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级市城市职能类型定量分析
2011-08-27杜淑芳
杜淑芳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城市发展研究所,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一个城市数目相对较少的省区,到2009年末内蒙古共有地级市9个,县级市11个。改革开放30年以来,内蒙古城市化水平达53.40%,城市生产总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58.5%,其中地级市生产总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50.06%,占到一半,由此可见,地级市在全区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各地级市在自治区的发展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能。
一、城市职能定量分析方法
本文为了确定各城市职能先应用产业结构分析方法,粗略地对内蒙古的9个地级市进行分类,并对其进行分析,依据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活动和非基本活动可以把就业职工分为基本就业职工和非基本就业职工,在职能分类时剔除非基本就业职工人数以期更准确地反映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运用了麦克斯韦尔(J.W.Maxwell)的方法确定城市的优势职能和突出职能两项指标,以此来测度城市的职能特征,在此基础上命名城市的职能类型。具体做法是首先用厄尔曼(E.L.Ullman)和达西(M.F.Dacey)的最小需要量法算出全区9个地级市各个经济部门的职工的最小需要量,在总职工结构中扣除城市的非基本职工,得到每个城市基本部分的职工结构,然后采用纳尔逊(H.J.Nelson)的城市职能统计分析方法,来确定城市承担的高出常态的主导职能,以此反映城市专门化程度,进而度量与分析每一类城市的职能特征。
二、数据资料的选取与预处理
本文主要采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0年》的统计数据资料,以城市的基本经济活动作为确定城市职能的出发点,选取从业人口的行业构成等有关的统计指标和数据,作为分析计算城市职能的基本资料。为了更好地体现城市职能,我们对原始指标进行了必要的选择和加工处理。
(一)选取反映城市职能活动的指标
为了适应确定城市职能类型的需要,我们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0年》所给出的从业人口的行业构成的有关统计指标,对原始指标进行剔除、归并和保留,建立指标体系。
原始资料中将城市经济活动分为19个行业,对此,本文对其进行了剔除、归并和保留处理。首先,将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这项指标剔除,因为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从业者的数据不能准确反映以非农业为主的城市的职能,另外,由于农业从业人口在各城市中比重很不一致,有的城市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从业者的比例偏高,其中尤以通辽市最高,达到93.60%,而大多数城市的比例又很低,第一产业从业者比重不足1%的城市就有7个,所以本文对其进行剔除,排除其对其他部门比重造成的干扰,进而影响城市职能类型的确定。其次,本文适当对内涵相近、性质同一、相关性高的行业进行归并。批发和零售业与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两项合并为商业服务业,教育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项合并为教育与文体娱乐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与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四项合并为其他服务业,归并后形成3个职能部门。最后,本文为了信息保真,尽可能对不同性质的行业予以保留,剩余的10个职能部门按统计口径予以保留。经选择和加工处理后一共形成了13个职能部门,以此作为分析确定城市职能部门的基础。
(二)确定计算部门就业人数比重的基准
为了突出城市的非农业职能,减少由于农业从业人口在各城市中比重很不一致而造成的对其他部门比重的干扰,我们采用了以非农就业人口为100%,以部门从业人数除非农业从业总数来确定各部门就业人数的比重,这样更有利于在城市之间进行相互比较。
三、计算过程与结果
(一)采用产业结构分析方法对城市规模进行分组
以2009年内蒙古产业结构指标数据为依据,对内蒙古9个地级市进行粗略的规模分组。从内蒙古9个地级市的三次产业结构(表1)来看,各城市的产业结构存在差异,9个城市基本可分为两类。
表1 2009年内蒙古9个地级市产业结构
1.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城市包括呼和浩特市和呼伦贝尔市。虽然呼和浩特市和呼伦贝尔市的产业结构都属于“三、二、一”的模式,但仔细分析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呼和浩特市在全区属于经济较发达的城市,目前的产业结构是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增大,使产业结构趋于高级化的结果,属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三次产业比例模式。呼和浩特市第三产业发达与其是首府城市密不可分,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传统第三产业稳定增长,如交通运输业、邮电业、旅游业和批发零售贸易业,而新兴行业也发展迅速,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呼伦贝尔市尽管也是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但这种结构是建立在第二产业不发达的基础上的,并不是产业层次的提升,而是产业结构“虚化”的结果,与发达地区在第二产业高度发展基础上的“三、二、一”产业结构模式完全不同。具体来讲,呼伦贝尔市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偏高,农业是以粮食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两个传统产业为主。尽管最近几年第二产业比重有所提高,已由2004年的27.9%提高到了2009年的39.03%,但比重还是偏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主要是由于其地理位置特殊,交通运输、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等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再加上旅游业这一城市职能特别突出等原因而形成的。但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质量和效益尚需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第三产业是在没有经过农业化、工业化阶段,一举越过第一、二产业而占据主导地位,缺乏坚实的一、二产业做基础,发展后劲不足。
2.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城市,包括包头市、乌海市、赤峰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和乌兰察布市共7个城市。这种类型是内蒙古城市在产业结构排序中最广泛的一种类型,基本上是工业相对发达的城市,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贡献相对突出,也是有待于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类型。
这组城市基本又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包头市、乌海市和鄂尔多斯市,这3个城市的第一产业比重偏低,比重值在1~2.8之间;第二产业产值占全区第二产业产值的51.82%,占到一半多,在全区属于经济较发达城市。第二类是赤峰市、通辽市、巴彦淖尔市和乌兰察布市,这4个城市的第一产业比重相对偏高,比值位于15.61~19.49之间,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较明显,第三产业比重偏低。
从整体上考察,2009年内蒙古9个地级市中,只有呼和浩特市和呼伦贝尔市产业结构属“三、二、一”产业格局,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其余7个地级市产业结构类型属“二、三、一”产业格局,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这些城市产业结构共同的突出问题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进而影响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及城市多职能作用的发挥。
(二)各部门基本部分职工比重的计算
产业结构分析的结果,虽然将各城市划归到了某一类型之中,但并没有明确告知每一类型的特征。因此必须通过采用一定的方法来度量和解析各类型的特征。为此,依据城市职能分类中常用的基本-非基本理论着眼于城市活动基本部分确定城市职能。从城市各部门中将基本部分的职工比重分离出来,形成一个反映城市基本活动的部门结构。
根据上述产业结构分析法对城市进行规模分组的结果,找出每一类城市13种经济活动中职工比重的最小值作为该部门的最小需要量,然后,以城市各部门职工的实际比重减去最小需要量,得到各部门的基本职工比重,没有基本部分的作为零,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内蒙古9个地级市基本经济活动中各部门的基本部分职工比重
(三)确定城市的优势职能和突出职能
运用纳尔逊统计分析方法原理,按麦克斯韦尔(J.W.Maxwell)的方法计算各城市的优势职能和突出职能。首先确定城市的优势职能,即以城市基本职工构成比例最大的部门来确定;其次确定城市的突出职能,即以城市某部门基本职工构成比重大于该部门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之和,并以超过标准差的倍数作为其职能强度。使用这两个统计量表明,如果某一城市在某特定部门中的基本部分职工百分比,超过所在城市在此部门中的平均值达到一个标准差的话,那么就认为这个就业部门是该城市的突出职能部门,高于平均值加上两个或三个标准差(m+2δ或m+3δ)的值,那么该项职能就是这一城市的强项职能部门。如果某城市的14项职能的基本部分职工比重没有一项达到专门化的标准(m+δ),则此城市被列为综合性城市。另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旅游职能也成为城市的重要职能之一,本文通过旅游业总收入(其中包含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这项指标计算旅游业的职能强度。为了缩小数据的差距,所有的数据指标均取ln值后进行运算,旅游业总收入大于该部门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之和的话,那么就认为旅游业是该城市的突出职能部门。内蒙古9个地级市的优势职能和突出职能的定量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内蒙古9个地级市城市职能
(四)结果分析
在内蒙古的9个地级市中,城市优势职能数量居首位的是采矿业城市,共3个,分别是呼伦贝尔市、乌海市和鄂尔多斯市;其次是制造业与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城市,共2个;有4个城市没有突出职能活动,约占总数的44.44%,它们是赤峰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它们均被列为综合性城市,并成为最多的一种城市类型。乌海市有3个突出职能,呼和浩特市有2个突出职能,呼伦贝尔市、包头市和通辽市各有1个突出职能。各项职能活动的主导程度也有差异。其计算方法以超过标准差的倍数作为其职能强度,即以基本部分职工比重减去平均值(m)除以标准差(δ)。只有城市某部门既达到平均值加一个标准差的分类标准,又在本市部门结构中居于首要地位,才能确定为城市的基本类型。经计算这9个城市都没有强项职能部门,也就是说9个城市的各项职能部门的基本部分职工比重都不高于平均值加上两个标准差(m+2δ)的值。
四、内蒙古九个地级市城市职能类型的命名与分析
(一)呼和浩特市是第三产业发达的以制造业为优势职能,以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旅游业为突出职能的省域中心性综合性城市
虽然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旅游业是呼和浩特市的突出职能,但由于它们在呼和浩特市部门结构中不是居于首要地位,所以不能确定为城市的基本类型。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第二产业发展较快,目前,呼和浩特市工业经济已逐步向多元化格局发展,一些原有的优势产业比重有所下降,而另一些优势产业的比重开始上升。呼和浩特市开始着力构筑具有前瞻性的新能源、生物发酵和安全健康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形成首府新型工业体系。另外制造业发展迅速,例如呼和浩特市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机械制造业等制造业发展比较快。作为首府城市,呼和浩特市的第三产业具有明显优势,尤其是一些新兴行业异军突起,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总之,呼和浩特市的行政资源、区位资源、人才优势及物流业、旅游业的发展等综合服务能力是自治区其他城市所不及的。
(二)呼伦贝尔市是第三产业比重大的以采矿业为优势职能的旅游业城市
呼伦贝尔市是全国面积最大的一个地级市,是全国重要的旅游资源开发区。呼伦贝尔市境内森林、草原、湖泊大都保持了原始风貌,有“绿色净土”、“北国碧玉”之称,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1988年以来,呼伦贝尔市先后被国家确定为重点旅游开发区和生态建设示范区。2009年共接待游客751.7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18.3亿元,并且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带来了很多就业机会。采矿业是呼伦贝尔市的优势产业。呼伦贝尔市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有煤炭、石油、铜、钼、铁、金等。其中已探明的煤炭储量306.7亿吨,占东北经济区的一半,远景储量1000亿吨。现全市年产原煤1388.6万吨。
(三)包头市是第二产业发达的以制造业为优势职能的制造业城市
包头市是我国重要的钢铁、铝业、机械工业基地和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经济总量占自治区的1/4强。近年来,包头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性机遇,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现已形成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电力、稀土和煤化工等优势产业集群,初步构建了集能源保障、资源保障、基础产业、优势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制造业体系。
(四)乌海市是第二产业发达的以采矿业为优势职能,以采矿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为突出职能的采矿业城市
乌海市是一座先有矿点、后有城区的新兴资源型工业城市,素有“塞外煤城”、“乌金之海”之称。乌海市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分布范围广而集中,煤层厚,埋藏浅,易于开采。煤种主要有主焦煤、肥煤、气煤、瘦煤等,全部为冶金焦化工用煤。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是我国重要的炼焦用煤基地之一。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乌海市经济的繁荣,近年来,乌海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了能源、煤化工、建材、冶金四大支柱产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异军突起。
(五)赤峰市是第二产业比重大的以教育与文体娱乐业为优势职能的综合性城市
近几年,赤峰市第三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基本形成了行业门类齐全、多种经济形式并存、整体效益较好的产业群体,在提高全市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建设现代化城市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赤峰市第三产业发展与呼包鄂相比还存在差距。传统行业占据优势,如批发和零售业、教育等。新兴行业比重较小,如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等,但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新兴行业增速较高,发展迅速。教育与文体娱乐业为赤峰市的优势职能。赤峰的教育有两大优势,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而且从业人员比重大,多年来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批有用的人才。
(六)通辽市是以建筑业为优势职能的建筑业城市
建筑业是通辽市安置转移劳动力的主要行业。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通辽市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居住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可以说建筑业为通辽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经济建设的加快和固定资产投资持续稳定增长,通辽市建筑业呈现稳步发展趋势。2009年,通辽市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68亿元,实现增加值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和10%,创历史新高。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作为独立产业的地位日益增强,将成为通辽市未来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七)鄂尔多斯市是第二产业发达的以采矿业为优势职能的综合性城市
2004年,鄂尔多斯跨入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行列,2006年又成功跻身全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今天的鄂尔多斯已经成为内蒙古甚至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2009年鄂尔多斯市地区生产总值2161亿元,同比增长23%,经济总量进入全国地级市前30位;鄂尔多斯境内地下有储量丰厚的能源矿产资源,全市已探明煤炭储量1496亿多吨,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6。如果计算到地下1500米处,总储量约近1万亿吨。在全市870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70%的地表下埋藏着煤,采矿业发达。大型煤化工项目甚多,能源工业的飞速发展为全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煤炭、电力、绒纺、化工、建材五大行业的集中度与关联度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十一五”期间蓬勃发展,2006年到2009年实现产值分别为339.79亿元、492.28亿元、688.00亿元、839.90亿元,三产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鄂尔多斯已经由单一职能城市逐步转变成综合性城市。
(八)巴彦淖尔市是第二产业比重大的以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为优势职能的综合性城市
巴彦淖尔市农牧业资源丰富,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农畜产品基地。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对外开放有了新的突破,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经济建设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态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农牧业生产和农牧民收入再创新高,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目前,巴彦淖尔着力打造四大产业,具体是农畜产品加工业、冶金及矿山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新能源产业。另外,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不论单位数还是从业人数均占据三产各行业之首。
(九)乌兰察布市是第二产业比重大的以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为优势职能的综合性城市
乌兰察布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畜牧业大市,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乌兰察布市紧紧抓住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和“呼包银”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瞄准周边丰富的煤炭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和农畜产品资源,积极培育电力、化工、建材和农畜产品加工四大特色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为主向第三产业为主跨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不论单位数还是从业人数均占据三产各行业之首,成为其优势职能。
[1]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5.
[2]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
[3]陈忠暖,张明举,何劲耘.试析西部城市的职能分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7(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