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可视化分析——基于 CSSCI(1998 ~2009)数据

2011-09-03陈正李江波

新闻与传播评论(辑刊) 2011年0期
关键词:图谱跨文化交际

□ 陈正 李江波

1 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文化交际研究在中国慢慢兴起,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胡文仲2005)。许多学者试图总结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比如胡文仲(1992)在《试论跨文化交际研究》一文中提到,跨文化研究是一个十分广阔的领域,它涉及许多方面,既可以是有关文学、历史、哲学思想的研究,也可以是某一个民间传说在各民族文化中不同表现形式的对比;胡文仲(1998)在《迎接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新局面》一文发现,跨文化交际在中国的发展异常迅速,学术杂志上这类论文的数量急剧增加。目前,中国文化在全球化潮流中发生的变化以及中国文化内部的差异,是一个引起普遍关注的问题。这种“双重”的变化,使得跨文化研究既要考虑到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与其他国家相互交流的原则,也要顾及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差异。可以说,跨文化交际是一门永恒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学科,只要人类存在,就有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顾嘉祖,2002:48)。

上述总结性的研究各具特色,且基本以定性研究为主,但直观性不强。我们采用词频统计法、共词分析法,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知识图谱等可视化技术,对1998~2009年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的所有核心期刊的1122篇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调查分析,并绘制中国跨文化交际学共词知识图谱,总结当前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热点,并加以简要评价。本文假定,对热点问题的识别,可以使学者快捷有效地把握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切入点。此外,透过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的热点与前沿,可以有效为教育管理部门制定跨文化交际学的学科发展规划提供指导意见,使该学科的研究能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2 数据来源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数据来源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检索系统,主要对CSSCI收录的1998~2009年间中国跨文化交际学所有论文共1122篇进行统计与分析。利用以 Visual Basic 6.0为开发工具的文献共现挖掘系统(Ccmatrix)(姜春林等,2009),处理所下载的文献索引,对关键词、作者、作者所在省区等进行全面细致的统计,并进行排序,做出共现矩阵和共被引矩阵。我们引入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强调的事实是每个行动者都与其他行动者有或多或少的关系,社会网络分析就是要建立这些关系的模型,力图描述群体关系的结构,研究这种结构对群体功能或者群体内部个体的影响(刘军,2004:4)。Evelien Otte和 Ronald Rousseau指出,情报学家对出版物研究、引证和同被引网络、合作关系和其他社会相互作用。形式通过互联网都构成了无标度的社会网络,而在所有这些研究中,社会网络分析都具有广泛应用(Otte&Rousseau,2002)。本文使用网络分析软件 UCINET对各项统计指标进行分析,并绘制网络结构知识图谱。

3 分析与结果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中国国内很多学者倾向于把中国的跨文化交际学发展分为三个时期:1990~1995的借鉴和初创期,1996~1999的提升和拓展期,2000至今的高潮和深化期(关世杰,2006)。由于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研究的跨学科特点,研究者往往需要引用文化人类学、语言学、比较文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资料和理论。在这种情况下,就特别需要科学合作;否则,很难在学科内部产生普遍有效的理论模式。利用CSSCI下载得到的数据,下面主要对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的省区合作、作者合作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3.1 省区合作情况

省区合作可以根据作者所在单位邮政编码区分其所在省份,统计各省份发文篇数。有的文献作者来自于不同省区,这就有了省区间的合作。不考虑同一省区内部合作,仅统计各省区之间的合作次数,得到省区产出论文篇数分布,见表1。利用文献共现挖掘系统(Ccmatrix)处理所下载数据,得到省区合作矩阵。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绘制省区合作网络知识图谱,见图2。

表1 省区产出论文篇数分布Tab.1 The distribution of Provinces publishing papers

在论文篇数方面,北京在这十年中以146篇论文位居第一。由图所见中国跨文化研究的重点省区是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湖北等地。一方面,可能与各地高等院校的数量分配有关,北京、上海、武汉是全国高等院校的云集的地方。另一方面,与各类“跨文化”研究机构的兴起有关。截止2009年年底,跨文化交际研究机构在中国大陆地区有18家,但2000年以前只有2家,分别是中国文化书院跨文化研究院和同济大学中德学院;2000年以后陆续成立了17家。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2006年之后,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相继成立了9家,增长速度最为明显。

图1 省区产出论文篇数分布Fig.1 The distribution of Provinces publishing papers

图2 省区合作网络知识图谱Fig.2 The collaboration network of different provinces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北京处于网络的中心位置。中国学者梁立明等利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采用新的价值矩阵计算方法,研究中国地区间合著论文的频率分布,分析合作方式的形成机制,得出以下结论:地区科学生产率影响着合作偏好和作者排序;区域平均合作力度随地区生产率增加而增加,随区域间距离增加而减弱(Liang&Zhu,2002)。本研究与该结论基本相符。北京与其他省份的合作频率最高,北京高校与科研机构云集,是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前沿阵地,是全国学术交流的中心。同时,如该省区合作网络图谱所示,

该合作网络中广东与福建、重庆与陕西之间合作也很多。这一相邻省区的合作现象,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特色。由于广东科技和经济发展相对迅速,地区生产率高,因此广东省与其他几个省份的合作频率也较高,达到8次。另外,合作水平也受经济发展和地区生产率的制约。引人注目的是,浙江在该领域只与上海进行合作,从侧面反映出他们地域接近、生产力相当的情况。

3.2 作者合作分析

W.Glanzel&H.Gzerwon(1992)从当年出版的SCI中随机抽取4534篇论文进行分析,发现90%以上的论文是通过合作研究完成。由此可见,合作对于科研工作来说至关重要。

按照合作的一般定义,科学合作就是科学工作者为了达到生产新的科学知识这一共同目的、或实现各自的科研目标而进行的协同互助的科学活动。科学计量学家J.Sylvan Katz和Ben R.Martin对科学合作的解释,他们认为科学合作就是研究者们在一起工作的共同目的,是为了产生新的科学知识(Katz&Martin,1997)。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科学家的研究不是孤立的,所有科学家都是世界性科研团体的一分子,他们共同研究,为了了解新的科学知识一起工作(Cronin,1982)。研究者跨文化、跨地域的相互信任,可以使研究者更好地合作,探讨科学知识的产生、加工,并为彼此沟通信息提供了保障。研究者彼此作用的一种明显的表现形式是科学合作,它为能力互补、智力融合和资源共享提供了条件,并可以促进研究者更有效的进行交流(Heffner,1981)。

然而,目前跨文化交际学领域中的学科合作不尽如意。中国学者对“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各执一词,比如“跨文化交际学”、“跨文化沟通”和“跨文化传播”,虽然一方面反映了该学科正处在发展之中,预示了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交叉架构的雏形(关世杰,1995),当然另一方面也表明各个学科之间的合作不强。

关世杰(2006:34)教授也认为,目前研究方法“单一”是学科发展的瓶颈,但其背后原因也是在方法上缺乏科学合作。因为跨文化交际学研究无论在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上,都需要社会学、心理学等方法;在对不同文化的对象或文献进行访谈或文本分析时,还要涉及到外语、教育学等学科。

这里对所下载数据进行处理。对每篇文章中前三位作者进行统计,作者人数不足三位的按实际署名人数统计,并采取作者平权方式,得到作者发文状况。表1给出的是发文3篇以上的作者情况。其中,来自武汉大学的单波,署名10次,排名第一;排在第二位的是北京大学的乐黛云,署名6次。但是,从下表中可以看出该学科的一人篇数的文章还是占绝大多数,合作率为29.68%,合作度也很低。

表2 1998~2009作者合作情况Tab.2 The situation of co-author(1998~2009)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可绘制出这些高产作者之间的合作网络图谱,见图3。在网络图谱中节点之间连线越粗,表明两个作者合作次数越多,学术联系越紧密。

表3 1998~2009年中国跨文化交际学领域前五十位作者排名Tab.3 1998~2009 Top 50 author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China

图3 高产作者合作网络图谱Fig.3 The collaboration network of top ranked authors

由于本研究的作者合作范围限定在中国的跨文化交际学研究领域,本身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因此高产作者之间的合作次数并不是很多,但在该合作网络图谱中仍然形成了五个作者合作群。从现有的合作网络图谱中五个合作者研究来看,多数都是同一学校的内部合作,或者师生之间的合作,真正的合作群还未产生。比如单波—秦志希属于武汉大学同一学校同事之间的积极合作,郑雪—严标宾属于华南师范大学师生合作,赵曙明—蒋建武都来自南京大学商学院。从图中还可以看出,真正的网络核心节点没有产生。目前,该领域缺乏可以横纵向焦链式的领军型人物。

从以上分析还能够看出,在中国的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科学合作并不是很频繁,多数都是同一学校的内部合作,或者师生之间的合作。在各种形式的科学合作愈加频繁以及科研团队建设受到高度重视的今天,这种现象仍有待改进,可以通过推进高等院校间的学科联合的方式寻找解决途径。目前,各高等院校尚存在体制上的障碍,即各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由于隶属关系、经费来源、人事关系等不同,合作研究渠道不畅,寻求一个能克服旧体制约束的新社科研究体制,或者新的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体制,显得十分重要(姜春林、王友强,2008)。所以,需要加强学科梯队建设,建立一流的跨文化、跨学科、跨国的研究团队,实现更高层次的学术创新。

4 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热点领域

4.1 词频统计分析

尽管只有几个,但可以认为它们是该篇论文的精华。在检索文献时,可以通过关键词快速、便捷的搜索到该篇文献;同时,往往可以利用关键词发现该篇论文所属的学科以及研究内容(姜春林等 ,2009)。

利用文献共现挖掘系统(Ccmatrix)处理所下载的文献,1122篇文献中对所有关键词出现的次数,并按照出现频次高低排序。这12年来,中国跨文化交际学核心期刊中排在前50位的核心关键词(见表4)。限于篇幅,这里仅列出有关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论文中出现频次最高的词,因此可以认为它们代表了当前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热点。

表4 我国跨文化交际学关键词词频分布Tab.4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high-frequency key words about Chines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y

由表4可知,对“跨文化交际”事物本身的研究仍然是中国学者的第一大研究热点,出现的频次为172,居第一位;“跨文化传播”频次120,排名第二。传播学和社会学使用的“传播”一词,意义在突出文化的符号和意义,及扩散作用。传统认为的跨文化心理、跨文化培训、跨文化能力培养等关键词词频分布,并没有进入前10位。

4.2 共词知识图谱

为进一步反映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我们对高频关键词进行了进一步处理,继续利用文献共现挖掘系统,两两统计其中前30位高频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得到高频关键词的(30×30)共词矩阵。然后采用科学知识图谱与信息可视化技术,形象地描绘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热点。科学知识图谱是基于科学计量学引文分析理论和信息科学与技术发展起来的、国际上新兴的可视化研究方法,目的是应用图示的方法揭示学科领域的发展及演进趋势、科学知识的扩散与传播、作者或机构间的内在关联等等,是共词分析(Co-word Analysis)、相关分析(Correlate Analysis)、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和多维尺度分析(Multidimensional Scaling)等的综合运用(Zeman 1968;尹丽春2006)。本研究采用软件SPSS15.0进行聚类分析,采取Pearson相关系数的统计方法,将30个高频关键词聚合到不同的类中。聚类的元素高低,反映该领域研究主题的聚集性以及科研人员从事该领域研究的集中性。使用非度量多维标度技术,得到这30个高频关键词的二维散点图,最后绘制30个关键词的共词知识图谱(见图4)。

蒙那多对于共词分析有很深入的研究。他的观点是:共词分析所指的是利用对论文的关键词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掘并推断出某个研究领域的热点与前沿(Monarch 2000)。在绘制科学知识图谱时,共词分析就是确定关键词彼此之间的信息网络结构,通过知识图谱就能够很准确的揭示某个研究领域的热点与前沿(刘则渊、尹丽春,2006)。

通过多维尺度分析以及聚类分析,我们得到了近10多年来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的共词知识图谱。图谱中清楚地显示,这个学科存在四个知识群和相应的学术领域。

图4 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热点知识图谱Fig.4 Co-word map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hotspots in China

从上述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热点知识图谱中可以看出,跨文化交流、全球化、跨文化对话、文化冲突、跨国经营,都是社会上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知识群1中(黑色圈内),学界主要集中讨论的还是有关跨文化研究的“传统”三大范畴;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交际以及跨文化交流学。这与跨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历史背景相符。跨文化交际学最早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被外语教学者引入中国(何道宽1983),跨文化领域研究者大多来自外语教学领域(胡文仲1998)。随着发展,近年来跨文化交际研究传播学领域发展迅速,代表有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等等。

在知识群2中(绿色圈内),共包含了8个高频关键词汇,是包含关键词最多的一个知识群。在这个群落中,主要的高频关键词有跨国公司、跨国经营、跨文化交际能力、全球化、文化冲突、跨文化心理学、跨文化管理等,反应跨文化研究与经济密切相关。在全球化的的背景下,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但是文化冲突的问题也显得尤为突出。针对员工的跨文化培训、跨文化心理研究,针对公司的跨文化管理和经营,针对所有人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的研究,成为热点问题。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的海外战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将会有更为积极的意义。

在知识群3中(蓝色圈内),共包含了5个高频关键词,主要涉及教育方面的跨文化研究。比如文化差异、外语教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教育等。这里不仅对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有积极意义,而且对我国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如何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多元文化的发展,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理解、尊重和融合,做好文化传承和多元文化的发展,都成为跨文化教育关注的内容。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反映出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之间、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人民沟通、理解问题(陈正、钱春春,2010)。

在知识群4中(红色圈内),也包含了5个高频关键词,主要是比较文学、跨文化比较、跨文化语境、跨文化对话、跨文化研究。其中,相当一部分研究都与文学作品中的跨文化比较有关。除此之外,“跨文化对话”也备受关注。北京大学乐黛云教授立足中国视野,从当今跨文化对话的现实紧迫性出发,通过梳理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诸多案例,阐述了生成性对话的矛盾与必然面临的四个困难:第一,是普遍与特殊的矛盾。第二,在对话过程中,保持文化的原有纯粹性和促成文化新变之间的矛盾。第三,对话中的他者与自我的矛盾,也是阻碍对话的复杂问题。第四,缺乏双方都能理解和接受的话语,是构成对话困难的又一个阻碍(乐黛云,2009)。

5 小结

以上研究清晰地看出,笔者利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998~2009年以“跨文化”为关键词下载的论文数据,对中国的跨文化交际学这一学科领域作了多角度的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知道,跨文化交际学这样一个与时代紧密联系和发展迅速的学科,虽然仍然是一个多学科的交叉的新兴学科,但正在逐渐走向成熟;虽然学术界对学科定义和走向意见不同,但所涉及的研究领域清晰明了,跨文化在教育、经济、比较文学和语言交际以及文化传播中受到关注;虽然各个学科都涌现出不少跨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但是各个具体的专业方向之间缺少彼此的对话与交流,省区合作、作者合作还有待加强,科学合作度还不高。

最后,论文大量运用科学计量法和可视化的图示,讨论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热点和趋势,过去未见有相关成果。这是我们的初次尝试,其目的是尽可能根据客观的数据,展现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当然,这并不是否定人们对学科研究热点和趋势的主观判断,以后在方法上将会更多采取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以更加科学、有效、准确地反映中国跨文化交际学发展的轨迹与特征。

[1] 胡文仲.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7(5),323~327.

[2] 胡文仲.试论跨文化交际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1992,(03):71~75.

[3] 胡文仲.迎接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新局面——评介最近出版的三本跨文化交际学著作[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04):74 ~77.

[4] 顾嘉祖.从文化结构看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点与难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研究,2002,(01):45~48.

[5] 姜春林,李江波,杜维滨.期刊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对《情报科学》的解读[J].情报科学,2009,27(2):166 ~174.

[6] 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4.

[7] Otte,Evelien. & Rousseau,Ronald.Social network analysis:a powerful strategy,also for the information sciences[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2002,28(6):441 ~453.

[8][15] 关世杰.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J].对外大传播,2006,(12):32~36.

[9] Liang,Liming& Zhu,Ling.Major factors affecting China's interregional research collaboration:Regional scientific productivity and geographical proximity[J].Scientometrics,2002,55(2):287 ~316.

[10] Glanzel,W.,& Gzerwon,H.J.A new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to bibliography coupling and its application to national,regional and institutional level[J].Scientometrics,1996,37(2):195 ~221.

[11] Katz,J.S.,& Martin,B R.What is research collaboration[J].Research Policy,1997,26:1 ~18.

[12] Cronin,B.Invisible colleges and information transfer:a review and commentary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social science[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1982,38(3):212 ~236.

[13] Heffner,A G.Funded research,multiple authorship and subauthorship collaboration in four disciplines[J].Scientometrics.1981,3(1):5 ~12.

[14] 关世杰(1995).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6] 姜春林,王友强(2008).文献计量学视角下大连市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产出状况及对策分析[J].图书馆学刊,2008,(1):71~73.

[17] 姜春林,杜维滨,李江波,刘则渊.学术期刊网络结构的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J].情报杂志,2009,28(3):78~84.

[18] Ziman,John.Public Knowledge,An Essay Concerning the Social Dimension of Science[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8.

[19] 尹丽春.科学学引文网络的结构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06.

[20] Monarch,I.Information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systems:converging or diverging Proceedings of the 28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anadian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OL].URL http://www.slis.ualberta.ca/cais2000/monarch.html.2000.

[21] 刘则渊,尹丽春.国际科学学主题共词网络的可视化研究[J].情报学报,2006,25(5):634~640.

[22] 何道宽.比较文化我见[J].读书,1983,(08),104~109.

[23]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4] 陈正,钱春春.德国“跨文化教育”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1,5(2),53~58.

[25] 乐黛云.跨文化对话第24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图谱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绘一张成长图谱
交际羊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杂草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