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怎样才能不“错过”— — 《错过 》教学札记

2011-05-26岳亚军江苏省常州市翠竹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1年8期
关键词:人生课文文本

■岳亚军 (江苏省常州市翠竹中学)

著名作家刘心武先生的《错过》,是一篇安排在八年级第五单元的文艺性政论文。他用哲学的眼光审视生活,以辩证的思考表达独特的生活体验,让读者用智慧去理解生活,用理性去判断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文章可读性强,启发性大,非常值得阅读和体验。

很多时候,一些非常值得玩味和体悟的优美文章如果放到课堂上来教,并不一定能上出滋味来,我感觉这篇文章就有这种味道。虽然如此,但我还是在教学的设计上花了一番工夫,有几点深刻的体会。

一、字词教学的创新设计

语文课堂的字词教学是绝对不可以忽略的环节,一般采用的方法是用小黑板或投影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说出意思;或在课堂上让学生提出自己不认识和不懂的字词,然后其他同学帮助解决;或要求学生事先利用工具书给生字新词注音释义,教师当堂检查学生课前学习情况。这样的方法简单实用,操作性很强,但总感觉过于呆板。为了让字词教学富有新意,我在备课时作了如下设计:

一段引言:本文是一篇富有哲理且词语丰富优美的生活感悟。你能在诵读文章的基础上用课文中的词语完成下面的填空吗?

课堂教学实践表明,这样的教学设计彰显了独特效果:形式新颖,一下就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为学生认真阅读文本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内容相似,《幽径悲剧》和《紫藤萝瀑布》都是本年级学过的课文,从认知心理的角度说是对学生原有认知的唤醒,从而也比较容易激活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整体参与,一个学生很难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完成全部的填空,它可以最大限度地集中全体学生的智慧,在明确的问题导向下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最重要的是,这样的设计避免了通常字词教学机械掌握知识的缺陷,它需要学生在掌握字词意义的基础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具有相当的思维含量,从学习能级上说已经上升到运用的高度。

运用这一设计要注意的问题是,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起点,因为这一情境的设计具有相对较高的思维含量,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淀,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教学班,教师可以在出示这一问题情境时再做一些必要的铺垫工作,也可以重新设计,不以整段文字的形式出现,而以句子的形式填空。

二、文本解读的独特视角

本文是一篇观点鲜明,层次清晰的杂文。作者围绕“我们要正确面对生活中错过”这一主张,从生活中许多错过的现象出发,突出了错过是人生的常态,最后重点指出了对待人生中错过的正确态度。一节课的教学时间,如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成为我教学设计的关键。我的选择是化繁就简,用打油诗的新鲜形式,将问题聚焦,然后会聚智慧,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情境:文章第 1、2段先写人生有很多错过,第3、4、5、6段表明错过是人生的常态,最后写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错过。我们该怎样对待错过呢?请再次朗读课文,紧紧结合课文内容,用简要的话将下面的打油诗补充完整。

大小错过何其多,匆匆来也匆匆过。

没有意识到错过,灵魂颟顸不可救。

意识自己曾错过, (1) 。

人生斑斓又多味,七彩鲜花收获多。

预设答案: (1)追悔反思获成果; (2)有的错过不复返; (3)要能咀嚼这苦果; (4)大站错过是过错。

虽然学生所填写的句子与预设的不一样,但内容基本相同,实现了教学重点巧妙突破的预期目标。作为教师,我并没有满足于填空的完成,而是把它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进行利用,完成了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详见第 13页文后附表)。

语文学习有三个能级:懂、会、用,懂是理解,会是掌握,用是运用。懂不等于掌握,掌握不等于会用。检验是否真懂,真会,就得设计相同或不同情境让学生去运用,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你能运用课文中的道理解释下面一句话的内涵吗?

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时,你必然也会错过月亮和星星。——泰戈尔

实践表明,这样的教学既有了阅读的广度,又有了阅读的深度,实现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拓展学习的逆向思维

有时,教师的教学设计会遵循文本的思路,正向设计拓展性问题。例如在教学《我心归去》一文的时候,有两位老师分别是这样拓展的:

拓展一:时值中秋佳节,你打算以何种方式寄托乡思之情?请将这份情感诉诸笔端,50字左右。

拓展二: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为什么“金窝银窝,不如家中的狗窝”?

应该说,这样的拓展是非常有价值的,既有知识技能的运用,也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顺着文本的思路来拓展的。在本文的教学设计中,我最初的拓展设计具有同样的特点:

人生旅途,难免错过,请简要说说你生活中一次错过的经历,谈谈你的认识。

在上课时,我作了这样的修改:

人生旅途,难免错过,但绝对不会尽是错过,请说说自己某一次的成功的把握,同时用简明、生动且富有哲理的语言写下你成功把握后的独特体验。

这样的修改,由原来的正向思维变成了逆向思维,不仅避免了与文本内容的重复,深化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独创性,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总结全文衣服没有买 大小之分 冷静地面对错过 成熟地驾驭收获人生槽没有跳 再与不再之别 咀嚼中品味,惆怅中升华人生常态 转化为掌握七彩斑斓

猜你喜欢

人生课文文本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背课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独一无二的你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