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子◦秋水》中的几点存疑

2011-09-10张广银江苏省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1年8期
关键词:颛顼仲尼面目

■张广银(江苏省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中学)

《秋水》是《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认识外物。而苏教版必修三以至历来的教材都只选录了《秋水》这篇文章的第一段,许多学生也就盲人摸象,认为《秋水》讲的是如何谦虚做人的道理,甚至连文章中的几处存疑都没有搞清楚。

一、“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此句翻译为:“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众多的河流注入黄河。”为什么在庄子的时代秋天发洪水呢?这不符合自然规律啊!细细查找一下发现,庄子在文中用的是周历,周历中的初秋季节相当于夏历(大致和我们现在的农历相符合)中仲夏五月份,提早了两个月,所以洪水一说也就不奇怪了。

春秋战国时代有夏历、殷历和周历,三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月建不同,所以又叫做三正。周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为岁首,殷历以建丑之月为岁首,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后世通常所说的阴历正月)为岁首。在汉代的太初历制定以前,人们对历法的使用很是随意,尤其是周历和夏历的使用显得很混乱。如:《春秋》和《孟子》多用周历;《楚辞》和《吕氏春秋》用夏历;《诗经》要看具体诗篇,其中《小雅◦四月》用夏历,《豳风◦七月》则是夏历和周历并用,凡言“七月”指夏历,“一之日”等处指周历。我们在阅读时,不可不知。(见下表)

月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周历正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季节孟春仲春暮春孟夏仲夏暮夏孟秋仲秋秋孟冬仲冬暮冬殷历十二正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季节暮冬孟春仲春暮春孟夏仲夏暮夏孟秋仲秋秋孟冬仲冬夏历十一十二正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季节仲冬暮冬孟春仲春暮春孟夏仲夏暮夏孟秋仲秋秋孟冬

二、“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教参上提供的翻译为“从两岸或者从河中沙洲到水边的高岸隔水望去,分不清是牛是马”,来形容洪水涨后河面极宽阔。这里,“两涘”指两岸,“涘 ”,水边 、岸;“渚 ”,水中的小块陆地 ;“崖 ”,高的河岸。有人认为分开来解释错了,“涘渚崖”三字同义,这句话就这样翻译:“从两岸隔水望去,分不清是牛是马。”我认为这样的翻译失于简单,综合一下,应当是“从两岸甚至从河中沙洲到水边的高岸隔水望去,分不清是牛是马”更为贴切。

三、“河伯始旋其面目”中的“旋其面目”

多本教参将其翻译为“调转脸”。事实上许多文章对此都提出了异议:联系上文,这根本不合事理,河伯“顺流而东行”,到“北海”,“东面而视”,按理河伯的前面是海神,没有必要转过脸来。不知道我们的教参为什么多年来不吸纳这样的见解。

当然,理论界在否定这种说法之后,又提出了另外几种说法,让人莫衷一是。李勉《庄子总论及分篇译注》说:“河伯始旋其面目”应解作“河伯方才转变其面目”。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译为:“河神才改变自得的脸色”。陈寿昌《南华真经正义》认为该句是河伯“敛惭恧之状”。河伯因“百川灌河”,河面开阔,“不辩牛马”而沾沾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及见“北海”浩瀚无边,自感浅陋无知,才改变了他自满的神情,这也合乎情理。因此,“旋”应注作 “改变”,“面目”应理解为“神情”。“旋其面目”可译为“改变他的神情”。徐厚广以为,“旋其面目”就是 “眩目”;徐山指出,“旋其面目”指河伯摇头晃脑的动作,表示恍悟自得之义。

郭剑英认为,“面目”一词,多用来指与尊严有关的面子、脸面,或用来指与神情有关的面容、面貌,没有简单地用作表人身之部件——面(脸)或首 (头)的 。 《盗跖》篇:“(盗跖 )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齿如齐贝。”这里的“面目”是指面容,指眼神。《史记》“面目”一词出现八次,其中七次均为与尊严有关的面子、脸面之义。由通常的“面目”,到“欣然自喜”,这是“面目”的一种改变;由“欣然自喜”的“面目”,到不再“欣然自喜”,回复到原来的“面目”,这自然又是“面目”的一种改变。所以,有些学者将“始旋其面目”译为“才改变自得的脸色”。

还有学者认为,这里断句断错了,应为“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依据之一是《孔子家语》:“(孔子)近而黑,颀然长,旷如望羊。”这里“旷如望羊”是指庄重、严肃、深思的神态。因此,《秋水》中的“目望洋”用得极有神韵,不仅勾勒了河伯仰视之状,而且描绘出他在对海神若诉说自己悔恨时的那种郑重、严肃的神态,反映了他深深悔恨的心情。

我认为,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应该以简便通俗为主,“在这个时候,河神才改变了自己原来的脸色,抬头仰望着海神感叹道”这个解释较易为大家所接受,因为许多典籍中公认北海之神若是一个人面鸟身的形象,这里用“抬头仰望”也就并不为过了。

四、北海之神为何是“若”

《山海经》中描述了四个海神,即东海神禺虢,南海神不廷胡余,西海神崦兹,北海神禺疆。《山海经》约成书于春秋末到汉初,在汉初由刘向父子校刊而成,书中主要内容是由原始社会末期酋长兼巫师的禹、益口述,继而世代流传,作者并非一人。那么,作为战国中后期的庄子为什么不称北海神为禺疆呢?况且,《庄子◦应帝王》中记述了南海之神“倏”和北海之神“忽”,就是它们两个使得中央神混沌七窍成而身死;为什么在他自己的作品中也出现两个不一样的北海之神呢?

首先,海神若的原型来自于楚国的先祖颛顼的形象,《山海经◦海内经》:“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淮南子 ◦天文训》:“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执权而治冬。”颛顼生子穷蝉,是舜的高祖。据说颛顼在位七十八年,活到九十八岁逝世,葬于濮阳。而春秋战国时的楚王为其后裔,屈原在《离骚》中自称为帝颛顼之后,屈原与楚王为同族。

其次,中国神话里的海神大多是可怖的,《山海经》中描述禺疆等四个海神相貌是人的面容鸟的身子,耳朵上挂两条蛇,脚踏两条蛇,可见其恐怖。庄子描述的“倏”和“忽”也具有某些可怖之处,因为 “倏”和“忽”这两个词语,在汉语之中的意思都是骤然来去、飘忽不定,其实就体现了大海变化无常、不可捉摸的特性。而北海神若却有其可爱的一面,河伯感叹海神若的浩大,而若却给河伯讲了一番等贵贱同大小的道理,这里就好似一个自然浩大、平和睿智的圣哲。楚辞中还有“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的记述,跳舞的海神若,也体现了北海神若可亲的一面。

五、河伯对仲尼和伯夷的态度前后是否有变化

这一点许多学生一时理不清楚,纠结得很。“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这里暗含着河伯的一个判断,未见北海之前,河伯肯定“仲尼之闻”的广博,“伯夷之义”的高大;但是,面对“难穷”的北海,河伯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仲尼和伯夷远非文中的“大方之家”了。其实,《庄子》的文章中多处把孔子作为批驳的对象,《秋水》只不过借河伯之口顺势攻击了孔子一次。“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理解了后文的这句话,也就容易理解河伯对仲尼和伯夷前后态度的变化了。

猜你喜欢

颛顼仲尼面目
“仲尼”还是“仲泥”?
咏杏
不知道有多少水
秦人的祖先
黑色帝王颛顼
雪的面目
秦人的祖先
面目模糊的战争
“行画”面目
赵氏的祖先造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