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还是“仲泥”?
2022-05-30王辉
读书 2022年8期
王辉
孔子名丘,字仲尼。古人名字相应,“丘”“尼”之间有何关系?历史上有两种代表性说法:《史记·孔子世家》及司马贞《索隐》以孔子头部中间低四边高而得名、字,《孔子家语·本姓解》以拆分尼丘山而成名、字。但古人取名“不以山川”(《左传·桓公六年》),尤不以本国山川(孔颖达:《 正义》)。“丘”指四方高中央下之地;《说文》解释“尼”为“从后近之”,即接近、靠近。二字意思并无关系。
而银雀山汉简《晏子》、汉《夏堪碑》仲尼之“尼”均写作“泥”。“泥”是“屔”的异体,与“丘”为同义。《说文》“屔,反顶受水丘”,指顶部下凹可以盛水的丘,《玉篇》谓“屔,本亦作泥”;《尔雅》“水潦所止,泥丘”,《玉篇》《广韵》引均作“屔丘”。这样看来,仲尼之“尼”写作“泥”应当更符合古人名字相应的实际情况。出土文献“仲尼”“仲泥”都有出现,而传世古书则只有“仲尼”,应是后人出于尊重圣人的目的,把“泥”改成了“尼”。
當然,这并不是说写作“仲尼”就是错的。从文字发展角度看,应是先有“尼”字,在其基础上增加形旁又分化出了“泥、坭、屔、”等形声字。上博藏战国简《仲弓》篇是孔子字出现的最早文献,就写作“仲尼”,这个“尼”表示“泥、屔”的意思,通俗地讲,即通假为“泥、屔”。梁玉绳曰:“以仲尼为仲泥,虽古字通借,未免侮圣。”段玉裁则曰:“又汉碑有作仲泥者,浅人深非之,岂知其合古义哉?”这种针锋相对,体现了历史学家和文字学家的不同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