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问题”走近学生——地理课堂教学中引发学生提问的实践与思考

2011-09-06上海市洋泾中学200122

地理教学 2011年15期
关键词:震级资料问题

上海市洋泾中学(200122) 王 珏

一、问题提出

问题是启发思维的源泉。学生头脑中只有存在问题,才会去思考,才会有求知的愿望和要求,才会主动学习知识。问题是学习的纽带,学习是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的问题,从而促使我们的认识向纵深发展。

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更关注自己提出有效问题的能力,而忽视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的课堂不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更多的是帮助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我们越教,学生越不愿提出问题,越提不出问题。学生没有了问题,就不会有主动思考。

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思考问题,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养成主动发现问题的习惯是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教师在课堂上掌握一些引问的技巧、引问的方法外,还需要营造平等、宽松的氛围和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为此,我们以“地震”一课(高一地理教材“专题5板块运动”)为例开展研究。

二、研究过程

“地震”是高一地理教材“专题5板块运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要载体。高中学生对“地震”已有初步的了解,这一内容的学习难度也不大。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实践,帮助学生用问题的形式表达关于地震的思考和疑惑,学会提问的一般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次的教学实践注重知识的拓展,导入部分采用了“洛杉矶大地震”的9个片断的视频,让学生从地震预报、地震前兆、地震带分布、灾后重建、灾后心理疏导、地震救援等角度去关注、学习“地震”。最后,专门留出了几分钟时间给学生提问,学生可以提出本节课的教学中没有听懂的地方,也可以提出关于地震方面的疑惑。结果,学生没有把这一活动环节当回事,以为教师随口说说,叫到回答的同学要么没有问题,要么随便应付教师。

第二次的教学实践,我们借鉴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试着提出问题,然后选择某一角度(问题)去进一步研究。考虑到这种学习方式与以往的学习方式不同,学生难以适应。于是我们采用范例的形式给学生一个可供模仿的学习支架。教师在课上以“台风”这一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发散性提出了20多个问题,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地震”为例,提出相关的问题。由于这个范例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与学生尝试主题的性质、结构等较一致。因此,学生的模拟提问环节相对比较顺利。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和教材的重点难点,利用学生视角制作了PPT演示文稿,以学生的口吻将学习过程展现出来,巧妙地解决了学生提问与学习重难点之间的关系。当然在此基础上的下一课时作为延伸,将通过同学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来一起探讨、解释学生们的提问。

两个教学设计展现了不同的教学效果。第一次的教学设计显然是将学生的提问仅作为一个“装饰”,教师没有去创造学生提问的情境或条件。第二个教学设计,将学生的提问作为本堂课的重要学习环节去设计,以学生的提问来教。但是仔细考虑第二次教学设计,还有很多地方不尽人意。如,学生没有关注到教师范例中所隐含的提问的方法和技巧;学生的提问有的过于简单,有的过于随意,质量不高。

于是我们进行了第三次教学设计,重点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学生提问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第二,学生的提问需要创设一定的条件。

第三次教学实践的主要过程如下:

学生课前完成“地震预习案”。主要有三个预习任务。

任务一:利用教材中“地震分布图”,在图中用★标注海地7.3级地震、智利8.8级地震、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8.9级等地震(震中)的大致位置。用彩色粗笔圈画它们分别所属的地震带。利用教材找出这些地区频繁发生地震的原因和理论依据。

任务二:在“震源和震中示意图”中找到震源、震中、震源深度和震中距。阅读教材“唐山大地震”专栏,分析唐山大地震的损失巨大的原因,地震可能引发哪些次生灾害?

任务三:计算地震震级的能量差异,学生对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解释地震震级大小和破环程度之间的关系。预习活动让学生对教材的核心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和思考。

课堂主要的教学环节如下:

(一)范例引导,总结方法

教师以“台风”为例先提出五个问题。学生归纳出这五个问题主要指向where,when,why,what,how,即地理思维的5W原则。学生以地震为例,尝试运用5W原则提出关于地震的5个主要问题。5W的方法是地理思维的特点,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模仿。

这个活动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最简单的但又非常实用的提问技巧。方法的掌握很重要。

(二)范例引导,学生提问

教师发散式一连串提出了关于台风的20多个问题,并提示提问的主要思路。这一环节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觉得意犹未尽,还可补充。课堂再次转入地震主题,同学们四人一组仿照台风的提问形式试着提出与地震相关的问题,顺利地打开了学生的思路。

提出问题是学生陌生的一种学习形式,有没有问题、愿不愿提出问题、会不会提出问题都是阻碍学生提出问题的因素。但提出问题又是主动学习很好的方式,因此最初阶段的范例多一些模仿,让学生在模仿范例的过程中一步步地达到最终的目标。

(三)材料启发,范例引导

当学生讨论到一定阶段时,由于学生的相关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并不多,思考问题很难再深入下去。怎么办?此时,教师下发准备的材料拓展学生的思路。并在些基础上以其中的某一材料为例,针对这则材料提出了近10个相关问题。学生们通过阅读材料和范例的引导再一次提出他们的问题。一个主题,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提出问题,会提高学生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以下为提供给学生的学材目录:

资料1:智利、海地、汶川地震死亡数人数比较

资料2:美国洛杉矶两次地震损失差异

资料3:汶川地震灾害损失

资料4:日本抗震经验

资料5:世博远大馆

资料6:防灾应急箱

资料7:地震预报的小资料

资料8:帕克菲尔德小镇

资料9:地震预报专家的观点

资料10:地震谣言

资料11:震后重建小资料

资料12:重建之路

以下是教师以“世博远大馆”这一材料为例,提出问题。

材料内容:远大馆是一幢能抗9度地震的建筑。去远大馆参观可以选择地震屋体验一次恐怖地震。黑屋子模拟的是8级地震,所有的体验者都身在汶川地震的震中。地震刚开始时,屋子只是轻轻地晃动,随后越来越猛烈。据说,这种震动中有很大的部分是横向的不规则运动,对建筑的杀伤力最大。

教师的问题:

1.远大馆是抗9级地震还是抗9度地震,两者是一回事吗?

2.为什么远大馆能抗9度地震?

3.世界上最牢固的房子能抗几度地震?

4.我们的住房(学校)能抗几度地震?

5.我们的住房(学校)设计标准是抗几度地震?

6.两者的标准一样吗?

7.横向的不规则震动是书上讲的横波吗?

……

(四)学生交流

教师在黑板上认真记录下学生的问题数量。在学生的提议下,以提问数量最多的小组首先交流。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补充,教师对其中有质量的问题进行表扬和鼓励,对个别问题进行补充。

(五)学生范例引导

教师结合学生的提问和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向学生展示一个学生视角的演示文稿“震级的研究”,学生在演示文稿的引导下,学生了解震级的相关内容,会计算震级的能量差异。

学生演示文稿片断:

1、在查找资料的过程,我发现关于汶川地震的报道有不同的震级。

2、课本告诉我们:

地震的震级是指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难道,是资料有错?

3、于是,我又花了时间,想找到问题的答案和依据。

最后,我找到了:

地震参数是用多个地震台站的记录进行测定,地震台站记录越多,参数越准确。

从救援的角度看,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向政府与公众发布。而随后通过进一步分析更多地震台站的记录,给出最终修订结果。

三、收获和思考

当学生经过了思考,提出了疑问后,第二课时学生显得异常投入。因为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有的属于科普性问题,学生之间就能相互解答。有的问题有一定的前沿性,需要他们将来去关注或亲自去参与研究;还有一部分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和价值,反映了学生的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值得师生共同去探讨;当然还有一部分问题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他们也一一去剔除。在这一内容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得到了一些启示:

1.鼓励学生提问需要教授学生一些提问的方法和技巧。

在新授课或第一堂绪论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一些简单的发问技巧,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地理学科有自身特有的思维习惯,即“5W”设问法,“5W”是英语中为What(什么事)、When(什么时间)、Where(什么地点)、Why(为什么)和How(如何)5个词的缩写。这种设问方法要求应用到地理学科上就是:

What——地理事件

When——地理事件发生的时间

Where——地理事件发生的地点

Why——地理事件发生的原因

How——地理事件产生的影响、后果、解决措施等。

这样的发问技巧还有很多种,作为一般质疑的方法:“列举”的方法;“替代”的方法;“可能”的方法;“想象”的方法;“ 组合” 的方法;“类推”的方法等等都很实用和有效。

2.鼓励学生提问最初阶段需要范例的引导

除了提问的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外,范例引导可能是最初期阶段引导学生提问的好方法。在这堂课教学实践中教师使用了4次范例引导,前3次范例引导与学生提问直接相关。如以台风为例,教师最初提出了5个关于 where、when、why、what、how五方面的问题。接着教师又发散式一连串提出了关于台风的20多个问题作为引导。当学生讨论到一定阶段时,教师又下发的材料,以其中一则材料为例再次引发出近10个问题的思考。3个范例的引导由简到难,最终让学生慢慢地学会思考,学会与个人的知识背景和经验等诸多因素进行碰撞,从而学会与“教材”或“材料”进行对话,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会增强。

在初期,范例更多地起一种模仿的作用,模仿阶段的范例要与学生的实际相关,与学生实际尝试的主题的性质、结构等相一致,让学生在模仿范例的过程中一步步地达到最终的目标。

3.鼓励学生的提问需要创设一定的条件或情境。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出质疑,教师要善于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条件或情境。如教师提供的关于世博远大馆的材料中同时出现的9度地震和8级地震的描述,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产生质疑。又如,“关于震级的研究”演示文稿中,关于汶川地震的震级、震中的两张地图几乎完全相同,但汶川地震的震级却有差异,这一情形与教材中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的报导正好相反,学生的质疑自然发生。

教师在课堂上故意犯错、故意讲不清、故意让学生有犯错的体验都是教师最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当然,鼓励学生提问的理念要求我们的课堂发生变化。课堂不再是教师为学生“灌”什么,“讲”什么,而是根据学生提问来教,为学生提问而教。

猜你喜欢

震级资料问题
基于累积绝对位移值的震级估算方法
地震后各国发布的震级可能不一样?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新震级国家标准在大同台的应用与评估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中国地震台网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统计关系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