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吊顶抗风性能的研究
2011-08-26金陵科技学院江苏南京69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北京0004
倪 红 刘 翼( 金陵科技学院,江苏 南京 69; 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北京 0004)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金属吊顶因其特有的防火、平整、易清洁等特性博得大众偏爱。各式各样的金属吊顶,现在已逐渐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打破了原本石膏吊顶、PVC 吊顶并立天下的局面。与传统材料比,金属吊顶具有诸多优势:防火、防水性能好;材质轻、强度高、安装方便;具有良好吸音、隔音效果;油烟清洗方便;使用寿命长,不易变形变色。除了家庭装饰外,金属吊顶更广泛的应用于公共建筑,如机场航站楼、地铁站等。图1 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图2 为北京地铁5 号线车站[1]。
图1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 航站楼
通常认为,室内吊顶只有在开窗或门的情况下才会受到很小的风荷载力,因为在天气恶劣的时候,门窗一般都是关闭的。但目前金属吊顶材料广泛应用于火车站、城铁站、敞开式走廊等半户外环境,会受到自然界风的影响,安全性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之前QB/T 1561-1992《金属吊顶》、TAIM e.V.-November 2003《Technical Manual on Metal Meilings》和EN 13964-2004《suspended ceilings-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均未提及材料在风荷载下的强度。本论文通过自行研发的测试设备,研究了金属吊顶系统在均布荷载与风荷载下的强度,建立了风荷载强度检测方法。
图2 北京地铁5 号线车站
1 测试设备
图3 为测试设备的立体结构图。其中1 为试样车;2 为测试口,尺寸为1m×1m;3 为抽风机,其产生的最大均风压强度可为2500Pa;4 为轴流风机,产生最大风速可为33 m/s。
图3 金属吊顶抗风性能设施设备
2 试验步骤
2.1 样品安装
按照生产商提供的安装方法将龙骨安装在试样车上,推动试样车使试样样板位于测试口上部,将试样板下降,使其与测试口弹性密封条相贴,并确保受测系统没有形变;根据吊顶的实际形状选择3个测量点,在每个测量点上安装一个位移传感器;关闭进出风口挡板,使工作部件内部形成一个封闭系统;开启抽风机预加10Pa 荷载,消除试样系统安装时产生的间隙,并稳定系统。
2.2 风荷载测试
按2.1 安装好样品,开启进风口、出风口挡板,升起试样样板,与测试口相距1cm;开启轴流风机在试样样板下方产生与其平行的风速,调节转速,加载4m/s的风速,60 秒后,取最大形变量为弹性形变量;卸载,60 秒之后,选取其中最大残余形变量为塑性形变量;然后,按照蒲福风力等级表[2](见表1)数据不断增大风速重复上述步骤,获得不同风速下的弹性及塑性形变量,直至26m/s。
3 结果与讨论
结合上述设备,对常见尺寸规格的金属吊顶材料进行了验证试验,以下为一些具体案例。
表1 蒲福风力等级表
3.1 条板样品
150mm 宽的条板是一种常见的吊顶板,笔者对其分别进行了动风压测试,结果见图4、图5。
图4 150mm 条板动风压-弹性形变测试结果
图5 150mm 条板动风压-塑性形变测试结果
图4、图5 为动风压测试结果,在4~16m/s的范围内,弹性形变与塑性形变增加较为平缓,风速超过16m/s 后,弹性形变与塑性形变均急剧增加,在19m/s 室弹性形变为14mm,塑性形变为2.2mm。16m/s(即7 级风)成为了一个临界点。
3.2 块板样品
块板广泛应用于机场航站楼等大型公共建筑,600mm×600mm 是常见的规格尺寸,其动风压测试的结果见图6、图7。
图6 600mm×600mm 块板动风压-弹性形变测试结果
图7 600mm×600mm 块板动风压-塑性形变测试结果
块板的检测结果与条板相似,在动风压下,同样在16m/s 风速时出现拐点,在19m/s 风速(八级风)时,弹性形变超过10mm,塑性形变超过2mm。
3.3 安全性试验
半户外的金属吊顶所承受的风速较大,有可能在大风的天气从龙骨中脱出坠落,造成安全事故。通过上述设备,不断增加风速,考察样品最终从龙骨脱出的最大风速,可以表征此吊顶系统的抗风安全性能,经检测,少部分样品在23m/s的风速下(九级风)从龙骨上脱出,图8 为试验中样品脱落时的照片。
图8 吊顶板从龙骨中脱落
4 结论
本文通过自行研发的检测设备,系统地研究了金属吊顶的抗风性能,指出16m/s 为其抗风性能的临界点。将16m/s的风荷载下塑性形变不得超过2mm 作为性能指标写入了GB/T 23444-2009 《金属及金属复合材料吊顶板》。同时,本设备还可进行吊顶抗风安全性能的检测。
[1]蒋荃,刘婷婷,刘翼.金属及金属复合装饰材料检测技术[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9.17-19.
[2]姜瑜君,桑建国,张伯寅.高层建筑的风环境评估.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 (1):68-73.