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图片的“厚度”:“荷赛”奖作品评析

2011-09-03傅平杨波

新闻与传播评论(辑刊) 2011年0期
关键词:荷赛厚度摄影

□ 傅平 杨波

每一张优秀的新闻图片都不是一种“快餐”,无论是第一次接触,还是用一段时间细细地品味,它都能给人们带来巨大的震撼和深深的思考。我们把这种优异的特质称之为:新闻图片的“厚度”。

我们从“荷赛”获奖图片中发现,很多照片所表现的题材并不是当年最重大的新闻事件。新闻摄影的首要任务毋庸置疑是为新闻报道服务的,那些重大的新闻事件无疑是所有记者争相报道的对象。但是我们发现,当新闻采用摄影这种报道形式的时候,所做的事情并不是表面的简单实录,而是摄影师深入体验,细致观察,创造性撷取的结果。曾经连续两年(2006年.2007年)担任“荷赛”评委的黄文认为,2007年是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史上划时代的一年,因为这一年“荷赛”评出的获奖作品第一次出人意料的出现了一大批在传统新闻摄影界里不为经典审美取向所接受的作品,它们不仅登堂入室,而且被主流的评论圈接纳。今年的评选情况依然如此,也许这种情况会走得更远。

人们常说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优秀的新闻图片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一种传播,更是对于人道、良知的强烈呼唤。在这人与自然、民族与宗教的矛盾冲突日益激烈的今天,新闻摄影震撼人心,其“厚度”受到读者和评委的重视是理所当然的。

新闻图片在拍摄的过程中,每一步都十分的关键,每个细节都在影响着“厚度”的生成。

本文就是要寻找“荷赛”历年获奖照片中那些影响“厚度”的因素,研究这些优秀图片共同的特质,以展示新闻图片充满“厚度”的规律性的东西。

新闻图片也是一种艺术形式,但不同于传统的艺术创作过程。它是一个在充分尊重新闻规律和原则的基础上的“创作过程”。承认了新闻图片的“艺术性”,才能真正的理解为何这些优秀作品会产生“厚度”。

在新闻界有一种观点,似乎极其不愿意把新闻报道与艺术联系起来。新闻摄影虽然属于新闻报道,但是却运用了摄影这种手段。这种运用不是一种机械式的运用。

我们要利用这种技术手段的优势为新闻报道服务。既然摄影技术发展到现在是一种可以产生“美”的技术,我们为何不能把这种“美”运用到新闻报道工作中,为何一定要把艺术的“美”仅仅限于传统的艺术形式和审美观念呢?

摄影不同于西方的交响乐或者中国传统的书法等受众范围较小的艺术表达形式,它能让世界上更广大人群突破文化与地域的差异,直观地去欣赏。交响乐的美无疑是一种“美”,她总是一副“古典”、“高雅”和“严肃”的面孔,令人望而却步。同样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书法艺术,在如今使用硬笔的年代,已经渐渐的离开了很多“普通人”的世界了。所以,真正能够理解那些艺术精髓的人是一小部分人。摄影则不然。

摄影自出现到当下,都是在运用一种光影的手段来表现,技术的革新只是带来了表现范围的扩大。因为图像总是能带来直观的刺激和启迪,所以容易被大众接受和感受。即使是世界超一流的摄影艺术家,他运用的依然是那种能创造直观的工具——相机。

新闻摄影是严肃的,并且责任重大,但是并不属于“机密”工作,它是要向公众传播的,不是“纯粹为了摄影”而摄影。优秀新闻摄影作品所具有的大众化特质,首先在于对普通人的生活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于人类灾难的深切同情。

比如:第52届“荷赛”年度最佳图片:《陷入危机的美国经济》(图1)(《时代》美国摄影师Anthony Suau摄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表现的是:全副武装的Cuyahuga郡警探正在检查一栋被查封的住宅,原房主因无力偿还房贷而被法院裁定驱逐出自己的住宅。

图1

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不仅影响到世界最有实力的企业,使其纷纷宣布申请破产保护,更深深的影响到“普通人”的生活。在美国,“按揭”是一种“天经地义”的消费方式。在“次贷危机”发生时,很多人因为无力偿还贷款导致血本无归。这幅新闻图片并不能直接看出发生了什么事情,当观众了解到故事背景以后,会深刻的体会到图片的主题给人带来的直接的冲击。这幅照片虽然用一个荷枪实弹的警察作为画面主体,但实质是反映“次贷危机”给普通人带来的伤害。这种“普通人”的故事更加贴近现实。以前有位摄影家说过:“如果你对自己的照片不满意,说明你离现场还不够近。”这种“走近”是空间上的距离,可是当我们把镜头伸进并深埋在社会底层的时候,何尝不是一种情感上的“走近”呢?

“荷赛”奖从创办至今的整整54年中,所评选出的54幅“年度最佳”图片中,只有3幅以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作为图片主体。第一副是1961年公布的《行刺》(图2),所表现的是:1960年10月12日在日本东京,社会党主席浅沼稻次郎在进行演讲时被一名右翼学生行刺。

第二幅是1974年的《撤离总统府》(图3),表现的事实是:1973年9月11日,智利,圣地亚哥,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从总统府拉莫内达宫逃离。

第三幅是1982年公布的年度最佳图片《西班牙议会劫持人质》(图4),表现的是1981年2月23日,在西班牙的马德里,西班牙陆军上校和国家宪警闯进议会劫持人质。虽然第三幅的主角不如前两位那样位高权重,但是能控制武装力量,闯入一个国家的政治核心劫持人质,说明他们绝对不能等同于其他那些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甚至生命)的“普通人”。

这三幅之外,没有一张图片的主角是什么“叱咤风云”的人物,更多的是那些饱受战争之苦的难民和士兵,被自然灾害摧残的妇女儿童,甚至是那一具具冰冷的尸体!

图2

图3

图4

所以,“重大新闻”并不代表着重大人物,老百姓的生活才是这个世界最根本的价值所在。人民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

新闻摄影是一种捕捉瞬间的报道方式,无论报道谁,我们都只能表现他的一个侧面。当我们把焦点对准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苦难民众时,捕捉到的往往会是他作为“人”最基本的问题,比如,自由或者生命。

“好听的都是伤心的歌”。而在戏剧中,绝大部分的“经典”也都是悲剧,那是因为人的悲伤总是显得那样“厚重”。

“荷赛”评选出的年度最佳摄影图片中,出现人的“惊恐”“绝望”甚至直接“哭泣”的有25张:《团聚》(1956年)、《痛失亲人》(1964年)、《祸从天降》(1972年)、《悲恸》(1990年)、《Bentalha大屠杀》(1997年)、《科索沃解放军的遗孀》(1998年)等等……

直接表达死亡的有10幅:《自焚》(1963年)、《死刑》(1968年)、等等……

画面直接或者间接出现尸体的有《尸体》1966年、《丧子之痛》1983年、《贝鲁特大屠杀》(1982年)、《氰化物泄漏的牺牲者》(1984年)、《安葬亲人》(1992年)、《等待安葬》(2001年)、《印度洋海啸》(2004年)。

这些数据上的统计也就说明了,人类对于苦难的表达是十分普遍的。这种“普遍”也就说明,在对“苦难”进行报道中,是容易产生优秀作品的。

战争是对人类最残酷的摧毁,这种摧毁是可以到达精神层面的。所以,对苦难的表达是极具感染力的,加之摄影给人带来的直观感受,能把这种震撼推向极致。

新闻报道工作并不是机械的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绝不能忘记传播的最初始的目的——到达受众。让受众接受并产生共鸣,才是大众传播的“王道”。

当代传播的理论把完整的信息传播过程阐述为:谁——使用了什么手段——通过什么渠道——传播了什么信息——到达了什么受众——产生了什么效果。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前面我们无论使用什么手段(当然包括摄影),都是为了最终到达受众,并在受众中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新闻的选材是新闻工作的第一步,对于苦难的关注也让相对严肃的新闻工作有了“人情味”。

新闻摄影在表达方式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那些人们情感最为脆弱的地方,相机的记录是纯粹的,是直接的。选择人类的苦难配上直接的报道方式,造就了对人类伤痛的凝固,这种凝固是一种永远的记录。

《氰化物的牺牲者》(图5)是1985年“荷赛”评选出的年度最佳图片。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中央邦的博帕尔市,美国联合碳化物属下的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设于博帕尔贫民区附近一所农药厂,发生了氰化物泄漏事件。这幅新闻图片的主体是一个小孩的尸体,因为中毒的原因尸体的颜色呈现出发黄、发青的颜色,小孩的眼睛也因为种种原因发生腐烂,小孩的样子给人感觉很像日本恐怖电影《咒怨》的人物,所以给人的第一感受是毛骨悚然。

因为新闻报道工作的需要,新闻摄影常常会涉及到这些似乎会让人感觉不舒服的主题,因为新闻摄影并不是简单追求画面的“美”。通过对这次事故的报道,用这样一副新闻摄影图片在警示所有的人:以后再也不要发生这样的悲剧。这本身也是一种对“真善美”的追求。

这是一幅关于体育题材的摄影作品(图6),今年“荷赛”体育类单幅一等奖作品。在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半决赛上,荷兰队的德泽乌被乌拉圭队的Martin Cáceres踢到脸上。足球比赛充满了激烈的拼抢和身体的对抗。这幅图片的“过人之处”在于,让人一看就能产生一种紧张感,很多人大概都会担心荷兰队员会不会受伤。

图5

图6

报纸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新闻快餐”。在每天忙碌的生活中,看报的人却越来越少。报纸媒体吸引读者的手段之一,就是利用报纸与潜在读者相遇的短暂瞬间,用更醒目的标题或者图片把读者留住。

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的竞争其实就是争夺受众的竞争,所以一定要重视受众的感受。新闻摄影属于视觉新闻,它传播有效信息的方式是通过视觉信息。读者的选择往往是从图片的形象性开始的,新闻性倒并不是第一位的。如果新闻摄影作品表现的不是受众最关心的问题,没有“冲击力”的画面,就无法使读者接着阅读下面的文字。所以,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是打开受众心理的“敲门砖”。

2011年“荷赛”突发新闻类一等奖的作品《着火人从铁塔上跳下》(图7)(作者:Péter Lakatos匈牙利布达佩斯)。我们从放大的图像中可以发现,这幅图片是“失焦”的摄影作品,并不是完全的清晰,但是这并不妨碍它的优秀,这是因为新闻摄影的任务是新闻报道,第一目的不是单纯的去追求一种简单的“画面美”或者“色彩美”。

图7

突发性事件是不可预料的,在发生的一瞬间就要求摄影师完成拍摄。一个完整的拍摄过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打开设备,对焦,测光,构图,按下快门。像这幅照片所反映的事情,让摄影师完成的时间也许不到几秒钟。在自杀者于铁塔顶端点燃自己时,摄影师应该预料到即将发生的事情,进而准备相机。在着火者跳下的一瞬间,摄影师要完成其余几个步骤,难度可想而知。这幅作品是失焦的,但是在这一瞬间所表现的内容却是十分的精彩。一个身上着火的人从高高的铁塔上跳下,这是摄影师所要表达的。“这个人是谁”对于新闻摄影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所以,即使画面是模糊的,也可以造就一个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说它优秀,是因为它完成了一张新闻图片最应该完成的任务——用画面产生震撼,让受众的视觉受到冲击,进而关注这条新闻。

人的视觉是一种主动性很强的视觉形式,具有强烈的选择性。人们常说的“视而不见”一词,就说明纳入视觉范围的东西仍可“不见”,“没看到”,这就是视觉的选择性。它只看到吸引它的对象,也就是对它有较强刺激力、冲击力的对象。从新闻摄影的角度来看,什么样的对象会对读者的视觉产生较强的刺激、具有冲击力或吸引力呢?

我们来看看这幅摄于1980年的新闻图片——《饥饿的男孩与传教士》(图8),这张新闻摄影作品中没有具体的人物,只有两只对比十分强烈的手。这种反差就是一种典型的冲击力的表现。这种画面给人的震撼是可以从画面一直延伸到心里的。

图8

这幅《阿富汗的割鼻少女》(图9)表现的是在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下的普通女孩(摄影师:Jodi-Bieber,国籍:南非,艺术家管理学会(IFAM)/古德曼画廊(Goodman-Gallery),关注的是女孩遭受的巨大的身体和精神上的创伤。

图9

《阿富汗的割鼻少女》的画面无疑是充满冲击力的。这种对心理的震撼,还来自人们对陌生事物的“新鲜感”。生活在正常社会秩序的人们,是无法看到这种活生生的被割下鼻子的惨状的。人类总是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当然,这种“新鲜事”并不总是令人愉快的。

心理学家早就指出,视觉最不喜欢的东西,是那些静止不变的或者是那些不断重复的形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事物是我们每天都能重复见到的。这些熟悉事物,对我们来说是长时间没有变化的,就不会让我们轻易的产生震撼的的感觉。只有当视觉面对一个陌生的对象时,才会让观众“睁大自己的眼睛”。人的视觉具有求新纳异的倾向,这就要求新闻摄影者尽其所能使自己拍摄的照片具有吸引力。摄影者就不能满足于拍摄人们普遍看得见的内容与形式,而应着力于人们普遍“看不见”的内容与形式,把那些“新鲜事”变成看得见的摄影报道。

所以,我们把新闻报道的元素分为两个:一个是内容,就是新闻报道包含的具体信息,主要指文字的报道。一个是形式,是指报道的作品给受众最直观的感受,比如标题的书写、文字的排版。在有摄影图片的报道中,主要就是指新闻图片给人的最直接的感受。

文字说明是新闻照片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照片画面表现的只是事实的一个部分,一个瞬间,一个局部。在配有图片的新闻报道中,文字起的是补充说明的作用,使新闻事件的内容完整无误。

优秀的摄影作品会使所有的文字说明离不开画面的本身。在一张新闻图片中包含着一定的信息量,绝不是画面本身的“直白”。这时文字已经不是一种补充,而是一种正确的引导。换句话说,优秀的摄影作品给人展示的绝不是一个瞬间,而是通过瞬间讲述一个故事,甚至是一场漫长的战争。

那么新闻摄影作品到底能隐藏什么信息呢?

这张《贝鲁特年轻人开车经过黎巴嫩南部废墟》(图10)是第50届“荷赛”年度最佳图片。它讲述的是,2006年8月15日根据安理会决议的要求和联合国的调停,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周一停止交战。几个黎巴嫩青年开车经过一个战争留下的废墟。他们表情轻松,似乎看不出任何生活在战火中的烦恼。简单的看画面,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只有这样豪华的敞篷车和车上时髦的青年与一片的废墟形成了某种对比。那么这样一张图片是如何成为2006年的最佳图片呢?

图10

我们的分析是:2000年5月,以军撤离安全区,结束了对黎南部22年的占领。但由于以没有从有争议的萨巴阿农场撤军,黎真主党游击队和以色列的冲突从未停止过。这场“没完没了”的冲突一直延续到现在。从这些年轻人的年龄上看不过20多岁,在冲突发生时他们应该是上十岁的孩子,他们的童年应该是在战火中度过的。现在他们竟然在战争的间隙期间若无其事的开车郊游,满脸的轻松和愉快。这就说明这个地区冲突的频繁,让在冲突中长大的孩子对这种战争的遗物——废墟,见怪不怪,甚至对战争流血都已经见怪不怪,这才是这张图片的价值所在。

为了说明同一张图片应该同时具有几项优秀特质,我们回头再来看这张《陷入危机的美国经济》(图11)。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一个警察在执行任务。他的“荷枪实弹”和专注的神态告诉我们:他正在寻找并逮捕一个十分危险的犯罪分子。可是当我们了解到他只是在检查一栋被查封的住宅,原房主因无力偿还房贷而被法院裁定驱逐出自己的住宅,我们是不是有一种意外的感受呢?为什么警察会这么“如临大敌”的对待一个付不起贷款的房主呢?这种疑问来源于对故事背景的不了解,故事背景“隐藏”在画面中。

图11

这次全球的经济危机又被称作“次贷危机”,受影响最深的就是图片的发生地——美国。在美国,警察的执行权力是很大的,平时大部分时间里都会带枪执勤,更不用说执行这种任务的时候。所以在画面的主体这样出现(荷枪实弹,神情专注)并不奇怪。

新闻摄影作为报道的一种手段,也无法避免这种主观情感。既然无法避免,就应更好的去利用,让这种主观的情感传达正确的信息,做好舆论的导向。这也是优秀的新闻作品必不可少的灵魂。因为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目的,也就决定了新闻摄影的“隐性情感”。

这张叫做《伊拉克监狱中的父子》(图12)的年度最佳图片,绝不是在给这一对父子摄影留念,也绝不是简单的表现伊拉克监狱的生活。

这幅作品的每一个细节都在表现作者对于这对父子的同情。比如把铁丝网作为前景,让观众感受到这对父子已经没有任何的自由。用长焦(也许不是作者的刻意安排)使得画面主体(父子)和前景(铁丝网)的距离拉近,产生了一种压迫感。

当然,太过外漏的情感是没有持续性的,也是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运用技术把适当的情感融入到新闻图片中去,让观众慢慢的体会和了解所发生的一切,这才是一个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所追求的目标。

从以上对优秀新闻摄影作品的分析不难发现,其成功就在于如何吸引受众的过程。我们把这个过程阐述为:通过对大众群体关注的问题进行报道,用最有冲击力的画面把大众留住,让他们体会到新闻背后源源不绝的故事,以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图12

真正好的新闻摄影作品不仅仅在于它的新闻价值的大小,既然是为了传播,就不能以媒体自己的需求作为首要目的,只有让大众接受它才能达到传播的效果。

所以,在新闻摄影实践中,不能只是机械的记录,要依靠人的思想去找到让大众感兴趣的角度,抓住最有冲击力的瞬间,尽可能的让新闻摄影作品包含更大的信息量,营造出优秀新闻图片的“厚度”。

[1] 陈书泉.《新闻摄影概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

[2] 徐国兴.《世界新闻摄影作品选评》.长城出版社,1988.

[3] 蒋齐剩.《新闻摄影论集》.北京:新华出版社,1982.

[4] 徐忠民.《新闻摄影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

[5] 黄璜.《报道摄影》.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6] Ron.F.Smith著.《新闻道德评价》.李青藜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7] 盛希贵.《新闻摄影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 宿志刚.《镜面对话》.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3.

[9] 孙京.《纪实摄影》.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10] 肖绪珊.《西方摄影纵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11] 许林.《读图时代的新闻摄影论说》.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3.

[12] 林路.《西方摄影流派与大师作品》.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9.

[13] 韩丛耀.《新闻摄影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14] 凝固的历史瞬间,荷赛历年最佳照片.http://gb.cri.cn/3821/2006/02/14/242@897373.htm.

[15] 平洋电脑网.新闻摄影应把视觉冲击力放在首位.http://dc.pconline.com.cn/jiqiao/jq/0704/1005103.html.

[16] 新浪新闻中心.第54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获奖作品.http://news.sina.com.cn/photo/2011wpp/.

[17] 新浪新闻中心.黎巴嫩真主党和以色列激战.http://news.sina.com.cn/z/LebanonIsrael/.

[18] 凤凰财经.什么是次贷危机.http://finance.ifeng.com/news/20080918/164031.shtml.

[19] 百度百科文库.次贷危机.http://baike.baidu.com/view/1092871.htm#sub1256938.

[20] 百度百科文库.阿富汗战争.http://baike.baidu.com/view/603772.htm.

[21] 从国际新闻摄影获奖作品看世界新闻摄影的变化.http://www.ccnps.cn/xh/news.asp?id=1068.

猜你喜欢

荷赛厚度摄影
大厚度填土场地勘察方法探讨
诗要有温度,有厚度
深耕,才会有报道的温度和厚度
加权平均厚度法计算变厚度钢壳体在均匀外部压力作用下的屈曲应力
荷赛2016
2016荷赛决赛阶段有16%的照片被取消资格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荷赛里的中国
聚焦·“荷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