确区分胃黏膜下病变和胃外病变形成的压迹,可完整观察胃周围和远隔脏器的状况,又可显示胃的血流供应,使得肿瘤浸润范围、肿瘤个数、转移情况均可定性、定位、定量,弥补了X射线和胃镜的不足,为有效治疗和正确判断预后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超声为无创伤性检查方法,除对一般患者进行筛选检查的同时,对病重、年老体弱等不易作X射线、胃镜检查的患者,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对于不能进行手术的晚期患者,B超不但用于诊断,还可用于病情随访、疗效的动态观察及对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对于一些肥胖、胃肠胀气患者及一些仅浸及黏膜层的患者,超声易于遗漏。
[1]于玲.B型超声波诊断胃癌[J].天津医药,1995,23(8):2.
[2]李建国。胃肠肿瘤的超声诊断[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0,16(5):213.
[3]廖盛日,陈敏华,常亮,等.体表超声对胃癌浸润深度的诊断[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3,19(8):6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